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温和的温哥华是户外活动的乐土,那里的人们在大自然怀抱里肆意挥洒着活力。夏天一到,北海岸山脉登山、徒步和骑行的人潮络绎不绝;周末假期,滨海靠山的海天公路上许多车辆在车尾挂着自行车或独木舟;冬令时节,惠斯勒的滑雪场里男女老少享受着粉雪的乐趣;我们发现昂贵的法拉利跑车顶上无一例外地装着车顶雪板架……——《BORN TO FLY》这部电影正是从鹰的视角带领我们俯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山川,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正是由于温哥华人对运动的热诚感染了冬奥会评委,2010年的冬奥会才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斯坦利公园海墙步道
如果你厌倦了温哥华,也就厌倦了生活。这是牛津大学物理学家约翰逊对温哥华的评价。温哥华多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因为这座城市其实就是在大公园里的都市。我的朋友罗杰下班后常常会去斯坦利公园骑车,有时也会到英伦湾或伊丽莎白公园找个安静的草坪坐下来静静欣赏落日的瑰丽,享受繁华都市中大自然带来的惬意。周末他通常会去杰里科沙滩公园或者北温的深湾公园去上一个划皮艇课程。我在国内也算是极度户外发烧友了,听了他的介绍,有点目瞪口呆。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安排?
温哥华市区中心的斯坦利公园的海墙步道是温哥华市民最喜欢的一条健身休闲道路,也是北美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园。海墙步道蜿蜒曲折,视野辽阔,风景优美。它好比一道护城墙,维护着斯坦利公园的海岸免受海浪的侵蚀。
温哥华居民在斯坦利公园享受长达32公里的森林小径与自然美景。灵巧可爱的松鼠不时穿梭林间捡拾松果。沙滩上海鸥渴望地向游人乞食。野兔偶尔出现眼前。小朋友更是三五成群的挖沙,戏水。交织出一幅自然又美好的交响乐章。斯坦利公园为典型岩岸生态,满布藤壶与青口的岩岸拥有各种海生昆虫,常吸引来一些特别的滨鸟。公园内动物或鸟类都不可喂食。以保持其自我觅食的天性。这片温哥华的绿色心脏占地足有四百多万平方米,几乎全部被茂密的西海岸森林所覆盖。设有路标的步道指引着每个家庭游历于这片大树遮天的丛林。踏上海滩便可以仔细观赏各式船只。斯坦利公园里有动物园,水族馆、高尔夫球场,还有野餐营地、游客中心,园艺中心及花园区。
公园里的印第安图腾柱则让人联想起印第安历史。图腾柱代表着原住民生命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承。图腾文化的由来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为在原住民的迁移与拓荒过程中面对的是充满着神秘的未来,处处充满着危机与死亡。图腾柱大都由雪松雕刻而成。每根图腾柱都有着不同的图腾组合代表不同的意义。有的是一段神话传说、有的是纪念故人,有的是万物守护,有的陈述历史。
公园里的沿海环岛路分类十分精细,有跑步道,骑行道、汽车道。温哥华城市与森林的结合可是天下一绝:城市冷漠的钢筋水泥和森林的含情脉脉交融。城市为动,森林为静,于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是因为背后的森林,温哥华才这般洋溢着生机与灵性。金色的阳光越过森林,打在身上暖暖的;迎着太阳迈开步跑得越来越快。
朋友罗杰告诉我,每年4月下旬在温哥华会举行世界第二大十公里长跑活动“sun Run”。比赛的路线会经过斯坦利公园,公园里樱花盛
诗意地宜居
温哥华绝对是散步的天堂。整个城市被浩瀚海洋和美丽山峦所环抱,既有繁华都会的热闹与便利,又有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滩、苍青翠绿的原始森林。在2005年11月《经济学人》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温哥华是全球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位列127个国际大城市之首。
加拿大人喜欢喝咖啡,喜欢在咖啡里放双糖双奶。因为这个爱好还创造了一个新词汇“Double Double”被收录到加拿大牛津字典。仔细观察街上擦身而过的纸咖啡杯,大都为深受加拿大人喜欢的TimHortons咖啡。这个来自加拿大东部的咖啡品牌,比星巴克历史还长,被骄傲地誉为“加拿大人的咖啡”由于价格合理,任何人都可以每天喝上几杯,是加拿大最平民化的咖啡。它的咖啡馆不用刻意寻找,随便一个人多的街道抬头便可轻松看到。一个咖啡店常用词汇能被收入字典,可见他们对咖啡的热衷。
报纸曾报道,咖啡是大多数居民的第一爱好,很多人以咖啡代水,每天最少五六杯:在咖啡馆里喝付费的,在公司里喝免费的,在家里喝自己磨的;这里的咖啡文化是移动的,地铁上和大街上永远可以看到拿着咖啡杯的人。经过咖啡馆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浓香让人闪躲不及。咖啡馆外,蓝天白云下,人们啜着咖啡,听着音乐,不错过每一场阳光。格兰维尔岛每到周末总是人潮涌动。这里原本是个被废弃的工业基地,20世纪70年代,它成功地再度发展,大众市场及商店,餐馆,剧院、手工艺品作坊和艺术学院等鳞次栉比。许多要购买新鲜材料的家庭和约会中的情侣、游客们都陆续来到此地。人们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路边演技和娱乐活动。
在由仓库改建成的公共市场内的穿梭也很有意思。里面摆满了色彩鲜艳的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及各种烹饪的调味品,还出售鲑鱼,香肠及乳制品,巧克力等,一片繁忙景象,却很有活力。干净整洁的公共市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菜场,里面还有优雅的咖啡馆餐厅和甜品屋。对于啤酒爱好者来说,这里是格兰维尔岛酿酒厂的精神家园。让自己沉浸到酒吧里,喝上几杯纯正的啤酒,还可以参观小型的酿酒间,有专门的导游给你讲解曾经的故事。
格兰维尔岛原来是温哥华的工厂区,原来的水泥厂现在已经改建成很有艺术味道的商业区,有点类似北京798的氛围。半岛对岸是温哥华著名雅皮聚集的耶鲁镇,穿着讲究的雅皮们在下午茶时间会摆渡过海来到格兰维尔岛上的咖啡馆。耶鲁城以前是红砖仓库区20世纪90年代成为标新立异的公寓,餐厅和精品店聚集地,以NeIson街、Homer街,Drake街和Pacific街大致为界,耶鲁城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过去:旧铁轨依然深嵌在道路上。老火车车库经过翻新变成一些创新戏剧的表演场所。我们抵达温哥华的当天在一家独特的The Sand bar餐馆就餐。这里环境典雅舒适,宽大的玻璃窗使得窗外景色一览无遗。夜幕降临时,一边在餐厅内用餐,一边欣赏灯光璀璨的耶鲁镇,的确是人生的一种享受。电视剧《别了,温哥华》就是在这些公寓高楼拍的外景。其实,我原以为温哥华多是高楼大厦,其实这里的高楼只是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大部分的住所都是独栋别墅或者小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更喜欢这样更贴近自然的居住方式。
加西海岸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精髓所在。且不说徒步加西小径和海岸山脉骑行这些世界级的户外资源,我们乘着橡皮艇向东温峡湾深处驶去,看海鸟飞翔,观海豹戏水,欣赏海岸山脉壮丽的景致,与阿拉斯加的邮轮擦肩而过。
温哥华之峰松鸡山
松鸡山素有温哥华之峰的美誉,在温哥华市区抬头就能看到它在北岸的伟岸身姿。这座高山就像一个巨大指北针,无论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它。到了晚上,山顶的点点灯光也能让
斯坦利公园海墙步道
如果你厌倦了温哥华,也就厌倦了生活。这是牛津大学物理学家约翰逊对温哥华的评价。温哥华多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因为这座城市其实就是在大公园里的都市。我的朋友罗杰下班后常常会去斯坦利公园骑车,有时也会到英伦湾或伊丽莎白公园找个安静的草坪坐下来静静欣赏落日的瑰丽,享受繁华都市中大自然带来的惬意。周末他通常会去杰里科沙滩公园或者北温的深湾公园去上一个划皮艇课程。我在国内也算是极度户外发烧友了,听了他的介绍,有点目瞪口呆。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安排?
温哥华市区中心的斯坦利公园的海墙步道是温哥华市民最喜欢的一条健身休闲道路,也是北美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园。海墙步道蜿蜒曲折,视野辽阔,风景优美。它好比一道护城墙,维护着斯坦利公园的海岸免受海浪的侵蚀。
温哥华居民在斯坦利公园享受长达32公里的森林小径与自然美景。灵巧可爱的松鼠不时穿梭林间捡拾松果。沙滩上海鸥渴望地向游人乞食。野兔偶尔出现眼前。小朋友更是三五成群的挖沙,戏水。交织出一幅自然又美好的交响乐章。斯坦利公园为典型岩岸生态,满布藤壶与青口的岩岸拥有各种海生昆虫,常吸引来一些特别的滨鸟。公园内动物或鸟类都不可喂食。以保持其自我觅食的天性。这片温哥华的绿色心脏占地足有四百多万平方米,几乎全部被茂密的西海岸森林所覆盖。设有路标的步道指引着每个家庭游历于这片大树遮天的丛林。踏上海滩便可以仔细观赏各式船只。斯坦利公园里有动物园,水族馆、高尔夫球场,还有野餐营地、游客中心,园艺中心及花园区。
公园里的印第安图腾柱则让人联想起印第安历史。图腾柱代表着原住民生命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承。图腾文化的由来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为在原住民的迁移与拓荒过程中面对的是充满着神秘的未来,处处充满着危机与死亡。图腾柱大都由雪松雕刻而成。每根图腾柱都有着不同的图腾组合代表不同的意义。有的是一段神话传说、有的是纪念故人,有的是万物守护,有的陈述历史。
公园里的沿海环岛路分类十分精细,有跑步道,骑行道、汽车道。温哥华城市与森林的结合可是天下一绝:城市冷漠的钢筋水泥和森林的含情脉脉交融。城市为动,森林为静,于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是因为背后的森林,温哥华才这般洋溢着生机与灵性。金色的阳光越过森林,打在身上暖暖的;迎着太阳迈开步跑得越来越快。
朋友罗杰告诉我,每年4月下旬在温哥华会举行世界第二大十公里长跑活动“sun Run”。比赛的路线会经过斯坦利公园,公园里樱花盛
诗意地宜居
温哥华绝对是散步的天堂。整个城市被浩瀚海洋和美丽山峦所环抱,既有繁华都会的热闹与便利,又有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滩、苍青翠绿的原始森林。在2005年11月《经济学人》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温哥华是全球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位列127个国际大城市之首。
加拿大人喜欢喝咖啡,喜欢在咖啡里放双糖双奶。因为这个爱好还创造了一个新词汇“Double Double”被收录到加拿大牛津字典。仔细观察街上擦身而过的纸咖啡杯,大都为深受加拿大人喜欢的TimHortons咖啡。这个来自加拿大东部的咖啡品牌,比星巴克历史还长,被骄傲地誉为“加拿大人的咖啡”由于价格合理,任何人都可以每天喝上几杯,是加拿大最平民化的咖啡。它的咖啡馆不用刻意寻找,随便一个人多的街道抬头便可轻松看到。一个咖啡店常用词汇能被收入字典,可见他们对咖啡的热衷。
报纸曾报道,咖啡是大多数居民的第一爱好,很多人以咖啡代水,每天最少五六杯:在咖啡馆里喝付费的,在公司里喝免费的,在家里喝自己磨的;这里的咖啡文化是移动的,地铁上和大街上永远可以看到拿着咖啡杯的人。经过咖啡馆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浓香让人闪躲不及。咖啡馆外,蓝天白云下,人们啜着咖啡,听着音乐,不错过每一场阳光。格兰维尔岛每到周末总是人潮涌动。这里原本是个被废弃的工业基地,20世纪70年代,它成功地再度发展,大众市场及商店,餐馆,剧院、手工艺品作坊和艺术学院等鳞次栉比。许多要购买新鲜材料的家庭和约会中的情侣、游客们都陆续来到此地。人们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路边演技和娱乐活动。
在由仓库改建成的公共市场内的穿梭也很有意思。里面摆满了色彩鲜艳的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及各种烹饪的调味品,还出售鲑鱼,香肠及乳制品,巧克力等,一片繁忙景象,却很有活力。干净整洁的公共市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菜场,里面还有优雅的咖啡馆餐厅和甜品屋。对于啤酒爱好者来说,这里是格兰维尔岛酿酒厂的精神家园。让自己沉浸到酒吧里,喝上几杯纯正的啤酒,还可以参观小型的酿酒间,有专门的导游给你讲解曾经的故事。
格兰维尔岛原来是温哥华的工厂区,原来的水泥厂现在已经改建成很有艺术味道的商业区,有点类似北京798的氛围。半岛对岸是温哥华著名雅皮聚集的耶鲁镇,穿着讲究的雅皮们在下午茶时间会摆渡过海来到格兰维尔岛上的咖啡馆。耶鲁城以前是红砖仓库区20世纪90年代成为标新立异的公寓,餐厅和精品店聚集地,以NeIson街、Homer街,Drake街和Pacific街大致为界,耶鲁城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过去:旧铁轨依然深嵌在道路上。老火车车库经过翻新变成一些创新戏剧的表演场所。我们抵达温哥华的当天在一家独特的The Sand bar餐馆就餐。这里环境典雅舒适,宽大的玻璃窗使得窗外景色一览无遗。夜幕降临时,一边在餐厅内用餐,一边欣赏灯光璀璨的耶鲁镇,的确是人生的一种享受。电视剧《别了,温哥华》就是在这些公寓高楼拍的外景。其实,我原以为温哥华多是高楼大厦,其实这里的高楼只是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大部分的住所都是独栋别墅或者小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更喜欢这样更贴近自然的居住方式。
加西海岸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精髓所在。且不说徒步加西小径和海岸山脉骑行这些世界级的户外资源,我们乘着橡皮艇向东温峡湾深处驶去,看海鸟飞翔,观海豹戏水,欣赏海岸山脉壮丽的景致,与阿拉斯加的邮轮擦肩而过。
温哥华之峰松鸡山
松鸡山素有温哥华之峰的美誉,在温哥华市区抬头就能看到它在北岸的伟岸身姿。这座高山就像一个巨大指北针,无论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它。到了晚上,山顶的点点灯光也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