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韦其麟近作随想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壮族诗人韦其麟这几年发表了《莫弋之死》、《岑逊的悲歌》、《四月,桃金娘花开了》、《花山壁画之歌》等七、八篇叙事诗。在我国文坛上,特别是在壮族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岑逊、莫弋、桃金娘、花山壁画……都是壮族人民世代传颂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神)和物的名字。诗人把他(它)们写进自己的诗中,经过再创作,赋予了时代新意。因而在新诗创作中如何学习借鉴民间文学遗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获得了可
其他文献
<正> 目前,我们朝鲜族文学尚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虽说时常也有作品译成汉语介绍给全国各兄弟民族读者,然而仅着眼于这些作品的汉文读者,还不能全和立体地认识朝鲜族文学的现状和它所取得的成就。目前,朝鲜族作家和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基术上是以朝鲜文写的,它通过十几个朝鲜文刊物(包括文学丛刊),与广少鲜族读者见面。
《醉乡》是土家族作家孙健忠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版壮大了农村改革题材长篇创作的声势,产生了较大反响。《来自土家山寨的改革之歌》对这部长篇小说作了较全面的评论介绍。通过这篇文章,也许会使一些同志对这部长篇产生兴趣
<正> 青海是个多民族地区,省内居住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哈萨克、东乡、保安等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各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极为珍贵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遗产,如民歌、传说、寓言和故事。它世世代代流传在本民族人民当中,有的还冲破了民族的界限,在其他民族当中流传着。但在几千年封建剥削阶级统治下,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遗产,不被统治阶级重视,反而有时遭受百般摧残,致使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自生自灭,无人问津,更谈不上印行和推广。自1949年青海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
<正> 近二十年来,身患癌症的壮族诗人莎红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创作了诗集《山欢水笑》、《边寨曲》和大量尚未结集的抒情诗,还翻译整理了瑶族的民间史诗《密洛陀》。这些作品是诗人青春热力的凝聚,心血与汗水的结晶,洋溢着诗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它们象一幅幅七彩斑斓的美丽壮锦,既富有民族色彩的花纹,也闪射着新时代的光芒。莎红感人的生活经历和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激动着我的心弦,促使我写成这篇文字,对他的诗歌作品的民族特色,作初步的探讨。
<正> 近几年来文坛上的新气象之一,是少数民族的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空前活跃,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为祖国的文化繁荣而作出的巨大贡献。最近相继读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布林贝赫诗选》和《铁依甫江诗选》,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晓雪诗选》;这三本诗选集分别代表了蒙古族、维吾尔族和白族的优秀诗人的艺术成就。三位诗人都是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学的辛勤耕耘者。他们的诗,都是以丰富的民族特色为基调,各自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下面仅就读
<正> 在新时期电影文学创作中,壮族作家周民震以高产(平均每年两部)、优质(在十二个剧本中,有十个投入拍摄)和多样化的创作,令人刮目相待。周民震电影剧作给予读者最鲜明的印象,是其题材、样式和主题的几度大幅度的"转移"。他以"本色文学"开始了他的创作道路,然后是写喜剧,近来,出人意外地转移到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题材上来。
<正> “盘古”神话最早见于三国时吴人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徐整作《三五历记》,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中哲理的成分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的盘古,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宗”。从盘古神话的形成及演变来看,它显然是在民族交往中,受到多民族开辟神话的影响,其中尤以苗族远祖传说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主要。一、苗族乃“盘瓠蛮”后裔之一关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盘瓠蛮”,有的论者认为“包括了瑶族、畲族和部分苗族的先民在内,“盘瓠”是他
<正> 风和日丽,瓜果飘香。来自全国各地,包括维、汉、哈、柯等八个民族成份的一百四十三位学者、专家,云集祖国西部边陲名城、维吾尔文学的摇篮喀什市,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四单位联合召开的中国《福乐智慧》首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86年8月26日召开,9月1日闭幕,历时七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党委宣传
<正> 伍略的小说集《山林恋》,虽然只选编了作家的部分作品,但她却是伍略创作生活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真实记录。作家对民族的山山水水,以及民族的人民,民族的生活和民族的文化历史,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深情,凝聚于作家的笔端,熔铸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谱写出一首首讴歌民族历史和现实英雄人物,颂扬党的英明伟大和各民族团结的歌,同时也是批评落后、愚昧,鞭挞丑恶和反动的战斗檄文。伍略的笔耕始于五十年代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十来个春秋。这位在苗岭山区土生
<正> 在哈萨克族数量浩繁的叙事长诗当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英雄长诗显然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在这些英雄长诗中,《英雄塔尔根》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正因为如此,这部长诗很早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俄国学者伊利明斯基在十九世纪中期搜集出版了这部长诗(演唱者为著名哈萨克民间诗人马热拜)。著名学者拉德洛夫也曾搜集出版过这部长诗。苏联哈萨克学者还认为,一八七三年在第比利斯出版的一个集子中的《哈萨克之歌》实际上是《英雄塔尔根》的片断译文。《英雄塔尔根》除一八六二年在喀山出版的异文即伊利明斯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