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助力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我们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实际,我们提出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采用了实践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认真审题、认真书写、小组合作的习惯五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好习惯;课堂效率
现今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独生子女的孩子,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溺爱,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特殊的关照”,导致其个性较强,比较自我、自私,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上学后,他们将不良的行为习惯由家庭带到学校,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效果,影响了各种素质的提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習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笔者结合本校实际作如下探讨。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师的共识。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提高注意力是课堂高效的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笔者采用口令来作出明确的指示,课堂内,要学生说一说“上课怎样坐——坐端正,端正做,认真听;小小手——放桌面;小小胸——挺起来;小眼睛——看老师”。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就进行一问一答。学生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了规范,明确了学习的要求。平时在课堂上笔者还用鼓励、表扬的眼神、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10的分解”的内容的导入时,笔者用“数字宝宝比赛谁大”作为导入,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养成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的习惯,而且要养成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于是,笔者告诉学生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更有利于学习,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2)想想你和谁说的一样。(3)想想你还有什么补充。(4)想想他哪里说的不对……经过课堂上多次反复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语言表达是每个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者转化的桥梁,语言活动对学习过程中的习得起着决定的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发言,表达所得,将口、手、脑三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之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看图列式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笔者会要求他们直接列算式,而基础好的学生却要先讲出图的含义再列出算式。学生集体交流时,基础差的学生能举手发言,哪怕只是讲对一丁点儿,笔者也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的词汇少,发言的质量不高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有耐心、有计划地指导,促使其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可以用导向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哦,慢慢来,说错不要紧的”“说得不完全正确,但已经抓住主要的关键,再想想”“对!说得不错,小脑袋有认真思考,继续努力,加油!”……让学生体会善说的快乐,收获积极发言带来的自信,以及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养成认真审题、归纳整理的习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的关键。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常常被我们贴上“粗心大意”的标签。其实造成这样的恶果的罪魁祸首是缺少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解题技能。因此,每节课笔者都会引导学生养成会审题、会归纳的习惯,并有计划地进行,坚持不懈。比如在讲解“有问号的看图列式”时,先让学生讨论,再引导学生总结遇到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观察问题是什么,再想整体的含义,最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算式。再比如,在讲解“在括号里填‘+’‘-’号”时,先让学生练习,再让学生观察练习题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谁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如果前面的数大就填减号,如果后面的数大就填加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归纳整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认真书写,注意卷面的整洁、格式的规范,既能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又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无论是正规的答卷,还是数学作业,甚至做练习,笔者都要求学生像正式考试那样认真对待。低年级还会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落笔之前给孩子讲清楚这个数字从哪里起笔书写,在哪里收笔,占哪个格,书写这个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纠正。当然,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做到人人书写都非常标准,都非常完美也不现实,但笔者要求学生的作业要有进步,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是好的。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会通过微信群向家长说清作业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反复的要求和训练,学生的作业书写和答题的质量比起刚开学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
未来社会是共同创造的社会,合作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学生通过小组内合作,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学习,脑力激荡,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掌握,教师在提问、进行全班交流时,效果就好得多了。当然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多加巡视指导,深入小组中,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小助手组织组员交流,适时给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发言较少的学生,多给几个鼓励的目光和手势,使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一数”这节课中,笔者让同桌之间先相互数一数,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意思,当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有的学生自己忙自己的,有的在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不相干的事情。于是笔者就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和同桌交流,并告诉他们: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机会学习,改正错误。其他学生也不会取笑,毕竟我们都是一家人。通过每节课的反复训练,小组合作的默契感和荣誉感为小组成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花更多的耐心去浇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好习惯;课堂效率
现今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独生子女的孩子,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溺爱,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特殊的关照”,导致其个性较强,比较自我、自私,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上学后,他们将不良的行为习惯由家庭带到学校,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效果,影响了各种素质的提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習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笔者结合本校实际作如下探讨。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师的共识。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提高注意力是课堂高效的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笔者采用口令来作出明确的指示,课堂内,要学生说一说“上课怎样坐——坐端正,端正做,认真听;小小手——放桌面;小小胸——挺起来;小眼睛——看老师”。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就进行一问一答。学生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了规范,明确了学习的要求。平时在课堂上笔者还用鼓励、表扬的眼神、活泼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10的分解”的内容的导入时,笔者用“数字宝宝比赛谁大”作为导入,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养成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的习惯,而且要养成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于是,笔者告诉学生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更有利于学习,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2)想想你和谁说的一样。(3)想想你还有什么补充。(4)想想他哪里说的不对……经过课堂上多次反复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语言表达是每个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者转化的桥梁,语言活动对学习过程中的习得起着决定的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发言,表达所得,将口、手、脑三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手段之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看图列式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笔者会要求他们直接列算式,而基础好的学生却要先讲出图的含义再列出算式。学生集体交流时,基础差的学生能举手发言,哪怕只是讲对一丁点儿,笔者也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的词汇少,发言的质量不高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有耐心、有计划地指导,促使其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可以用导向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哦,慢慢来,说错不要紧的”“说得不完全正确,但已经抓住主要的关键,再想想”“对!说得不错,小脑袋有认真思考,继续努力,加油!”……让学生体会善说的快乐,收获积极发言带来的自信,以及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养成认真审题、归纳整理的习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的关键。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常常被我们贴上“粗心大意”的标签。其实造成这样的恶果的罪魁祸首是缺少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解题技能。因此,每节课笔者都会引导学生养成会审题、会归纳的习惯,并有计划地进行,坚持不懈。比如在讲解“有问号的看图列式”时,先让学生讨论,再引导学生总结遇到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观察问题是什么,再想整体的含义,最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算式。再比如,在讲解“在括号里填‘+’‘-’号”时,先让学生练习,再让学生观察练习题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谁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如果前面的数大就填减号,如果后面的数大就填加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归纳整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认真书写,注意卷面的整洁、格式的规范,既能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又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无论是正规的答卷,还是数学作业,甚至做练习,笔者都要求学生像正式考试那样认真对待。低年级还会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落笔之前给孩子讲清楚这个数字从哪里起笔书写,在哪里收笔,占哪个格,书写这个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纠正。当然,一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做到人人书写都非常标准,都非常完美也不现实,但笔者要求学生的作业要有进步,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是好的。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会通过微信群向家长说清作业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反复的要求和训练,学生的作业书写和答题的质量比起刚开学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
未来社会是共同创造的社会,合作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学生通过小组内合作,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学习,脑力激荡,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掌握,教师在提问、进行全班交流时,效果就好得多了。当然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多加巡视指导,深入小组中,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小助手组织组员交流,适时给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发言较少的学生,多给几个鼓励的目光和手势,使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一数”这节课中,笔者让同桌之间先相互数一数,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意思,当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有的学生自己忙自己的,有的在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不相干的事情。于是笔者就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和同桌交流,并告诉他们: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机会学习,改正错误。其他学生也不会取笑,毕竟我们都是一家人。通过每节课的反复训练,小组合作的默契感和荣誉感为小组成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花更多的耐心去浇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