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修一个“鸟人”的异想世界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个特别的台湾戏剧人。
  他所做的所有都是为了——“找自己”。他将人生的经历感受通过作品投射给舞台下的观众,并让他们去发现被忽略的自己
  “在梦里,我像只鸟。有时我梦到自己在城市里飞翔,高低快慢远近都由我决定,喜欢这个城市就落地游玩一下,不喜欢就飞往别的城市……在梦中人成为鸟,因为他向往自由,因为在现实中我们不能任意挥洒自己的自由。是的,我是个鸟人。”
  这个想成为“鸟人”的人叫李国修,台湾著名戏剧人。“鸟人”的表白来自他在2004年出版自我总结式的《人生鸟鸟——李国修的异想世界》一书中。他解释说:身为鸟人,要强调的是人有做梦的权利,人也有向往自由的能力。
  这一年,他49岁,他渴望成为“鸟人”。
  一个中国男人,年届50时,仍“宣扬”他在追求做梦的权利,向往自由的想象力,还要号召“流眼泪运动”,你会怎么看?是觉得荒谬、天真,还是会羡慕他仍有能力保留自己真实的性情?
  李国修是做戏的,感情和想象力丰富也是职业必需,可是放在我们所了解的内地及港台的影视戏剧圈中,他仍算是一个“异类”。而“异想”的特质,终是带给了李国修令同行羡慕的职业成果。
  在台湾,李国修创办的“屏风表演班”与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一样,是极少数的成功运营了20年以上、靠以戏养戏发展至今的民间戏剧团体。和单纯做导演的赖声川不同,李国修在“屏风”的身份集经营者、演员、导演、剧作者于一身,21年来个人创作戏剧作品30部,是台湾创作力最丰盛的剧作家之一。
  
  “鸟人”的想象力
  
  因为迟迟没有内地的演出公司介绍进来,李国修在内地少有人知,直到2007年5月,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举行的“相约北京”戏剧演出季中,李国修受中国对外演出公司邀请,带着他的情境喜剧《莎姆雷特》“进京赶考”,竟一举中的,并因此登录中国国家大剧院,进入首轮演出季,于2008年1月16日~20日在大剧院的话剧厅亮相。
  《莎》是一出戏中戏,剧情说的是,由导演李国修领军的业余剧团“风屏剧团”,正在巡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最《莎姆雷特》时,剧团内部爆发一连串临时换角、团员婚变、男女情仇等风波,致使舞台上的演出荒腔走板、失误连连,眼见整出戏即将惨败。但在团员们彼此捐弃成见,誓言要让这出戏有一场圆满的演出。终演场开始时,无法预知的“意外”与“错误”再次接踵而至,终于创造新的砸锅纪录。但,“风屏剧团”全体演职员仍坚持完成这场“倾心尽力”却“事与愿违”的复仇演出……
  《莎》剧在台湾首演于1992年,作为屏风表演班的定目剧(如果发表的原创作品受到观众肯定,屏风表演班在5年后将重新改编、完善,再制作发表。这样固定演出的剧目被其称为“定目剧”),至今它4度重新创作。有了15年剧场演出的检验,李国修对这部戏很自信,他认为戏的“高明”在于,“通篇没有一个人在讲笑话、用胡闹的方式耍宝,而是由两个悲剧(莎剧剧情悲剧和剧团本身的窘况)加在一起的,结果起到了化学作用,‘悲悲得喜’。悲加悲,再通过情境的铺陈和编织,让演员之间制造更多的矛盾与冲突,造成爆笑连连。”
  “一部戏剧在舞台上的呈现形式,是我非常在意的部分。一定要让它呈现不同于别的戏剧的形式——我非常喜欢玩(这个)。”李国修说自己的戏,“最大的特色就是,我玩形式,玩得比较有趣”。他很享受自己在舞台所能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另一出原创屏风定目剧《京戏启示录》中,这种想象力更是被利用到极致,在平面的舞台上,剧情不断以多重空间或多重时间的形式交替展开。李国修称“它是戏中、戏中戏、中戏,5层套戏。”屏风推出《京戏启示录》时,是在《莎姆雷特》和《半里长城》火了之后,开始很多以为了解李国修的人都不大有兴趣看,“他们觉得剧情‘无非讲剧团的错误,又少了道具之类的’,首演前两天,台北市的票房是7成2,开演10场之后,因为口碑效应,票房到了9成2——你们太不了解李国修了。”
  
  展现生命故事的戏台
  
  说到不了解,去年5月初来乍到的他对于北京观众确实是陌生的。他说第一次来北京时,曾因为文化教育的差异、不同地域对幽默的理解不同,担心北京观众是否能理解戏中的包袱,“非常忐忑,很不安”,直到他发现,“北京观众的笑声和台北几乎是1比1,笑点也几乎一样。甚至笑得前仰后合。”
  他很兴奋自己的戏剧与北京观众第一次邂逅的境况,“观众起立鼓掌8分半钟”。他不但把当时观众起立鼓掌的照片作为《莎姆雷特》二次进京画册的宣传封面,而且逢人介绍。对于《莎姆雷特》这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李国修也是信心满满地期待,要“笑翻北京城”,让北京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戏剧,了解不一样的李国修”。
  每说到自己满意的剧目、观众与戏的融合,李国修都是如此不吝赞美的言辞自我夸赞。在平日里习惯了客套托辞的内地人,会有些不适应。可交流得多了,就慢慢被他对戏剧投入的热情和真实打动——自己都不喜欢的戏又如何能打动观众?而一个总以真实的热度面对自己和对方的人,你也不用怀疑,他会在舞台上假以真情。
  这个真实,还表现在李国修喜欢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生活体验,通过作品在舞台上与观众分享:1996年发表《京戏启示录》,写的是他父亲的故事,“我的成长中,我了解父母的思想,及父母这一代人对家乡根源的想往,那种历史给他们带来的伤痛和不安。”7年后,2003年,发表的《女儿红》,是他为母亲专门写的剧本,“写她的故事,来表示我对她最深沉的思念。”而《莎姆雷特》中不少情节,也是来自于自己剧团和周围人的故事。也因此,他被台湾评论界称为“本土的剧作家”。
  和内地戏剧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李国修执意排演原创剧,“不演外国人的剧本,因为外国人的剧本和台湾人没有关系,我没办法认知。”他说,我当然不成熟,观众可以评论说我,可是,“你为什么要失去自己第一次创作的机会呢?”写剧本,就是第一次创作。演翻译剧,是第二次创作。
  “舞臺是我展现生命故事的地方。它是单纯的。”李国修说,在创团5年、10年之后,他慢慢发现,其实自己只是选择了一个工作,而这个工作在剧场。“我希望邀请观众到剧场来,透过台上台下的互动完成一种分享,而我在戏台上,表演着生命的故事。”
  李国修说,创团21年来,累计已有100万人次的观众,看过屏风的戏。“我们成为了一些人成长过程中的共同记忆。他们看着屏风的成长,或者说一起成长。”这何尝不是一个做戏人的幸运与幸福。甚至北京的戏剧人和戏剧迷,都难收获这种“共同历经”的满足感——它不但需要有持续的原创作品,一以贯之的创作思想,还要有20年来一致的创作水准和热情,以及一帮始终不离不弃,或后继有人的演员队伍……这些,都是中国内地戏剧市场还难以做到的。
  其实,在2001年的时候,屏风表演班差点“散场”。那年台湾经济由于受到“9
其他文献
  首钢集团以思想文化创新为先导,大刀阔斧地破旧立新,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做法如下:坚持解法思想,明确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企业共发展”;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坚
会议
远眺扎玛当,宛如镶嵌在黄河上游灵秀尖扎河阶台地上一颗碧绿的明珠,在公伯峡水电站库区的碧水之上,层层绿意环抱着一片秀美的果园.走进扎玛当,湛蓝的天空,雄峻的山峦,起伏的
期刊
害虫越冬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固定的越冬虫态,二是有特定的越冬场所。因此,掌握害虫越冬习性,抓住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消灭害虫,减少虫害来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简要
  文化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的最高战略,文化建设指导和支撑一汽的发展。一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围绕打造特色农村强镇、商贸物流重镇、生态休闲新镇、文化教育名镇目标,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
  江苏省烟草专卖局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来办,以“两个至上”为核心,以“五大工程”为抓手,以服务品牌建设一体建设为落脚点,推进“同心”文化落地生根。主要做法如下:以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企改制的新浪潮中,集团又进一步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坚持“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
七月流火,江城武汉有如正待沸腾的火炉,让人透不过气来。20日上午,位于武昌雄楚大道的湖北省林业局大会议室里,却是另番景象。这里春草摇曳,芬香盈溢,一片清凉世界。参加湖
Meiotic disturbances in F1 hybrids and their progenies are still major problems in wide hybridiz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genome affinity reflected in chromosom
  中国工商银行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实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加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