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然性及措施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明确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规范和基本途径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分析加强师德建设必然性的基础上,还要认真研究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必然性 措施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高等学校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对于高等学校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必然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职业使命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职业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唯有发展教育,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竭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教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纽带。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3)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立志向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极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师的言行,无不对大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既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又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唯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1.师德建设是立校之基
  大学教育以人为本,校魂之缔造必依赖于“师魂”之弘扬。师德在教师诸多职业素质中起着统帅作用。师德高尚,方可以为人之范,才能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教师要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释放出无限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熏陶、教化、养成之中成人,在学习、思考、实践之中学会做人,养成追求卓越、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情操高尚、宽宏大量的健全人格,成为具有高素养、高品位、高尚灵魂、高度负责的人。
  2.师德建设是发展之源
  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但随着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道德失衡的问题正在侵蚀着本应高尚的教师队伍的肌体。教师队伍中个人意识和物质利益的强化,社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的弱化,使教师职业“崇高”、“伟大”的神圣光环在重功利轻人文的遮掩中不再神圣。为此,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良的业务素质是解决制约高校健康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3.师德建设是强校之本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职业所必备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优良的品质等人格力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1.教师的师德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意义
  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教师无论是师德上还是知识上对于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虽然人类终身都受教育,但不可否认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受到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时期有怎样的道德熏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具有至关重要的规定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到师德的启蒙意义,以高尚的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
  2.教师的师德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示范作用
  “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定程度上说师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加强师德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高校教师队伍。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规范
  1.忠诚事业,敬业爱岗是师德建设的基石
  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与教育目的的实现紧密相连。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教师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而是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应该是教师这一群体的共同意志。
  2.服务人民,无私奉献是师德建设的灵魂
  在我国,人们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育苗的园丁、铺路的石子,深刻揭示着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师道德的不朽灵魂也在于奉献。
  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献身精神是通过对学生的爱和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体现出来的。这种爱是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相互沟通的桥梁。
  4.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是师德建设的要求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既是师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质特征的体现。教师要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模范行为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以朴实谦逊的作风和正直诚实的品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影响学生意志品格的形成;以科学的荣辱观和文明规范的言行影响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一是要开展“志存高远、爱国敬业”教育,教育引导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二是要开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育,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注重身教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三是开展“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育,教育引导教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反对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坚持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反对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
  2.健全师德的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师德规范制度,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师德考核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师德培训制度。把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环节,不培训不能上岗,培训不合格必须下岗。
  3.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1)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包含着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和成就感,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职业信念等。只有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把敬业精神变成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内在动力,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无私奉献,才会备加尊重、珍视自己职业的荣誉和形象。
  (2)塑造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教师个人行为规范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不仅深刻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一生。教师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不仅要求教师的师德具备更高的水准,而且要求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典范性,即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
  4.创建公平的激励机制
  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才能使师德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要大力宣传和表彰教师队伍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其次,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给予政策倾斜,为他们进行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再次,要引导教师通过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学习,认真总结自身师德修养的经验、成绩和不足,在竞争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三)规范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教学行为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在教学中必须矫正六种倾向,实现六个统一。
  1.矫正“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中,韩愈更强调“传道”,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道:授之以目标;授业:授之以方法;解惑:解难释疑。由此可见传道、授业、解惑之高下。解难释疑不如授之以方法,授之以方法不如授之以目标。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寓于教书之中。教师作为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专门学科的讲授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启迪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的灵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在教书的同时更要重视育人。
  2.矫正“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学与科研不应该是矛盾的,而应是并行不悖的。教学只有以科研为先导,融科研与教学之中,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自觉地将做课题、写论文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资料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将科研的最新动态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可以提升教学层次,开阔教学思路、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创新进行概括总结与提炼,对科研也是一种促进。总之,科研与教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两方面均不可偏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是作为一名高教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矫正“重现代,轻传统”的倾向,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
  传统与现代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其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讲得太快没弄明白”、“电子幻灯满堂灌”、“师生感情交流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在彰显现代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因为现代根植于传统,现代从传统脱胎,并汲取营养,抛弃传统将置现代于无根状态,现代只有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厚积薄发。
  4.矫正“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抽象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中,在系统地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只有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案例教学的运用、注重热点问题的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5.矫正“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脱离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新颖化,则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具有反作用。恰当的、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当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6.矫正“重广度,轻深度”的倾向,实现“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统一
  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合理地确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至关重要,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有广度无深度,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有深度无广度,学生同样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有效信息量。高效基于有效,但有效不等于高效。我们要注意教学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可接受度,学生会的知识不教、学生易学的知识要快教,学生难学的知识要慢教,学生不会的知识要多教,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在强,李端梅.论师德与师德建设[J].山东教育科研,2000,(11).
  [2]孔繁莉,吴永来.略谈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 2000,(01).
  [3]刘咏梅,潘玲,谢学军,薛金凤.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
  [4]张耀斌,李莹,秦振泽.高校德育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主要成分 磺胺甲唑、氟苯尼考、氯唑沙宗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炭储量计算方法——比例函数法.给出了计算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以下是美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有益儿童健康的零食:1.香蕉剥皮后.蘸酸奶或碾碎的谷类食品冷冻后吃。2.干净的芹菜杆.抹上花生酱或低脂的奶油乳酷.再放点葡萄干就更好了。
本文简略讨论了薄壳非线性屈曲有限元分析中传统增量mN-R迭代法能快速收敛的优点和不能跟踪后屈曲平衡路径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算例表明:改进算法在薄壳极值型后屈曲分析中具有
准备大约15个鸡蛋,鸡蛋挑选大小适中的,茶叶蛋太小做出来的会比较成,太大的要卤很久才人味。
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奥尔夫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师的作用不是鉴定音乐素质的好与差,而是让学生心中的音乐种子生根发芽。”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更多地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而非简单地教小学生唱歌或乐器的知识。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由于过于死板,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于音乐课只是敷衍了事,音乐教学成了形式主义。因此,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来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我从遥远的国度给你写信》是米硕的名篇。本文作者力求站在两种文化、两种诗学的焦点上,间或以道家思想为参照,做一尽可能深入的文本分析。米硕的这部作品可说是两种文化和诗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
见过一位不算年轻的中年女作家,肤色白皙,穿深色衣裙,左手腕上套着三四个纤细的金镯。一串串叠套着。衣着的典雅使原本俗气的金镯也平添几分高贵的气息,似乎漫不经心套在腕上的手镯,又使她多了几分俏丽。  由此看来,戴首饰,通常可以表现出一个人审美的品位和审美的能力。容貌身材美妙绝伦、完美无缺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显示美,就要藏拙避短。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  有一次,好几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