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VS李昌镐重提流年旧账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c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晓春在千年岁尾战胜了李昌镐,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尽管仍不足以让他还得清那笔多年重债。
  像马晓春与李昌镐这样成为对手的,又这样出现奇特的胜负比的,在棋坛还真找不出第二对,更别说跨千年了。
  棋坛上从来不乏冤家对手。远的如吴清源与木谷实,坂田荣男与藤泽秀行,近的如曹熏铉与徐奉洙、赵治勋与小林光一、聂卫平与马晓春。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冤家,是因为他们首先是在一国范围内相约般地突出,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在一国之内联袂杀出也绝非易事,但相比汇聚了中日韩三国棋坛精英的世界大赛而言,在一国内相碰撞的难度与在世界大赛中频频对冲的难度相比,孰轻孰重是不言自明的。


  在上述几对冤家对手中,相互间对局数超过百局的有曹薰铉与徐奉洙,赵治勋与小林光一。但必须看到,曹徐之争更像是两个人的棋坛中进行的两人之争,七八十年代韩国棋坛的所谓中坚层在曹徐的摧毁下无险可守,张秀英、徐能旭、金秀壮、姜勋、尹奇铉皆非曹徐对手,在那种背景下,曹徐之间就是斗上千局又何足怪哉!而赵治勋与小林光一,这对少年时起的“情敌”自1972年7月在日本第4期新锐淘汰赛正式交手以来,直至1997年才完成“百盘大战”,期间跨时25年,平均每年才四盘棋,这在拥有十几项稳定棋战的日本棋坛,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奇迹,要知道从80年代中期起,赵与小林就一直公认是日本棋坛两大最强者。
  另一方面,尽管在一段时期内都曾出现过曹徐之间、赵与小林之间的胜负呈一边倒态势,但他们之间却从未出现过十连胜这种绝对纪录。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在日本、韩国棋坛无异于一场地震,以每净胜四局降一对局格的旧时棋规论,远未从旧时“行规”中脱胎出来的他们还不为之羞愤万分?虽不至于像过去“十番棋”中被降格即身败名裂的境地,但如此惨败的一方还能否立起身来与对手再一较短长实难想像。
  毕竟时代不同了。马晓春与李昌镐之间不仅在世界性比赛中奇迹般地大斗了29局,而且两人之间先后出现过十连胜与六连胜的惊人纪录,但这一切却并无损于两人冤家对手关系半点!
  马李之间的29盘对局有九成是在近四年进行的,每年平均对局数超过5局,像1999年两人之间的对局数甚至达到了9盘!除极少数对局如中韩对抗赛是被指定之外,两人之间的绝大多数对局均是在不设挑战赛制的世界大赛中实现的。这意味着,在世界级高手济济一堂的激烈角逐中,马李两人竟能如入无人之境一样频频“相会”。这件事实的本身其实已足以证明这两人在当今棋界中的地位。
  回顾马李两人的波浪状争斗史煞为有趣。最初两人在1991年富士通杯赛第二轮中相遇时 ,16岁的李昌镐如同很多初出道的天才少年棋手一样,局部精湛但大局观仍不失含糊,那盘棋他虽吃住了马晓春的一块大棋,但马晓春还是凭借巨大的桑榆之获轻松获胜。那时的马晓春显然也未把李昌镐看作是同等级的对手,他在很多场合将此局的获胜一语带过,倒是对他在八强战中负于老对手赵治勋的那盘棋不厌其烦地一一评来,可见此时的马晓春眼中尚只盯着赵治勋与小林光一这样的棋坛宿将,27岁的他仍和棋坛大潮流一样,把自己还是视作一个后辈冲击者的形象。既然如此,哪还会注意身后隐藏着的所谓“天才”李昌镐呢?与李昌镐同龄时的马晓春其天才程度并不逊于李昌镐半分,因而他不可能在此时对后者投去特别的目光。
  接下来的1994年至1995年,两人不咸不淡地偶有过招,即使此时的李昌镐已凭借其日后令马晓春大吃苦头的“昌镐流”小试牛刀,但为数不多、流于一般的对局使两位当事者都未产生那种高山流水般的对手之感。
  两人真正的对抗始于1996年的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在这次决赛的第3局中,两们对局者的心态自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马晓春在优势下的失误最终导致的半目败对他的自信产生了致命的打击。他想在李昌镐最擅长的官子战中彻底击溃他,藉以树立王者的信心。从另一方面讲,1995年马晓春两夺世界冠军,放眼同辈及前辈棋手,已鲜有与之敌者,而在后辈棋手中,李昌镐则是众目所瞩,此刻的马李之争还有一种强烈的后辈侵略前辈领地的意味。因而,当马晓春在其擅长的官子领域负于李昌镐时,他那作为前辈俯视后辈的自信也在瞬间动摇,毕竟领跑者的心态与追赶者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马晓春的十连败噩梦从此开始。在最初的猝不及防而遭当头棒喝的惊悸过后,身经百战自信潇洒如马晓春也无法掩饰住内心的动摇与忙乱。棋风灵动型的他一旦失去自信与激情,则在棋盘上晦暗与艰涩,碰巧那段时间两人又频频交手,马晓春一直不能得以静心调整,结果一败,再败,直至十连败。有的败局甚至令人不忍卒睹,像第八届东洋证券杯八强战,李昌镐简单的一“罩”马晓春都未看出来,一条大龙就此遭屠。正所谓两极相通,生性孤傲的马晓春在遭受来自后辈致命的打击后,他的自信陷入于莫名的幽暗之中。
  输赢是不是衡量棋力高下的惟一标准呢?马晓春、赵治勋、依田纪基都曾说过,“棋输即实力不济”。之类的话,但下棋既是一项脑力运动,精神活动,那与人的精神状态就不会没有瓜葛。说棋就是棋令人难以信服,就是长跑运动员还要受身体状况的影响,更何况人的精神活动!当年赵治勋在与藤泽秀行交手进行棋圣战七番棋的争夺时,他能在三连败的绝境中四连胜由死入生;但他如今与李昌镐交手时,在遇到同样的绝境下,他有连扳四局的自信吗?
  在对李昌镐的十连败中,我们看到了马晓春作为一个天才型的前辈棋手在面对一个同样天才型的后辈棋手时的深深无奈。年龄的优势更多的是体现于心理上的优势,反正来日方长,而前者却是去日苦多。不过,也正因此,当马晓春于1998年底在第三届三星杯决赛第一盘棋中如同六蛰的睡狮一跃而起,极为漂亮地中盘大胜李昌镐时,又让人在庆幸他结茧的自信羽化而出时,也不禁为他瘦弱的身躯里蕴含的潜能而耳目一新。与其说马晓春在此让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还不如说是他闪光自我的重现。
  在李昌镐的弈棋生涯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他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绝顶高手,但在本应砥砺出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后辈方面,他居然四顾而不然,当问起他是否发现有“继承者”时,他竟也无从作答。然而,他的秋霜烈日虽未催生出强劲的后来者,却让两位前辈棋手受益匪浅,使他们在达到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事业顶峰后还要回过头来挑战后辈,从而使竞技生命之树常青。他们便是棋风华丽、才华卓然的曹薰铉与马晓春。
  但曹薰铉毕竟与李昌镐相隔两代人,纵使廉颇不老,无奈岁月无情。从长远来看,马晓春仍是李昌镐一大极合适极有力的对手。而马晓春之所以能历尽劫波却不解与李昌镐的冤家对手之结,说是强烈的争胜信念,不太贴切;说是超卓的棋才使然亦不尽然,也许就像没法回答马晓春为何自1999年9月起几乎战无不胜的奇迹一样,一切莫非乃是天意?天幸!
  不管怎样,马晓春与李昌镐之间“冤家对手”关系的存在,不仅给20世纪末的棋坛添了深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也为21世纪初的棋坛描出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年龄终究会成为他们相争下去的障碍,但在我们能看到的数次争锋中,那种水火不容的气势以及火星撞地球般的棋风对撞着实令人如醉如痴。和赵治勋、小林光一这样更多是“棋痴”,但非“棋仙”、“棋妖”的对局相比,马李之争除了个性生动流露外,那种“棋不惊人死不休”的忘我气势展现无疑要精彩华丽得多! 那么多人喜欢如同《射雕》中“东邪”一般的马晓春棋风,其实,若没有“南帝”一般浑厚沉着的李昌镐相衬,马晓春棋风再华丽,棋才再卓然,也只能被人不知深浅地称作“轻灵、飘逸”。天知道,马晓春就凭所谓的“轻灵、飘逸”能纵横棋坛20年?
  马晓春如今慨叹中国年轻棋手在李昌镐面前如同“阿斗”一般难以扶持,但反过来说,如果韩国出现了比曹薰铉更厉害,中国出现了比马晓春更强大的对手,如今的曹李之争、马李之争还会继续存在吗?这两道风景如果哪一天不存在了,棋坛将会黯淡一片天空。□
其他文献
1975年12月我出生在江苏南京,家里姐妹三人属我最小,加之姓伍,人们习称我“小伍子”。又因为三姐妹在年龄上相差很大,我备受父母的溺爱,只要我喜欢做的事,父母亲都会尽力支持。说来也巧,我从小喜欢象棋,父亲又是个棋迷,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背着书包先奔棋馆,看父亲与棋友摆棋,命里注定我与象棋结缘。  8岁时,我有幸进了南京市白下区体校接受训练。从家里到体校需要坐40分钟的车,父亲自然
期刊
图1是一个单方长暗杀的例子。一般来说,明杀一眼即可看出;暗杀,尤其是十步以上的连杀,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时必须具有一定棋艺水平的裁判员才能在当场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个别极特殊的案例,当场裁判员不得已停下钟,请裁判长开会集体研究,这也是常有的事儿。以下几例都有一定的难度,请读者们仔细分析和研究。  请看图1及其循环着法。红方炮八平九造成两种杀:其一是炮九进一,车2退2,车六进一
期刊
熟悉我的棋友们大多亲切地叫我"小林",其实我已过不惑之年,可以称"老林"了。  我是1959年出生的,少年时代追随前辈棋手、"扬州三剑客"之一朱剑秋老师学棋。朱老师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到我后来进上海市队以后,他还十分关心我,有棋友去看望他时,他还常会问棋友:"阿拉小林棋下得怎么样?"  70年代中期,我进入上海市象棋队,又得到胡荣华、徐天利、朱永康等师长的指点,棋艺长进得更快了。1976年,我参加
期刊
这一阵儿,棋圣到网上应众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起先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随后是围棋棋圣聂卫平。前几天,象棋世界冠军吕钦也在Internet设下“一夫当关”的擂台,接受全世界象棋爱好者的挑战。  说效仿也好,填补历史空白也罢,总之网虫们对于这种超慢棋的赛制还是给予了无限的参与热情,有超过万次的点机率为证。  这次比赛冠名“天津电信杯世界冠军挑战赛”,是由天津市邮电管理局、天津市数据通信局、天津
期刊
A、车马炮连杀局    1、马六进四 后车平6  2、车六进五 将5进1  3、马四退六 将5进1  4、车六退二 将5退1  5、车六平八 将5平4  6、炮四平六(红胜)    B、车马炮兵连杀局    1、车八进三 士5退4  2、炮七进九 士4进5  3、炮七退五 士5退4  4、兵四平五 将5进1  5、马三进四 将5退1  6、炮七进五 士4进5  7、炮七退二 士5退4  8、马四进
期刊
A、双马炮连杀局   1、马七进五 将5平6  2、马五进六 将6平5   3、马一进三 将5退1  4、马六退五 士6退5   5、马三退四 将5平6  6、炮五平四 卒7平6   7、马四进二 将6平5  8、马五进七(红胜)   B、马双炮连杀局   1、马七退五 将5平4  2、马五进四 将4平5   3、炮三
期刊
三四十年代,胡震洲以深厚的中残局功夫和独特的运子技巧称霸东北棋坛,与田玉书、赵文宣并称“华北三杰”。胡1913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少年时便以犀利的攻杀技巧横扫棋摊无敌手,成为街头“小霸王”。  三十年代初,胡已不安于再做个胡同英雄了,开始征战生涯,足迹遍布华北的每座城市。1935年,由沈阳《盛京时报》举办的全市象棋比赛,胡把多年积淀的扎实棋功全部展现出来,击败沈阳“八大将”中的董玉珂、马成林等,
期刊
象棋古局进化到江湖残局的阶段后,出现了不少杀法套路相同的衍生的姐妹局。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变化深奥而精彩,吸引了象棋爱好者的参与修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民间以此口的艺人们的职业需要,使得棋局多姿多彩,式样不一。这种情况,在清代四大名谱中,表现尤为明显。  所谓“四大名谱”,指分别面世的《心武残编》(1800年)、《百局象棋谱》(1801年)、《竹香斋象戏谱》(1804年),以及未刊行手抄完成于180
期刊
第一关 过关导游  1、马三退五(3分)…………  取胜关键。  1、…………  将5平4  2、马五进四(1分)将4平5  3、相三进五(2分)象3进5    4、相五进三  象5退3  5、相三退五  象3进5  6、相五进七  象5退3  7、相七退五  象3进5  8、相五退七(2分)象5退7  以上几个回合红相借炮威连续飞落三卒,为取胜扫清了障碍。
期刊
国家体委自1956年开始举办中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只有10人(男子)能在这一传统的赛事中荣获冠军,他们是千百万棋迷眼中的英雄,心中的偶像。但是,仅从年龄而言,在二十岁以前能获此殊荣的也不过仅仅两人而已,那就是15岁即一飞冲天的胡荣华和18岁一跃登顶的许银川。  翻开中国象棋的现代史,胡、许少年得志的镜头永远载入中国象棋的史册。1960年全国个人赛,稚气未脱年仅15岁的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