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过程的凝固传热分析

来源 :山西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D32船板钢250 mm×2400 mm连铸坯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铸坯的凝固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铸坯在结晶器及二冷段凝固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为控制连铸工艺参数以及轻压下技术的应用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茄段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之一,其造型生动有趣,淳朴自然,工艺难度较高。“如意茄段壶”在传统“茄段壶”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创作,并将中国吉祥文化的因子融入进去,使作品在融合自然美、传统美与个性美的基础上表达了美好的祝福之意。
紫砂壶是现如今最受人关注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品之一,创新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紫砂壶艺术注入新时代活力。“金韵”壶造型传统简练,在泥料色彩与质感上既灿若晚霞流云,又具淳朴之气,在返璞归真中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五彩斑斓之美与创意智慧。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成为近些年来最具讨论性和研究性的压电陶瓷体系之一。传统的陶瓷工艺难以获得致密性良好的陶瓷体,且生产工件成本高。因此,研究者常用掺杂改性来优化其压电性能。笔者综述了就晶体结构和显微结构而言对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和应用,最后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归纳。
紫砂壶艺术创作从不拒绝中国优秀传统资源中任何美的事物,创作者依靠泥料的可塑价值与匠心精神进行融合,展现了独特的紫砂壶艺术之美,亦促进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播。“玉璧壶”以传统玉璧为形,结合紫砂壶独特的装饰工艺,塑造出精美的紫韵玉璧,闪烁着中国传统艺术之灿烂光辉。
Q550D厚度≤20 mm规格基本采用C-Mn-Nb-Cr-B系成分设计,交货状态大多数采用“TMCP/DQ+回火”或“淬火+回火”。其中w(C)为0.06%~0.13%,需要进行热处理,工序长,成本高。对此,对Q550D成分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取消Cr和B元素的加入,添加Ti(0.05%~0.07%)并提高w(C)(0.13%~0.16%);取消“回火”工序。最终,开发出了以“TMCP”状态交货的低成本Q550D。
借助金相显微分析实验、拉伸实验等手段,研究不同含量的Al-10Sr变质剂对ADC12铸造铝硅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变质剂后,ADC12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的细化,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当采用w(Sr)为0.06%进行变质处理时其效果最佳。
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把紫砂演绎成为了今天最受欢迎的茶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成为茶座之上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致和壶”从壶身的方器造型结合其他形式的组合,呈现出紫砂艺术的变化无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祝福之情。
以价值、质量与效率提升为目标,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通过对工控设备各接口协议进行分析,构建出智能化的二次开发平台,具有跨平台、快速部署、使用简便,接口齐全等特点,基于此
经过几百年的探索与发展,如今的紫砂壶艺术世界早已是百花齐放,光芒万丈,一系列创新作品的诞生更彰显紫砂壶艺术之旺盛的艺术生命力。“黑珍珠提梁壶”是一件堪称“珍奇”的作品,其“珍”源于紫砂壶的传统价值,其“奇”则源于此件作品的创新。融珍珠与紫砂之特色,展紫砂壶艺术之辉煌。
分析了唐钢2号高炉在2019年中生产的实践数据;具体研究了焦炭强度对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一些影响,定量评定了焦炭M40、M10与高炉利用系数的关系;并在确保高炉优化用料的情况下,提出了合理使用焦煤资源的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