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叶绿体DNA的籼粳分化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151份普通野生稻和93份妥的叶绿体DNA的0RF100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国普野还是南亚、东南亚普野,其cpDNA已发生籼粳分化。中国普野的cpDNA籼粳之比接近1:1,印度、孟加拉、缅甸普野粳型多于籼型,马来西亚、柬埔寨则籼型多于粳型。而泰国、斯里兰卡普野的cpDNA中以籼型为主。根据普野的cpDNA有籼粳分化的事帝,认为籼粳稻的起源是二元的。
其他文献
通过对GenBank中cry1类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进行分析,设计一对针对其保守区的引物Y5-1(AGGACCAGGATTTACAGGAGG)和Y3-1(GCTGTGACAC GAAGGATATAGCCAC),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xillus thuringiensis,Bt)新菌株S184质粒DNA进行扩增,得到一大小为1.5kb的DNA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与cry1因基因高度同源。以此片
以我国苹果生产主要使用的5个M、MM系矮化砧木基因型为试材,建立了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技术体系。从42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了5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即P44M64、P50M41、P66M53、P69M46和P81M65)。依据引物P44M64构建的指纹图谱,区分
本实验以12个3’锚锭引物和10个5’随机引物构成引物组合,运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比较玉米品种“农大3138”萌发48h胚芽和胚根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120个引物组合中有40个引物组合可以扩增出差异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地方特色品种鸡(寿光慈伦鸡,鲁西斗鸡)及其优化的杂交后代鸡种的血样同工酶(LDH、EST、POD、SOD)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全血样品比分
采用液氮气熏蒸法,解决了玻璃化冷冻解冻过程中因急速降温和升温使胚胎遭受物理性损伤,导致透明带破裂而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结果在20或25℃室温下,使用EFS40或GFS40玻璃化溶液
(本刊讯 记者徐刚)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合作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于10月25日~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论坛的
人才是推进一村一品的关键环节,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我们着力培育好“三类人”,即管理人才、销售人才和技术人才。一是建立“三票评议”机制,选优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
研究表明,来源不同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生物学性状具有多样性。相同或不同寄主分离株在毒力,产孢量对数,萌发中时,水分活率,紫外照射活率,水浴活率,生长曲线斜度等方面均具显著或极显著
现阶段,农村金融已成为“三农”发展的瓶颈,而无抵押、无担保又是制约金融支持“三农”的瓶颈。针对这个问题,贵州省创新担保抵押机制,成立农民专业担保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野生葡萄部分种和株系、欧洲葡萄及其杂种、葡萄种间杂交组合毛葡萄商-24×欧洲葡萄龙眼的F1群体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中国野生葡萄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