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思维的空间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与由来
  (一)案例背景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探究式学习,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走个性化教学之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关注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依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施展自己的个性魅力,无法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有见解性的观点,很多同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局限于老师所谓的框框架架上,缺少对历史人物的个性化的评价,从而使个性思维的发展受到抑制。
  (二)案例由来
  今年3月份,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活动,老师的随堂课是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在历史与社会课上,我校有两位老师上了同样的课题八年级下册《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这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涉及到对哥伦布的评价,但给我留下的是截然不同的印象,使我思绪万千,也让我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片段一
  师: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500周年,那么印第安人和美国人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
  展示幻灯片材料如下:
  材料一:19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倫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材料二:19世纪的美国教科书这样写道:“哥伦布是一个庄重的人,谦恭有礼,言行谨慎,他的道德无可指责,是一个堪称楷模的教徒。”
  联系新航路开辟后的相关史实,说一说对哥伦布的评价为什么会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你的观点呢?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布置讨论的时间是两分钟。学生们纷纷讨论开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老师也周旋于各小组之间。两分钟时间到了,老师请同学们回答问题。这时有八九个学生举起手来。)
  生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殖民者不断到来,他们疯狂地掠夺土地和财富,奴役并屠杀印第安人等,最后造成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因此,印第安人的领袖这样评价哥伦布的纪念日,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对美国人的看法呢,老师请另外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2:只因为有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才有了在美洲大陆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所以美国人民应该感谢哥伦布,所以哥伦布被称为楷模也就无可非议了。
  师:回答得也很有道理。(此时,还有个别同学举着手,可老师没有叫同学回答了,马上展示这个问题的答案)
  师:刚才两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哥伦布呢?请一位同学做总结性发言。
  然后一位学生从两方面总结了以上两位同学的回答。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能用正反两方面来看待问题,用辨证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希望我们同学在以后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从这样两个方面着手。
  (二)教学片段二
  师:1992年是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发达国家纷纷举行活动,有人甚至要沿当年的航线再次航行,并准备在他所到之处立碑纪念,以表彰哥伦布的历史功绩,而美洲一些国家却对哥伦布发起了严厉的谴责和声讨。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呢?
  展示幻灯片材料: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的纪念日,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和数据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3000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你赞同以上观点吗?为什么?
  (老师说:“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讨论好希望大家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说完后学生们开始讨论了,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着,到各组转转,时不时地与学生交流些什么。一会儿,有同学举起手来了。)
  生1:我非常赞同印第安领袖的观点。他们来到这里,对印第安人屠杀以及文明的破坏,所以,我认为哥伦布纪念日就是他们的悼念日。
  师:好,能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面向全体学生)还有吗?
  生2:我也赞同前面同学的观点。当初哥伦布来到美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新大陆,而是为了掠夺黄金财富。
  师: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那么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呢?
  (稍许片刻,又有一位同学举起手来)
  生3: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哥伦布当初航海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去寻找更多的黄金和财富,但是新航路的开辟却极大地促进了各国贸易的发展,使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传播。从这一点来看,哥伦布的功劳其实是很大的。
  (此言一出,立刻激起更多同学的参与激情,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好多同学纷纷举手。)
  生4:以上同学的观点是针对欧洲国家的,可对印第安人民来说,他们享受到文明的成果吗?为什么当前印第安人这么少,就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入侵的结果啊!
  (好多同学仍举着手,跃跃欲试,老师发话了,“同学们不用经过我的同意,你们有看法只管自己站起来回答就行了。”于是课堂进入辩论赛的态势了。)
  生5:刚才同学只看到哥伦布航海所带来的不好的一面,这样是片面的。前面同学已说过哥伦布航海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移民之父”的尊称,是一个楷模。还有象哥伦布这样的航海家他们敢于冒险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提倡与钦佩吗?
  生6:正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从事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印第安人大批死亡。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而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他们给亚、非、拉等国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啊!(这个回答把后面老师要讲到的内容黑人是怎样来到美洲的事件扯进去了。)
  生:……
  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这个问题的争论。
  老师表扬学生敢于独立思考,积极思维,敢于质疑,总结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
  三、案例评析与反思
  两位教师对哥伦布评价的教学活动中,其材料筛选大致相同,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在教学片段一中,教师展示材料后,让学生讨论,其实当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说明学生那时都在思考,肯定一部分人有自己的思想火花。可老师对第一个同学的回答后,除了赞扬,马上转入下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回答后,老师就马上把问题的答案显示出来,有了这样的框框架架后,学生就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有了个性化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观点能有创新吗?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想把学生引入到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上,教学设计没有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没有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只是为了教而学,这有悖于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长此以往,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套住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在教学片段二中,老师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叫学生回答自己的观点。在基于前面两个学生观点一致的情况下,老师没有急于草草了事,而是继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思想如闸门一样放开了,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把前面学过的史实结合起来,最后发展到辩论的这样浓厚的氛围,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这样个性化的回答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帮助师生一起开拓了思维,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尽管在学生的辩论中有些观点也有所欠缺,但是他们勇于质疑、敢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却值得我们提倡。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创造条件呢?
  1.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求教师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所有的教学方式都要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所以,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一模式,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學习,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显然,只有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的个性才能张扬,个性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
  2.营造宽松和谐氛围,引发学生个性思维发展。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个性思维的激发需要教师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只有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才可以让学生痛快淋漓地诉说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观点。也只有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只有敢对科学既定结论进行挑战,敢进行批评性思维,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个性思维品质,才可以促使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才可以塑造学生的个性魅力,从而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
  3.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应该艺术性地运用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度、建设性的态度提出质疑、争辩、乃至批评,形成师生之间双边心智对流,共享教学民主氛围,达到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提高的目的。
  教师要努力去寻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爱护和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该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有价值的一面进行引导性的思考,扩大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空间。
  个性思维是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学生个性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获取知识、寻求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激励手段,充分给予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空间,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魅力,培养有个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2]王林华.《历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中国校园之声》.2010年第8期.
  [3]何细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J].中学教育.2009年5月.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拥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物理必需的,也是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台阶”的实质问题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是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教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能力。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
期刊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常常是重视词汇、语法的掌握,表达时也是中国式的英语,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英语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培养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外国人讲中文时,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闹出莫名其妙的笑话。虽然他们也按照中文的字面规范表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在我看来,这是现代中国学生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当然大多数学生终其一生也不会成为中华文化的研究者,但少年时对古诗文经典的熟练诵读,以及成年后对这些诵读的反复重温,在
期刊
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是我们在课改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本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使我们的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感性、具体、现实、流动的生活中来。下面结合《杯子变热了》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杯子变热了》。  【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职责。通过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质疑求异,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质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各种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系统复习,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发展的线索和关系,不但有利于把握知识的逻辑联系,促进对知识进行自主生成,而且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中,运用“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方法,注意整理与应用相结合,是切实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知识;联系;反馈;提高。    子曰:温故而知新。新课标从
期刊
摘要:物理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中各种不同的教学导入能显现各种奇异的现象,学生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好奇和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创设不同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对本节新课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良好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导入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实验导入的主
期刊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源远流长,而文学作品,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文化史中灿烂的篇章。《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信,关羽的忠,诸葛亮的智,让多少人拜倒,《水浒》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又令多少人佩服,《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缠绵爱情又令多少人掉泪……陶醉于书海,你可以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诚挚友情而心动,也可以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坚贞爱情而流泪;你可以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期刊
摘要: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的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十一五”子课题。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创造发明和发现中所运用的充满睿智的科学方法作为理论基础,本着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通过演绎法,就可以建构出许多思维过程不同的探究模式。本篇介绍其中运用苏颂“模型(假说)——不断改进”方法所建构的“模型(假说)——不断改进探究模式”,从而为物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