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

来源 :故事大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A国B城一个偏僻的郊区,有一个秘密军事基地,那里警備森严,四周都是高墙,大门口有卫兵日夜守卫着。
  有一天,有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背了一只鼓鼓的旅行背包来到基地的大门附近。他从背包里拿出照相机,正准备拍照。卫兵发现了老头的举动,马上跑过去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在这里干什么?”老头却摇头耸肩一副听不懂他话的样子。卫兵又让老头出示证件,老头还是摇头,叽里呱啦说了一串外国话。
  卫兵想了想,便冲老头挥挥手说:“原来是个外国人,算了,你可以走了。”
  老头呵呵一笑,拿起背包转身要走。这时,卫兵一把抓住老头,大喝一声:“站住!你是个间谍!”
  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卫兵为什么说老头是间谍吗?
其他文献
我听说过一个案例,有个小男孩很乖,从不疯玩疯闹。后来他在公园里碰见了一个叔叔,那个叔叔说:“小朋友,咱们来玩枪战吧”。孩子和他玩了一会儿,简直发现了新的世界!  但是,那个叔叔是人贩子。  所以,有人要问我将来怎么当父亲,我肯定回答:“就是陪他疯玩儿啊!”  只要有空,我就会陪他玩儿,闹翻天的那种。比如扛着他在树林里疯跑,巧妙地避开所有的障碍物;跟他在大床上用羽绒枕头打仗,直到枕套里鸭绒弹尽粮绝;
尽管父亲很慷慨,每个星期都要给刘阳几十块零花钱,但刘阳却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每次他都把父亲给他的钱又转手交给了母亲。刘阳知道父亲不容易。尽管每天父亲都早出晚归,就像那些上班族一样 ,但父亲却早就失去了工作,他现在所从事的,是人们瞧不起的“捡废品”。虽然父亲很 努力,可是毕竟能捡到的废品有限,所以,父亲挣的钱并不多。  刘阳很想帮帮父亲,学校的垃圾桶里,天天都放着不少纯净水瓶子和废纸,只要刘阳肯伸伸手
鲁老师:  我感觉生活没什么成就感,人生缺乏方向和动力。我工作了十多年,在单位还是个很普通的职员,一年收入最多就十万元,既不会通过其他途径赚外快,也不会理财,有的仅仅是单位的固定工资。  我在单位做的是财务工作,父亲给我托关系才进去的。当时主要考虑到我性格内向,比较安静,坐得住,就安排我做财务工作了。其实从个人来讲,我对数字不算敏感,也不算喜欢或擅长,但不做这个,凭自己的能力也找不到其他好工作,于
冷爱老师:  我和现在的老公是亲戚介绍认识的,我俩谈了两年恋爱才于去年年底举办了婚礼,但还未领证。恋爱期间,他除了因为钱的事和不让我看他手机同我吵过架,平时对我不错,主动接送我上下班。我父母都很喜欢他,觉得他稳重踏实,是过日子的人。不过,我一直都感觉他说话小心翼翼,对我不够坦诚。  前不久,他面色惨白和我说欠了七十万元高利贷,已经接到贷款公司的威胁电话了。我才了解到,我们恋爱之初,恰逢他投资失利,
几年前,我在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上遇到小蕾。她帮我们拍合影,用心而认真,于是我们闲聊了几句。听说我在某大型食品公司策划宣传部工作,小蕾很羡慕,诚恳地说:“姐,如果你们那儿招聘,你能不能向公司推荐推荐我?”我愣了一下,敷衍她:“看机会吧。”她激动地加了我的微信,我虽然点了通过,但心里认为我们从此再不会有交集。  有一天,我打开我的微博,几乎被消息通知的数字吓到,打开一看全是小蕾的点赞和评语,没想到她搜索
那天上午,护士汉娜像往常一样,为病人配好药水,锁好了蓝色抽屉。之后,汉娜朝外面喊了一声:“泰勒,可以帮病人打吊针了!”于是,护士泰勒走进工作间,将药水放到小車上,推进了输液室。  两人是同事,分工明确。  泰勒刚走,耳旁传来一个低沉的男中音:“汉娜小姐,我想跟你谈一笔生意!”汉娜抬头一看,是一个留八字胡的青年男子,戴一顶灰色礼帽,目光有些狡黠。  汉娜警惕地问:“谈什么生意?先生,你不知道这是医院
今年25岁的聂凤是重庆市的一名女理发师,因为对美发事业的热爱,她在看似普通的洗剪吹工作中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两次代表“国家队”出征世界技能大赛,成为首位获得该大赛美发组冠军的中国人。后来,她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实现了青春的逆袭。面对蜂拥而来的赞誉,她却悄悄地在“朋友圈”中写下:“即使前途光明,也要脚踏实地。”    叛逆女孩,  我想成为“美发师”  2015年8月16日
在一片大森林之中,住着一大群行军蚁,其中有一只叫“小黑蚁”的蚂蚁。  有一次,它们在走路的时候,忽然一辆马车在它们身边停住,就在此时此刻,从门里逃出了一只奇丑无比的大花猫,它对那些蚂蚁说:“喂!乡巴佬们,你们怎么会住在那么土里土气的地方?不像我住在科技发达的大城市之中!”  “那么大城市在哪儿呀!”小黑蚁问道。  “要看就跟我一起去!”  “好呀!好呀!”小黑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于是小黑蚁便跟
策划缘起  听,新年的钟声在敲响!亲爱的,你是不是正手捧杂志,与我们一同奔向未来呢?在人生艰难的道路上,你或许尘满面鬓如霜,但看看身边的亲人,想想心中的梦想,定会再次燃起希望。更可喜的是,我们始终以饱满的文字和充满温情的故事在这里等你,与你同行。  从1999年创刊起,杂志一路走来,和读者20年风雨相依。它记录了一个个名人事迹,为读者打开一页窗,让人性的光辉倾洒进来;它叙述了一家家愁怨欢喜,为读者
1  从怀孕的那一刻起,辛蕾就开始给老公卢伟“打预防针”,让他做一个好爸爸。  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网上的新闻,她看了太多的反面案例,什么“父爱缺席”“丧偶式家庭”,以及新手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等等,让她想想就觉得可怕,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面临这么残酷的世界。  卢伟自然明白妻子的顾忌:“放心,我绝对听老婆的话,让干啥就干啥。”他说到做到,在辛蕾怀孕期间,不只是孕检,就连产前的分娩课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