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式与握手式穿刺手背静脉的比较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t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在静脉穿刺手背静脉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的方法。 方法: 选取94名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左手、右手的手背静脉分别使用握手法与握拳法进行穿刺,观察记录进行分析。 结果: 两种方法对患者的疼痛和一次成功穿刺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握手法较握拳法更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
  关键词 : 握拳式 握手式 疼痛 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现在医院较为普遍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给药、补液、补充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但是输液穿刺时产生的疼痛体验,使患者对静脉输液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不愿配合,使穿刺不能顺利进行,从而耽误了治疗,所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尽量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患者疼痛和穿刺成功率的因素,除了静脉的选择、穿刺的角度、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心理素质(1)以外,患者不同的手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对2013年0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94名患者采取传统的握拳式与现在改进的握手式输液,对穿刺时的疼痛表现和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9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8例,年龄18-74岁。入选标准,(1)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腹泻的患者,神志清楚、语言表达清晰、疼痛感觉正常。(2双侧手背皮肤完整、无疤痕及瘀斑、无硬结血管弹性良好。(3)最近7天内未接受过静脉穿刺,愿意积极配合的患者。
  1.2方法94例患者均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每一例患者的左手、右手都接受一次握手式与握拳式穿刺,均采用7号针尖进行穿刺,由专人记录、专人操作。第一天,采用握手式静脉穿刺法,常规消毒患者左手手背皮肤,扎止血带,嘱患者手自然放松,由操作者左手4指握紧患者右手的4个或5个手指,将被穿刺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操作者拇指从穿刺静脉的下方拉紧皮肤,抵于掌指关节交界下方,进行穿刺固定(2)。第二天采用握拳式穿刺右手,采用中专教材规定的方法,选择静脉,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握拳,操作者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的要求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尖再进入少许,松止血带,并进行妥善固定(3)。穿刺时一名护士负责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并记录,另一名护士进行穿刺。
  1.3.效果评价
  1.3.1疼痛的评价 参照国际常用的疼痛评分法 马克盖尔法,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1轻度疼痛 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穿刺结束后局部无疼痛感。2中度疼痛 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轻微改变,穿刺结束后局部有刺痛感。3重度疼痛患者接受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缩手、甚至呻吟,穿刺结束后局部疼痛较剧烈。按照患者的疼痛表现,对两种穿刺方法作出比较。
  1.3.2 穿刺成功 进针后即见回血,为一次穿刺成功。穿刺不成功 进针时血管滑动,寻针,退针,均为一次穿刺成功。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已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握手式穿刺方法,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握手式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时较传统的握拳式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分析如下。
  3.1 充分暴露血管 减轻疼痛 提高穿刺率 使用握拳法时,患者手背皮肤被绷紧,使扎止血带后充盈的血管被压,导致血管腔变平,进针后容易穿透血管,降低穿刺成功率,同时由于静脉充盈不明显,针尖沿静脉方向前行时,对血管壁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引起组织内释放5-羟色胺、组胺,导致致痛物质作用于血管壁上的神经末梢,而产生痛觉冲动,使患者疼痛。采用握手法穿刺,可充分暴露手背静脉,通过操作者左手握手力度的调整,从而人为的使穿刺血管相对比较充盈,同时操作者拇指固定血管,穿刺时不易滑脱,提高穿刺成功率。针进入血管后,在充盈的血管内前行,对血管壁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疼痛减轻。
  3.2 便于固定 护士穿刺时握住患者的手,遇到紧张或不愿配合的患者,握手法使患者的手掌不易滑脱,从而便于固定。
  4 小结
  本实验具有客观性、可靠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排除了疼痛閾值的个体差异、耐受性不一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观察和操作由专人进行,避免了不同操作者手法及判断的不统一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时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用握手法进行静脉穿刺,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肖东霞.静脉穿刺与临床疗效.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1995,14(增):901
  [2]殷磊 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2
  [3] 万淑芝,丁英娴. 手背穿刺不宜握拳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纳肽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射血分数、左收缩末期内徑、左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浆脑钠肽指标均较之于治疗前有所改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B超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1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B超诊断整个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134例诊断出结石声影,肝外胆管上段结石64例、下段70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2mm×5mm,而最小仅为4mm×2mm,胆总管内径为0.9-1.0cm55例、1.0-1.5cm的53例、超过1.5m的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 B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高唐县人民医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确诊并治疗的55例AP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40.6±1.8)岁,男32例,女23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0.8±1.6)岁,男33例,女22例。对两组人群检测血清淀粉酶、胰淀粉酶及TA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腔内激光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68,13.57,8.54,10.33;P<0.05);且观察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的生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肿瘤血管生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以及CT扫描,分别分析和记录MRI、CT技术参数以及肺肿瘤动态强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对肺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观察,将各种值和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了Pm 以外,各个参数都和微血管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l064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3例,其中A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B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适合的脉宽及能量密度下,经过3~5次治疗,A组痊愈率60.9%,有效率82.6%,B组痊愈率87.0%,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哮喘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老年哮喘病的发病诱因以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5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病诱因一共包括呼吸道感染(10例)、肺功能减弱(5例)、有吸烟史的患者(16例)、有合并症的患者(19例)这几个方面,同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需要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分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分析三组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
期刊
目的探讨开展中药调剂管理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患者60例进行中药调剂管理资料分析,以中药配方颗粒为观察组,以中药饮片为对照组,比较调剂、发药差错情况、患者评价、调剂人员评价。结果差错率比较,观察组[0.026%(2/7810)]低于对照组[0.313%(23/7345)](P<0.05);患者评价比较,观察组[(94.21±3.23)分]高于对照组[(73.62±4.64)分](P<0.05);调剂人员评价比较,观察组[73.333%
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1月-2012年3月接诊的43例鼻窦炎患者,给予患者入院宣教、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健康教育(术后体位、监测生命体征、伤口出血的护理、饮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43例鼻窦炎患者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鼻窦炎患者提高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