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汉语老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然而,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随着人口向城镇聚集而大量流向城镇,从而使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向城镇倾斜,使农村基础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我总结自己多年的汉语教学实践经验,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学汉语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一下三方面做起。
一、有效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精学”
农村中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这种现实决定了他们需要的学习内容要单纯而集中,然而一篇汉语课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又是相当多的。怎么来处理这个矛盾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的设计能力,其前提是教师要有效的把握教材,对教材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领悟。所谓全面,就是要对文本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限于局部,不可有所偏废;所谓深刻,就是执教者通过反复的玩味,对文本有了自己精准的、深层次的甚至是创造性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理解,不仅仅是拘于权威资料的解读。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全面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教师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才清楚文本的核心命意指向,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厘清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方向,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单纯集中又紧扣要害。
比如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等三要素,还要对其有特色的方面多作理解、把握,或是特殊的背景,或是语言,或是美感,或是艺术手法,或者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等等。而在对这些具体的任何一方面的理解上,务必做到透彻、深刻。我们可以看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把握。这样,才能优化教学内容,使之“少而精”,从而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
二、紧扣目标教学,择优教学策略,让学生“易学”
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数量少、基础差,而且大多数学习能力较弱,厌学情绪较大。这是他们的劣势。但这也说明他们可塑性强,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老师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们不离不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他们。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要注意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使他们学起来容易。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紧扣目标教学
致使汉语教学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随意。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根據农村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然而现实中有部分老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意拔高目标或是无度拓展,结果加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收获甚微,而老师也黯然神伤,教学热情锐减。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扣教学目标外,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最好在一篇课文教学行将结束时,就这篇课文的目标作下总结,学生再整理复习时对课文的重点的认识就比较清晰,学习起来就要轻松的多。
2、循序渐进教学
我们可能经常发现在阅读课堂上,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怪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能读熟文本。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汉语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词语没理解,内容还不熟悉,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谈感悟等等,学生怎么和老师、文本交流呢?这样学生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因此在正式学习课文(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之前,我们一点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至少要让学生熟读文本,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要舍得时间来让学生阅读课文。另外对于难懂的课文,老师还要注意耐心的疏通文意。
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享受过程,让学生“乐学”
作为学生,当然看重学习结果,但是新生一代的学生也相当重视学习过程,他们希望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农村中学生很多都经历了中考等因素的失利,更是期待学习过程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是来自娱乐化的因素,更好的是来自获得对他们学习的肯定以及收获自信的兴奋。因此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帮助学生找到久违的自信,让课堂充满快乐。笔者觉得,要营造良好氛围,要注意一下问题。
首先,教师要拿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上课,情绪激昂,智慧闪现,语言幽默煽情,使学生处在亢奋之中,其潜能被充分激发,思维的火花就不断闪现,就会体验到“高峰”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很高。
其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些非正常的因素,竭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有些农村中学生素养不是很高,在课堂上有时难免走神或是出现一些非正常的行为。这时教师一定要以豁达的心态冷静的处理,最好能随机应变,来点“小智慧”,化尴尬于无形。尽量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更不要热嘲冷讽。因为中学生自尊心相当强烈,而他们又不够成熟,容易冲动。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不仅是当事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紧张,而且导致其他学生与老师之间情感对立,甚至导致老师自身还下不了台。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巧于处理这类事件。最后,要注意顺势而为,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适当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能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老师没有预料到的某个点产生了兴奋感,这时老师就要能敏锐的意识到大家可能在这里产生了共鸣。教师就要趁势而为,深入探究,引导他们及时向文意的纵深处发展,获得一种高峰体验,并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学得精,学得容易,学得快乐,这样我们的汉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一、有效把握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精学”
农村中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这种现实决定了他们需要的学习内容要单纯而集中,然而一篇汉语课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又是相当多的。怎么来处理这个矛盾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的设计能力,其前提是教师要有效的把握教材,对教材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领悟。所谓全面,就是要对文本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限于局部,不可有所偏废;所谓深刻,就是执教者通过反复的玩味,对文本有了自己精准的、深层次的甚至是创造性的理解,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肤浅的理解,不仅仅是拘于权威资料的解读。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全面深刻的把握,才能有教师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才清楚文本的核心命意指向,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教学内容,厘清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方向,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单纯集中又紧扣要害。
比如教学一篇课文,教师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等三要素,还要对其有特色的方面多作理解、把握,或是特殊的背景,或是语言,或是美感,或是艺术手法,或者不同寻常的现实意义等等。而在对这些具体的任何一方面的理解上,务必做到透彻、深刻。我们可以看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把握。这样,才能优化教学内容,使之“少而精”,从而教者轻松,学者也轻松。
二、紧扣目标教学,择优教学策略,让学生“易学”
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数量少、基础差,而且大多数学习能力较弱,厌学情绪较大。这是他们的劣势。但这也说明他们可塑性强,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老师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们不离不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他们。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要注意采取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使他们学起来容易。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紧扣目标教学
致使汉语教学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随意。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根據农村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然而现实中有部分老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意拔高目标或是无度拓展,结果加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收获甚微,而老师也黯然神伤,教学热情锐减。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扣教学目标外,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最好在一篇课文教学行将结束时,就这篇课文的目标作下总结,学生再整理复习时对课文的重点的认识就比较清晰,学习起来就要轻松的多。
2、循序渐进教学
我们可能经常发现在阅读课堂上,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怪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能读熟文本。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汉语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词语没理解,内容还不熟悉,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谈感悟等等,学生怎么和老师、文本交流呢?这样学生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因此在正式学习课文(特别是篇幅较长的课文)之前,我们一点要布置好预习任务,至少要让学生熟读文本,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要舍得时间来让学生阅读课文。另外对于难懂的课文,老师还要注意耐心的疏通文意。
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享受过程,让学生“乐学”
作为学生,当然看重学习结果,但是新生一代的学生也相当重视学习过程,他们希望学习是一个快乐的旅程。农村中学生很多都经历了中考等因素的失利,更是期待学习过程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是来自娱乐化的因素,更好的是来自获得对他们学习的肯定以及收获自信的兴奋。因此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帮助学生找到久违的自信,让课堂充满快乐。笔者觉得,要营造良好氛围,要注意一下问题。
首先,教师要拿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上课,情绪激昂,智慧闪现,语言幽默煽情,使学生处在亢奋之中,其潜能被充分激发,思维的火花就不断闪现,就会体验到“高峰”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很高。
其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些非正常的因素,竭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有些农村中学生素养不是很高,在课堂上有时难免走神或是出现一些非正常的行为。这时教师一定要以豁达的心态冷静的处理,最好能随机应变,来点“小智慧”,化尴尬于无形。尽量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更不要热嘲冷讽。因为中学生自尊心相当强烈,而他们又不够成熟,容易冲动。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不仅是当事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紧张,而且导致其他学生与老师之间情感对立,甚至导致老师自身还下不了台。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巧于处理这类事件。最后,要注意顺势而为,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适当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能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老师没有预料到的某个点产生了兴奋感,这时老师就要能敏锐的意识到大家可能在这里产生了共鸣。教师就要趁势而为,深入探究,引导他们及时向文意的纵深处发展,获得一种高峰体验,并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优化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学得精,学得容易,学得快乐,这样我们的汉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