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金融扶贫的制约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石首市精准扶贫背景下金融扶贫制约因素的研究,分析得出该项目现面临人员结构与所服务地域不匹配,扶贫贷款总体风险性较高,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及代偿均不到位,金融精准扶贫难度较大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省内金融扶贫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金融扶贫 贫困户 石首市农村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c)-031-02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自2013年以来,湖北省积极响应党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省内各县市的实际情况,政府扶贫办与农村商业银行签订扶贫协议,以此来推动贫困户的脱贫速度。
  自2013年以来,湖北省积极响应党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省内各县市的实际情况,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为响应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脱贫攻坚计划”“六准六实”等工作要求,石首市政府扶贫办与农村商业银行签订扶贫协议。截至2018年4月,石首市农商行已对全辖41个贫困村完成了扶贫工作站的建站工作,小额扶贫贷款余额为718笔,金额4909.96万元,比年初净增89.03万元,完成今年政府下达的扶贫计划540万元的16.49%。虽然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石首市金融扶贫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
  1 石首市金融扶贫政策的发展现状
  石首市农商行作为石首市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承办单位,承担石首市99.5%以上的精准扶贫任务。石首市农商行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对症施策,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解决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资金困难,加大扶贫信贷投放,建立了“政银合作、银担合作、银企合作精准扶贫”模式。
  虽然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石首市金融扶贫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例如人员结构与所服务地域不匹配,扶贫贷款总体风险性较高,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及代偿均不到位,金融精准扶贫难度较大等因素都制约着石首市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导致农商行在金融扶贫工作难度增大。目前,石首市农商行的工作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精准对接各级党政部门、扶贫办及扶贫工作小组,全面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活动。二是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需求,全面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业务。三是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产业链主体带动作用。通过帮助贫困农户找準贫困原因和致富途径,采取产业链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模式,对有劳动力、想致富、无技术的贫困农户,联系农村种植、养鱼、养虾、养牛等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合经营,帮助贫困户解决技术、销售等问题。四是精准实施扶贫优质服务,做好农商银行窗口形象建设,实施扶贫优质服务,主要落脚点是窗口形象建设。
  2 石首市金融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石首市农村商业银行方面
  (1)石首市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网点、支付终端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服务不到位。人员结构与所服务地域不匹配。石首市农商行有15个涉农网点仅有信贷人员30名,涉及到154个行政村,10244户贫困户,点多面广,任务偏大,且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与银行日常工作安排有所冲突。为及时将扶贫信贷资金发放到位,多数支行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开展金融扶贫工作,且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后期需要进行贷后管理及维护,信贷人员工作强度较大。
  (2)扶贫贷款总体风险性较高。由于扶贫贷款是由政府分摊一定比例的担保贷款,且授信主体是贫困户,因此农商行在风险把关方面有所松动,扶贫贷款较正常贷款风险性加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贫困户信用意识较弱,认为贷款有政府兜底,是政府给贫困户的福利,利息不用出,本金也不用还;二是少数贫困户由于经营亏损或家庭压力,获得扶贫贷款资金后未能有效盈利,且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不足,造成贷款逾期。
  (3)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及代偿均不到位。2017年12月19日,石首市农商行正式向扶贫办申请第二次扶贫贷款贴息资金10.8万元,截至2018年4月2日,贴息资金仍未到位,经多次沟通、协调,反馈的信息均为领导正在审签,以此对银行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不便,同时对贫困户个人征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加大了银行基层人员的工作难度。
  (4)金融精准扶贫难度较大。2017年,石首市农商行金融精准扶贫勇挑重担,各条线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促使年末余额达705笔,金额4820.93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扶贫贷款投放总额的95%以上。2018年,市政府在去年的基础上为农商行下达净增540万元任务,仍旧在全市金融机构中占大头,任务分布不均衡,工作难度较大。
  2.2 精准扶贫对象方面
  (1)真正的贫困户无法通过信贷得到支持自己脱贫的效果。由于大部分的残病贫困户,拿到贷款后,并没有相应的合理使用这笔贷款的能力,缺乏对扶贫贷款政策的深入了解,从而致使资金有进无出。针对这种情况,人民银行相关部门主要采取通过农村金融主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与贷款机构签订带动贫户脱贫的协议,以带动别的贫困户就业,再向贫困户所在的乡镇进行扶贫贷款。
  (2)部分能力不强的贫困专业户会把扶贫贷款程序看成一个“大包袱”,从而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农村合作社在与农户签订带动协议时,也由于考虑到担责问题,使扶贫贷款工作推进举步维艰。
  (3)一些好吃懒做贷款户的存在也制约着金融扶贫工作的推进。例如,石首市一村民,在接受扶贫政策前靠捡村里垃圾维持生计。但当其取得扶贫贷款后就舍弃原本事业,变成只是指望贷款进行生活,挥霍了贷款,也导致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贷款。   (4)一些贫困户由于自身的种植技术和承包新开垦田地的土质并不是十分肥沃的问题。石首市金融扶贫保障机制整体效能不高,贫困户切身利益维护不到位,生产投资积极性降低。
  2.3 精准扶贫的金融环境方面
  (1)石首市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合力不足,吸收内外部投资能力有限。
  (2)石首市金融扶贫政策普及度宣传度不到位,贫困人群对金融扶贫了解度不明确,受惠度低。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不完善,无法健全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和内外部精准扶贫动态监管与目标考核体系。
  (3)石首市金融扶贫模式刻板,不能灵活利用金融机构自身优势与与扶贫政策相结合。
  3 石首市金融扶贫工作的发展建议
  3.1 继续申请扶贫贷款贴息及代偿资金到位
  由于市政府基础工作执行不到位,2018年仍下达540万元的任务,导致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基层网点人员少、任务重、贴息及代偿又不到位,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造成较差影响。后期,农商行继续对接市政府及扶贫办,同时请求人民银行相关部门大力协助,争取尽快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3.2 强化扶贫贷款风险把控
  一是要求各网点严格按照贷款管理流程受理、发放、管理各类扶贫贷款,规范贷款手续,健全贷款台账监测制度,落实贷后管理,跟踪贷款使用情况,防止贷款挪用。二是重点监测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扶贫贷款资金用途不改变,切实防范冒名借款、违规用贷等问题;后期,农商行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链主体适当增加反担保物,增强对产业链主体的约束力。
  3.3 持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化发展
  在后续精准扶贫工作中,石首市农商行全体班子应继续扎根一线,对辖内涉农网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亲自督导,坚持畅通扶贫绿色通道,在调查走访10244户贫困户的基础上,在每户贫困户门前张贴“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服务牌”。在扶贫貸款投放上,落实好一日一汇报,一周一突破,及时总结扶贫效果,持续营造思想统一、干劲十足、奋发作为的扶贫氛围,确保全面完成金融精准扶贫计划任务。
  3.4 完善扶贫体系,改革扶贫模式
  参考湖北省恩施市各个贫困县的扶贫模式,石首市贫困县同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农商行+政府”模式确保“有钱贷”。农商行始终牢牢把握政府资源,主动对接,积极落实,保持银政互动经久不衰。尤其是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以来,银政全面战略大合作被提升至新的高度。
  (2)“农商行+精准走访”模式明确“给谁贷”。摸清底子,找准路子,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是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以精耕“农区”为措施,按照省联社刘理事长提出的“十要”要求,组织工作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摸底,逐村逐户细致走访,重点瞄准全县经济发展滞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的乡镇村组,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走访覆盖率达到100%。
  (3)“农商行+担保公司+担保基金”模式解决“贷不到”。积极推行“政府搭台,银行唱戏,农户受益”新机制。
  (4)“农商行+包连人+双带”模式确保“用得上”。农商行客户经理与包户干部,结合包联户资源优势、劳力结构、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选择致富路子,协调解决发展资金,连带承担还款责任,全程实施跟踪服务指导。为了保证扶贫贷款实际用途,使扶贫贷款用在“刀刃上”,有效防范风险,贫困户、包户人、农商行三方实行“卡密分离”制,即每笔扶贫资金需要贫困户持卡、包户人持密、支行负责人签字方可支取使用,并定期盘点账户账目,使每笔资金流动由三方共同监管。
  (5)“农商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确保“用得好”。全面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推广专业合作组织贷款,推出“农商行+合作社+农户”融资模式和村级基金担保贷款。
  参考文献
  [1] 黄忠海.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5).
  [2] 贾晋,肖建.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7(1).
  [3] 郭群芳.荆州石首市聚焦“三个落实”提升扶贫质效[N].荆州日报,2018-03-01.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使各个国家之间互联互通,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大型集团企业纷纷响应号召,走出国门,海外业务因而大大增加。集团企业或跨国公司都面临着跨区域财务协作与管理的难题。因此,提高财务运营效率和准确性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财务共享中心在数字化经济的洗礼后,成为这一高效、集约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可靠载体和运营手段,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共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 财务共享 财务
期刊
摘 要:我国A股上市公司传统上往往依据净利润、现金流、资本回报率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基础,以市盈率(P/E)作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估值测算。这一估值方法对异质性较高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并不适用,于是出现了基于行业驱动力、企业生命周期、短期资本市场影响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的应用实践。基于这一实践,本文运用达莫达兰“估值的生命周期观”理论,采用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探讨处于年幼成长期科创板高端装备类上
期刊
摘 要:本文中首先阐述了推进苏州内河公共作业区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公共作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了公共作业区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内河港口 公共作业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c)-138-02  苏州市水运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达、航道条件优越,在国家、省、市有关加快水运发展意见指导下
期刊
摘 要: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在这十年里,房地产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需求量极大,使得与商业银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银行的信贷模式便成为了房地产企业最主要的来源。房地产与银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居民住房贷款增幅与房价几乎是同升同跌。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主要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运营起来的业务,在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保证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本文以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为例,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中,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知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新兴产业,包括电子、新能源等,并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获得了卓越成绩,进一步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实践。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河北省政府大力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上越发繁荣,有关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基于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概述分析,以此为背景,重点就河北省戰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进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广西高校营商环境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分析了广西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优化高校营商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优化高校营商环境的行动建议。  关键词:高校;营商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a)--03  在普通人眼里,教育和商业、学校和商铺、知识分子和商人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实际上,高校办学与商业经营却是紧密联系的。高
期刊
摘 要: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弘扬企业家精神,遵循新时代商业伦理,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揭示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用新时代商业伦理规范市场和企业,具体阐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商业伦理的主要内容,以期给企业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质量发展 商业伦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意愿与目标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融资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同时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中,投资者通常会采用签订对赌协议(或对赌条款)的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本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从经济实质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尝试分析对赌协议的财务处理方式,为私募股权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方法对交通装备制造企业A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对比不同财务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发现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良建议,以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运用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沃尔比重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c)-127-03  财务分析归根结底是对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
期刊
摘 要:合适的VI设计,对企业形象塑造与传播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VI设计的重要性,关于企业的VI设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相应的要想利用VI提升企业的名牌效应,存在的难度也不断加大,需要企业的VI设计具备更高的创新度,且与企业形象有较高的契合度,以此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充分发挥出企业VI设计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对此类企业进行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