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果研究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基成膜法研制出低成本、易降解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应用性能测试、不同田间持水量下土壤培养及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养分释放规律与生物学效应,试验表明:微水溶性包膜材料致密、整体厚薄较均一,其吸水性、透水性能优良,且具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田间持水量50%、60%、70%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与水分呈正相关关系,24 d后硝态氮含量呈高于尿素处理趋势。在田间持水量50%、60%、70%三种水分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油菜产量均高于尿素处理,在70%田间持水量下达
其他文献
以从贵州收集保存的1000多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23份抗旱种质为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因素、ASI(散粉与抽丝间隔时间)等11个性状进行田间观测,研究评价其抗旱适应性
平凉42号是以应用显性雄性核不育单基因(Ms2)和显性矮秆基因(Rht10)连锁控制的“矮败”小麦为材料,在Tal长武131//[平凉38号/82(51)F3]组合中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甘肃
在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易旱区,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冬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粒重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体积随灌浆进程的变
研究了冬小麦灌浆期叶水势在喷灌和地面灌溉(对照)条件下的日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农田生态因子(冠层空气温度、冠层空气相对湿度)和生理因子(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
采用免耕(NT)、秸秆覆盖(SM)、覆膜(PM)和翻耕(CT)4种耕作措施,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表层0~20 cm土壤pH值低于覆膜、翻耕
本文基于甘肃省80个气象站近30年(1971-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了数据栅格化。结果表明:采用趋势面分析、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小地形订正等方法,建立全省降水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5[%]。从推算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降水资源分布差异很大,从100mm以下到800mm以上均有分布,而且基本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少的趋势;甘肃省干旱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