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行已无悬念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判断市场的反弹有一定的持续性,上行空间仍存在。短期来看,行情仍然属于底部区域的反弹。
  
  今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4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房价变动的背后,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居民实际消费能力,更意味着,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已渐行渐近。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不仅会体现在房地产投资数量的大幅下降,房地产投资占国内投资的比重也将持续下行(目前,房地产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1/5),并且从短期来看,它可能带来宏观经济数据GDP的下降,令明年GDP增长保8%的困难加剧,并连带国内通胀水平降低,双降几乎没有悬念。
  笔者预计,年末房价下跌将由点到面明朗化,不仅导致第四季度的GDP低于9.0%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导致通胀加速回落的可能性更大。GDP中跟房地产虚拟价值关系密切的非“合理价格”减少,势必会剔除GDP中“泡沫化”因素,将GDP拉低到8%-9%区间,这或许也是中国经济“去泡沫化”所须付出的代价。
  而房地产的合理价格,并不取决于房地产商的自主定价能力,主要要看“中低收入家庭住得起或租得起”的承受能力,还要看房子本身由居住功能所决定的价值,而非房子作为投资品属性的高溢价价格。
  《金融理财》认为,要是按照反映民众承受能力和商品真实价值来衡量,当前房地产价格远非“合理价格”范畴,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向下调整空间和可能性。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表态说明,政府很有必要在巩固调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政策效能进一步扩大调控成果将是现实选择。
  这也从侧面说明,政府心目中的房地产调控预期目标远未达到,面向房地产领域的财政金融政策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适度定向趋紧,以使得房价下降不仅是既成事实,还要让广大居民都能亲眼看到、和亲身体会到。
  随着金融政策预调和微调的变化,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很强烈的希望放松的预期。在关于调控从严的强音屡屡发出之后,这种针对房地产的定向宽松预期应该打消了。
  有不少房地产商具有极其敏锐的政策把握能力,他们总能把握经济政策的脉搏因势而动、因时而为。当这些开发商意识到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大局已定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灵活应变,通过把降价进行到底的方式,吸引持币观望的购买力,从而完成短期快速跑量销售的目的,尽快把房子“物”的财富变现为“真金白银”。
  这也就是为什么继温州老板“跑路潮”之后,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最先学会了“跑字诀”,比赛和竞争谁最先在房价上“跑得快”。这也是“降价潮”不仅出现在上海,也迅疾波及到北京和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原因。万科前董事长王石曾说,中国房产的泡沫由来已久,一旦泡沫破灭大房企将首当其冲。在房价调控从严的当下,大房企唯有遵守“现金为王”的准则才能生存。
  促使房价回归合理价格,降房价就是必然趋势。
  首先,宏观调控政策有前提条件的灵活性,不仅不意味着方向性上的弱化,而是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调控政策,为艰难前进的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环境。
  其次,国外经济环境改善不能消除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宏观调控尤其是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性不能轻易变更。当前不应该、也不可能会退回去重走金融过度宽松、货币过分膨胀的老路,应该坚持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的经济转型之路。
  其三,国内通胀压力减轻不能得出经济局势完全向好结论,宏观调控大政方针需要毫不动摇。中国经济放缓的步伐也在加快,更不容许房地产行业无限度吸纳其他行业资金。
  其四,高房价开始出现实质性的价格松动,因房价上涨产生的社会财富差距拉大有望缩小。那种不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只因为多一套房子就决定了财富差距的时代该结束了。
  其五,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表态不支持“房闹”,就等于承认降价的合法合理性,有可能成为击碎地产商心理预期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而言之,过去民众和开发商僵持状态的暗暗博弈,因为地产商率先大幅降价跑量促销,转瞬间演变成了购房业主和开发商对立情绪的公开博弈。在多方博弈中,房地产僵局有望打破。
其他文献
欧美银行大幅裁员  1、英国汇丰银行:为了配合增加在亚洲的投资,全球裁员近5万,同时砍掉投资银行业务。  2、英国巴克莱银行:将裁员3万人以削减成本,把员工总数削减至10万人以下,并出售部分资产。  3、英国渣打银行:拟裁员250名董事总经理  4、德国德意志银行:拟裁员2.3万人 占公司岗位四分之一左右,此次裁员主要为了减少技术活动及剥离银行后勤部门,  5、意大利裕信银行:意大利最大银行拟裁员
期刊
今年以来,不断爆出国际顶级银行裁员的新闻。富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等知名银行都相继宣布裁员成千上万人。联想到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火爆程度,不仅让人怀疑是不是银行业务受到冲击?在全球经济在金融动荡中蹒跚前行的大背景下,欧美银行的裁员风暴来袭,这背后的逻辑是息差收窄?战略转移?亦或者是科技替代?未来的银行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期刊
1、郭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将分化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  中国银行业经营的分化,首先是发展路径的分化。大型银行将走综合化经营的集团发展道路;而大部分中小型银行将更加关注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可能会相继出现。第二个是经营业绩的分化。第三,就是银行境遇的分化。  2、利明献:根据风险定价来精细化转型  广发银行行长  除了主动调结构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向精细化转型。我觉得
期刊
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全功能财富管理”,“ 财富银行”“大财富”生态圈……2020年年报发布季显示,招行、中信、兴业、光大等等银行不约而同将零售业务转型的新赛道转向了“财富管理”。  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以高净值人群为例,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预计,未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估计到2035年,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很可能从目前的200万拓展到500-600万;可投资资产
期刊
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伤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巴西深陷恶性循环,雷亚尔暴跌至历史新低;欧央行和欧盟不曾放弃救助希腊债务危机;美联储加息临近,资本外溢压力持续;全球股票市场大幅震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在金融动荡中蹒跚前行,而此时在欧美银行的裁员风暴之下,又暗藏着怎样的逻辑?  息差收窄 盈利压力大  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30家G-SIBs(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期刊
继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代留学移民潮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的技术移民潮之后,眼下,中国内地正迎来第三波投资移民潮。不同于此前两波移民潮的是,此轮移民潮的移民主体是社会“精英”和“新富阶层”,移民的手段主要是投资,因此这一波正不断扩大的移民潮又被认为是一轮“移资潮”。  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说:大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移民海外人数恐逾450
期刊
“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正成为越来越多富人移民阶层的真实写照。    只需花上50万美元,就可以跨越重洋,实现“中国人在纽约”的梦想。投资之后,家人都可以拥有绿卡, 同时享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子女可以入读世界名校,五年内返回投资……   这些听起来美妙无比的前景描绘, 果真都能一一如愿吗?同时,新世纪10 年以来持续不断的移民,会否引发中国人才与资金双重流失之虞?  上述种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据业
期刊
温家宝总理日前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绝不可以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又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那么房价究竟下降多少才是“合理水平”  房价的合理与否,从来都是和各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相对而言的。房价收入比也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标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一旦数值超过6,就属“房地产泡沫区”;而超过7时,更会被公认为“全球房
期刊
当前,中国富豪“流行”投资移民的现象备受关注,然而,饱受房价、子女教育等压力困扰的“中产精英”,才是真正的移民主力。    2011年我国移民总人数比上年增长了50%以上,饱受房价、子女教育等压力困扰的“中产精英”与新富中小企业主,是此轮移民潮的真正主力。  “移民潮”背后,隐约闪现着更耐人寻味的话题:为孩子移民——现行教育体制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为生意移民——国内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越来越恶劣;
期刊
由于亚洲货币对美元升值,将对渣打收入构成负面影响达2亿美元。法巴证券指出,大型银行议价能力一般较强,因此相信随着渣打开始重新定价,息差有望改善。    目前持续收紧的信贷和不断升值的人民币使得国内市场上外币的资金成本出现上升,各家外资银行开始提高美元、港币贷款利率。渣打中国更是直接把美元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提高至原来的两倍以上。   分析师认为,随着外资银行对按揭贷款等业务重新定价,其息差收益有望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