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 将6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诱导后分别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2 μ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儿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到达恢复室即刻改良Aldrete评分、进入恢复室后30 min内根据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每5 min对患儿进行躁动和疼痛评分,所得最高值作为监测有效值.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停药至清醒时间、Aldrete评分及恢复室滞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ED评分E组[(9.4±1.8)分]显著低于C组[(13.8±2.2)分,P<0.05],疼痛评分E组[(3.8±0.6)分]显著低于C组[(4.8±0.8)分,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其他文献
脐带Wharton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WJ-MSCs)是新型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向骨、脂肪、肝细胞分化[1].研究证实WJ-MSCs免疫原性低[2-3].本实验旨观察WJ-MSCs能否促进大鼠肝脏再生.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足月新生儿脐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获产妇及家人知情同意.成年SD大鼠(武汉大学动物研究中心).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CD44、CD1
期刊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出肿瘤抑素相关肽T42肽,然后用基因工程重组菌pgex-4t-t使其高效表达,并提取纯化T42肽,观察其抗肝癌细胞活性.方法 用人工合成T42基因,将其链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pgex-4t-t42,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培养,采用几丁质柱亲和层析纯化T42肽.在体外对肝癌细胞进行噻唑蓝(MTT)实验,实验分4组:T42
我们通过检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发生静脉危象前后不同时段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浓度变化,旨在探讨TF、TFPI能否应用于穿支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早期诊断.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均由中南大学动物实验部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兔的处置严格按照动物医学伦理学标准.2.动物模型制备:所有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均构建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
期刊
我们通过球囊拉伤联合高脂饲料诱导腹主动脉增生法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新西兰兔20只,实验组15只、对照组5只.普通球囊、微导丝、微导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2.内膜损伤术:麻醉后切开兔右后腿皮肤,分离出右股动脉,切开小口逆行置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球囊导管,通过压力泵维持球囊压力15 atm缓慢拉回球囊,将球囊压力减至0 atm,重置到原位置,重复3次,
期刊
目的 筛选建立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适宜的过氧化氢(H2O2)浓度及丹酚酸A的体外适宜肝细胞保护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 将常规培养的L02细胞分为3部分:(1)以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L02细胞;(2)以不同浓度的丹酚酸A处理L02细胞;(3)以不同浓度丹酚酸A预处理L02细胞24 h后加入H2O2.噻唑蓝(MTT)法检测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当H2O2浓度为160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手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皮肾镜手术患者120例,分别在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记录核心体温.结果 室温灌注液组患者在手术开始30 min以后各时间点核心体温分别为(36.12±0.25)、(36.10±0.37)、(36.05±0.32)、(35.97±0.28)、(35.92±0.32)℃,温热灌注液组患者在这些时间点核心体温分
目的 构建干扰素(IFN)-α2b基因重组双歧杆菌(pBAD-SPIFN转化双歧杆菌),观察重组菌是否对小鼠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小鼠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体外扩增前期研究中构建的IFN-α2b重组双岐杆菌.选取BLAB/c小鼠40只,腹腔内注射CVB3感染剂量,2周后形成病毒性心肌炎,将感染的小鼠随机分成IFN、BIFN、B、生理盐水组予以干预:IFN组给予肌肉注射干扰素,BIFN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h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探讨Chk1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Ch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5%、38.7%和88.
目的 检测微波针辐射猪肝内顺铂还原铁粉混悬液的热反应和顺铂组织含量.方法 将1ml顺铂含量为9.52 g/L,铁颗粒含量为95.53 g/L的混悬液注射入小家猪肝脏内,用医用微波针对该注射点进行局部微波加热.用红外热像仪测定加热5、10 min时的温度和发热体最大直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加热10 min、24 h顺铂组织含量.将注射同等剂量顺铂者作为对照.结果 采用微波针辐射猪肝脏内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olph3、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Golph3、β-catenin异位表达和Cyclin 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2%(33/6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