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踢出同学群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tar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毕业二十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有人就建了一个同学群,叫“友谊长存”。所有人都加入了“友谊长存”,王长贵也加入了,他没用真名,取了个“老农民”的微信名。
  王长贵觉得建个同学群挺好的,分别二十多年的老同学,现在又像在一起了。同学的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群里看到:有人提拔了、有人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有人的公司越做越大了……甚至有人把家里的猫啊狗啊的也拍了图片发到群里。
  王长贵心里很感叹,毕业二十多年,同学的变化太大了!
  同学群里有几个人特别活跃,李长霞、张珂、徐德福……李长霞的老公开着一家公司,张珂是一家保险公司业务经理,徐德福开着一家酒楼。只要他们一在群里出现,就有很多留言点赞的。那天李长霞在群里晒自家别墅的花园阳台,很快就有一个又一个留言:“哇!好漂亮!”“羡慕!”“别墅几百平米啊?”点赞的,就更多。两天后,张珂在群里晒了一份大额保单,徐德福晒了一张酒楼食客满堂图片,也收获了不少留言点赞:“恭喜张同学丰收!”“徐同学财源滚滚!”
  李长霞喜欢晒幸福,张珂徐德福喜欢晒事业,还有一些人,杂七杂八的啥都晒。
  王长贵从来不在群里发信息,他想自己就是一个种田的农民,有啥好晒的呢?只是,别人在群里晒这样那样的,他一般都要点个赞,像是出于礼节。但他从不留言,他觉得那没啥意思。
  “恭喜罗翰林同学荣升副局长!”李长霞又在群里出现了,而且爆出一个重磅新闻。
  “恭喜老罗!”“可喜可贺!”张珂徐德福很快留言。接着,一长串留言点赞的。
  王长贵觉得这个应该恭喜一下,也想留个言,可又一想,人家当副局长和自己有啥关系呢?再说,那么多人留言,自己何必再凑那个热闹。于是,王长贵还是只礼节性点了个赞。
  罗翰林分别@了李长霞、张珂和徐德福:“谢谢长霞!”“谢谢珂同学!”“谢谢德福!”其余的就统一回复:谢谢大家!
  王长贵知道,即使自己留了言,罗翰林也不会单独@自己的。
  渐渐地,王长贵开始觉得同学群没啥意思了,主角始终是那几个人,大部分都是属于可有可无的看客,就像自己一样。以后,有人在群里晒这晒那的,或有人“恭喜”啥的,他连“赞”也懒得点了。
  王长贵安安心心踏踏实实过着自己的日子。秋天,他养的一只母羊下了一只可爱的羊羔,王长贵心里很高兴,用手机拍了一段母羊和小羊羔的视频。后来,鬼使神差般,王长贵把视频发到了同学群里,还配了文字:“我家母羊生羊羔啦,看!多可爱。”
  这是王长贵第一次在同学群里发信息。
  視频发到群里后,半天没有动静。“都没有看见吗?”王长贵心里很纳闷。
  又过了一阵,还是没有动静。
  王长贵才一下意识到,自己是可有可无的看客呀……
  王长贵心里正堵,李长霞突然说话了:“‘老农民’是谁啊?”王长贵仿佛能感觉到李长霞冷冰冰的口吻。
  张珂说:“不知道。”接着又有几个人说:“不知道。”
  “群主看看,是不是哪个同学私自拉进来的啊?”一个微信名叫“阳光灿烂”的人突然说。
  群主没动静,却有人出主意:“干脆踢出去!”
  有人附和:“对!踢出去。”
  这时候罗翰林说话了:“别忙。万一是同学呢,别踢错了。”
  很多人赞同罗翰林的话。
  李长霞赶紧说:“‘老农民’是谁?请报一下自己的名字!”
  王长贵万万没想到,自己发的一段视频,会惹出这样一桩麻烦。看着群里那些人的话,他心里突然觉得很难受,这么久了,人家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但他不想报出自己的真名,他知道那样没一点意思。
  几分钟后,王长贵被踢出了“友谊长存”。
  【作者简介】刘平,四川省作协会员,都江堰市作协副主席。在《百花园》《北方文学》《奔流》《滇池》《芒种》《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小小说500余篇。
其他文献
花朵在午夜悄悄开放  亲爱的,我是如此孤独  冰水封存了黑色虚空  喧嚣梦境吞没一切  你的声音,你的眼睛  星空最远处闪烁  即使说从此不再分开  倾尽所有仍无处安放  风雪夜行走的人  把讯息传遍世界  内心发出沉重钝响  世间最后的叹息  孤独是遗落的手铐  远走他乡的脚步声  踏得石头堆轰隆作响  亲爱的,我是如此难过  像月亮掉落草丛  像大雪封锁村庄  像你,一夜变了模样  像花儿,风
期刊
1  奶奶在世时,临过春节前几乎每天都会重复那句话:“年快到了啊。年就快要到大门口啦!”有时她会自言自语,有时则对着我们说。说时老人家的眼睛并不望向哪里,依旧戴着老花镜忙着手里的针线活。  在奶奶叙述的声音里,我仿佛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淘小子,赶着一辆马拉爬犁,马蹄声得得的响着,狼皮帽系在脑后,马拉爬犁已经跑得飞快了,年却依然挥着鞭子。我感觉年就是个调皮的孩子,正活蹦乱跳地往这儿赶呢,他要赶过来凑凑
期刊
我就是旷野里传说中的那棵树  那棵神秘孤独的樟子松  我静默屹立于百里沉寂的原野  这里不见滚滚风沙更渺无人烟  青蘢草色在我的期盼中轮回  岁月的涤荡使我愈加挺拔苍翠  漫长流年中的那么一个朝夕  途经这里的人发现坚持的我  他们奔走相告说我是一棵神树  我无意于膜拜者的彩色绸条  虽然我知道那是内心的虔诚  我明白自己这千百年来的期盼  穿越过熙攘喧嚣郑重的仪式间  你沉默在众人之后面若满月 
期刊
(一)  冬日草原正是赞美春天的时候  风卖弄词语描摹  这里依然有盛开的花朵  六角的精灵  让春意的短章醒来  牧人行走于城市  心里珍藏着羊羔和草籽  微笑的脸庞  是血脉描绘的命运  街道淡定  搬运悲欢的汽笛  簇拥我睫毛的冰花  最直接的表白  谁还管得住歌喉  (二)  城生在草原  一生都无法挣脱雪的深情  街灯午夜夹在指尖的香烟  闪烁间阅读生命的轨迹  他曾笃定  山是隐士鹰是
期刊
夏夜  我躺在嫩香清脆的草地上  望着深邃湛蓝的天空  那一颗颗跳动的精灵  像你闪亮的明眸  牵着我萌动的心  不自主地  走进你温暖的世界  大肆品尝  星的味道  不是爱的味道  我一路翱翔  为梦想插上坚实的翅膀  星光  是夜的指明灯  一度为我指引  使我在黑暗中不迷茫  星光给我无限温暖  静怡中伴我浮想  我顺着星的指引  寻找根的所在  我轻闭双眼  多想永远沉寂在  美妙的夜空
期刊
一   有些印象一经认定,就已经永久地打上了神秘的烙印,如雪。   漫山遍野的灵性带着山的侧影,悄悄从穹宇深处而来,祖辈故事中的精灵,就在这群山之处,悄悄隐居下来。   大兴安岭东麓,一个一直向往的地方。   找一处网页,搜寻。   安一隅清心,观读。   目之所及,皆为文墨香染。   取一处清幽,所读所选,皆为欣之喜然。   那个叫“阿荣旗”的地方,就是我此次之行。   月光下
期刊
父亲在山里伐木  操着南腔北调的一群人  激情高过雨季疯长的蒿草  倒下的一棵棵树枝丫都伸向天空  多少年后有些山還秃着  但那些树的颜色  绿了半个中国的版图  父亲的美食在山上和河里存着  野菜零零散散长在房前屋后  白毛风一刮就是大半年  大锅的炖菜装酒的海碗  大皮袄的毛冲着外面穿  我小时山脚下住的地方已经叫做城  砖房里大大的火炕住着祖孙三代  街上有雕着花纹的木刻楞  阴沉冷漠的老四
期刊
前来探视哈戈纳的人们都祝愿他早日康复。越是这样,他心里越是明白,自己即将驾鹤西去。先前似乎还有一线希望,甚至有时还有战胜病魔的信心,特别是那位主刀医生来巡房的时候。医生是个微胖和蔼的中年男性,方脸盘,长得挺帅气。那双手也挺柔软,当他轻轻地触动哈戈纳干瘪的身躯时,老头儿也总还是控制不住地要发出一声呻吟。  “您还会给我们讲你横渡嫩江的故事的。”医生这样安慰哈戈纳,尽管他没有什么值得怨艾的事情或遗憾。
期刊
一个刊物走过了四十年。假如一个人从事了二十年的编辑工作,并且一直在同一本刊物,那么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在他心里,空下来的时候一想,刊物像他的孩子,也像是他的母亲。是他把这种公众的平台、文学的园地当作了一种私人化的情感?他想,情感总是带有私人化的,因为确实如此——那是一种深切的依恋,有血脉般的不可质疑,而且,内心是一种感恩,深入其中和遥望的感恩。  由此想那些长久地与它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他们对它的爱也
期刊
1  早上五点半,伊敏河镇的街道很安静,空气有点清冷,我拎着摄影器材上了杨哥的车。四辆SUV,十五个人,到镇小区北头集合。下了车,大家见见面,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彼此点头,微笑。同一个小镇,因为摄影,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就成了稀薄的物质。  一路向北,五十公里后,在鄂温克旗锡尼河西公社前离开大路,拐进左侧小道,只容一辆车通行。五月的呼伦贝尔草原,远望还不见绿意,去年枯黄的草盖不住脚面,但隔一段路,就有成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