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扁担”的不同版本之考证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但同一条扁担,却出现了有3字、5字、8字3种说法。井冈山纪念馆里陈列的朱德的扁担,上面写的是8个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但那个“乱”字是个简体字,而那个年代没有简体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德为什么要挑粮
  195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的扁担》,其中有一句“不料,朱德同志又连夜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3个字。”到了1990年代,小学课文变成:“朱军长(朱德)找来了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8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朱德的扁担》原作者是朱良才(1900- 1989年)上将。这是他写的一篇革命回忆录,最初发表在1958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第1卷:“大家看到朱军长(朱德)整夜整夜地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但又说服不了他,只好把他那根扁担偷去藏起来。哪知道,朱军长却另找来了一根扁担,并且用柴刀把扁担削平,写上了‘朱德的扁担’5个字。从此,他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同志们挑米的劲头也更高了。”
  问题又来了,朱德扁担上变成了5个字。后来我(本
  文作者刘统,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到了井冈山,纪念馆里陈列的红色文物,有朱德的扁担。上面写的是8个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有细心的同志发现:那个“乱”字是个简体字。而那个年代是没有简体字的。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于是,一个现实问题产生了:毛泽东的队伍有2000人,朱德的队伍有2000多人。另外,跟朱德上山的湘南农民多达8000人。众多兵马齐集山上和山下小块平原,吃饭、穿衣等,都成了大问题。井冈山地区方圆500余里,“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食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于是红军就掀起了一个挑粮上山的运动。
  挑粮持续了多长时间?据《朱德年谱》记载,朱德和毛泽东是在9月底回到井冈山的。随后在宁冈、遂川一带游击作战,打击进犯的国民党军,这期间行动飘忽不定。到11月中旬,部队在宁冈砻市一带整训,挑粮应该在这个时期。12月,彭德怀率部上井冈山,国民党军随即对井冈山进行了包围和封锁,红军进入困难时期,挑粮的事情应该结束了。
  故事的产生和演变
  《朱德的扁担》原作者朱良才,湖南汝城人,1927年10月入黨,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在湖南耒阳遇见朱德,加入红军。上井冈山后,他在军部当通信员。建国后,他任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6年7月,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中央军委向全军老同志征文,编辑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丛书。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朱良才写了《这座山,它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4篇文章。
  朱良才的儿子朱新春回忆:在写作期间,朱良才发现了不少问题。《朱德的扁担》是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有关人物、细节写得较多,也较具体,但与当年一起在红四军军部警卫连当排长的肖新槐(开国中将)等几个老同志一聊、一对证,大家的记忆都不一样。终究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谁能把挑粮的细节记得那么准确、那么清晰。朱良才对文章进行了修改、简化,最后形成了600多字的定稿。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大,大家认为这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文章,被教育部收入了中小学《语文》课本。
  到了1980年代,另一位当事人范树德指出朱良才的文章有记忆错误。1928年,朱、毛会师后,范树德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成为红军最早的后勤负责人。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范树德被留在西苏区。1935年4月,范树德在汝城打游击时受伤被俘。因曾就读黄埔军校,范树德转为国民党军官,抗战后任郑州绥靖公署少将副处长。1948年中原战败后,他逃回桂林做小生意。直到1954年,他被桂林公安局逮捕,以战犯身份长期在开封、西安监狱关押改造。1975年,范树德获特赦释放,1980年当上了桂林市政协委员。
  范树德的坎坷经历,使他到获得自由后才能开口说话。他看到《朱德的扁担》后,作为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他在《文史通讯》1982年第三、四期撰文,提出朱良才的回忆中有3处与史实不符:一、朱德扁担上的文字,不是“朱德的扁担”、“朱德记”这几个字,而是扁担的一端写的是“朱德扁担”,另一端写的是“不准乱拿”,共8个字;二、朱德挑粮的路线,朱良才说是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实际上是从柏露村到桃寮村;三、挑粮重量,朱良才说是挑了“满满的一担米”(当时一担通常为100斤),实际上是40斤左右(当时范树德20来岁,也才挑了30斤左右)。
  江西地方党史和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验证,认为范树德说的情况是准确的。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住在茅坪(就是八角楼所在地),朱德的军部住在桃寮村。中途有个柏露村,是永新通往井冈山上的必经之地。朱德挑粮是从柏露到桃寮村,往返60华里,都是弯曲不平的盘山小路,因此,红军战士都是挑个三四十斤左右。朱德军长年岁大了,可他“挑粮时,担子一头是行军时背米的三个白布米袋,另一头是一个用粗厚布缝的米袋,两头共计装40斤,再加上他经常佩带的一支德造三号驳壳枪和一条装有约百发子弹的皮子弹袋,总共约四十六七斤”。这已经是体能的极限了。
  至于那根扁担,就是朱德让范树德给他做的。范树德回忆说:“我当时带了一名勤务兵到桃寮村张家祠附近,找到一个姓张的老板娘(当时红军对当地中年以上妇女的称呼),花一个铜板向她买了一根毛竹,并削成两根扁担。一根送给朱德同志,另一根我留着自用。在朱德同志的那一根上,我用毛笔在一端写上‘朱德扁担’,另一端写上‘不准乱拿’8个字。朱德笑着说:‘好啊,明天就用上了。’”
  范树德的回忆被认定后,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了复制这个文物,派专人带着一根井冈山毛竹扁担,前往广西桂林,请范树德在扁担上重新题写这8个字。范树德在扁担上书写后,来人返回了井冈山。一位细心人发现,“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乱”字,当年必定是繁体字,而范树德却写成了简体字,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件不真实的复制品。为了还历史原貌,博物馆方面又派人带着扁担赴桂林让其重写。然而范树德已经去世,现在井冈山博物馆展出的朱德的扁担,就是范树德书写的带有简化“乱”字的8个字。


  新发现的史料
  2001年6月4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朱良才口述的《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的文章,更正了他过去回忆中的错误:“小学课本有《朱德的扁担》一文。文中说,战友们怕朱德下山挑粮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那时,朱总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敌情,白天和战士们下山挑粮。我是他的通信员,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后来,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仍不罢休,找到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花一个铜板买了一根毛竹,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8个字,又高高兴兴地下山挑粮去了。”
  为了搜集研究资料,我去图书馆查阅民国时期的旧杂志,看到1936年上海出版的《逸经》半月刊第11期上,有篇介绍朱、毛红军的文章,署名“柳云”。这是个化名,但从文章内容看,是个经历过井冈山生活的人。估计是后来脱离了红军,为杂志写写稿子。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说朱德在井冈山与红军“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去往桃寮挑谷子,“朱确与众同挑,有人在其扁担上大书‘朱德扁担,不准乱拿’8字,至今红军中犹传为美谈”。
  这是有关“朱德的扁担”的最原始记载。《逸经》在上海是个颇为特殊的杂志,社长简又文,号“大华烈士”,早年当过冯玉祥的秘书。他既是文人,又是政客,和政界、军界及文化界人士都有关系,交际很广。
  《逸经》经常刊登一些有特色的稿件,但作者和稿件的来源是绝对保密的,连总编谢兴尧都不了解。瞿秋白牺牲前写的那篇著名的《多余的话》,就是首发在《逸经》上。
  红军到達陕北后,中央特科人员、红色牧师董健吾陪同美国记者斯诺秘密潜入陕北,采访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董健吾带回了红军长征的回忆录,据此写成两万字的长文《二万五千里西引记》,署名“幽谷”,也在《逸经》上发表。这是国民党统治区首次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比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早一年。
  “柳云”写朱、毛红军的文章,发表在1936年,距井冈山朱德挑粮的时间仅有8年。他的记载是清楚准确的,也可以为“朱德扁担”的争议作一个裁决了。
  (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10月22日,刘统/文)
其他文献
1932年春,蒋介石在武汉组织了“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部署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京山是湘鄂西苏区的组成部分,贺龙率红三军军部驻京山台岭庙田家门楼。在此危难之际,极力推行王明“左”倾路线的夏曦却在反“围剿”中大力推行“不许部队后退半步”的“新战术”,并且大搞“火线肃反”,滥杀无辜,使红三军内外交困、血流成河。  红25团团长的许光达也上了“肃反委员会”的黑名单。这时,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保卫
期刊
为了打倒韩先楚,“四人帮”怂恿福建、兰州的某些人围绕“韩先楚参与林彪搞政变”这个臆说,诬陷并围攻韩先楚。为了对“9号文件”安在自己身上的莫须有罪名申诉,自1974年3月开始,韩先楚向中央呈请的电报、信件、与领导人谈话纪要、报告以及在中央、军委的发言等达33次之多。  “9号文件”网织韩先楚几大“罪行”  1974年,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当年3月22日,在他第二次下部队回到兰州后,就收到中央直
期刊
在汕头,有这么一位91岁的老兵,当年在抗日战争中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多次负伤,两次被记三等功。2015年,他被当地推荐参与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当谈及此事,他表示“如果能去北京,我很高兴!”  抗战老兵名叫钟文森,1924年出生于汕头达濠。1939年,日本的军机就挂着炸弹,轰炸了汕头这座城市。那一年的钟文森,才15岁。轰炸结束后不久,汕头大街上就开始出现了日本侵略者的身影———汕头沦陷了。
期刊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四川安顺场飞夺泸定桥之后,已然甩掉紧追于后的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打碎了蒋介石“围剿”红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央红军在驻地休整,为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做各种充分的准备。侦察员在寻找带路的向导时,发现了一个壮年汉子。因他不会说话,最初红军误认为他是假装聋哑的、为敌人刺探军情的奸细,就强行让他随部队行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哑巴。  当部队首长决定
期刊
1976年底,从牛棚里恢复自由的江一真,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卫生部清查领导小组副组长,代表中央在卫生部机关及直属系统清理“四人帮”及其党羽刘湘屏的余毒。  1977年初,江一真来国家卫生部上班的第一天,就对前来接他的办公室秘书江焕波说:“中央有三江,江青等两江都是假江,只有我一个才是真江,所以我的名字叫江一真。”  刘湘屏是当时已故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的妻子,夫妇俩均效忠江青。江一真到任后
期刊
彭德怀元帅是一位声名显赫的革命家、军事家,人们对他的印象多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事实上,他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身居高位,却与普通群众、士兵打成一片;他身为武将,卻擅长理财和作诗……  关心群众、爱护士兵  彭德怀出身贫苦,他身居高位以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关心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爱士兵等等。  彭德怀业余爱好下棋,常常找身边工作人员下。下棋的时候不分元帅、士兵,彼此都丝毫
期刊
在中共党史上,除了有邓小平三落三起的故事,还有粟裕3次蒙冤忍辱负重的经历。粟裕于1958年被诬为“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的经历多有见诸报端,但前两次蒙冤的经历则鲜为人知。  初次蒙冤:1934年,被扣上“反政治委员制度”的帽子  粟裕于1907年8月10日出生,20岁入党,考入叶挺部队教导大队,并参加南昌起义。后来又参加了江西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战斗,多次负伤。1933年11月伤愈出院后,被
期刊
林乎加,出生于1916年12月。他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浙江省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农工部副部长,浙江省委秘书员和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65年调入北京,任中央“小计委”成员和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  打倒“四人帮”后,林乎加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和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
期刊
毛新宇,1970年出生,毛泽东唯一嫡孙,毛岸青与邵华之子,祖籍湖南韶山。1993年,毛新宇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副军职),少将军衔、教授(研究员),战略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  2010年7月20日,毛新宇晉升为少将。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当兵,更没有想到自己会当将军。所以,我人生第二个重
期刊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视,部署了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严密保护好中山陵。  和平接管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他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