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还逐渐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诞生了个性化教学手段。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逐渐在课堂教学各环节开展分层教学。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个性化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生活和学习各个领域都会显现出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外界评价和眼光十分在乎,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学习态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一视同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使其在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升综合能力。
一、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预习环节在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从小学开始,各科教师都在叮嘱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课本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对预习带来的显著作用并不清楚,只是形式性地将口头预习作业交给学生,但是得不到重视。新课改中又将课前预习提到教学日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做到提前备好预习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养成预习良好习惯。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育同样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名字,初中数学教师为了紧跟课改潮流,设置了分层预习作业,这样既能够消除学生对预习的厌倦性,又能够加强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因式分解”一节前准备了三类不同难度的预习作业,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预习作业量进行了有效控制。下课前,教师道:“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学习新一章节内容因式分解,老师在这里提前为大家准备了三类不同题目,A类预习作业是根据预习结果列出本节课知识框架或者重点知识点;B类预习作业是通过预习选择5道课后练习题目完成;C类预习作业是自己列出5道关于因式分解题目并解答出来。”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预习作业。教师在设计分层预习作业时,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知识储备量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对数学知识产生初步认知,同时体现个性化教育特色,有效提高他们预习积极性,进而为课堂讲授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知识。个性化教学模式重點就体现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提升其学习自信。初中数学既是一门必修课,又是一门基础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采用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兼顾到所有学生,不仅能够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都充满学习自信,还能够增强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太阳升起和落下时与地平面会产生几种不同位置关系?”,同时安排一名后进生来回答。后进生生动地将位置关系描述出来后,教师继续问道:“那如果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太阳看作是一个圆,你能说出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几种位置关系吗?”该学生自信地回答道:“相交、相离和相切三种位置关系。”教师对之进行表扬,然后继续引导道:“我们已经学习过圆和直线的相关知识了,哪位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刚才这位同学所描述的三种位置关系。”很多学生举起手表示想要回答问题,教师便叫起一名中等生进行回答。在讲解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后,教师提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并安排优等生进行回答。在课堂知识讲授环节,数学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使得每个学生个性得以很好地发挥,每个人建立学习自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制定分层考核评价机制
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直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性,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考核时,都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完成教学工作。传统教学中,一张考试卷子就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效果最后的评价,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成绩并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知识与能力综合评价模式逐渐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也不再因为分数地而出现厌学心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定出分层考核与评价机制,使得所有学生对数学学习都充满兴趣和自信。
例如,数学教师在其中期末考核时,结合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综合表现,制定出不同考核机制,不仅包括数学成绩的考核,还可通过问卷调查和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教师在设计分层考核机制时,还要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评,这样不仅能够彻底改变传统单一考核评价理念,还能够使学生在考核中发现自己优势所在,进而正确认识自我。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制定分层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实现人人平等教育原则,还能够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方秦金.中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瞿育飞,赵君海.初中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生活和学习各个领域都会显现出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外界评价和眼光十分在乎,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学习态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一视同仁,按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使其在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升综合能力。
一、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预习环节在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从小学开始,各科教师都在叮嘱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课本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对预习带来的显著作用并不清楚,只是形式性地将口头预习作业交给学生,但是得不到重视。新课改中又将课前预习提到教学日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做到提前备好预习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养成预习良好习惯。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育同样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名字,初中数学教师为了紧跟课改潮流,设置了分层预习作业,这样既能够消除学生对预习的厌倦性,又能够加强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因式分解”一节前准备了三类不同难度的预习作业,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预习作业量进行了有效控制。下课前,教师道:“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学习新一章节内容因式分解,老师在这里提前为大家准备了三类不同题目,A类预习作业是根据预习结果列出本节课知识框架或者重点知识点;B类预习作业是通过预习选择5道课后练习题目完成;C类预习作业是自己列出5道关于因式分解题目并解答出来。”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预习作业。教师在设计分层预习作业时,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知识储备量和学习积极性进行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对数学知识产生初步认知,同时体现个性化教育特色,有效提高他们预习积极性,进而为课堂讲授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知识。个性化教学模式重點就体现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分层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提升其学习自信。初中数学既是一门必修课,又是一门基础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采用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兼顾到所有学生,不仅能够使得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都充满学习自信,还能够增强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太阳升起和落下时与地平面会产生几种不同位置关系?”,同时安排一名后进生来回答。后进生生动地将位置关系描述出来后,教师继续问道:“那如果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太阳看作是一个圆,你能说出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几种位置关系吗?”该学生自信地回答道:“相交、相离和相切三种位置关系。”教师对之进行表扬,然后继续引导道:“我们已经学习过圆和直线的相关知识了,哪位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刚才这位同学所描述的三种位置关系。”很多学生举起手表示想要回答问题,教师便叫起一名中等生进行回答。在讲解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后,教师提出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并安排优等生进行回答。在课堂知识讲授环节,数学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使得每个学生个性得以很好地发挥,每个人建立学习自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制定分层考核评价机制
无论何时何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直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性,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考核时,都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完成教学工作。传统教学中,一张考试卷子就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效果最后的评价,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成绩并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知识与能力综合评价模式逐渐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也不再因为分数地而出现厌学心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定出分层考核与评价机制,使得所有学生对数学学习都充满兴趣和自信。
例如,数学教师在其中期末考核时,结合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的综合表现,制定出不同考核机制,不仅包括数学成绩的考核,还可通过问卷调查和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教师在设计分层考核机制时,还要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评,这样不仅能够彻底改变传统单一考核评价理念,还能够使学生在考核中发现自己优势所在,进而正确认识自我。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分层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分层完成课堂知识讲授、制定分层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实现人人平等教育原则,还能够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方秦金.中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瞿育飞,赵君海.初中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