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播出的比利时王后邀彭丽媛参观乐器博物馆的画面中,出现一件乐器外包装盒,上写“沛筑”二字。不少网友也是首次听说“沛筑”,那么“沛筑”是何种乐器?为何会出现在这种场合?记者采访发现,“沛筑”是汉代常用的演奏乐器,自宋代起便失传。徐州沛县的一位文化站站长郝敬春,历时15年将“沛筑”复原,使其得以重现。
“沛筑”被外交部看中
郝敬春是沛县鹿楼镇文化站站长,他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制作的“沛筑”出现在比利时乐器博物馆,画面上显示的“沛筑”二字、以及旁边圆形标志显示这把“沛筑”出自他的手无疑。
郝敬春制作的“沛筑”何以出现在外交场合?“今年春节前,中国民族器乐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毕可炜老师给我来电话,说想把我的‘沛筑’推荐到外交部,作为代表中国传统器乐的外交礼品使用,当时只要了资料。”郝敬春介绍说,春节后不久,毕可炜又打来电话,让他快递过去一把“沛筑”,“他说要五弦‘沛筑’,方便飞机托运,我在半个月前给快递过去一把,没想到会出现在外交场合。”
毕可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沛筑”确为外交部看中,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乐器,打算作为礼物在外交场合赠送。“郝敬春能把两千多年前的一把古琴复原,确实不易,‘沛筑’目前也只有他能够制作。”
“沛筑”因刘邦而得名
筑,源于战国时期,从秦汉一直到宋代,是音乐演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乐器。根据史书记载,2200多年前,在微山湖畔的沛城,汉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反叛后,返乡置酒沛宫,邀宴父老,酒酣,击筑而歌,吟咏出流传千古的《大风歌》,自此“筑”便被称为“沛筑”。
千年前,李白在慷慨高歌《少年行》时也提到过“筑”,“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既然“沛筑”如此常用,它到底是何种样子?《汉书·高帝纪》中提到:“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不过,这种乐器在宋代以后,就只见记载不见实物,乐器如何制作,如何演奏,已经失传。
钻研15年 复原“沛筑”
郝敬春今年59岁,是沛县朱寨镇小朱集村人,自幼跟着父亲学习音乐和乐器制作。1996年,沛县第一次举办刘邦文化节,现场模仿当年刘邦颂唱大风歌的情景,让郝敬春十分难忘。“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当时是击筑而歌,但是到了宋代,筑这一乐器就失传了。”郝敬春就此萌生复原“筑”的想法。决定复原“沛筑”,郝敬春便开始四处搜集资料,经过多年研究,最终设计出了沛筑的图纸。
第一把五弦沛筑在2010年制作完成,从萌生想法搜集资料,到制作完成,郝敬春用了整整15年。2011年,郝敬春的“沛筑”获得国家专利。根据史书记载,汉代使用最多的是五弦沛筑,但也有十三弦沛筑。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2012年郝敬春将十三弦沛筑复原。
制作五弦“沛筑”耗时一个月
至今郝敬春共制作了10多把五弦“沛筑”,10把十三弦“沛筑”,均手工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一把五弦‘沛筑’需要耗时1个月。”郝敬春说,“沛筑”的主体材料使用香椿木,“因为长沙出土的‘沛筑’就是使用香椿木,不过为了发音更好,面板使用桐木。”为了制作“沛筑”,郝敬春四处寻找木头,材质找来后要在水中浸泡半年左右,然后上火炕烤干,防止木材变形、生虫。
木材处理完之后,就需要打样,然后制作、打磨、刮腻子、刷底漆,“底漆要刷三遍,磨平之后再刷”,此后还需要刻漆、上面漆、搓光,“搓光也是手工,就是用草木灰混合豆油,用手在漆面上搓,直到漆面发热,油浸到里面产生光泽才行,整个过程需要两个多小时,这种方法也是汉代使用的。”最后才是上弦、调音。
“通过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沛筑’不会变形,不会走音,也不会掉漆。”郝敬春介绍说。
传承技艺 免费收徒授课
郝敬春家中的20多把“沛筑”基本都用于教学使用,在他的带动下,他的爱人、儿子、侄子都能熟练地演奏“沛筑”,“实际上和古筝的演奏技巧接近,他们也都有些功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他在掌握了制作技术之后,还教会了儿子和侄子,希望后辈能将技艺延续下去。为了推广“沛筑”,沛县县委县政府为郝敬春在县文化馆设置了一间教室,专门免费教授“沛筑”,“一共教了4批60名学生,有10岁左右的孩子,也有音乐教师,只要他们愿意,有些功底,我都会教。”郝敬春说,为了教学,他还自己创作曲谱,以适应“沛筑”演奏。
“沛筑”被外交部看中
郝敬春是沛县鹿楼镇文化站站长,他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制作的“沛筑”出现在比利时乐器博物馆,画面上显示的“沛筑”二字、以及旁边圆形标志显示这把“沛筑”出自他的手无疑。
郝敬春制作的“沛筑”何以出现在外交场合?“今年春节前,中国民族器乐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毕可炜老师给我来电话,说想把我的‘沛筑’推荐到外交部,作为代表中国传统器乐的外交礼品使用,当时只要了资料。”郝敬春介绍说,春节后不久,毕可炜又打来电话,让他快递过去一把“沛筑”,“他说要五弦‘沛筑’,方便飞机托运,我在半个月前给快递过去一把,没想到会出现在外交场合。”
毕可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沛筑”确为外交部看中,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乐器,打算作为礼物在外交场合赠送。“郝敬春能把两千多年前的一把古琴复原,确实不易,‘沛筑’目前也只有他能够制作。”
“沛筑”因刘邦而得名
筑,源于战国时期,从秦汉一直到宋代,是音乐演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乐器。根据史书记载,2200多年前,在微山湖畔的沛城,汉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反叛后,返乡置酒沛宫,邀宴父老,酒酣,击筑而歌,吟咏出流传千古的《大风歌》,自此“筑”便被称为“沛筑”。
千年前,李白在慷慨高歌《少年行》时也提到过“筑”,“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既然“沛筑”如此常用,它到底是何种样子?《汉书·高帝纪》中提到:“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不过,这种乐器在宋代以后,就只见记载不见实物,乐器如何制作,如何演奏,已经失传。
钻研15年 复原“沛筑”
郝敬春今年59岁,是沛县朱寨镇小朱集村人,自幼跟着父亲学习音乐和乐器制作。1996年,沛县第一次举办刘邦文化节,现场模仿当年刘邦颂唱大风歌的情景,让郝敬春十分难忘。“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当时是击筑而歌,但是到了宋代,筑这一乐器就失传了。”郝敬春就此萌生复原“筑”的想法。决定复原“沛筑”,郝敬春便开始四处搜集资料,经过多年研究,最终设计出了沛筑的图纸。
第一把五弦沛筑在2010年制作完成,从萌生想法搜集资料,到制作完成,郝敬春用了整整15年。2011年,郝敬春的“沛筑”获得国家专利。根据史书记载,汉代使用最多的是五弦沛筑,但也有十三弦沛筑。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2012年郝敬春将十三弦沛筑复原。
制作五弦“沛筑”耗时一个月
至今郝敬春共制作了10多把五弦“沛筑”,10把十三弦“沛筑”,均手工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一把五弦‘沛筑’需要耗时1个月。”郝敬春说,“沛筑”的主体材料使用香椿木,“因为长沙出土的‘沛筑’就是使用香椿木,不过为了发音更好,面板使用桐木。”为了制作“沛筑”,郝敬春四处寻找木头,材质找来后要在水中浸泡半年左右,然后上火炕烤干,防止木材变形、生虫。
木材处理完之后,就需要打样,然后制作、打磨、刮腻子、刷底漆,“底漆要刷三遍,磨平之后再刷”,此后还需要刻漆、上面漆、搓光,“搓光也是手工,就是用草木灰混合豆油,用手在漆面上搓,直到漆面发热,油浸到里面产生光泽才行,整个过程需要两个多小时,这种方法也是汉代使用的。”最后才是上弦、调音。
“通过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沛筑’不会变形,不会走音,也不会掉漆。”郝敬春介绍说。
传承技艺 免费收徒授课
郝敬春家中的20多把“沛筑”基本都用于教学使用,在他的带动下,他的爱人、儿子、侄子都能熟练地演奏“沛筑”,“实际上和古筝的演奏技巧接近,他们也都有些功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他在掌握了制作技术之后,还教会了儿子和侄子,希望后辈能将技艺延续下去。为了推广“沛筑”,沛县县委县政府为郝敬春在县文化馆设置了一间教室,专门免费教授“沛筑”,“一共教了4批60名学生,有10岁左右的孩子,也有音乐教师,只要他们愿意,有些功底,我都会教。”郝敬春说,为了教学,他还自己创作曲谱,以适应“沛筑”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