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点燃思维的火花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群在一起来阅读。群文阅读拓宽了师生的阅读视野,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还原了生活化阅读,实现了孩子们“真阅读”、“真思考”、“真交流”、“真提升”的阅读场景,课堂上师生的生命状态是鲜活的,身心是自由的、快乐的。
  群文阅读课漾灵动,生盈灵性,治疗了传统阅读的痼疾:老师喋喋不休,要求学生鸦雀无声;老师草率点兵,要求学生对答如流;老师发号司令,要求学生言听计从……这样的课堂犹如“死水一潭无微澜”,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得不到张扬,学生的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独特的真实感悟得不到培养,孩子富有灵性的生命是压抑的、禁锢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能被真正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不能被点燃。天长日久,孩子们真实阅读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系统被关闭,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人性被扭曲,心理自闭、自卑,精神世界空虚、寂寥,很难相信这样的孩子会喜欢上阅读,会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群文阅读悄然走进课堂,不仅让孩子们的思维飞扬,也点燃了教师阅读思维的火花,给教师引导阅读注入了一泓清泉,漾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群文阅读直接考验着教师的阅读水平,考验着教师引导多文本阅读的驾驭能力。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激活阅读思维的火花,要有研究群文阅读的智慧,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喜欢广泛阅读。多读书,好读书,尤其是养成依据议题群文广泛阅读的习惯,读多了,思维自然活跃了。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带出喜欢阅读的学生;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提取有探讨价值的群文议题;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有较宽的阅读视野,多元组织文本;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精心预设足够开放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多元思维,让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话语权;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灵活性驾驭多文本的阅读课堂;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引领学生集体建构,水到渠成的达成共识,真正寻求到隐藏于议题背后的价值意义。
  研究学生的心理。教师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去探寻、琢磨学生的阅读需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积极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交往氛围,真实地给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听到学生阅读的真实感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交融、碰撞,产生奇妙的思维火花。
  实践反思的智慧。教师平时善于提取议题,思考隐藏于议题背后的价值;思考围绕议题多元收集文本,整理文本;思考围绕议题预设足够开放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思考如何有效与学生的交往;思考如何灵活调控课堂,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生成新的阅读思考,不断提取新的问题,进一步深入探寻议题的价值意义。让课堂变成探究的课堂,质疑的课堂,获取阅读经验的课堂,身心愉悦、自由的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带着思考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改调整、补充完善,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循序渐进地在群文阅读中提升成长。
  如:我在教学群文阅读《雨诗一组》,在实践中反思:
  1.议题:“不同的雨景,多样的情”。设计议题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探寻雨景不同,诗人的情怀不同,了解诗歌创作的特点,借景抒发诗人的感情,情隐藏于景。
  2.组织的文本:《春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滁州西涧》、《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夜喜雨》、《夜雨寄北》。
  呈现的文本多元:首先,雨景多样,有白天雨景的诗,有初晴后雨的诗,有傍晚雨景的诗,有深夜雨景的诗;其次,诗人抒发的情怀多样,有赞美春天的,有赞美西湖美景的,有表达惜春之情的,有表达闲适心情的,有抒发诗人心中苦闷、思恋团圆相聚的。
  多元组文的目的:拓宽孩子们的阅读视野,还原生活化阅读,激活思维,深入探讨议题的价值意义。
  3.精心预设了三个问题:(1)猜想诗人写这首诗当时的心情怎样?(2)读了这首诗你感悟到了什么?理由是什么?(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设计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阅读搭“扶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心灵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入探寻隐藏于议题背后的价值意义,雨景不同,传递的诗人情感不同,自然而然发现诗歌创作的特点。
  4.采用默读、跳读、浏览、比较阅读、结合背景资料读、勾画批注、发挥想象等阅读策略,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阅读感悟,发表自己真实的见解、观点,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探索、重塑和完善自己的答案。学生基于问题阅读、感悟的同时,倾听其他学生的解读和感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深化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种平等互助、相互合作的关系,师生在分享与质疑中完善自己,达成共识,探讨议题背后的价值意义。
  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学习同行群文阅读专家已经获取的经验,为群文阅读实践导航,让自身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增添前进的动力,学会用欣赏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专家的理论,吸取唯我实用的,剔除不适合我的,融进自己的思想、见解、风格,探寻出适合于自己的、适合于本校学生实际的群文阅读方法,便是创新。
  群文阅读带来了课堂的变革,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课漾灵动,生盈灵性,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的智慧,提升了做人的智慧,提升了生命的质量,给师生带来了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其他文献
<正>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在阐述整党决定伟大意义的同时,又着重提出在思想战线清除精神污染问题。这是当前思想战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正> 最近,我们对苏州针织总厂图书馆借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一、从借书数量看青年人渴求知识的愿望对图书馆1315张借书卡进行统计,35岁以下青年借书的有940人,占总数的71.5%,
话说中国太极拳: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它最讲究动静结合,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两者相互转化,互不分离。其实,万事万物皆为相通。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讲究动静相宜。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要求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呼应: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做游戏……但不少教育界的专家纷纷指出,听现在的语文课,总感觉太吵
<正> 在一些同志看来,进行思想教育,是针对青年工人和后进职工而言的。因为青年人事多,毛病多,后进职工常常惹事生非,不教育不行;至于先进层,教育不教育问题不大。我认为,此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然而,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喜欢音乐的学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能享受到乐趣,学习必然是一种快乐的活动;当学习变成痛苦的折磨时,学习必然与艺术享受无缘。因此,对于此种情况,我在音乐课堂上做了一些肤浅的探索。我认为,音乐教学成功的秘诀是培养学生对音乐
<正> 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取得成功,成了尧和舜之后的圣人,这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疏导的结论,无疑是有道理的。然而,除了“疏导
<正> 在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企业经理、厂长们的心愿是:给我们“松绑”,企业党委书记们的心愿是什么呢?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又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他们有些什
本文通过调研,阐述民间文艺组织主办的音乐赛事的运行现状,并从正反两方面解析举办这类赛事的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对民间文艺组织办好音乐赛事的看法。
一、新教材的变化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
<正> 自我牺牲精神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革命年代和建国以后的长期岁月里,党的无数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以他们大义凛然、无私无畏,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