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打造路径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高职院校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打造路径,阐述广西高职院校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打造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探讨第二课堂的打造路径:注重壮族文化传承,从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入手打造特色化的第二课堂;兼顾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和内容打造多元化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民族文化传承  打造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70-02
  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综合素质。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尤其是壮族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此,广西高职院校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应注重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其形成的融合性探索。为此,本文拟对广西高职院校基于广西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打造路径进行探讨。
  一、广西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第二课堂的概念
  要处理好高职学生第二课堂传承和弘扬广西民族文化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广西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学生第二课堂的含义等问题。
  (一)广西民族文化的特点。所谓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瑰丽的民族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载体;地域特色浓郁;具有包容性等。可以说,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归根结底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的过程。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在探索学生第二課堂的打造过程中,必须注重广西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的课堂打造价值。
  (二)第二课堂的概念。第二课堂是与“第一课堂”相对而言的。所谓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在第一课堂教学时间之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选修课程、社团活动、学校组织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会实线活动等不同形式,开展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学生的第二课堂没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统一的教学教材,无须参与考试,其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综合素养。
  二、广西高职院校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打造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发挥文化育人职能,展现民族文化传承力。立足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打造学生第二课堂,是充分发挥学院文化育人职能,不断展现民族文化传承力的实践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更为清晰地了解民族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系统接受民族文化学习,逐步成为实现民族文化二次传承的主体,进一步凸显民族文化的社会传承力,赋予民族文化更为广阔的社会生存土壤。
  (二)丰富学生校园、社会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创新学生第二课堂,对于丰富学生校园、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开展,尤其是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互契合,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具体内容,将音乐鉴赏、饮食制作、服饰手工DIY等创意课程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热情。通过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广西高职院校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打造路径
  (一)注重壮族文化传承,打造特色化的第二课堂。在创新打造第二课堂时,可以从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入手,注重壮族文化传承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化发展。
  1.传承壮族音乐文化,实现“音乐+学习”的联合。壮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既有包括山歌、小调、摇儿歌在内的民间歌曲,也有以扁担舞、壮采茶等为代表的歌舞音乐,还有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等。在第二课堂传承和弘扬壮族音乐文化,应将其细化,实现“音乐+学习”的联合。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托选修课形式,拓展第二课堂,可以安排壮族音乐鉴赏、壮族音乐史、壮族音乐传唱等相关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地为学生进行壮族音乐内容的传授。其次,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发展壮族音乐类社团,配合学院开展的音乐类活动,实现第二课堂与壮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2.传承壮族服饰文化,实现“服饰+学习”的联合。壮族服饰文化,独树一帜。壮布、壮锦等布料、工艺品,纺织、刺绣等手法技巧,以及人物、鸟兽、花卉等服饰图案,都赋予了壮族服饰别样的民族文化气息。传承壮族服饰文化,打造第二课堂,可以采取以下做法:首先,立足本校实际,依托选修课、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内形式,比如设置壮族服饰知多少、壮族服饰手工等选修课程,筹建民族服装社校园社团,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系统课堂学习,了解壮族服饰文化内涵。其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壮族服饰制造企业、手艺人中去,积极开展社会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了解壮族服饰文化的魅力,从而为第二课堂形式的多元化做出探索、努力。
  3.传承壮族饮食文化,实现“饮食+学习”的联合。壮族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主食上,有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具有鲜明特色;菜肴上,有烤猪、鱼生、白斩鸡等,较为普遍。而且,壮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是伴随着“酒水+水果+主食+菜肴”的多样化发展而逐步体现的。在打造第二课堂中传承壮族饮食文化,同样需要实现“饮食+学习”的联合发展。具体做法是:首先,依托学院自有食堂,专门开设壮族饮食专区,有计划地推出特色食品,并且适时地开展学生食品手工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在食堂这一第二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多元体验。其次,在选修课设置、学生社团组建等形式上进行引导,使得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壮族饮食文化内涵。   (二)兼顾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多元化的第二课堂。广西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我们在积极创新打造第二课堂的过程中,除了将壮族文化中的音乐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融入其中之外,还要兼顾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夯实课堂内容,寻求文化要素之间的共通点,吸收不同民族文化精髓,打造第二课堂的多元化,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第二课堂的质量。
  1.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做到“社团活动+选修课+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同步推进。第二课堂,不同于第一课堂,其教学形式不拘一格,不以学分、成绩为标准。为此,我们在利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打造第二课堂时,可以借助课堂形式的不断丰富,从“社团活动+选修课+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同步推进入手,创新第二课堂表现形式,根据不同文化要素的实际需要,将上述四大课堂形式进行组接。
  在开展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少数民族文化要素形成的第二课堂时,其课堂形式主要是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辅,依托学生社团既开展校园主题活动,也强化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比如为了使广大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广西各个少数民族服饰的内涵,学院的社团可以开展广西各个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活动。具体做法是:由学院的有关社团进行策划和组织,把任务分到系,每个系选出若干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由每个团队的学生准备好广西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然后由学院的社团安排一个统一的时间(最好是周末晚上)在学院会堂或展演中心进行展演。每个团队的学生统一穿着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如壮族服饰)轮流在舞台上进行展演。这种形式既新颖又感性直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在参加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了解广西各个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又如在涉及具有理论学习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要素形成的第二课堂时,其课堂形式可以采用以选修课为主,校园活动、社团活动为辅,重点体现理论传授与文化实践的相互融合。
  2.夯实课堂内容,吸收不同民族文化精髓,增强第二课堂多样性。兼顾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傳承创新打造第二课堂,不能仅仅通过课堂形式的丰富予以体现,更需要不断夯实课堂内容,糅合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增强第二课堂的多样性。具体措施主要是:首先,深挖文化要素,编撰简要版教学大纲,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兼顾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打造第二课堂时,需要以挖掘相关文化要素为前提,明确教学大纲,体现教学内容层次化发展趋势,继而为广大学生更好地通过第二课堂学习、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其次,对不同民族相同类型文化要素进行同步归纳,形成更具实践意义的课堂内容。比如梳理、归纳毛南族、京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服饰文化,架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概要选修课程,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广西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搞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很好地利用第二课堂,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民族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宋红胜,高力图.论第二课堂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11)
  [2]端木寅,成琳,应丽君.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药院校实践的思考——以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淑女学堂”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8)
  [3]杜娟.第二课堂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4)
  [4]周云婷.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的传承与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2011(9)
其他文献
兽用疫苗是动物保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研究通过专利检索, 对兽用疫苗专利公开趋势、 技术构成、 主要专利权人等方面进行专利信息分析, 挖掘兽用疫苗领域研发趋势和重
【摘 要】本文在阐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任务驱动”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创设情景提出任务、组织活动完成任务、总结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任务驱动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107-0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以前的做法是教师演示实验内容、学生观看,更甚者是
由于受目前国内相关标准滞后和设备技术水平限制,国内运加油设备尚未配备带紧急切断功能的专用进出油阀门,大部分车辆未安装高液位保护装置(除飞机加油车以外)。针对这种现状
目的为了探索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23例胃癌,2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冒窦粘膜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
随着我国城市草坪绿化事业的发展,挖掘和利用当地野生草坪地被植物资源,培育节水耐旱型草坪是解决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草坪与生态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考察青海省大通县鹞
大通县城镇绿化中应依据立地条件和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合理的调配花卉植物。本文介绍了大通县花卉应用的现状,常采用的花卉及配置,并对今后的应用提出了构想。
【摘要】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寄宿生尤其需要班主任的关心与爱护,班主任为他们营造愉悦、融洽、充满爱意的班级氛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从“乐”字入手,以“爱”为圆心,从“严”把关,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快乐学园,搭建学生心灵的避风港湾,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边远山区 农村小学 寄宿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
【摘要】在农村初中班级工作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农村初中班主任要正视留守学生的特点,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切实扮演好“代理家长”和良师益友的角色。  【关键词】农村初中 留守学生 关爱 行为习惯 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90-02  我校是一所寄
一、《青海省志·城乡建设志(1986-2005)》是根据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的〈倩海省志(1986-2005)》卷目及本志目录编纂而成。是第一轮《青海省志·城乡建设志》
【摘 要】本文分析小组合作形式多样化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在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运用自愿组合结对、讨论争辩、自我报告、竞赛引领等形式,有效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 小组合作 任务 讨论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39-02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语言,实践性、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