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系统构建与集成管理初探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碎片化、关联度低等问题,提出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系统构建与集成管理的方法,从思想、功能、管理过程、管理组织等维度形成研究的层次体系,并建立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分类框架。通过探讨得出了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框架,分为基本信息、造型知识、功能知识、技术知识和文化知识5个维度,并通过提取关键词完成相关知识的匹配,旨在辅助设计师进行木作工具的创新设计活动,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证实了集成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木作工具;集成管理;工具改良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用户体验驱动下的传统手工艺木作工具改良研究”(18YJC60028)研究成果。
  传统木作在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木作的历史[1]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木作工具多达百余种,传统木作工具有锯、刨、斧、凿、规、尺和墨斗等。目前,我国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缺乏系统的知识集成与管理,存在知识关联度低、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传统木作工具知识资源大都是从文物角度去读解工具知识的存在和使用情况,没有用设计创意、改良的思路来深度读解传统木作工具知识[2]。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集成需要计算机专家、文博专家和设计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建立面向设计创意的传统木作工具的数据库。(二)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碎片化、检索效率低下,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网络信息化,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大量传统木作工具知识,但需要损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重新整理归类。构建面向设计创意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系统平台是为了形成知识共享,从专业设计的角读解传统木工工具知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集成与管理模式,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来研究、处理管理集成系统的设计、运行、更新、发展的过程。把零散的要素聚合,形成互补关系,发挥最大的优势功能,最终弥补知识的不足,旨在辅助设计师进行木作工具的创新设计活动。
  一、传统木作工具知识与工具创新设计
  (一)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在工具创意设计中的重要性
  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的调研是工具的创意改良过程中的基础和依托。20世纪80年代,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3]最早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方法应该在产品的整个过程中持续地关注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舒马赫提出用户研究的本质是研究使用者的目标、需求和能力等。了解用户、使用工作、使用任务是作为设计调研中的核心目标,我们所有的资料收集也应该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
  大多数工具的创意也都是在不同场景和需求下的改良和创新。如表1所示,平刨是通过平行推拉實现刨削功能的常见木工工具,在圆木作上,需要刨削凸圆面或凹圆面,所以出现了曲底刨。在挖榫槽时,可以用凿子挖,但是挖面不平整,所以出现了槽刨,能方便地刨出凹槽。平刮刨和圆刮刨是直接单手拿捏,用于刨削曲面构件的工具,能非常简单方便地修整曲面。
  (二)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系统构建过程
  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系统构建必须遵循创意设计的过程和需求展开,包含工具的认知情况(功能特征、造型特征、技术特征和文化特征等)、使用过程、使用环境。其构建过程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系统收集:通过数字声像采集技术对传统木作工艺流程、工具使用情况进行影像的收集,全面记录对象的演绎过程,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收集主要围绕系统、用户、使用环境进行。重点记录加工流程和人物使用工具的要领、传统木作工具信息的收集两大类信息。第二个阶段为资料整理归类:主要包括从工具的功能特征、造型特征、技术特征和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
  (三)面向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分类框架
  跨学科的知识集成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和探索性,但是学科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我们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学科的交叉和提炼:第一,文博专家提供工具本体知识(类别、名称、使用年代、使用范围、产地、分类等);第二,设计师提供工具的设计知识(造型、色彩、结构、语义、材质、使用方法等);第三,计算机专家考虑数字化技术研究(合成技术、声像技术、检索技术等)。
  在整体研究框架的集成管理层次体系如下:第一,管理思想的集成。计算机学、文物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其跨学科特色决定了它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4]。第二,管理功能的集成。是将本来不同的功能经过整合,系统管理。在本知识集成管理系统中将搜索、知识匹配、查询等功能有机地集合一起。第三,管理的过程集成。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集成是以木作工具为研究对象,在设计管理系统时就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基本知识体系、功能知识体系、造型知识体系、生产技术、文化内涵等。第四,管理组织的集成。集成组织是平台开发的主体,也是实施管理集成思想和方法的载体。
  1.传统木作工具本体知识的分类框架
  传统木作工具本体知识的分类框架需要多名专家以焦点小组座谈的形式决定,是一种研究型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传统木作工具的界定。传统木作工具和现代的木作工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样界定和划分它们,需要一个规范标准:年代、动力、工艺、材料等。
  (2)确定焦点小组座谈的议题。比如,器物知识有哪些组成要素。
  (3)遴选调研座谈专家。邀请10位行业内文博专家(高级职称,有10年工作经验以上),专家分别来自博物馆、研究院和相关专业高校,专业背景涵盖文物学、考古学、工艺美术史、文化学等。
  (4)实施焦点小组座谈。对专家讨论的意见进行笔头记录和影像记录,用聚类分析法[5],对相同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
  通过资料分析,得出传统木作工具的本体知识的分类框架,专家认为完整地展示一件传统木作工具除了本身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该有对应的信息读解。   2.传统木作工具设计知识分类框架
  常用的木作工具多达百余种,常用的是锯、刨、斧、凿、规、尺和墨斗等。我们对传统木作工具功能进行重新定义,最后归类到锯、刨、斧、凿、规、测量工具、其他,共七类。以“多角度读解,服务设计转化”的原则,研究过程如下:
  (1)明确研究的问题,传统木作工具设计知识分类框架与传统木作工具本体知识的分类框架相对应,制定传统木作工具设计知识分类框架。
  (2)建立专家小组。本阶段的专家更加综合性和多元化,通过他们的合作,形成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分类体系。
  (3)把传统木作工具本体知识中的描述性语句进行设计词汇的转换,详见表2。
  3.知识展示系统的构建
  根据“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的知识体系”,构建“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的展示系统”,方便工具知识搜索、查询、匹配,为工具知识的传播和设计改良提供支持。传统手工艺木作工具知識展示系统设计是基于本体扩展的设计模型,通过关键词的检索,FBS模型(准确描述工具的功能信息),形成关联元素的检索。展示框架系统分成: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个层次(如图1)。
  工具知识的录入界面:传统手工艺工具的相关知识需要文博专家、设计师、计算机专家三方协同完成,完成步骤如下:(1)首先把传统木作工具知识输入到系统中,由文博专家、设计师和计算机专家按照“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分类与规范”信息的准确性;(2)按工具七种类别去分类传统木作工具信息,从不同的维度去审核关键词,匹配数据,方便信息的存储和读解。知识管理平台具有实时新增、修改、完善的功能(如图2)。
  二、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
  木作工具知识分类体系的应用
  以“框锯”的改良为例,如何利用“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分类体系”辅助工具改良的应用过程。
  (一)明确设计任务,寻找相关工具案例。我们直接通过关键词“框锯”就可以搜索到框锯的相关知识,以及在锯子下的相关锯子分类。点击图案进入详情页面见表3。
  (二)整理获得的框锯使用情境图,以及不同类种锯子之间的区别。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展示系统按设计调研的思路对传统木作工具进行归类和分析,缩短搜索设计素材的时间,后期通过草图构思、软件建模、渲染等方式,完成传统木作工具的改良。
  三、结语
  传统木作工具知识体现了中国匠人的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内缺少一个成熟的面向创意设计的传统木作工具知识体系。通过系统的建立,全面梳理了传统木作工具知识,是对传统的传承保护,工具间形成可相互借鉴的资料以及供设计参考的图文资料。以纵向评估产品的某个设计点为切入点,在木作工具分类体系数据库中寻找对比,多渠道、多方位地活化传统手工艺。从思想、功能、管理过程、管理组织等维度形成管理集成研究的层次体系,虽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工程,但它完全可以从点的实验开始,用知识的录入的方式完善,走从点到面的发展与完善路径。
  参考文献:
  [1]徐艺乙.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器用编·工具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13-15.
  [2]龚花萍,胡春健,刘春年.数字文物博物馆信息资源分类与元数数据设计[J].情报杂志,2014(1):183-189.
  [3]诺曼.设计心理学[M].小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王向阳,曹学舰,李艳.基于TRIZ理论的传统剪刀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07(11):14-15.
  [5]吴勘,陆长德,公立,黄婷.以用户需求原型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方法[J]. 包装工程,2009(3):131-133.
  作者简介:花晗佶,硕士,台州学院高级工业设计师。
其他文献
赵士发教授的新著《中国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以下简称《道路》)是一部对前沿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的优秀著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道路的研究和论说,多见诸报刊一般性的研究和论说。对于深入研究中国道路和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联系,特别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和阐述中国道路内在逻辑、发展规律、成功奥秘及其世界意义的专著,实为罕见。因此,就这方面的问题来说,赵士发教授的这部《道路》,既是为中国道路提供学理支持,又是一部对中国道路进行理论诠释的创新性著作。其中,无论是对中国道路的历程、内在逻辑的论述,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文艺科学领域的具体呈现:“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实践基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在主体、内容、目标各方面,“双百”方针的阶级特性表现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超越;通过对立统一法则,“双百”方针展现出深刻的矛盾内核。“双百”方针体现了毛泽东有关实践、矛盾、阶级斗争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具体自由和具体民主的独到认识,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终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他思想的落脚点和理论的归宿。我们通常较为重视马克思后期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直接论述,较易忽视其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关系的问题,这其中尤以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与后期思想的关系的忽视最为严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般被认为仅仅是研究自我意识的、带有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特征的理论成果。但是,我们认为这篇博士论文虽然研究的是自我意识,但它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概念的对比,隐喻了抽象个别性形式的原子与绝对的、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实现个体自由和人的解放的具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在减贫工作上以实际行动破解了这一攻坚难题.设计界积极响应并行动,以自身专业的力量助力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行动,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扶贫工作是一项极为庞杂的工程,需要集中包括设计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当下基于设计伦理自觉开展的“设计扶贫”,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及泛化现象,本文就此问题及设计参与扶贫工作的角色、社会责任等相关问题展开两点讨论.
人是哲学的奥秘,人的自我理解是哲学思辨的核心问题,哲学革命在其实质上就是关于人的自我理解的观念变革和思想更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内涵就在于,他在人的自我理解问题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颠倒:人不应该围绕如“太阳”一般的上帝和资本旋转,而应该围绕着自已现实的太阳旋转;上帝和资本都只是“虚幻的太阳”,人才是自己真实的太阳。对于我们当下“物化”的生活境遇来说,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仍然是哲学反思的迫切任务;以人的自我理解问题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表征着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
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考察与反思是恩格斯思想理论中的重要课题。在恩格斯思想理论中,人类诞生以及人类社会生发的动力是劳动,两种生产构成了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基石。它把人类社会带入文明时代,并引发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迈入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相较以往时代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直接或间接地使现代人招致不同程度的剥削和奴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意味着资本主义将被共产主义所替代。到那时,人类社会将掀开新的历史时期,创建出全面且自由发展的生存方式。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科学的、正确的学术路径。李达之所以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开拓性成就,与李达开创了正确的学术路径有关。李达启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必须加强马、中、西的“深度融通”,必须坚持政治维度与学术维度的“辩证统一”,必须保持话语的传承与创新的“内在一致”,必须彰显学术立场与独立个性的“互为一体”。只有遵照这样的学术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是真正可能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来源与方面。时至今日,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身有其自身的历史和逻辑,它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被简单地传播与介绍的问题,而主要以“中国化问题重构”为主要方式,从而得到研究和推进。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问题,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提供了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问题、思路等。
所有权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商品交换即转让商品的所有权。马克思认为,就其纯粹形式来说,商品交换是等价的,它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正义原则,这并不表明资本主义通过交换占有剩余价值就是正义的。因为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等价交换,甚至不是交换,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披上了“所有权规律”的外衣。事实上,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关系发生了异化,它表现出了不自由、不平等的非正义一面。所有权正义的异化掩盖了资本主义形式上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的剥削本质,使商品交换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呈现出一幅正义的幻象。
2020年10月24~25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暨纪念李达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德麟先生诞辰89周年”高端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来自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正式代表有150多人,提交论文60余篇。与会代表就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陶德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就和重要意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