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热评十七大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誉为当今世界吸引目光最多的一个国家内部政党会议,境外媒体到会采访记者达到了创纪录的1135人。各媒体认为,世界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主导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巨变进程,因而十七大的召开,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数以百计的媒体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热评。
  
  聚焦常委亮相
  
  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9名政治局常委10月22日集体亮相,世界关注如潮。各国媒体强调:中共的稳健、成熟令许多国家羡慕,普遍看好中国未来。认为,本届政治局常委将带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走过今后的五年。
  俄罗斯《新闻时报》发表题为“和谐胜过一切”的文章说,22日,中共中央选出了新的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将在2012年前任总书记的时间里,巩固并扩大中国的经济及社会繁荣。
  《韩联社》22日说,集体领导体制在中国已经巩固。中国迎来了由具有坚实经历、拥有政治和行政能力并得到党和政府及人民认可的人物出任国家领导人的年代。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将是中国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五年。
  《法新社》于22日发表了多篇报道,并特别介绍了新当选常委的习近平和李克强,称54岁的习近平曾在重要的经济大省——福建和浙江任领导职务,虽然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一职时间短,但很成功。52岁的李克强1999年开始任河南省的领导职务,成为最年轻的省级领导人,他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以及吸引投资方面成绩显著。美国《彭博新闻社》援引美国花旗银行资深顾问罗伯特·库恩的话说:“他们两位都因支持商业而出名,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团队了。”《华盛顿邮报》网站说,胡锦涛在介绍他们两人时点出了他们的年龄,这表明他们属于“正在上升的一代”。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说,新一代领导人多在五十多岁,学的多是法律或经济,许多人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政治精英会发挥更重要的国际桥梁作用。《柏林日报》网站说,中国的对外政策将会更加开放、宽松和成熟,这不仅是因为这些领导人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而且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融合到了目前的国际体系中,但中国绝不会跟着西方民主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将决定共产党如何团结一致解决国内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鸿沟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果中共取得成功,那么中国将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卫生、教育和其他领域增加经费投入。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一名中国政治观察家说,胡锦涛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22日对媒体表示:“愿向任期五年的(中共)新领导集体的产生表示祝贺”,认为日中两国应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进行沟通。
  《印度快报》称,十七大不仅顺利实现了领导班子的平稳顺利过渡,而且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路线,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经过将近60年的执政,已变得日益成熟和自信。新德里电视台报道称,中共十七大不仅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着深刻影响。
  印度德里东亚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曼杜·巴拉教授接受记者访问时指出:22日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9位常委不仅体现了年轻化和知识化的特点,而且有两名新当选的成员还具有法律、教育背景,这为今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法治化道路加了注脚。
  
  中国改变世界共产党形象
  
  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拉格奎斯特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共产党往往与“革命”和“权力斗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很多西方人一直都懷疑共产党政权的执政能力,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及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出现剧烈变化,似乎更验证了他们的这种判断。不过,中国共产党近30年的历史却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的这种印象。与瑞典相比,瑞典某个政党即使执政,其管理的人口数量也不过与一个中国的大城市相当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共的执政能力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
  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及世界政治教研室老教授考斯科夫是一位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共产党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管理上进行了有效的自我调整,摆脱教条框框,从社会实际出发发展国力,更多用智慧去管理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前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片面从意识形态出发,整体发展出现严重偏差的问题。
  《印度快报》称,中国共产党现在和过去一样,是世界关注的明星,不过,过去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该党的革命性,现在关注更多的是该政党的建设性。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正在赢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赞许。
  
  十七大报告新词
  
  《欧洲时报》发表社论说,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引起国内外关注。按照中国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所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意思,大致可解读为两层意义:一是拓宽百姓生财渠道,二是帮助百姓财产增值。可见,十七大在放眼中国未来大政方针的同时,也同样聚焦中国百姓的“家务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十七大报告中出现的新词做了一个总结,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文化软实力”等,还特别说明“生态文明”一词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以外的第五大文明。这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注意到这次的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该报同一天的另一篇文章还注意到,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认为中共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已不可逆转
  
   从苏联时代开始,有关领导层人选问题的猜测就成了西方媒体报道各国共产党大会“永恒的话题”。日本《朝日新闻》称,十七大前,世界关于中共领导层人选的猜测不断。不过这一次,西方媒体的调子有了微妙的变化。《法新社》称,中共领导层近年来一直提倡依法治国,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已成为中共制度性的决策机制。
  
  中共的标志性政策——努力帮助穷人
  
  英国《泰晤士报》称,“十七大报告的主旨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标志性政策——努力帮助穷人”;《卫报》则指出,十七大报告认为“增长不是唯一目标”,报告“高度关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消除不平等”;《金融时报》对十七大作了“中国聚焦”的专题报道,认为报告“虽然更加重视环境和社会福利问题,但仍将经济增长作为中国的优先选择”。
  《印度时报》认为,有一些私人企业家出现在十七大会议现场,这些人都是党员代表,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其执政基础,吸收新的血液进入党的肌体,此为中国共产党有着很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英国广播公司还将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的反腐部分作为报道重点,以“胡锦涛:腐败关系共产党的生死存亡”的标题,放在了其网站的头条位置。《泰晤士报》也突出报道“胡锦涛誓言处理贫富差距和腐败问题”。
  
  经济问题最受关注
  
  各国媒体对十七大报告的报道,最多的还是与经济有关的部分。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了“中国发誓处理环境、产品安全问题”。《德新社》称,胡锦涛在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以社会公正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及环保为中心的和谐发展。中共领导班子重视民生和民权,将重点转到协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上。《共同社》发自北京的报道认为,“中国修改GDP目标,重视民生,强调‘人均’”,为实现“小康社会”,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改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上述修改可能是为了通过强调国民人均经济水平来表现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的态度。
  德国《柏林报》以“红色的自信”为题评论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已深入人心,获得广泛赞同。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展示方方面面。奥地利《标准报》以“共产党温情指向未来”为题报道了胡锦涛的报告。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胡锦涛号召加强社会保障体制,保证让13亿人都享受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利益。
  
  一场“民生的盛宴”
  
  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除了政治走向和对世界产生直接影响的中国经济和金融政策外,普遍把十七大和中国的住房、医疗、教育改革等民生问题以及反腐甚至股市联系起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记者吉米是第四次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他认为大部分关心中国的外国人除了想从十七大了解中国经济是否会持续增长并成为全球强国外,他们还和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关注中国的教育、卫生、环境、反腐以及价格等民生问题。
  “美国之音”称,解决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是本届大会的关键议题,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宴”。在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时间里,经济增长是主攻方向,不过,片面追求GDP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十七大的召开为中共调整执政思路、实现与民意“对接”提供了有利契机。中共高层自2002年以来,已经陆续提出“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口号,因此十七大“民生议题”是过去5年来逐步积累的执政思维。
  法国《回声报》周末版刊登了一系列有关中共十七大的文章,其中一篇专稿谈到中共党校理论课程20年来的演变历程,称这些课程变化反映出中共越来越关注民生的特征;另一篇报道则关注十七大的一系列防范、打击贪腐政策措施。
  
  对台政策成为报道热点
  
  很多媒体都非常注意十七大报告中的对台政策部分。日本《共同社》说,“胡锦涛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台湾问题”,十七大报告没有直接提及在十六大报告中曾提出的对台湾行使武力的可能性(原文如此),而是明确表现出重视对话的立场。报告同时指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以此对正在加强“台独”意识的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进行有力牵制。
  《美聯社》称,“中国提出与台湾举行和平对话”。胡锦涛说大陆愿意与台湾讨论缔结和平协议。报道援引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说,“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该报道还援引台北“中国高等政策研究会秘书长”杨念祖的话说:“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亲自提出与台湾缔结和平协议。”
  美国《彭博新闻社》还报道,胡锦涛在十七大作了报告后,台湾股市的主要指数当日上涨了0.2%,达到9518.45点。
  德国外交协会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曼教授认为,和平统一最符合中国的利益,战争对两岸以及世界都是损失,国力最少退后10年。胡锦涛的报告有望促使两岸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温和的、和平的、以经济发展为主流的导向给两岸带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接下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这些都是保证台海稳定的因素。目前,最重要的是台湾和世界怎么遏制“台独”。
  
  中国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由于中国发展现状极其特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当前的所有问题,因为中国目前所要应付的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里所遇困难的总和:工业化转型初期的经济混乱状态,崛起之初给政治管理者带来的挑战,政治和法律体系赶不上社会变迁的步伐等,这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在发达社会都已基本成为过去,但在中国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吉妍博士对媒体说,十七大是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绕不开的话题,如贫富悬殊、地区发展平衡问题、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
  
  期待“中国特色”解决未来五年面临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部主任莱姆帕顿对记者说,此次会议各项工作都让外界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但中国未来5年所面临的问题要比前5年复杂得多。这些问题包括通货膨胀、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在增大,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另外,美国一直对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表示不满,并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中国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
  马来西亚《国际时报》说,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生产力大增,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诸如贫富差距和城乡鸿沟日大,环境污染、自然生态保护问题,贪污问题等。其实,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而产生负面问题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在发现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是否当作迫切问题来设法解决和怎样解决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正是十七大讨论和要解决的问题。
   《欧洲时报》一篇社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国未来的发展与复兴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中国面临多种问题的挑战。值得期待的是,中共十七大正在以“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方式,为“中国特色”理论注入新的血液,使之适应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要求。
  (资料来源:有关报刊和网站信息)
其他文献
从裂纹故障件的断口、焊接质量质量、加工工艺和支撑座结构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支撑座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通过对发动机轴承后碳封严负载弹簧断裂的宏观及微观分析,认为该零件在超温环境下工作引起过烧,使其承载能力下降,导致其发生断裂失效。
该文综述了专家系统开发的方法和现状,介绍了以某型军用发动机外场排故经验为基础,采用C语言设计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专家咨询系统。给出了知识库及推理机的详细设计方法及程序流程
该文概述了转速循环各种编谱方法,导出了转速标准循环数计算公式,提出了用统一条件下计算标准循环数进行转速循环谱比较的观点,并对两个机种进行了计算和三个方面的比较。即各不
万能型综合性观测仪,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内窥镜,实用于各类型车辆的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等等,只通过某一部位就能直观的看到磨损、损坏、腐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