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阈下的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r——评《文化碰撞中的中西语言及文化对比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跨语言的文化研究是文化领域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理上的疏离和交流的缺失,这项研究多停留在作品翻译和赏析的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由空间形成的距离感逐渐消失,而不同国家、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距离感却愈加强烈,由此造成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一体化浪潮中文化交流的效率.由付强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碰撞中的中西语言及文化对比研究》一书正是基于文化差异的视角而进行的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对比研究,为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父母不断放手的过程。”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也是一名女孩的妈妈。在我的脑海里曾无数次设想过女儿入园的情景,或大哭大闹、或兴奋快乐、或坦然平静,转眼间女儿从小班的小宝贝已经顺利地升入中班變成小姐姐了,事实证明做好以下几点,孩子的入园也可以变得轻松快乐。  亲子心理准备篇:学会放手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做一切,唯一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父母有一种爱叫放手。孩子首次入园,离开了熟悉的人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厘清劳动教育内容在统编教材中的编排特点后,提出了采取渗透、渐进和隐性的课堂实施策略,用语文的方式落实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语文教学,编排特点,策略  开发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内容,既能够加强学生对劳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又能够利用劳动经验开展深度学习,让语言建构与运用真实发生。我们须明确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厘清劳动教
马谡在治理南中时有较好的成绩,针对武侯南征也提出了很关键的策略.而戏曲没有像小说一样加以铺演,一是由于马谡的故事在发展中形成了以“失街亭”故事为主的情况;二是由于戏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材文本阅读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伪阅读问题,这不但影响教师自身阅读的成效,更会在阅读教学中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必须树立教师的专业阅读理念,通过独立阅读的三种方法和合作阅读的三种形式优化阅读组织,并以四类阅读任务作驱动,最终促进教师阅读目的的转变,提高教师的阅读境界和阅读效率,为优质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材,伪阅读,阅读理念,阅读组织,阅读任务  当下,语文教师在教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驱动着新型语文评价体系的建构。作为一种可以检测学生认知思维、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可满足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相应要求。本文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初步建构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表现性评价指标并提出评价任务。语文教师可根据需要,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起点、过程与结果阶段运用表现性评价,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
问题缘起  学生作文《论奉献》开头: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根为树木输送养分,却埋在地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都说明了无私,意味着奉献。这篇作文开头的“纷纷穿飞万花间”一句描写蜜蜂不辞辛劳地采蜜、酿蜜;“根为树木输送养分”一句写根默默无闻地奉献,这两个事物的共性是“无私”。但“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一句蕴含的道理却是“坚持不懈”,与前两个事物不能构成类比。  其实,这
期刊
【摘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承担着弘扬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功能。与其直接关联的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选文多数存在增删修改,有鉴于此,本文引入真实语境建构模型,在原稿与选文并存的共时语境中,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选文文字改动对彰显作品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开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新路径。  【关键词】真实语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深度理解  “中国革命
德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克丽斯塔·沃尔夫于1963年在民主德国出版了小说《分裂的天空》.这部小说讲述了一对恋人丽塔·塞德尔和曼弗雷德·赫尔富特的故事.女主人公中学毕业后
期刊
初中是学生正式接受历史启蒙教育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展有关历史方面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历史观,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初中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很难从容应对繁多而杂乱的知识点,容易陷入学习低谷。同时,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常规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教法单一、缺少逻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很难掌握历史知识。  “现状”开启“思绪”  仔细观察当前
期刊
学院派男作家邹贤尧,是中文系出身的大学教授,起初在高校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后来转向电影教学,写作则是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的“副业”.科研和教学的反哺,再加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