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太古时,相传人祖伏羲之母华胥便生长于此,冥冥之中诞生了伏羲与女娲,后来伏羲三回故乡,在嘉陵江边教会人们结网罟雨,并在云台山创绘八卦;战国时期的巴国国都设立于此;东汉时期道教始祖张道陵在云台布道炼丹;西汉时期世界伟大的天文学历算学家落下闳创制《太初历》,对我国天文、农业以及春节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给阆中历史增重彩添笔墨……
追溯西汉《太初历》
辉煌灿烂的人文积淀着“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山水阆中,如今更像一场场充满励志与温暖的电影,让人深入其中,叹为观止。历史证明西汉落下闳《太初历》的问世,对阆中人的生活以及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这里春节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
在《太初历》中,其规定以“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年之始,把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还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将每岁末腊月最后一天与新年第一天称呼为“年”。然因春为岁首,故又称为“春节”。
然而“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远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有了岁首这一节庆,只是时间各有不同。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在民间还有着动物过节的传说,给中国的传统春节增添了一笔浓郁的文化色彩。汉朝东方朔的《占书》上,便已有“岁正月一日占鸡”的记载。而古时《农家杂事》上也记载有“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之说,其后再是“蚕、龙、虎、猫、老鼠、壁虎、跳蚤和臭虫”,这一系列一直排到农历十五。其民间也有“正月十二敲柱脚,老鼠抱儿连窝逃;正月十三插柏香,壁虎闻后见阎王;正月十四屋圈灰,跳蚤见后把命催;正月十五扫卫生,臭虫无处可藏身”之说法。
这十五个“节日”的习俗,千百年来相承相袭,在年文化中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其排序中的天气好坏都与对应之物有着重要关系,据说其日阳,所主之物该年则育;其日阴,所住之物该年则灾,具有着浓厚的民间俗语色彩。在落下闳的深远影响下,阆中的春节更是多姿多彩,过年风俗尤为独特。在这里过春节时间较长,讲究颇多。
传承至今的民俗
阆中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记得每到这天,乡亲们都会家家熬一锅“杂粮粥”给孩子们吃,并讲诉关于吃粥这一习俗的有趣民间故事。经世代相传,这一故事在阆中人们的脑海里已扎根。
相传阆中垭口有户秦姓人家,老来得子,名叫宝儿。夫妻早出晚归,宝儿却好吃懒做。等两位老人去世后,直至家里所有粮食都已吃完,在腊七腊八这天,小两口身上衣服单薄,屋里也无柴无火,饥饿的他们只有蜷缩在凉席上面“筛糠”,并满屋子搜索着囤子缝隙里面的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等,最终筹齐一把,熬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可正当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吹倒年久失修的房屋,小两口活生生被压死于房屋底下。自此以后,每到腊八这天,当地人都要给孩子们熬粥,教育他们要勤劳节俭。现在人们也加些肉粒和香料于粥里,以此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
而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则是民间的祭灶日。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差不多家家灶房都有着“灶王爷”的神位,人们尊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阆中的祭灶仪式十分讲究,有着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等级之分。一般灶王爷神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者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有些人家还会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人平安无事。在阆中的祭灶日里,最重要的便是送灶神爷了,这一仪式一般多在黄昏入夜后进行。人们为灶王爷准备糖瓜和用竹编扎成的芝麻杆和喂马的草料,并用糖涂抹于灶王爷嘴的四周。相传灶王爷会在这天上天庭回报每家每户的状况,涂糖则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为自家多说几句好话。晚上时,每家每户就在院子里堆上芝麻杆和松树枝,将灶君请出神龛,与纸马和草料一起焚烧,以表示送灶君。每年除夕这天,人们再在灶前烧香点灯进贡果,进行“接灶”,将新的灶神爷像放上神龛,以求给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千百年后,如今这习俗韵味丝毫不减当年,就像人们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持之以恒。
在祭灶之后,人们就要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作为“迎春日”或者“扫尘日”。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按照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是谐音,扫尘有着“除尘布新”之含义,其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全部扫出门去。
而真正的除夕之夜,则成为过年里最期待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人们也将过除夕称之为“守岁”。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唐朝,在诗人孟浩然的诗里便有提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游走于古城,阆中人认为只有过了二月二春节才算过完的。因为二月二时正处于惊蛰前后,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相传这天,人们曾用玉米炒成玉米花救出了被玉皇大帝惩罚的玉龙,使得大地又开始被春雨滋润,而这一习俗一直被延续下来,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花来孝敬玉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这一民谣一直流传至今。
浓浓年味
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时间与历史的发展,有春节发源地一说的阆中,更显得神圣与隆重,源远流长的春节文化缩影处处可见。
每到春节,整个阆中古城都高高挂着大红灯笼,每家每户都贴春联,并在古城的东、南、西、北四方扎牌坊,川东北的民风民俗与古城的三国文化相互结合,体现出一派独一无二的春节气息。而其独具特色的舞狮、舞龙、放河灯以及秀才赶考、张飞巡城、古城婚嫁、迎銮出銮、击鼓飘香、请火姑娘、亮花鞋、打钱棍、送丝蚕、打春牛、逗幺妹、游百病等大型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无不形象体现着阆中的春节元素、春节风采与春节味道。游玩于其中,才知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幸福安康、快乐吉祥。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同行到充满传说故事的二交寺、长青寺、武庙三圣殿拜祭年神伏羲。或是游走于街,曲径通幽、某个不经意的拐角处,还会惊喜地发现鞭炮与锣鼓声中的春节先圣。而老关镇的“亮花鞋”总是迎来女人们的青睐。每年的正月初一,女性们都要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比赛谁的鞋子做得乖巧。如今的“亮花鞋”与“亮花鞋文化”已经成为当地春节文化里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阆中的人们是幸福的,完整保留下来的春节文化襁褓着这里的人与山山水水。
追溯西汉《太初历》
辉煌灿烂的人文积淀着“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山水阆中,如今更像一场场充满励志与温暖的电影,让人深入其中,叹为观止。历史证明西汉落下闳《太初历》的问世,对阆中人的生活以及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这里春节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
在《太初历》中,其规定以“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年之始,把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还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将每岁末腊月最后一天与新年第一天称呼为“年”。然因春为岁首,故又称为“春节”。
然而“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远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有了岁首这一节庆,只是时间各有不同。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在民间还有着动物过节的传说,给中国的传统春节增添了一笔浓郁的文化色彩。汉朝东方朔的《占书》上,便已有“岁正月一日占鸡”的记载。而古时《农家杂事》上也记载有“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之说,其后再是“蚕、龙、虎、猫、老鼠、壁虎、跳蚤和臭虫”,这一系列一直排到农历十五。其民间也有“正月十二敲柱脚,老鼠抱儿连窝逃;正月十三插柏香,壁虎闻后见阎王;正月十四屋圈灰,跳蚤见后把命催;正月十五扫卫生,臭虫无处可藏身”之说法。
这十五个“节日”的习俗,千百年来相承相袭,在年文化中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其排序中的天气好坏都与对应之物有着重要关系,据说其日阳,所主之物该年则育;其日阴,所住之物该年则灾,具有着浓厚的民间俗语色彩。在落下闳的深远影响下,阆中的春节更是多姿多彩,过年风俗尤为独特。在这里过春节时间较长,讲究颇多。
传承至今的民俗
阆中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记得每到这天,乡亲们都会家家熬一锅“杂粮粥”给孩子们吃,并讲诉关于吃粥这一习俗的有趣民间故事。经世代相传,这一故事在阆中人们的脑海里已扎根。
相传阆中垭口有户秦姓人家,老来得子,名叫宝儿。夫妻早出晚归,宝儿却好吃懒做。等两位老人去世后,直至家里所有粮食都已吃完,在腊七腊八这天,小两口身上衣服单薄,屋里也无柴无火,饥饿的他们只有蜷缩在凉席上面“筛糠”,并满屋子搜索着囤子缝隙里面的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等,最终筹齐一把,熬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可正当小两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吹倒年久失修的房屋,小两口活生生被压死于房屋底下。自此以后,每到腊八这天,当地人都要给孩子们熬粥,教育他们要勤劳节俭。现在人们也加些肉粒和香料于粥里,以此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
而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则是民间的祭灶日。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差不多家家灶房都有着“灶王爷”的神位,人们尊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阆中的祭灶仪式十分讲究,有着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等级之分。一般灶王爷神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者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有些人家还会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人平安无事。在阆中的祭灶日里,最重要的便是送灶神爷了,这一仪式一般多在黄昏入夜后进行。人们为灶王爷准备糖瓜和用竹编扎成的芝麻杆和喂马的草料,并用糖涂抹于灶王爷嘴的四周。相传灶王爷会在这天上天庭回报每家每户的状况,涂糖则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为自家多说几句好话。晚上时,每家每户就在院子里堆上芝麻杆和松树枝,将灶君请出神龛,与纸马和草料一起焚烧,以表示送灶君。每年除夕这天,人们再在灶前烧香点灯进贡果,进行“接灶”,将新的灶神爷像放上神龛,以求给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千百年后,如今这习俗韵味丝毫不减当年,就像人们一直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持之以恒。
在祭灶之后,人们就要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作为“迎春日”或者“扫尘日”。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按照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是谐音,扫尘有着“除尘布新”之含义,其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全部扫出门去。
而真正的除夕之夜,则成为过年里最期待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人们也将过除夕称之为“守岁”。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唐朝,在诗人孟浩然的诗里便有提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游走于古城,阆中人认为只有过了二月二春节才算过完的。因为二月二时正处于惊蛰前后,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相传这天,人们曾用玉米炒成玉米花救出了被玉皇大帝惩罚的玉龙,使得大地又开始被春雨滋润,而这一习俗一直被延续下来,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花来孝敬玉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这一民谣一直流传至今。
浓浓年味
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随着时间与历史的发展,有春节发源地一说的阆中,更显得神圣与隆重,源远流长的春节文化缩影处处可见。
每到春节,整个阆中古城都高高挂着大红灯笼,每家每户都贴春联,并在古城的东、南、西、北四方扎牌坊,川东北的民风民俗与古城的三国文化相互结合,体现出一派独一无二的春节气息。而其独具特色的舞狮、舞龙、放河灯以及秀才赶考、张飞巡城、古城婚嫁、迎銮出銮、击鼓飘香、请火姑娘、亮花鞋、打钱棍、送丝蚕、打春牛、逗幺妹、游百病等大型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无不形象体现着阆中的春节元素、春节风采与春节味道。游玩于其中,才知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幸福安康、快乐吉祥。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同行到充满传说故事的二交寺、长青寺、武庙三圣殿拜祭年神伏羲。或是游走于街,曲径通幽、某个不经意的拐角处,还会惊喜地发现鞭炮与锣鼓声中的春节先圣。而老关镇的“亮花鞋”总是迎来女人们的青睐。每年的正月初一,女性们都要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比赛谁的鞋子做得乖巧。如今的“亮花鞋”与“亮花鞋文化”已经成为当地春节文化里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阆中的人们是幸福的,完整保留下来的春节文化襁褓着这里的人与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