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铁蛋白某些特性的研究(二)

来源 :植物生理学报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铁蛋白能与Mg-ATP结合,而钼铁蛋白则不能。每分子铁蛋白结合2个分子Mg-ATP。结合常数K为13.3~15.6μM。铁蛋白与不同浓度ATP结合时符合S型动力学。铁蛋白引起结合Mg-ATP后构型变化。在未变性的铁蛋白的12个半胱氨酸残基中,只有4个可被羧甲基化,加入Mg-ATP或低浓度对氯汞苯甲酸后,只有2个半胱氨酸残基被羧甲基化。对氯汞苯甲酸抑制铁蛋白活性,先加Mg-ATP再加列氯汞苯甲酸,能保持部分活性。
其他文献
§1 引言 最近十年来,迅速兴起了一门边缘学科,叫做“光学信息处理”。 它是光学和电子学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产物。如果我们把比较成熟的电子技术比做成年人的话,那么光学信息处理才刚刚跨入少年时代。然而它在某些方面已具备了电子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向电子技术挑战。 在识别领域中的光学处理系统一出现,就以它固有的高速、并行处理数据的本领吸引着电子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们的注意,并且促使他们开始对这一新领域从电子
期刊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成员。它吸收日光能并将日光能固定。为日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奠定了基础。所以叶绿素是人类最终能源的基石。 叶绿素是一个卟啉化合物,中心有一个金属镁原子,金属镁原子与吡咯环的四个氮原子配位。这四个吡咯环又以CH桥相联,
期刊
本文分析了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对汉字输入编码的要求;讨论了汉字的信息量、理想化的最小按键次数和编码效率;提出了两种利用小键盘的汉字输入方法。汉字形声编码较适用于简单的电传机终端或脱机形成纸带,输入一个汉字的平均按键次数在2.5次左右;联想式人机对话输入方法则适用于一般的计算机或具有一定功能的汉字终端,平均按键次数可减到1.5次左右。经过实际使用,证明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
在字体限制较少的手写体数字的自动识别方面,日本早在1967年就已获得较好的结果,并开始应用于邮政方面的阅读分拣机。近年来更进一步发展为能识别48种手写字符的计算机输入装置。美国在阅读字体有限制的手写数字方面也早已达到可以实用的程度。如六十年代的IBM-1287,1288,七十年代的1nput-3,1nput-80等。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可靠、快速的字符自动识别技术已成为一个日益显得重要的课题,手写体
期刊
6-苄氨基嘌呤在0.05 ppm浓度可以延缓离体小麦叶片的衰老,并且阻止游离氧基酸的迅速累积。核酸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当与6-苄氨基嘌呤同时处理离体叶片不能抵消6-苄氨基嘌呤的上述效应。6-苄氨基嘌呤的这种效应不是由于抑制了离体叶片的呼吸。~(14)C-葡萄糖参入实验及放射自显影图谱的比较表明6-苄氨基嘌呤阻止游离氨基酸累积既不是由于抑制了氨基酸以葡萄糖为碳架的合成,也不是通过刺激叶片蛋白质的合成,
期刊
水稻播种的适期问题早为人们所重视,远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已有审时的记载,论及下种得时与失时的利弊。八百年前《陈(?)农书》明确指出,培育壮苗在于“种之以时,择地得宜……”,并描述了才暖便下种,寒潮袭击,气温激变,幼苗为暴寒所折的状况。这些经验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水稻实践,对农时和气候变化规律深入了解的高度概括。
期刊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叶绿体照光时形成的高能态与光合磷酸化的关系。结果如下:恒态下,苯二胺等弱有机碱可大大促进高能态(Z~*)的积聚。但是在起始时间内与对照相比,Z~*的形成却被显著抑制,而对光合磷酸化(PSP)活力影响很小。这说明这时推动ATP形成的动力可由⊿H~+以外形式的高能态来提供。当叶绿体照光时,分别用可去除类囊体膜内外AH~+的解联剂NH_4Cl或可消除电位差(⊿E)的载离子体短杆菌环肽(G
期刊
测定土壤水分是研究水文和农业灌溉排水的一个内容。过去测量土壤水分主要用土钻法,使用不便,效果也不理想,如土样烘干就需105~110℃恒温6~8小时,同时还要扰动土壤。中子法是目前国际上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
期刊
生长和抗性常呈相反消长的关系,这是用药剂来控制生长因而提高抗旱性的理论基础。Halevy和Kessler(1963)报告用生长抑制剂“CCC”(2-Chloro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和“Phosfon”(2.4 dichlorobenzyl tributyl phosphorium chloride)提高了菜豆的抗旱性,但是没有探究其作用的性质。
期刊
如何把空气中的分子氮固定下来,并还原为氨,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关心的问题。其所以重要,是因为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目前工业生产的氨,是在高温、高压下,应用纯净的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合成的。而自然界中的固氮菌的固氮作用,则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因此如何模拟固氮菌来固定氮并还原为氨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化学和生物化学工作者的兴趣。近年来,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自从196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