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廉江老区石角镇,一提起邓春光和他的春光茶,无人不晓。
邓春光原是石角镇水库移民,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的生活状态,他在1991年开始种植大叶绿茶,1993年茶叶正式投产炒制。初时,由于交通不便,他得骑上自行车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将自己生产的茶叶拿到县城里销售。但不管如何艰难,邓春光靠着几分地,一口铁锅,开始了他的手工制茶事业。
这一做就是六年。这六年,他干出了信心,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把原来的纯手工制茶方式改成全机械化生产模式。在九十年代的农村,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邓春光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刚刚毕业回到家中的二儿子配合他一起改良设备。几年间,茶厂机械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增加,茶叶基地也从原来的几分地扩大到十多亩,同时向茶农收购茶青,也带动帮扶了当地十多户茶农。
“几年辛苦付出,生活越过越好了,可我在想,如果能以茶叶产业带动更多的周边移民群众一起致富那该多好。”敦厚、朴实的邓春光不仅这样想,也付出了行动,他和儿子走家串户发动群众,耐心地向他们宣传种茶的好处。可是不曾想,多年来一直过着插秧种田、自给自足生活的农民一时间转不弯来,不仅不响应,有的甚至还说“我种茶你生产,这不分明叫我为你挣钱吗?”
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没有打消邓春光的念头,他找到了湛江、廉江老促会领导,表明了自己想扩大茶厂生产、带动当地群众种茶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邓春光的一番话让老同志们看到了茶厂的发展潜力。
“我们和廉江老促会的同志多次来到茶厂参观与考察,调查周边环境,经过多方探讨,觉得金萱茶(台茶十二号)更适合本地生产,产量高,味道佳,品质也高于原有的大叶茶,而且在湛江市已经有了中国茶叶大镇长山镇种植金萱茶的成功案例。”回想起那段往事,湛江市老促会会长植标志还记忆犹新。
为了促进茶厂更快更好发展,湛廉两级老促会的老同志们多次召集群众,通过举办茶叶种植培训班,引导群众,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响应。2003年冬老促会免费引进80万棵价值4万多元的金萱茶苗,又帮助建设了8亩茶苗基地和水利设施,茶厂负责人工管理。一年的时间茶苗成活率达80%,邓春光又把茶苗免费分发给周边60多户村民种植。
2006年12月23日,植标志,全继春,邓兆爵等老领导又带着当地60多名茶农来到长山镇学习种茶经验,慢慢地,当地茶叶种植规模逐步发展到150多亩。
可是很快,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摆在了邓春光的面前,让茶厂几度陷于困境。
首先是厂房问题,茶厂原有的厂房和设备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茶叶生产和加工。邓春光告诉记者,2008年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他靠着向亲戚朋友借款,新建了一间320平方米的厂房。湛廉两级老促会也于2009年赞助机械设备8万余元。其次是茶叶的销售问题。茶厂于2009年正式大规模收青制茶,而金萱茶是一个新品种,零起步,依赖茶厂原有的旧市场是没办法将产出的茶叶完全销售出去的。茶叶销售跟不上,那么茶厂必然面临停产,甚至有可能倒闭。
“2009年正处于世界金融风暴,茶叶受到严重冲击,市场价格一直低廉,茶厂一直处于销售波动状态。茶厂茶青收购价过于偏低,茶农必不好受,这一年里,茶农经常到茶厂埋怨,还经常向老促会干部领导投诉茶青收购价格低,甚至有的茶农直接把辛苦种植了几年的茶叶基地毁掉改种其他作物。”邓春光说,当时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一年,茶厂也因为销售跟不上损失8万元。“尽管这样,我们还是相信,茶厂总会好起来的,立足山区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梦想终究会实现的”。
在湛、廉老促会的信任和支持下,茶厂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茶叶得到了肯定,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茶青收购价格也抬升了,茶厂终于走上了正轨。
2011年4月14日,为推广茶厂生产经验和提高茶农管理茶叶技术水平,湛、廉老促会专门在茶厂举办了一期种茶技术培训班,当天,石角镇数十位群众参加了培训。
现在,春光茶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在廉江城,在石角镇,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年茶厂又将茶叶档次提高,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迈进,茶农收入更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茶农开始扩大种植规模,那些曾经砍掉茶树的茶农也后悔当初的冲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据茶厂统计,2009年茶农仅茶叶一项年人均纯收入375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元,有的茶农甚至达到了万元以上的纯收入。“当然这个数字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茶厂基础建设和设备还要不断完善,还要建设更多新品种基地,通过茶叶生产带动石角经济发展,这是我们茶厂的梦想,也是湛、廉两级老促会领导的期盼。”邓春光话不多,但谈起茶场的未来规划却头头是道。
“在老区,创业确实不容易,但春光茶厂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份执著的信念。”湛江老促会会长植标志说。
邓春光原是石角镇水库移民,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的生活状态,他在1991年开始种植大叶绿茶,1993年茶叶正式投产炒制。初时,由于交通不便,他得骑上自行车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将自己生产的茶叶拿到县城里销售。但不管如何艰难,邓春光靠着几分地,一口铁锅,开始了他的手工制茶事业。
这一做就是六年。这六年,他干出了信心,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把原来的纯手工制茶方式改成全机械化生产模式。在九十年代的农村,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邓春光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刚刚毕业回到家中的二儿子配合他一起改良设备。几年间,茶厂机械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增加,茶叶基地也从原来的几分地扩大到十多亩,同时向茶农收购茶青,也带动帮扶了当地十多户茶农。
“几年辛苦付出,生活越过越好了,可我在想,如果能以茶叶产业带动更多的周边移民群众一起致富那该多好。”敦厚、朴实的邓春光不仅这样想,也付出了行动,他和儿子走家串户发动群众,耐心地向他们宣传种茶的好处。可是不曾想,多年来一直过着插秧种田、自给自足生活的农民一时间转不弯来,不仅不响应,有的甚至还说“我种茶你生产,这不分明叫我为你挣钱吗?”
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没有打消邓春光的念头,他找到了湛江、廉江老促会领导,表明了自己想扩大茶厂生产、带动当地群众种茶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邓春光的一番话让老同志们看到了茶厂的发展潜力。
“我们和廉江老促会的同志多次来到茶厂参观与考察,调查周边环境,经过多方探讨,觉得金萱茶(台茶十二号)更适合本地生产,产量高,味道佳,品质也高于原有的大叶茶,而且在湛江市已经有了中国茶叶大镇长山镇种植金萱茶的成功案例。”回想起那段往事,湛江市老促会会长植标志还记忆犹新。
为了促进茶厂更快更好发展,湛廉两级老促会的老同志们多次召集群众,通过举办茶叶种植培训班,引导群众,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响应。2003年冬老促会免费引进80万棵价值4万多元的金萱茶苗,又帮助建设了8亩茶苗基地和水利设施,茶厂负责人工管理。一年的时间茶苗成活率达80%,邓春光又把茶苗免费分发给周边60多户村民种植。
2006年12月23日,植标志,全继春,邓兆爵等老领导又带着当地60多名茶农来到长山镇学习种茶经验,慢慢地,当地茶叶种植规模逐步发展到150多亩。
可是很快,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摆在了邓春光的面前,让茶厂几度陷于困境。
首先是厂房问题,茶厂原有的厂房和设备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茶叶生产和加工。邓春光告诉记者,2008年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他靠着向亲戚朋友借款,新建了一间320平方米的厂房。湛廉两级老促会也于2009年赞助机械设备8万余元。其次是茶叶的销售问题。茶厂于2009年正式大规模收青制茶,而金萱茶是一个新品种,零起步,依赖茶厂原有的旧市场是没办法将产出的茶叶完全销售出去的。茶叶销售跟不上,那么茶厂必然面临停产,甚至有可能倒闭。
“2009年正处于世界金融风暴,茶叶受到严重冲击,市场价格一直低廉,茶厂一直处于销售波动状态。茶厂茶青收购价过于偏低,茶农必不好受,这一年里,茶农经常到茶厂埋怨,还经常向老促会干部领导投诉茶青收购价格低,甚至有的茶农直接把辛苦种植了几年的茶叶基地毁掉改种其他作物。”邓春光说,当时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一年,茶厂也因为销售跟不上损失8万元。“尽管这样,我们还是相信,茶厂总会好起来的,立足山区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梦想终究会实现的”。
在湛、廉老促会的信任和支持下,茶厂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的茶叶得到了肯定,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茶青收购价格也抬升了,茶厂终于走上了正轨。
2011年4月14日,为推广茶厂生产经验和提高茶农管理茶叶技术水平,湛、廉老促会专门在茶厂举办了一期种茶技术培训班,当天,石角镇数十位群众参加了培训。
现在,春光茶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在廉江城,在石角镇,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年茶厂又将茶叶档次提高,从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迈进,茶农收入更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多茶农开始扩大种植规模,那些曾经砍掉茶树的茶农也后悔当初的冲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据茶厂统计,2009年茶农仅茶叶一项年人均纯收入375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元,有的茶农甚至达到了万元以上的纯收入。“当然这个数字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茶厂基础建设和设备还要不断完善,还要建设更多新品种基地,通过茶叶生产带动石角经济发展,这是我们茶厂的梦想,也是湛、廉两级老促会领导的期盼。”邓春光话不多,但谈起茶场的未来规划却头头是道。
“在老区,创业确实不容易,但春光茶厂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份执著的信念。”湛江老促会会长植标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