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致类心肌梗死样ST-T改变1例

来源 :心电与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报道1例电击伤致类心肌梗死样ST-T改变病例。电击伤后心电图ST-T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抬高以及T波低平。本研究认为,无论电击伤所涉及的电压如何,均应获得初始心电图以尽早发现相关异常,以利于后续对比。对于发现心电图异常的电击伤患者,应尽早进行心电监测,完善心肌酶谱和超声心动图的评估,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患者52例作为无复流组,另选择同期术后正常血流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CI相关资料及入院时血清sLOX-1、sICAM-1、IL-17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无复流组发病至血管再通
1型Brugada波是指右胸V1~V3穹窿型ST段抬高,是一种罕见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因易诱发恶性心血管事件而受到临床关注。本文报道1例发热致1型Brugada波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型心电图改变的重视。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孕晚期妊娠糖尿病(GDM)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确诊的孕晚期GDM孕妇57例,根据其是否伴HDCP分成两组,GDM组31例,GDM+HDCP组26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产检的孕晚期健康孕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
吴门医派作为江南文化的精粹,曾经以“吴中医学家天下”之称在中国医学史上独领风骚,为人民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因此,对吴门医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特色等进行溯源研究,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贵财富,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也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适应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新要求,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目的比较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为评估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心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各120例分别作为感染组及患者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对象进行心电图检测,比较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ST-T改变、左心房/左心室肥大、右心房/右心室肥大、QT间期延长及其他心电图异常。结果3组对象快速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及心电图异常总数比较,差异
线粒体通过其产生能量而被视为细胞的动力源,近年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线粒体被认为是活性氧产生、炎症、新陈代谢和细胞死亡的关键调节剂。现有证据表明线粒体DNA(mtDNA)损伤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本文对有关线粒体损伤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在体检中心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体检者的依从性,减少体检者的等候时间以及检查时间,提高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加体检者的满意度,有助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医学体检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心脏起搏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引起的电-机械失同步会增加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发生的风险。生理性起搏通过直接夺获传导系,带来更好的心室收缩同步性。房室结以下,希氏束起搏(HBP)是贴近生理的起搏方式,但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缺点亦不断显现。左束支起搏(LBBP)具有克服HBP局限的可能,早期研究已证明其较好的临床实践可行性。本文就LBBP的手术方式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左肺静脉共干(LCPV)与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再次射频导管消融(RFCA)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再次RFCA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137例,其中,LCPV患者(观察组)30例,正常肺静脉患者(对照组)107例,再次RFCA术中观察肺静脉电位再连接情况,随访终点为再次RFCA 3个月后出现持续时间≥30s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再次RFCA术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左肺静脉下端肺静脉电位再连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比38%,P<0.01)。随访期
目的 探讨急诊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病类型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率(HR)、呼吸(RR)、收缩压(SB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8%,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