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记忆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每个生产队都种有成块成块的高粱,只可惜它不是主粮。
   但正是高粱的稀少,方显出它抽穗时节美丽的青春期。这时的高粱,高出其他庄稼半截,被一片片碧绿簇拥和包围着,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长长的叶片相互缠绕,微风吹过,沙沙作响,如琴似弦。青色果穗一个劲地往上蹿长,像是挂满了一串串微红的花椒,相互依偎、含娇带羞。高粱地比较隐蔽,野草鲜嫩,葳蕤成片。我和小伙伴经常出没于高粱地割草、玩耍,有时还会发现幾棵野生的香瓜。休息的时候,常常找一块空地,把周围的高粱秆聚拢到一起,用高粱叶捆住,搭建成一个简单的庵屋,上面用高粱叶盖住遮阳,地上铺些高粱叶,躺在上面睡觉,品尝偶尔得来的香瓜,静静体验来自田野的风骚。秋风夹杂着泥土的芳香吹来吹去,蝈蝈“吱吱吱吱”地使劲鸣叫,再加上阳光照射投下的斑驳倩影……
   高粱收割时,一望无际的豫北平原,仿佛在飘动着一块块偌大的红绸,把大地点缀得娇艳无比。火红的高粱穗像一把把举上头顶的火炬,昂扬挺拔,热情雄浑,尽情展示着一怒冲天的血性和不屈不挠的品格。乡亲们兴奋地用镢头把高粱连根刨掉,放到地上一字排开,然后用镰刀将高粱秆的上部分割掉,运回场院晾晒。霎时,整个场院像是落上了一片火烧云。几天后,高粱脱粒入仓,脱粒的高粱穗则分发给社员,做成了笤帚或炊帚。
   高粱秆的用途却很大,大人们可以把外皮去掉,织成箔,或放置东西,或建房时放在檩条上,充当隔板,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预制板。那个年代农村都比较穷,住不起真砖到顶的砖瓦房,家家户户住的基本上都是这种老土房。特别是厨屋,经过烟熏火燎,黑得冒油,是名副其实的老屋。另一种是用石磙把高粱秆压扁,取之里皮,编织成床席或茓子,床席用来铺垫睡觉,茓子用来囤粮。还有一种是不成材的高粱,这种高粱不是长在路边,就是缺少营养,高粱秆上部如筷子粗细,高粱穗上结不了多少籽粒。对于这部分高粱秆,乡亲们也舍不得把它扔掉,而是用它的上部编成筐子,以盛食物。我家现在用的馍筐,都是老母亲用弟弟田间地头点种的高粱秆亲手编的,绿色、环保、耐用,我有20多年不用商场里卖的塑料筐了。
   主粮不够吃,副粮冲在前,但高粱面吃起来确实不如小麦面。为了使主粮和副粮搭配着吃,母亲都是变着法把高粱面做得非常可口。印象最深的是,我家买了一个底部全是窟窿眼的面盆,十天半月母亲都要和上一块高粱面,然后放到面盆里,通过手压使高粱面从面盆窟窿眼漏到事先准备好的清水里。面团掉进水里的一瞬间,像是一条条小鱼在盆中游动。接着,把面鱼放到锅里煮熟,捞起来再用凉水冰一下,倒入蒜汁、食醋,滴上几滴香油,这样,一盆面鱼便宣告完成,吃起来,降暑,清凉剔透、香气四溢。
   现在,老家农作物种植发生了很大变化,小麦、玉米等主粮还吃不完,谁还大面积种植产量不高的高粱?即使种植,也只是星星点点了。
其他文献
太公祭    时九月,序属三秋。盛世盛典,盛典深思。值太公尚父三千一百四十五周年华诞日,姜氏子民会牛山之麓,淄江之滨,追始祖之圣德,慕尚父之伟业,肃然起敬,而祭之以文曰:  太公尚父,东海上人,胸怀天下,心系民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德利风俗,其法正天下,其术谋庙胜。逢无道之世,民不聊生,遂以天下为己任,率民伐罪,鹰扬纵横;除暴禁虐,救世济苍生。辉耀大地,光利天下,殷灭周兴。封地建齐,德威兼济,
我发现托尼·加德纳坐在游客当中的那天早上,春天刚刚降临威尼斯这里。我们搬到外面广场上来刚好一个星期——跟你说,真是松了口气,在咖啡厅的最里面演奏又闷又挡着要用楼梯的客人的路。那天早上微风习习,崭新的帐篷在我们身边啪啪作响,我们都觉得比平时更加愉悦和精神,我想这种心情一定反映在我们的音乐里了。  瞧我说得好像我是乐队的固定成员似的。事实上,我只是那些个“吉卜赛人”中的一个,别的乐手这么称呼我们,我只
儿子自小拒绝吃带皮的苹果  我百思不解。一个天然的果实排斥另一个  果实,一条在春天就开始分岔的河流。  我们只好将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皮  削去,这卷曲的彩色正是他  一度所热爱的。他三岁时用过这几种油彩  绘就一幅斑斓的地球。而现在,我们削去它  从极地,沿着纬度一圈一圈削去  原载《海燕》2017年第3期  責任编辑:子非
王玲和盛伟是高中同学。在校三年里,王玲记得盛伟性格有些怪,经常一个人躲在没人的角落手舞足蹈地朗诵外国人的诗。    王玲是县城里长大的孩子,无忧无虑,不像盛伟来自农村,经常是一脸的凝重,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什么。因为盛伟在班级里学习好,女生们常在私底下议论这个农村青年将来考名牌大学是手里捏定了的事,况且,他人又长得标致,鼻子是鼻子,脸是脸,几乎挑不出什么缺陷。这样一来,女生们就开始猜测盛伟会爱上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纪传体的史书,是历朝“正史”的第一部;同时,《史记》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著作之一,是我国写人文学的开创者,是我国传记文学与文言小说的始祖;此外《史记》集先秦与西汉文化之大成,还具有某种古代百科全书的性质,因此要想探讨任何一种文化、一门学问的历史渊源,往往就要通过《史记》这个门径、这个台阶,由此入手可以事半功倍。  《史记》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贡献  首先是司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晴  下午,放学回到家里,我看见妈妈脸色苍白、眉头紧锁地躺在床上。一看就知道妈妈是生病了。看到妈妈这么难受,我心疼极了,心想:平时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还要辛苦地工作,肯定是累病了。  我看看墙上的钟,已经是四点了,锅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厨房里的碗筷都干干净净的。妈妈是不是连午饭都没有吃啊?我翻了翻橱柜,见柜子里还有两包挂面。要不先给妈妈煮碗面吧?说干就干。我先往锅里加
2021年已经到了,站在新年的起点,你有哪些愿望和计划呢?小朋友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六(1)班 宗翊轩  流年似水,桃符更新,告别2020年,我满怀着憧憬迎来了2021年。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回忆起五年多的点点滴滴,第一次戴红领巾、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第一次竞选大队委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在这最后的半年时光里,我希望自己更
我家的正堂屋,是一栋一楼一底的木结构板壁房。堂屋正大门的两边,各有一扇大大的九宫格花窗。窗子的另一侧是两根双手合抱的大立柱,立柱一直往上支撑着木楼和房梁。门前的屋檐称“杆檐”,“杆檐”的上面是二楼向外延伸的木板楼,酷似我们重庆地区的“吊脚楼”。就在出门靠右的一根立柱上,长年高高挂着一个黑不溜秋的竹篾筐。  小时候,我们不知道那里面究竟装了什么好东西,总觉得很神秘。一天,等大人们都不在的时候,我们几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晴  “你们能不能安静点!”妈妈一声怒吼,感觉大楼都抖了三抖;緊接着,“砰”的一声,门打开了,妈妈瞪着铜铃似的双眼,目光在我、弟弟、爸爸三人身上移来移去,眼里满是燃烧的火焰,我们谁要是回应的话,妈妈定会将一腔怒火发泄到他身上。  向来文静的妈妈,今天为何怒气冲天?缘何与往日相比判若两人?这一切都源于录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停课不停学,于是安排妈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底,日历还剩最后几张的时候,父亲总会从代销店请回一本大约64K大小的“号头”,封面通常是财神爷之类的。  我们兄弟俩总是第一时间翻看着,查找春节在哪一天,然后,我们就会把哪一天折叠起来,开始扳着指头倒计时来,因为过年意味着可以吃到大鱼大肉,还可以穿新衣服。更換日历的时候,父亲总会说“一年又过去了,每人又添一岁了”,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父亲感叹中蕴藏着的一年的不易和艰辛。随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