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出本院儿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86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纳入常规组与PDCA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好评率。结果:PDCA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SF-36評分高于常规组(P<0.05);PDCA组患儿家属管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PDCA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好评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快速消除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且可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好评率。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支气管炎;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4. R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47-02
  支气管炎属于儿科的一种多发病,该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会对患儿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所以,临床针对该病应及早诊治。而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地促进作用,有助于患儿康复[2]。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可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快速展开,对提高管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3]。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就86例患儿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明确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优势,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出本院儿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86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将患儿纳入常规组与PDCA组各43例。常规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12(7.1±2.4)岁;病程1~9(5.4±1.5)d。PDCA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12(7.3±2.3)岁;病程1~9(5.6±1.4)d。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病历完整;(2)经X线、肺功能等检查证实,满足《实用儿科学》中有关支气管炎的诊断规定,均出现一定程度地发热、喘息、咳嗽等症状;(3)家属对研究情况了解,自愿参与并配合整个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等脏器疾病;(2)全身免疫性疾病;(3)精神疾病;(4)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根据科室的传统管理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排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1.2.2 PDCA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1)计划(plan):根据PDCA循环法管理计划,调查并分析科室的护理管理现状,总结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2)执行(do):设定提高支气管炎患儿护理质量的预期目标,严格遵照计划环节制定的管理计划实施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做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工,责任明确到人;加强对儿科护士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专业知识、沟通技巧以及护理技能,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患儿实施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优化护理流程,对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全面掌握患儿的基本信息,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予以处理;发热时让患儿卧床休息,予以物理降温,体温>38.5℃时及时予以药物降温;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多喝白开水,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检查(check):检查计划执行结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符,做好管理工作的记录,每月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4)处理(act):对前期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价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效果,找出仍然存在的不足,将其列为下一个循环的重点处理对象,直到完全解决为止。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症状包括发热、喘息、咳嗽。(2)对比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运用PFT1肺功能仪检测。(3)对比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运用AU3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运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4]。(5)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运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越好[5]。(6)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好评率:指导家属填写问卷,分为好评、中评、差评。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Fisher χ2、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PDCA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对比   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兩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比
  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比
  PDCA组患儿家属管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5。


  2.6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好评率对比
  PDCA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好评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6。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主要因病毒感染所致,也有部分患儿是因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所致[6]。营养不良、变态反应、慢性鼻炎、咽炎等也是引发该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小儿支气管炎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尤其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小儿,病情容易出现迁延不愈,继而引起主要脏器损伤,导致预后变差[7]。该病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减轻气道反应、清除呼吸道炎症。但是小儿的免疫力较差,治疗难度升级,且其天生好动,情绪易波动,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提高疗效,使患儿病情得到尽快控制[8]。所以,加强护理管理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PDCA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提示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快速缓解,继而减少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费用。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常规组,提示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患儿肺功能的恢复以及促炎细胞的清除,可促进患儿尽早康复。PDCA组患儿管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提示PDCA组患儿的预后情况更好,分析原因,与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关系。PDCA循环管理对家属的影响方面,对比结果显示,PDCA组患儿家属管理后的SAS、SDS评分较低,且护理好评率较高,说明PDCA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更好,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更高。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在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快速消除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且可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好评率,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 李杏利,侯宁.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34-1736.
  [2] 苏丽端,黄枫玲,王黎明.PDCA管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0):180-182.
  [3] 卢丰,聂绸英.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38-2139.
  [4] 王梦华,陈侃,谢雯.行为护理路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32):181-182.
  [5] 欧良红.PDCA循环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267-268.
  [6] 刘晓瑜,赵学霞.PDCA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并发症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9):863-864.
  [7] 林志红,王妍炜,刘姝,等.PDCA循环法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1):1437-1439.
  [8] 杨艳艳,王亚斐.PDCA循环护理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依性及肺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2):254-25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支持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创伤中心平台支持的MDT和绿色通道模式下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会诊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启动相关指标、时效性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GCS、T
【摘要】目的:评估使用直接脑刺激和神经监测下,对比唤醒麻醉下开颅与全麻下开颅治疗胶质瘤的切除范围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行唤醒麻醉下开颅手术(AC)和全身麻醉下开颅手术(GA)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评估两组肿瘤切除范围、术后第一天卡氏(KPS)评分、延迟KP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AC组的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GA组(P<0.05),近全切除率及次全切除
【摘要】目的:探讨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心理弹性、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接受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疼痛程度、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强、乐观、坚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水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结石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血清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胆管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取综合血压的控制方式观察颅内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预后疗效。方法:所选取得70例患者均是在廉江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血压控制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效果、血压的起伏变化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生命体征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h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单双号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系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对症抗炎治疗,同时,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系统组实施系统规范化护理。结果:护理期间系统组的运动、服药、饮食、复诊等依从性分别为96.00%、100.00%、96.00%和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1448例分娩后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724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产后保健护理,对两组产妇均行1个月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和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QO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的91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MDT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R)、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
【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术后患者呕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4例术后呕吐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7例(加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的呕吐积分、恶心积分和饮食障碍积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