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 井
水井,作为我们另一个肉身而存在。在早晨在黄昏,井边的人,用木桶和绳索朗诵生活。井通常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和月亮遥遥相望。我们在井院里,洗菜,洗衣服,洗头,洗澡。我们在这里窃窃私语。我们在这里独坐,目不转睛地遥望星辰。我们在这里和相爱的人,亲吻,紧紧地拥抱。我们把井水挑回家,煮饭煮茶,做豆腐。我们把井水装进瓶子里,带到异乡,也就是把井背在了身上,也就是把井里的月亮背在了身上,也就是把井里沉落的面影背在了身上。
在井院,我们架起一个两米高的杩槎,一个长长的竹棍扎在杩槎上,竹棍的一頭固定着一根铁索,铁索有挂钩,把水桶挂在挂钩上,探入井里,打水。竹棍的另一头,坠一个大石块,竹棍成了杠杆,把水提上来。这就是打井水的桔槔。高高的桔槔,是异乡人的记忆坐标。桔槔,高过了万丈高楼,高过了灵山,高过了黄岗山,高过了脚下的任何一座山。我们仰起头,桔槔耸入云端。桔槔是移动的,我们走到哪儿,它就移动到哪儿。月亮挂在桔槔上,摇晃,像一个水罐。水罐里,有荡漾的水声,似乎藏着一条地下河。
枫林鲜有水井,河边人家,无须打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饶北河上游,建了华坛山萤石矿加工厂,废水含有硫,污染了整条河,鱼虾不存,人下河洗澡,皮肤长出红斑疹,更不能洗菜洗衣了。村里开始打井。打井师傅来了,四处勘探,都难以找到适合打井的地方——村里多焦土,焦土层太厚,水出不来。打井师傅说,打一口井,花费太大,不如在山边打井,山边是黄泥,山泡泉多,水源充足。石拱桥边,有了第一口井。桥边有一棵柳树,碗口粗,夏季,把整个井院都遮了荫,很是凉爽。井是双眼井,一口打水喝,一口洗衣洗菜。还有一个大水池,池边铺了青石板,小孩可以坐在青石板上玩水。水是泡泉,冬暖夏凉。暑气日盛,我们把丝瓜、冬瓜、金瓜、西瓜,扔进水池里,要吃的时候,捞上来。瓜,一个个地浮在水面上,绿绿的。浸水半天的西瓜,切开,有一股凉气,吃几口,身上暑气全消。我们去田里干活,带一个毛竹罐去装水喝。毛竹罐相当于大茶杯,可以盖起来,密封。淌足了汗,我们坐在田埂上,把毛竹罐打开,仰起脖子,咕噜噜,喝到肚子发胀。冬天,井口有绵绵不断的热气,白白的。早晨,水池边,围了一圈的人,洗脸刷牙。尤其是有乡邻做喜事,藕、荸荠、芋头、黄豆、萝卜、海带、冬笋、明笋、鱼,用箩筐挑到水池去洗,七八个男男女女,蹲在水池边,叽叽喳喳地说笑,暖阳照着,一家子的喜庆,便是整条巷子的喜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猜想,刘禹锡的陋室边上,也有水井。水滋生苔藓。井边有青色苔藓。苔藓有绒毛,青黝色,若是有积水,绒毛浮起来,像绿水母。苔藓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苔藓是不会死的,暴烈的太阳,把它晒得枯焦,晒出干燥的螺旋藻模样,用脚踩,变成粉末,只要有水打湿,过一夜,苔藓又绿了。山区多雾,多露水,又在井边,苔藓常年油绿。苔藓有两种,地面上的,像绒毛,如动物的皮毛,叫灰藓;井里的,有枝茎,沿井石爬,印出花美图案,叫水苔。“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沈约《咏青苔诗》)苔藓给人荒凉感,是故园破败、故人凋敝的隐喻。水井边的苔藓,则有水意绵绵之感,人丁繁茂,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一双红鲤鱼,在水井里,恍若故人。鱼始终不长,巴掌大,巧活灵便。鱼是信号灯,水被投毒了,受重污了,红鲤鱼会死,或浮起来,腹部朝上。也有米虾,针头大,一群群,吸附在水下的青苔或地衣里。偶尔有青蛙,跳,跳,跳,不小心把井沿当作了跳台,扑通一声,落下了井,再也上不来。蛙便哇哇哇叫个不停。坐井观天的蛙,是最孤单的蛙,没有伴侣,也没子嗣。把水桶扔下去,扑通,把水提上来。蛙见桶落下去,惊慌地乱跳,要么钻入水里,要么躲在石缝里。桶七上八下,没个消停。过了几天,蛙习以为常,桶落下去,它也不躲闪,耷拉一下脑袋,眼睛睁大大的。桶搲水上来,也把蛙搲了上来。夏日溽热晌午,蛇会盘在井圈,像一堆牛屎,乌黑黑。井边多青蛙,多田鼠,蛇吐着信子,捕捉到了食物的腥味,嗦嗦嗦,从山边草丛悄悄而来,捕食鼠蛙。吃饱了,蛇便盘成一团,似女人头上高高的发髻。提水的人,以为是井绳,手一把抓下去,冰凉,连忙撒出去,才知道是一条乌梢蛇。井绳一般是棕布和苎麻编织的。弹棉花的师傅,有一个木轮子,会呼噜噜地转。把棕布丝和苎麻拧紧,分成两股,固定在一条板凳上,棉花匠两只手,各拿一个木轮子,转,越转越快。棕布丝和苎麻转成了两根绳子,再把两根绳子合起来转,呼呼呼,便成了井绳。井绳十几年不烂。浸了水,井绳发胀,又粗又硬,像一根油茶树。顽皮的小孩,不怕父母竹梢打,怎么打也不哭。但怕井绳打,无论多顽皮,看见父亲手上拿着井绳,便老老实实。井绳打在皮肉上,一条条红印,火辣辣地烧,三五鞭子打下去,皮开肉绽,衣服都没办法穿上身,也躺不下身睡。痛,火烧的痛,盐腌的痛。井绳用了两年,棕黄色和苎麻白,转成了黑色,棕毛翻了出来。
小学时候读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文老师全初圆是个赤脚老师,解不来“床”字,说是睡觉的床铺。到了我读《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才知道不是,“床”指代井上护栏,即井栅栏的意表。古诗中,井是一个常见的物象——有水井之处,便是故乡。诗人爱游历,背一个包袱便出门了,四处借宿,看见了水井,睹物思人,想起了家中老母,想起了妻儿,感怀万千。“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写《宿府》,悲凉之气油然而生。离乱的时候,水井便是一个伤口。
雨井烟垣,多么荒落,破败,让人痛彻。
背井离乡,从此流落江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在冷兵器时代,井,不但是村户的水源,也是避难之所。井下,有一侧窗,窗与地下室互通。1976年版《流星·蝴蝶·剑》电影,由楚原执导,井莉、谷峰主演,对古井有细致的镜头描写:谷峰主演的孙玉伯受律香川暗害,躲在井里疗伤。井成了逃生暗道。
南方多水,多雨,掘井大多是方便生活,而非无地表水源去找地下水源。西北干燥,雨量不充沛,饮水是大事。1987年,导演吴天明摄制的《老井》,塑造了黄土高原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千万人家。其中有一个细节,堪称经典:巧英和旺泉被土石封在井下,在生命随时可能被夺走的情况下,他们酣畅淋漓地做了一次夫妻。这是出人意表的细节,也是井的灵魂: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每一口井,都是有生命的。井,和人,没有区别。 一口老井,据说会有井鬼。井是阴性之物,以女鬼居多。鬼故事一般是这样:一个女人去井里打水,看见井里晃动着一张似曾相识的脸,绽开了鬼魅的笑脸,女人扔下水桶,受惊而逃,从此一病不起。也有男人打水,把女鬼带回家,媾和,或在井边媾欢,自此冷落妻子,最后家散人亡。驱鬼的方法,便是请道士来做道场,画符,贴在井圈,贴在桔槔上,让鬼不再靠近。
鬼是没有的,但井确有奇异之处。它有奇异的镜像原理。我们俯身在井沿,面影会浮浪般摇晃,天空也在摇晃。我们俯身不动,长时间地看着井水,眼睛会慢慢昏花,脑袋开始缺氧,晕眩。落井的人,不是不小心踏空落下去,而是看井水时间太长,晕眩,失重,落了下去。这个时候,若有人投石下去,落井的人连挣扎的机会也没有,还不知道谁在投石呢。井,成了圈套。陷阱,在生活之中,也无处不在。陷阱借用了井的镜像原理,给眼睛设置了障碍。
事实上,水井处,是最有情调的地方。尤其在夏天。早起的堂客,夹一个饭箕,在井边洗米。米白白的,饭箕黄黄的。饭箕浸在水里,慢慢晃,米灰在水里洇开,水也成了灰白色。米虾浮上来,追着米灰吃。吃过早饭,堂客从各扇门里出来,拎一个大脚盆,脚盆里,是昨夜换下的衣裳,和一个棒槌,以及肥皂、竹板刷。有的堂客,一手拎脚盆,一手拎菜篮,菜篮里是刚采摘来的菜蔬,豆角,金瓜,茄子,辣椒,满满一菜篮子。堂客聚在水池边,蹲下身子,捋起衣袖,洗衣洗菜,互相俏骂。也有不俏骂的,边洗边哼歌:
一日三餐三日九,三餐茶饭一壶酒。
男要勤来女要俭,三餐茶饭不求人。
日头当空腹中饥,一粥一饭好充饥。
鸡鹅腊肉不想要,歇下锄头担畚箕。
哼唱的,都是一些乡间小调。如《尺鞋底歌》:“看见嫂嫂尺鞋底,细针木线对起孔。一针一线放好样,尺起花样真好看。”这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唱的。姑娘时兴唱邓丽君的歌。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歌唱了一半,被别的姑娘取笑,说猫叫春了,人也叫春。唱歌的姑娘臊得满脸通红,互相泼打起水花,抱在一起,落进了水池里。
晚边,男人来了。男人端一条矮板凳,坐着池边洗脚,洗锄头,洗两齿钳,待女人散了,到水池里洗澡。孩子无忌,一天到晚,随时泡在水里,嘴巴咬着黄瓜咬着包皮瓜,裤头挂在柳树桠上。
枫林,屋舍密集,年轻人谈恋爱,也没一个适合的去处。吃了晚饭,男孩子沿山边散步,转了两圈,到了井院里。女孩子已早早地等了,站在柳树下,看萤火虫随风起舞。月光朗照,树下有了卿卿我我,有了海誓山盟。我二姐找的男友,是本村的,天天去井院约会。那时我还在外地读书。我父亲不赞同我这个未来的姐夫,把姐姐关起来。我姐姐从阁楼窗户跳下去约会。我姐姐在生活上,颇受折磨,几次想离婚,我都劝解她,不要离婚了,小孩都成家了,离婚已经没有意义,在一个屋檐下,各自顾各自吧。中年以后,人会逐渐放弃很多东西,年轻时珍视的东西,会越来越轻视,轻视的东西,反而越来越珍视。人对生活的认识,和年龄,有很大的反向性。比如我,年轻时,特别喜欢说话,喜欢呼朋唤友,现在不愿说话了,即使朋友满座,我也是一个人坐在旁边,默默地看,偶尔露出假意的笑容。我知道,知心人,在一生之中,是极其有限的。现在的人,自尊心都很强,一句話没说好,便翻脸不认人。自己也是无谓的人。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是生活的法则之一。
水井一直还在。自枫林通了自来水之后,去井院的人,少了很多。井院里,荒草长了出来,柳树不知哪一年,被雷劈了一半。一半枯死,焦黑,另一半兀自婆娑。自来水不是水厂生产的,是引来的山泉水。在半山腰的山坳,建一个大水池,把山泉引入水池自然沉淀,把净水排入另一个水池,接水管,通入各家各户。枫林多山,多山泉,水质清冽甘甜,煮茶煮饭,都有甘味。自来水免费,到了年底,一户交十块钱,给管理水路的人,算是一年辛苦费。山泉不如井水。冲澡,洗衣,冬暖夏凉,井水无比爽身。煮饭煮茶也好,甘冽。井水来自土层深处,经过了沙的净化,像母爱,来自心脏。井水有大地的元气和精气。井,是我们的神龛,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宇宙,天空所拥有的,水井也拥有。
瓦屋顶
瓦屋顶是蓝花布上的一块块黑格子。在河边,密密麻麻的黑格子,让人亲切而伤感。瓦屋顶有两个斜屋面,中间是一条瓦屋脊。石灰拌浆,把灰砖横砌,压住瓦椽,两头砌起飞檐角,一条蟒蛇一样直直地趴着,这就是瓦屋脊。瓦垄一脉脉地顺淌下来,雨水也顺淌下来,阳光也顺淌下来。
瓦压着瓦,像鱼的鳞片——这给我如此印象,每一间屋舍,就是一条深海鱼,一眼望去,是一群乌黑黑的鱼群,沉潜在海洋里。阳光有了飘荡感。瓦屋顶的上面是天空,下面是阁楼。阁楼上,有陈放多年的寿棺,有锁在木箱里的族谱,有土瓮。土瓮里,有豆种。豆种有黄豆,白玉豆,豇豆,刀豆,扁豆,花豆。豆子在三月下地,铺一层细沙和稻草,泼水,育苗。豆苗先是抽一根芽,黄黄的,再抽两片叶,对生。两片叶,看起来,是人世间最小的屋顶。我们把自己最爱的东西,留存下来,称之为种子,使之不灭,深藏深种。当种子生根发芽,不仅仅是一种延续和再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消失的,逝去的,不被遗忘的,在另一个相同的季节里,在人世间最小的屋檐下,重逢。人的爱,不灭。人的爱在每一粒种子辗转,在每一片屋檐流徙。
而很多时候,我看到瓦屋顶,觉得它是父性的脊背。大多数男人,在夏季,裸露上身,下田耕种,或上山砍柴。炽热的太阳,把上身烤得黝黑,光滑如瓦。汗水裹挟着肌肤的油脂,从毛孔爆出来。莹亮的汗珠,有晶白的盐渍,反射着阳光。两块突起的肩胛骨之间,形成了内凹,和两条山脉间的峡谷差不多。汗水汇成了溪流,在峡谷里蜿蜿蜒蜒奔流。裸露的脊背,宽大,结实,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家的屋顶。
在没有家园之前,人类是穴居动物。在山洞里,浑身长毛的始祖,席地而坐,燧木取火,烤肉烤鱼,卧干草而眠。山洞乌黑潮湿,蛛网遍布,虫蝥处处,洞顶滴下缝隙冒出来的岩水。先祖从山洞里,得到了启示,竖木桩,搭竹篷,把茅草芦苇编成列,用藤条扎在竹篷上。茅屋是对洞穴的模仿,也是对洞穴的膜拜。先祖有了茅屋,有了茅屋有了家。家,从有了屋顶开始。屋顶是家最高的地方,和天接壤。现在的饶北河边,仍有茅屋。在鱼塘边,在西瓜地,在葡萄园,在橘园,都有茅屋,孤零零的。这是看守人夜居之所。茅屋呈“人”字形,圆杉木和竹棍搭茅屋架,盖芦苇。茅屋里,摆一张竹床。看守人睡在床上,一条黄狗蹲在茅屋前。黄狗一阵狂吠,不是有人来了,就是茅屋有蛇了。河滩也有茅屋,是捕鱼人临时休息和躲雨的。饶北河在春季,鱼从信江溯游而上,追逐着哗啦啦的水花,捕鱼人坐在一个圆木桶里,夜间下网。借蒙蒙的天光,捕鱼人摇着圆木桶,在河里漂游一夜,到天麻麻亮了,收网。人累了,便在茅屋里睡一会儿,或喝一会儿茶。假如突然下雨,茅屋便是栖身挡雨的好地方。一个人坐在茅屋里,雨被风催促得一阵比一阵急,啪啪地打着洋槐,打着砂石,河面激荡起白亮亮的水泡,茅屋的雨水沿芦苇秆,滴滴答答地淌了半夜。坐在屋里的人,看着漆黑的野外,不自然地缩紧了身子,听着雨声,听着鱼跃水面的哗啦声,他空荡荡的心里,会亮起家中的灯盏,灯盏下,一张温和的脸盛开了。 我母亲曾多次谈起她第一次看见傅家的情景。母亲十八岁,父亲二十岁,许下了婚约。母亲有一次路过傅家,看见了傅家的屋舍,心有戚戚。母亲对我说:“傅家的屋檐,我用手都可以摸到,房墙倒塌了半边。”可见当年傅家的困苦贫瘠。屋檐多矮呀,房墙还是倒塌的。破旧的祖屋,在我三十岁之前,还在,堆柴火,堆杂货。瓦椽霉变开裂,柱子东倒西歪。我祖父舍不得拆,说是上祖传下来的东西,可作古记,要一代代传下去。据说这片祖屋,是明朝中叶传下来的。我祖父故去没几年,便拆除了,瓦砾无存。灰雀四季都离不开旧瓦屋顶。灰雀长长的灰白尾羽,翘得高高,扑着身子,在瓦楞间跳来跳去。它吃落在屋顶上的干枣子,吃毛毛虫,吃八脚虫。屋旧虫多。破屋顶是它的天堂。山麻雀也多,在瓦缝里,在屋檐下的泥墙裂缝里筑巢。山麻雀不怕人,飞进厅堂,机警地啄食地上的饭粒,有时候,还站在饭甑边沿,直接啄饭吃。这时候,猫躲在石磨架后面,冷不丁地跳出来,把麻雀逮个正着。麻雀吱吱吱叫,扑棱着翅膀,落了一地的羽毛。冬天,无处觅食的野鸽,也来,从窗户飞进来,觅食饭粒。我们把门窗一关,野鸽扑棱棱往有光的地方飞,扑通,撞在窗玻璃,掉下来。野鸽不单独来,三五只,先来一只,站在窗台上,东瞧瞧西瞧瞧,见没人了,叫几声,飞到了灶台上。边吃饭粒,边咕咕咕地叫,其他几只跟着飞来。
冬雪倾至,是瓦屋顶的至美。雪粒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瓦,扑簌簌滚落的雪粒之声伴随着北风。我们静静地坐在屋里,或睡在木床上,雪粒敲打瓦的声音,如磐如钟。雪落了一夜,我们早起,打开门,四周的屋顶,全是厚厚的白雪。雪被封冻起来,毛绒绒的晶体有各种各样的棱角。屋檐,有了一层冰糕般的积雪切面。我们看不见往日黑黑的屋顶,屋顶成了雪的原野。雪把屋顶还原成原野。屋顶上淡淡炊烟,已无法辨识。鸦雀落在屋顶上,如白纸上的墨点。过了两日,南风送来和暖,雪慢慢融化。先是露出飞檐角,如羚羊角,屋脊也露出来了,屋檐开始滴滴答答,雪水不紧不慢地落下来,秒针一样的频率。上部的屋顶露了出来,夜又封冻了。屋檐无滴水声,长了锉刀一样的冰凌。鸟已无处觅食,乌压压地聚集在瓦屋顶上,吃冻死的虫,风吹来的草籽。瓦垄露了出来,一片屋顶,半黑半白,似乎每片屋顶下,居住的人,都是隐者,藏于南山,听雪消融,煮茶围炉。有雪的屋顶,给乡野澄明格物的境界。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瓦屋顶不仅仅是屋舍的遮蔽部分,也是敞开的延伸。在霜降之后的深秋,屋顶上摆满了笸箩,笸箩上,晒着红辣椒,晒着黄豆,晒着南瓜圈,晒着冬瓜圈,也晒着豆酱、南瓜粿、豆豉,还晒着红薯片、葛粉、山楂。瓦屋顶敞开了家中妇人做干粮菜的全部技艺,和家中男人的辛勤劳作。土瓮中深藏的种子,在屋顶上,被时间和汗水催化,和我们的血肉完全融合。屋顶在略显冷涩的阳光下,给了我们绚烂的美学:质朴的,原色的,来自土层深处的,从来就伴随我们一生。瓦屋顶,是父性和母性合为一体的教堂。他们在这里,永不分离。每年的这一季,都是生活中美好的重逢。
雨落瓦屋顶,许是思春的韵脚。在寒意料峭的初春,雨抱着雨的影子,从远处的山梁飘斜而来。雨像一个醉酒的人,歪着步子,一脚重一脚轻,踩着瓦。沙沙沙,天空把倾泻下来的雨声,搬到了瓦屋顶上。年少贪玩,暴雨已至,便想着河沟上涨,鱼和泥鳅要躲到草丛孵卵了,我们光着脚,拿着畚箕,去捉鱼。瓦垄奔泻着雨水,飞溅在石头台阶上,飞溅在尚未发青的狗尾巴草上。屋檐成了瀑布,形成一道雨帘。不几日,麦苗葱葱茏茏,桃花绾起了花鬓。秋雨则不一样,缠缠绵绵,细细密密,像母亲缝补衣裳的针脚。瓦屋顶湿漉漉,檐角结了白白的水珠,滴下來。一滴比一滴更快,相互追随着,啪啦啦,成了一条檐水线珠。秋雨和一场慢性病相似,来去都如抽丝。瓦垄里的雨水,也是羸弱的,潺潺如咳嗽。在这样的檐雨中,送别,会是肝肠寸断。一个归乡人,望一望秋雨之中的瓦屋顶,也会是热泪盈眶。他经年未归,突然从千里之外,辗转多日,来到村口,秋雨中,瓦屋顶静静地肃穆在淡淡雾霭之下,油桐凋落下破烂的黄叶,草又一年枯黄,他痴痴地站在村口,不敢贸然进那条逼仄的巷子,黑色的屋顶像一顶顶旧年的草帽,变形的炊烟有些许的陌生,他会突然流下泪水。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时刻,有过这样的送别,也有过这样的归乡。人也是在无数次地,走出屋檐,回到屋檐。
我父亲年轻时,在上饶市读书,没有车,半个月来回一次,全靠走路。早上从学校出门,走一百多里路,翻山涉水,到了家里,已是晚上。路上没东西吃,空腹,还舍不得穿鞋子,打赤脚,鞋子放在书包里。饿得受不了,他扒别人的红薯地,掏红薯吃。过了马蹄岭,可以看见饶北河对岸的村舍了,河边连片的屋顶映在眼前,他便会不可控制地激动。我表哥老四,当兵四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回家,他站在村边木桥上,看见我外婆在屋檐下剥豆子,他嚎啕大哭。对于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一片熟悉的屋檐,便是他思念的全部。
风声也来自瓦缝。风从葱油的田畴,漫溢而来,如细细的水波浪,漫过了屋顶。风从瓦缝,呼呼灌下来,掀动了瓦片,瓦片与瓦片,相互磕碰,发出当当当的声响。风摩擦着瓦,摩擦着瓦椽,呜呜地叫。春天,听到风穿瓦缝的声音,便知道梨花明天会白雪满枝了。如是秋天,也能判断,明早的白霜会厚了几重。风来来回回,在瓦缝穿梭,形成声音的回流。这样的风声,让一个中年人悲怆。
瓦屋顶,与瓦屋顶,交错相连,便有了小巷。小巷与小巷相接,便有了村庄。人在瓦屋顶下,吃饭,睡觉,生儿育女。人走出瓦屋顶,走向田畴,走向山梁,种菜插秧砍柴伐木,去河里捕鱼,去深山烧炭。
人都是在街道上走散的,也都是在瓦屋顶下相聚的。
但相别总是多于相聚。人的一生,在瓦屋顶下的时间太短。
每年年关,我要张罗两次饭。一次是请表兄弟,一次是请发小。表兄弟十来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外做生意,没有一个在老家。年关不见,又要来年再见。而来年,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表兄弟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谈谈世道,会有很多感怀。到了我这个年龄,不是一年长一年,而是一年老一年。我大表哥生活困苦,独身一人,表嫂十几年前跟别人跑了,儿子三十出头,还没结婚。大表哥懒散,屋子破败了,也不翻修,借住到别人老屋了。表侄子正月初一来我家里,我还在睡,他对我说:“我爸要把老屋卖了,想着法子变钱。”表侄子都想哭了。我说,哪有这么回事,我去找你爸。我和我爸一起去。我对表哥说,房子你不能卖,你没有钱给孩子,屋顶还是要留一块,可以遮风挡雨,屋顶都没了,那就什么也没了。表哥说,没有卖,没有卖。我说,没有卖就好,这是你父亲留下的祖屋,你无权单独处置,你有子有女,子女不签字,谁也不敢买。我又到他老屋走走,看见墙体漏水了,部分屋顶坍塌了,紧锁的门已经霉烂。我姑姑才走了几年,说不出的悲楚。小时候,父亲惩罚我,不让我吃饭,我就偷偷从屋后的山边小路,到姑姑家里吃。姑姑还煎两个荷包蛋,给我下饭。
现在,瓦屋顶也消失得差不多了。留下来的瓦屋顶,里面都无人居住。雨声还在,冬雪还会来。檐雨曼妙的韵律,我们听不到了。瓦缝里的风声,呜呜呜,成为远去的哨声。瓦垄,是岁月的河床,带来的洪荒之流,被饶北河带走。我生活过的地方,那么陌生。我几次对我母亲说,我要找一块地,再建一栋房子,在溪涧边,修一个四合院,盖瓦房,种上柚子树、橘子树、枣树,墙垣边上,种野蔷薇和忍冬花,还要种一片桂竹,屋子里有四角方天井,天井铺鹅卵石,院子里引入山泉水,筑一个鱼池,鱼池里有荷花。我母亲说,你做这个房子干什么用呢?我说,住呀。母亲说,谁住呢?我说,我住呀,骢骢安安住呀。母亲说,你一年能住几天呢?我说,现在不知道,以后会知道。我母亲笑了。母亲又说,有人住的房子,才是房子。瓦屋多好,透风,冬暖夏凉。我多想有一片瓦屋。
我知道我会有的,外加三亩菜地。
责任编辑 夏 群
水井,作为我们另一个肉身而存在。在早晨在黄昏,井边的人,用木桶和绳索朗诵生活。井通常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和月亮遥遥相望。我们在井院里,洗菜,洗衣服,洗头,洗澡。我们在这里窃窃私语。我们在这里独坐,目不转睛地遥望星辰。我们在这里和相爱的人,亲吻,紧紧地拥抱。我们把井水挑回家,煮饭煮茶,做豆腐。我们把井水装进瓶子里,带到异乡,也就是把井背在了身上,也就是把井里的月亮背在了身上,也就是把井里沉落的面影背在了身上。
在井院,我们架起一个两米高的杩槎,一个长长的竹棍扎在杩槎上,竹棍的一頭固定着一根铁索,铁索有挂钩,把水桶挂在挂钩上,探入井里,打水。竹棍的另一头,坠一个大石块,竹棍成了杠杆,把水提上来。这就是打井水的桔槔。高高的桔槔,是异乡人的记忆坐标。桔槔,高过了万丈高楼,高过了灵山,高过了黄岗山,高过了脚下的任何一座山。我们仰起头,桔槔耸入云端。桔槔是移动的,我们走到哪儿,它就移动到哪儿。月亮挂在桔槔上,摇晃,像一个水罐。水罐里,有荡漾的水声,似乎藏着一条地下河。
枫林鲜有水井,河边人家,无须打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饶北河上游,建了华坛山萤石矿加工厂,废水含有硫,污染了整条河,鱼虾不存,人下河洗澡,皮肤长出红斑疹,更不能洗菜洗衣了。村里开始打井。打井师傅来了,四处勘探,都难以找到适合打井的地方——村里多焦土,焦土层太厚,水出不来。打井师傅说,打一口井,花费太大,不如在山边打井,山边是黄泥,山泡泉多,水源充足。石拱桥边,有了第一口井。桥边有一棵柳树,碗口粗,夏季,把整个井院都遮了荫,很是凉爽。井是双眼井,一口打水喝,一口洗衣洗菜。还有一个大水池,池边铺了青石板,小孩可以坐在青石板上玩水。水是泡泉,冬暖夏凉。暑气日盛,我们把丝瓜、冬瓜、金瓜、西瓜,扔进水池里,要吃的时候,捞上来。瓜,一个个地浮在水面上,绿绿的。浸水半天的西瓜,切开,有一股凉气,吃几口,身上暑气全消。我们去田里干活,带一个毛竹罐去装水喝。毛竹罐相当于大茶杯,可以盖起来,密封。淌足了汗,我们坐在田埂上,把毛竹罐打开,仰起脖子,咕噜噜,喝到肚子发胀。冬天,井口有绵绵不断的热气,白白的。早晨,水池边,围了一圈的人,洗脸刷牙。尤其是有乡邻做喜事,藕、荸荠、芋头、黄豆、萝卜、海带、冬笋、明笋、鱼,用箩筐挑到水池去洗,七八个男男女女,蹲在水池边,叽叽喳喳地说笑,暖阳照着,一家子的喜庆,便是整条巷子的喜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猜想,刘禹锡的陋室边上,也有水井。水滋生苔藓。井边有青色苔藓。苔藓有绒毛,青黝色,若是有积水,绒毛浮起来,像绿水母。苔藓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苔藓是不会死的,暴烈的太阳,把它晒得枯焦,晒出干燥的螺旋藻模样,用脚踩,变成粉末,只要有水打湿,过一夜,苔藓又绿了。山区多雾,多露水,又在井边,苔藓常年油绿。苔藓有两种,地面上的,像绒毛,如动物的皮毛,叫灰藓;井里的,有枝茎,沿井石爬,印出花美图案,叫水苔。“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沈约《咏青苔诗》)苔藓给人荒凉感,是故园破败、故人凋敝的隐喻。水井边的苔藓,则有水意绵绵之感,人丁繁茂,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一双红鲤鱼,在水井里,恍若故人。鱼始终不长,巴掌大,巧活灵便。鱼是信号灯,水被投毒了,受重污了,红鲤鱼会死,或浮起来,腹部朝上。也有米虾,针头大,一群群,吸附在水下的青苔或地衣里。偶尔有青蛙,跳,跳,跳,不小心把井沿当作了跳台,扑通一声,落下了井,再也上不来。蛙便哇哇哇叫个不停。坐井观天的蛙,是最孤单的蛙,没有伴侣,也没子嗣。把水桶扔下去,扑通,把水提上来。蛙见桶落下去,惊慌地乱跳,要么钻入水里,要么躲在石缝里。桶七上八下,没个消停。过了几天,蛙习以为常,桶落下去,它也不躲闪,耷拉一下脑袋,眼睛睁大大的。桶搲水上来,也把蛙搲了上来。夏日溽热晌午,蛇会盘在井圈,像一堆牛屎,乌黑黑。井边多青蛙,多田鼠,蛇吐着信子,捕捉到了食物的腥味,嗦嗦嗦,从山边草丛悄悄而来,捕食鼠蛙。吃饱了,蛇便盘成一团,似女人头上高高的发髻。提水的人,以为是井绳,手一把抓下去,冰凉,连忙撒出去,才知道是一条乌梢蛇。井绳一般是棕布和苎麻编织的。弹棉花的师傅,有一个木轮子,会呼噜噜地转。把棕布丝和苎麻拧紧,分成两股,固定在一条板凳上,棉花匠两只手,各拿一个木轮子,转,越转越快。棕布丝和苎麻转成了两根绳子,再把两根绳子合起来转,呼呼呼,便成了井绳。井绳十几年不烂。浸了水,井绳发胀,又粗又硬,像一根油茶树。顽皮的小孩,不怕父母竹梢打,怎么打也不哭。但怕井绳打,无论多顽皮,看见父亲手上拿着井绳,便老老实实。井绳打在皮肉上,一条条红印,火辣辣地烧,三五鞭子打下去,皮开肉绽,衣服都没办法穿上身,也躺不下身睡。痛,火烧的痛,盐腌的痛。井绳用了两年,棕黄色和苎麻白,转成了黑色,棕毛翻了出来。
小学时候读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文老师全初圆是个赤脚老师,解不来“床”字,说是睡觉的床铺。到了我读《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才知道不是,“床”指代井上护栏,即井栅栏的意表。古诗中,井是一个常见的物象——有水井之处,便是故乡。诗人爱游历,背一个包袱便出门了,四处借宿,看见了水井,睹物思人,想起了家中老母,想起了妻儿,感怀万千。“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写《宿府》,悲凉之气油然而生。离乱的时候,水井便是一个伤口。
雨井烟垣,多么荒落,破败,让人痛彻。
背井离乡,从此流落江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在冷兵器时代,井,不但是村户的水源,也是避难之所。井下,有一侧窗,窗与地下室互通。1976年版《流星·蝴蝶·剑》电影,由楚原执导,井莉、谷峰主演,对古井有细致的镜头描写:谷峰主演的孙玉伯受律香川暗害,躲在井里疗伤。井成了逃生暗道。
南方多水,多雨,掘井大多是方便生活,而非无地表水源去找地下水源。西北干燥,雨量不充沛,饮水是大事。1987年,导演吴天明摄制的《老井》,塑造了黄土高原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千万人家。其中有一个细节,堪称经典:巧英和旺泉被土石封在井下,在生命随时可能被夺走的情况下,他们酣畅淋漓地做了一次夫妻。这是出人意表的细节,也是井的灵魂: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每一口井,都是有生命的。井,和人,没有区别。 一口老井,据说会有井鬼。井是阴性之物,以女鬼居多。鬼故事一般是这样:一个女人去井里打水,看见井里晃动着一张似曾相识的脸,绽开了鬼魅的笑脸,女人扔下水桶,受惊而逃,从此一病不起。也有男人打水,把女鬼带回家,媾和,或在井边媾欢,自此冷落妻子,最后家散人亡。驱鬼的方法,便是请道士来做道场,画符,贴在井圈,贴在桔槔上,让鬼不再靠近。
鬼是没有的,但井确有奇异之处。它有奇异的镜像原理。我们俯身在井沿,面影会浮浪般摇晃,天空也在摇晃。我们俯身不动,长时间地看着井水,眼睛会慢慢昏花,脑袋开始缺氧,晕眩。落井的人,不是不小心踏空落下去,而是看井水时间太长,晕眩,失重,落了下去。这个时候,若有人投石下去,落井的人连挣扎的机会也没有,还不知道谁在投石呢。井,成了圈套。陷阱,在生活之中,也无处不在。陷阱借用了井的镜像原理,给眼睛设置了障碍。
事实上,水井处,是最有情调的地方。尤其在夏天。早起的堂客,夹一个饭箕,在井边洗米。米白白的,饭箕黄黄的。饭箕浸在水里,慢慢晃,米灰在水里洇开,水也成了灰白色。米虾浮上来,追着米灰吃。吃过早饭,堂客从各扇门里出来,拎一个大脚盆,脚盆里,是昨夜换下的衣裳,和一个棒槌,以及肥皂、竹板刷。有的堂客,一手拎脚盆,一手拎菜篮,菜篮里是刚采摘来的菜蔬,豆角,金瓜,茄子,辣椒,满满一菜篮子。堂客聚在水池边,蹲下身子,捋起衣袖,洗衣洗菜,互相俏骂。也有不俏骂的,边洗边哼歌:
一日三餐三日九,三餐茶饭一壶酒。
男要勤来女要俭,三餐茶饭不求人。
日头当空腹中饥,一粥一饭好充饥。
鸡鹅腊肉不想要,歇下锄头担畚箕。
哼唱的,都是一些乡间小调。如《尺鞋底歌》:“看见嫂嫂尺鞋底,细针木线对起孔。一针一线放好样,尺起花样真好看。”这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唱的。姑娘时兴唱邓丽君的歌。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夜来香》。歌唱了一半,被别的姑娘取笑,说猫叫春了,人也叫春。唱歌的姑娘臊得满脸通红,互相泼打起水花,抱在一起,落进了水池里。
晚边,男人来了。男人端一条矮板凳,坐着池边洗脚,洗锄头,洗两齿钳,待女人散了,到水池里洗澡。孩子无忌,一天到晚,随时泡在水里,嘴巴咬着黄瓜咬着包皮瓜,裤头挂在柳树桠上。
枫林,屋舍密集,年轻人谈恋爱,也没一个适合的去处。吃了晚饭,男孩子沿山边散步,转了两圈,到了井院里。女孩子已早早地等了,站在柳树下,看萤火虫随风起舞。月光朗照,树下有了卿卿我我,有了海誓山盟。我二姐找的男友,是本村的,天天去井院约会。那时我还在外地读书。我父亲不赞同我这个未来的姐夫,把姐姐关起来。我姐姐从阁楼窗户跳下去约会。我姐姐在生活上,颇受折磨,几次想离婚,我都劝解她,不要离婚了,小孩都成家了,离婚已经没有意义,在一个屋檐下,各自顾各自吧。中年以后,人会逐渐放弃很多东西,年轻时珍视的东西,会越来越轻视,轻视的东西,反而越来越珍视。人对生活的认识,和年龄,有很大的反向性。比如我,年轻时,特别喜欢说话,喜欢呼朋唤友,现在不愿说话了,即使朋友满座,我也是一个人坐在旁边,默默地看,偶尔露出假意的笑容。我知道,知心人,在一生之中,是极其有限的。现在的人,自尊心都很强,一句話没说好,便翻脸不认人。自己也是无谓的人。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是生活的法则之一。
水井一直还在。自枫林通了自来水之后,去井院的人,少了很多。井院里,荒草长了出来,柳树不知哪一年,被雷劈了一半。一半枯死,焦黑,另一半兀自婆娑。自来水不是水厂生产的,是引来的山泉水。在半山腰的山坳,建一个大水池,把山泉引入水池自然沉淀,把净水排入另一个水池,接水管,通入各家各户。枫林多山,多山泉,水质清冽甘甜,煮茶煮饭,都有甘味。自来水免费,到了年底,一户交十块钱,给管理水路的人,算是一年辛苦费。山泉不如井水。冲澡,洗衣,冬暖夏凉,井水无比爽身。煮饭煮茶也好,甘冽。井水来自土层深处,经过了沙的净化,像母爱,来自心脏。井水有大地的元气和精气。井,是我们的神龛,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宇宙,天空所拥有的,水井也拥有。
瓦屋顶
瓦屋顶是蓝花布上的一块块黑格子。在河边,密密麻麻的黑格子,让人亲切而伤感。瓦屋顶有两个斜屋面,中间是一条瓦屋脊。石灰拌浆,把灰砖横砌,压住瓦椽,两头砌起飞檐角,一条蟒蛇一样直直地趴着,这就是瓦屋脊。瓦垄一脉脉地顺淌下来,雨水也顺淌下来,阳光也顺淌下来。
瓦压着瓦,像鱼的鳞片——这给我如此印象,每一间屋舍,就是一条深海鱼,一眼望去,是一群乌黑黑的鱼群,沉潜在海洋里。阳光有了飘荡感。瓦屋顶的上面是天空,下面是阁楼。阁楼上,有陈放多年的寿棺,有锁在木箱里的族谱,有土瓮。土瓮里,有豆种。豆种有黄豆,白玉豆,豇豆,刀豆,扁豆,花豆。豆子在三月下地,铺一层细沙和稻草,泼水,育苗。豆苗先是抽一根芽,黄黄的,再抽两片叶,对生。两片叶,看起来,是人世间最小的屋顶。我们把自己最爱的东西,留存下来,称之为种子,使之不灭,深藏深种。当种子生根发芽,不仅仅是一种延续和再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消失的,逝去的,不被遗忘的,在另一个相同的季节里,在人世间最小的屋檐下,重逢。人的爱,不灭。人的爱在每一粒种子辗转,在每一片屋檐流徙。
而很多时候,我看到瓦屋顶,觉得它是父性的脊背。大多数男人,在夏季,裸露上身,下田耕种,或上山砍柴。炽热的太阳,把上身烤得黝黑,光滑如瓦。汗水裹挟着肌肤的油脂,从毛孔爆出来。莹亮的汗珠,有晶白的盐渍,反射着阳光。两块突起的肩胛骨之间,形成了内凹,和两条山脉间的峡谷差不多。汗水汇成了溪流,在峡谷里蜿蜿蜒蜒奔流。裸露的脊背,宽大,结实,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家的屋顶。
在没有家园之前,人类是穴居动物。在山洞里,浑身长毛的始祖,席地而坐,燧木取火,烤肉烤鱼,卧干草而眠。山洞乌黑潮湿,蛛网遍布,虫蝥处处,洞顶滴下缝隙冒出来的岩水。先祖从山洞里,得到了启示,竖木桩,搭竹篷,把茅草芦苇编成列,用藤条扎在竹篷上。茅屋是对洞穴的模仿,也是对洞穴的膜拜。先祖有了茅屋,有了茅屋有了家。家,从有了屋顶开始。屋顶是家最高的地方,和天接壤。现在的饶北河边,仍有茅屋。在鱼塘边,在西瓜地,在葡萄园,在橘园,都有茅屋,孤零零的。这是看守人夜居之所。茅屋呈“人”字形,圆杉木和竹棍搭茅屋架,盖芦苇。茅屋里,摆一张竹床。看守人睡在床上,一条黄狗蹲在茅屋前。黄狗一阵狂吠,不是有人来了,就是茅屋有蛇了。河滩也有茅屋,是捕鱼人临时休息和躲雨的。饶北河在春季,鱼从信江溯游而上,追逐着哗啦啦的水花,捕鱼人坐在一个圆木桶里,夜间下网。借蒙蒙的天光,捕鱼人摇着圆木桶,在河里漂游一夜,到天麻麻亮了,收网。人累了,便在茅屋里睡一会儿,或喝一会儿茶。假如突然下雨,茅屋便是栖身挡雨的好地方。一个人坐在茅屋里,雨被风催促得一阵比一阵急,啪啪地打着洋槐,打着砂石,河面激荡起白亮亮的水泡,茅屋的雨水沿芦苇秆,滴滴答答地淌了半夜。坐在屋里的人,看着漆黑的野外,不自然地缩紧了身子,听着雨声,听着鱼跃水面的哗啦声,他空荡荡的心里,会亮起家中的灯盏,灯盏下,一张温和的脸盛开了。 我母亲曾多次谈起她第一次看见傅家的情景。母亲十八岁,父亲二十岁,许下了婚约。母亲有一次路过傅家,看见了傅家的屋舍,心有戚戚。母亲对我说:“傅家的屋檐,我用手都可以摸到,房墙倒塌了半边。”可见当年傅家的困苦贫瘠。屋檐多矮呀,房墙还是倒塌的。破旧的祖屋,在我三十岁之前,还在,堆柴火,堆杂货。瓦椽霉变开裂,柱子东倒西歪。我祖父舍不得拆,说是上祖传下来的东西,可作古记,要一代代传下去。据说这片祖屋,是明朝中叶传下来的。我祖父故去没几年,便拆除了,瓦砾无存。灰雀四季都离不开旧瓦屋顶。灰雀长长的灰白尾羽,翘得高高,扑着身子,在瓦楞间跳来跳去。它吃落在屋顶上的干枣子,吃毛毛虫,吃八脚虫。屋旧虫多。破屋顶是它的天堂。山麻雀也多,在瓦缝里,在屋檐下的泥墙裂缝里筑巢。山麻雀不怕人,飞进厅堂,机警地啄食地上的饭粒,有时候,还站在饭甑边沿,直接啄饭吃。这时候,猫躲在石磨架后面,冷不丁地跳出来,把麻雀逮个正着。麻雀吱吱吱叫,扑棱着翅膀,落了一地的羽毛。冬天,无处觅食的野鸽,也来,从窗户飞进来,觅食饭粒。我们把门窗一关,野鸽扑棱棱往有光的地方飞,扑通,撞在窗玻璃,掉下来。野鸽不单独来,三五只,先来一只,站在窗台上,东瞧瞧西瞧瞧,见没人了,叫几声,飞到了灶台上。边吃饭粒,边咕咕咕地叫,其他几只跟着飞来。
冬雪倾至,是瓦屋顶的至美。雪粒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瓦,扑簌簌滚落的雪粒之声伴随着北风。我们静静地坐在屋里,或睡在木床上,雪粒敲打瓦的声音,如磐如钟。雪落了一夜,我们早起,打开门,四周的屋顶,全是厚厚的白雪。雪被封冻起来,毛绒绒的晶体有各种各样的棱角。屋檐,有了一层冰糕般的积雪切面。我们看不见往日黑黑的屋顶,屋顶成了雪的原野。雪把屋顶还原成原野。屋顶上淡淡炊烟,已无法辨识。鸦雀落在屋顶上,如白纸上的墨点。过了两日,南风送来和暖,雪慢慢融化。先是露出飞檐角,如羚羊角,屋脊也露出来了,屋檐开始滴滴答答,雪水不紧不慢地落下来,秒针一样的频率。上部的屋顶露了出来,夜又封冻了。屋檐无滴水声,长了锉刀一样的冰凌。鸟已无处觅食,乌压压地聚集在瓦屋顶上,吃冻死的虫,风吹来的草籽。瓦垄露了出来,一片屋顶,半黑半白,似乎每片屋顶下,居住的人,都是隐者,藏于南山,听雪消融,煮茶围炉。有雪的屋顶,给乡野澄明格物的境界。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瓦屋顶不仅仅是屋舍的遮蔽部分,也是敞开的延伸。在霜降之后的深秋,屋顶上摆满了笸箩,笸箩上,晒着红辣椒,晒着黄豆,晒着南瓜圈,晒着冬瓜圈,也晒着豆酱、南瓜粿、豆豉,还晒着红薯片、葛粉、山楂。瓦屋顶敞开了家中妇人做干粮菜的全部技艺,和家中男人的辛勤劳作。土瓮中深藏的种子,在屋顶上,被时间和汗水催化,和我们的血肉完全融合。屋顶在略显冷涩的阳光下,给了我们绚烂的美学:质朴的,原色的,来自土层深处的,从来就伴随我们一生。瓦屋顶,是父性和母性合为一体的教堂。他们在这里,永不分离。每年的这一季,都是生活中美好的重逢。
雨落瓦屋顶,许是思春的韵脚。在寒意料峭的初春,雨抱着雨的影子,从远处的山梁飘斜而来。雨像一个醉酒的人,歪着步子,一脚重一脚轻,踩着瓦。沙沙沙,天空把倾泻下来的雨声,搬到了瓦屋顶上。年少贪玩,暴雨已至,便想着河沟上涨,鱼和泥鳅要躲到草丛孵卵了,我们光着脚,拿着畚箕,去捉鱼。瓦垄奔泻着雨水,飞溅在石头台阶上,飞溅在尚未发青的狗尾巴草上。屋檐成了瀑布,形成一道雨帘。不几日,麦苗葱葱茏茏,桃花绾起了花鬓。秋雨则不一样,缠缠绵绵,细细密密,像母亲缝补衣裳的针脚。瓦屋顶湿漉漉,檐角结了白白的水珠,滴下來。一滴比一滴更快,相互追随着,啪啦啦,成了一条檐水线珠。秋雨和一场慢性病相似,来去都如抽丝。瓦垄里的雨水,也是羸弱的,潺潺如咳嗽。在这样的檐雨中,送别,会是肝肠寸断。一个归乡人,望一望秋雨之中的瓦屋顶,也会是热泪盈眶。他经年未归,突然从千里之外,辗转多日,来到村口,秋雨中,瓦屋顶静静地肃穆在淡淡雾霭之下,油桐凋落下破烂的黄叶,草又一年枯黄,他痴痴地站在村口,不敢贸然进那条逼仄的巷子,黑色的屋顶像一顶顶旧年的草帽,变形的炊烟有些许的陌生,他会突然流下泪水。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时刻,有过这样的送别,也有过这样的归乡。人也是在无数次地,走出屋檐,回到屋檐。
我父亲年轻时,在上饶市读书,没有车,半个月来回一次,全靠走路。早上从学校出门,走一百多里路,翻山涉水,到了家里,已是晚上。路上没东西吃,空腹,还舍不得穿鞋子,打赤脚,鞋子放在书包里。饿得受不了,他扒别人的红薯地,掏红薯吃。过了马蹄岭,可以看见饶北河对岸的村舍了,河边连片的屋顶映在眼前,他便会不可控制地激动。我表哥老四,当兵四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回家,他站在村边木桥上,看见我外婆在屋檐下剥豆子,他嚎啕大哭。对于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一片熟悉的屋檐,便是他思念的全部。
风声也来自瓦缝。风从葱油的田畴,漫溢而来,如细细的水波浪,漫过了屋顶。风从瓦缝,呼呼灌下来,掀动了瓦片,瓦片与瓦片,相互磕碰,发出当当当的声响。风摩擦着瓦,摩擦着瓦椽,呜呜地叫。春天,听到风穿瓦缝的声音,便知道梨花明天会白雪满枝了。如是秋天,也能判断,明早的白霜会厚了几重。风来来回回,在瓦缝穿梭,形成声音的回流。这样的风声,让一个中年人悲怆。
瓦屋顶,与瓦屋顶,交错相连,便有了小巷。小巷与小巷相接,便有了村庄。人在瓦屋顶下,吃饭,睡觉,生儿育女。人走出瓦屋顶,走向田畴,走向山梁,种菜插秧砍柴伐木,去河里捕鱼,去深山烧炭。
人都是在街道上走散的,也都是在瓦屋顶下相聚的。
但相别总是多于相聚。人的一生,在瓦屋顶下的时间太短。
每年年关,我要张罗两次饭。一次是请表兄弟,一次是请发小。表兄弟十来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外做生意,没有一个在老家。年关不见,又要来年再见。而来年,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表兄弟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谈谈世道,会有很多感怀。到了我这个年龄,不是一年长一年,而是一年老一年。我大表哥生活困苦,独身一人,表嫂十几年前跟别人跑了,儿子三十出头,还没结婚。大表哥懒散,屋子破败了,也不翻修,借住到别人老屋了。表侄子正月初一来我家里,我还在睡,他对我说:“我爸要把老屋卖了,想着法子变钱。”表侄子都想哭了。我说,哪有这么回事,我去找你爸。我和我爸一起去。我对表哥说,房子你不能卖,你没有钱给孩子,屋顶还是要留一块,可以遮风挡雨,屋顶都没了,那就什么也没了。表哥说,没有卖,没有卖。我说,没有卖就好,这是你父亲留下的祖屋,你无权单独处置,你有子有女,子女不签字,谁也不敢买。我又到他老屋走走,看见墙体漏水了,部分屋顶坍塌了,紧锁的门已经霉烂。我姑姑才走了几年,说不出的悲楚。小时候,父亲惩罚我,不让我吃饭,我就偷偷从屋后的山边小路,到姑姑家里吃。姑姑还煎两个荷包蛋,给我下饭。
现在,瓦屋顶也消失得差不多了。留下来的瓦屋顶,里面都无人居住。雨声还在,冬雪还会来。檐雨曼妙的韵律,我们听不到了。瓦缝里的风声,呜呜呜,成为远去的哨声。瓦垄,是岁月的河床,带来的洪荒之流,被饶北河带走。我生活过的地方,那么陌生。我几次对我母亲说,我要找一块地,再建一栋房子,在溪涧边,修一个四合院,盖瓦房,种上柚子树、橘子树、枣树,墙垣边上,种野蔷薇和忍冬花,还要种一片桂竹,屋子里有四角方天井,天井铺鹅卵石,院子里引入山泉水,筑一个鱼池,鱼池里有荷花。我母亲说,你做这个房子干什么用呢?我说,住呀。母亲说,谁住呢?我说,我住呀,骢骢安安住呀。母亲说,你一年能住几天呢?我说,现在不知道,以后会知道。我母亲笑了。母亲又说,有人住的房子,才是房子。瓦屋多好,透风,冬暖夏凉。我多想有一片瓦屋。
我知道我会有的,外加三亩菜地。
责任编辑 夏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