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型校园”,该主题的内涵强调生命活力和学习乐园。因此,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使校园书声朗朗,课堂充满活力,便成为我们永恒的工作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就目前我校的情况而言,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读书,即广泛深入的阅读。学生校内外阅读量小,阅读范围窄,阅读兴趣低,阅读水平低,而且缺乏必要的阅读引领和指导。在教师工作方面,我校一些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把语文课等同于语文课程。大量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缺失,使学生的身心失去了好书的浸润,影响了其远大思想、高尚道德、美好言行、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也缺失了继续学习的能力与愿望。
(二)依据“大兴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项目的研究反馈,我们认识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均低于本区的平均水平。在学科教学方面,学生“阅读和积累”能力整体表现较弱,特别是形成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只有34.4%的学生在预习时读课文后思考课后问题,33.0%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提出不懂的问题,34.5%的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36.6%的学生不能结合下上文理解文本。这些现象与学生在阅读部分的能力表现紧密相关。
因此,我校决定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依托《读书成长手册》开展学生读书考级活动,使学生热爱读书,校园书声朗朗,课堂充满活力,进而达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活动的实施
(一)完善组织机构
为确保读书考级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两个组织机构,一是成立阅读考级考评领导小组(即领导层),由校长任组长,亲自指导监督,教导处、德育处的干部及各年级组长为成员,负责具体的指导落实。二是成立阅读考级考评工作小组(即执行层),主管副校长任组长,负责指导实施,全体语文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组员,负责具体的考级评定活动。学校统一为每个学生印制了《读书考级成长手册》,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管理,记录每个学生读书成长的足迹。
(二)明确考级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我们把考核内容分为六个等级,每个年级一个等级,各等级均以规定的课文阅读(学期所学课文)、中国传统文化(学期所学篇目)、古诗词背诵量(本年级课本上的篇目及课标上的篇目)、课外阅读量(包括语文读本和学校推荐的各年级阅读书目)、阅读心得量(各年级规定篇数)为主要依据。每个等级又分为一至五颗星。其中一至二颗星为班内考评(其中一星为一二星内容的80%),三至四颗星为年级组内考评(其中三星为三四星内容的80%),五颗星为学校统一考评。在前五项的基础上,设立“特色附加”一项,鼓励学生参加市、区、校各级的读书活动。
三、活动的要求
(一)加强考级活动宣传。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班队会向学生宣讲阅读考级的内容与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考级,以此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二)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书目,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书、读书的方法,并利用晨读、语文课前等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验,可朗诵、演讲、复述优秀诗文,也可以介绍自己的优秀作文、读书笔记,还可以介绍新书书名或内容概况,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阅读进展情况。
(三)保证阅读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开展好班级读书会。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晨读、课间、午间时间,进行学生书屋阅读和电子阅读,让学生随手闻书香,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每晚必有阅读作业(低年级亲子共读15分钟;中年级自觉读书20分钟;高年级自觉读书30分钟)。周末、寒暑假更是阅读的好时机,鼓励引导学生参考学校推荐的各年级阅读书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
(四)学校根据各班的阅读考级情况,宣传“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事迹。各年段配合阅读考级,组织相应的阅读竞赛活动。
(五)各年级做好学生阅读考级资料整理,将《阅读考级申请卡》归类(分为班级、年级、校级)整理交到教导处,作为课外阅读考评的资料。
四、活动的效果
(一)课文学习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如,我校学生“阅读和积累”能力整体表现较弱,特别是形成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就以读书考级活动为平台,引导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精心设计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过程;注重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二)古诗词背诵目标细化到各年级。现在,学生古诗文积累的比例较低,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学校将年段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过程性目标,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古诗文落实到每个年级进行考级达标,并创设多种条件,落实古诗文的积累,培养学生将阅读和积累所得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形成合力,共同创设课外阅读的氛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鼓励学生的积累。
(三)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校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主要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采取单元整组教学进程进行有效实施。要求语文教师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根据单元主题确定读书会内容。经历单元整体导读、单元学习实践、单元总结提升三个阶段,真正实现了课内外的融合。
通过读书考级活动,真正达到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读书的目的。成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型校园”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培养了良好读书习惯,增强了学生读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从小读经典的书,长大做有根的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就目前我校的情况而言,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读书,即广泛深入的阅读。学生校内外阅读量小,阅读范围窄,阅读兴趣低,阅读水平低,而且缺乏必要的阅读引领和指导。在教师工作方面,我校一些教师在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把语文课等同于语文课程。大量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缺失,使学生的身心失去了好书的浸润,影响了其远大思想、高尚道德、美好言行、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也缺失了继续学习的能力与愿望。
(二)依据“大兴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项目的研究反馈,我们认识到,我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均低于本区的平均水平。在学科教学方面,学生“阅读和积累”能力整体表现较弱,特别是形成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显示,只有34.4%的学生在预习时读课文后思考课后问题,33.0%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提出不懂的问题,34.5%的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36.6%的学生不能结合下上文理解文本。这些现象与学生在阅读部分的能力表现紧密相关。
因此,我校决定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依托《读书成长手册》开展学生读书考级活动,使学生热爱读书,校园书声朗朗,课堂充满活力,进而达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活动的实施
(一)完善组织机构
为确保读书考级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两个组织机构,一是成立阅读考级考评领导小组(即领导层),由校长任组长,亲自指导监督,教导处、德育处的干部及各年级组长为成员,负责具体的指导落实。二是成立阅读考级考评工作小组(即执行层),主管副校长任组长,负责指导实施,全体语文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组员,负责具体的考级评定活动。学校统一为每个学生印制了《读书考级成长手册》,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管理,记录每个学生读书成长的足迹。
(二)明确考级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我们把考核内容分为六个等级,每个年级一个等级,各等级均以规定的课文阅读(学期所学课文)、中国传统文化(学期所学篇目)、古诗词背诵量(本年级课本上的篇目及课标上的篇目)、课外阅读量(包括语文读本和学校推荐的各年级阅读书目)、阅读心得量(各年级规定篇数)为主要依据。每个等级又分为一至五颗星。其中一至二颗星为班内考评(其中一星为一二星内容的80%),三至四颗星为年级组内考评(其中三星为三四星内容的80%),五颗星为学校统一考评。在前五项的基础上,设立“特色附加”一项,鼓励学生参加市、区、校各级的读书活动。
三、活动的要求
(一)加强考级活动宣传。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班队会向学生宣讲阅读考级的内容与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考级,以此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二)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书目,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书、读书的方法,并利用晨读、语文课前等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验,可朗诵、演讲、复述优秀诗文,也可以介绍自己的优秀作文、读书笔记,还可以介绍新书书名或内容概况,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阅读进展情况。
(三)保证阅读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开展好班级读书会。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晨读、课间、午间时间,进行学生书屋阅读和电子阅读,让学生随手闻书香,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每晚必有阅读作业(低年级亲子共读15分钟;中年级自觉读书20分钟;高年级自觉读书30分钟)。周末、寒暑假更是阅读的好时机,鼓励引导学生参考学校推荐的各年级阅读书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
(四)学校根据各班的阅读考级情况,宣传“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事迹。各年段配合阅读考级,组织相应的阅读竞赛活动。
(五)各年级做好学生阅读考级资料整理,将《阅读考级申请卡》归类(分为班级、年级、校级)整理交到教导处,作为课外阅读考评的资料。
四、活动的效果
(一)课文学习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如,我校学生“阅读和积累”能力整体表现较弱,特别是形成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就以读书考级活动为平台,引导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精心设计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过程;注重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二)古诗词背诵目标细化到各年级。现在,学生古诗文积累的比例较低,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学校将年段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过程性目标,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古诗文落实到每个年级进行考级达标,并创设多种条件,落实古诗文的积累,培养学生将阅读和积累所得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形成合力,共同创设课外阅读的氛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鼓励学生的积累。
(三)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校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主要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采取单元整组教学进程进行有效实施。要求语文教师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根据单元主题确定读书会内容。经历单元整体导读、单元学习实践、单元总结提升三个阶段,真正实现了课内外的融合。
通过读书考级活动,真正达到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读书的目的。成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型校园”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培养了良好读书习惯,增强了学生读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从小读经典的书,长大做有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