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期闯四关 用坚持和专注锻造核心竞争力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____l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新一代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投入。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应是坚持并专注地锻造其核心竞争力,通过“三期”“四关”的磨炼,促使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为高校教育战线的主力军。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压力;成长
  笔者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十几年,经历过入职以来的困惑和迷茫,到如今,回顾往昔,有一些切身感受和由此形成的思考。本文主要针对青年教师成长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内涵式自我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为高校健全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提供思路。
  一、青年教师的现状
  当下,青年教师普遍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从而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据2015年腾讯-麦可思《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产生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压力来源中,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占61%,工作付出与实际收入占52%,学校的制度和管理占51%,知识危机/学历危机占22%。青年教师的从业现状,归结起来体现出三组现实的矛盾。
  一是职业压力——深化教学改革、岗位激烈竞争与自身能力的矛盾。高校扩招导致的教师数量不足,使许多青年教师刚刚毕业进入高校就职即承担教学主讲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缺少师范类教育的专业背景,导致对教育教法特点以及教师职业发展认识不足。当面临深化教育改革、岗位激烈竞争所带来的职业压力时,青年教师显得难以适从。二是事业压力——职称晋升、科研学历标杆与自身成长的矛盾。在高校中,因职称与资源分配有着重大的关系,职称晋升成为青年教师的迫切需求。可实际情况往往是:一边职称晋升要求高学历作为入场券,业绩评比“重科研”;而另一边青年教师普遍因职称较低,拿不到高级别的课题,难以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攻读高一级学位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久而久之,这种现实的“死锁”使得青年教师产生事业倦怠感,感觉难以获得事业发展的通道。三是生活压力——家庭负担与自身收入、精力的矛盾。教师也是普通人,也应有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如婚姻、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老人瞻仰等难题,都需要资金等物质基础才能得以解决。而由于前述种种原因,导致青年教师的正常收入极其有限,甚至难以应对日渐高涨的日常开销。这种经济负担往往严重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使其对于未来充满迷茫。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博士学位、站稳讲台、科研学术”为代表的“三座大山”对青年教师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压力,使得青年教师不知所措,进步迷茫,身心疲惫。因此,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才被调侃为“青焦”,青年教师自己也被戏称为“青椒”。
  二、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为应对“青焦”,青年教师容易陷入消极的“被发展”模式和非自主意识规划的“被成长”状态,接踵而至带来了职业倦怠的失望感、事业危机的失落感和生活挫败的失意感。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投入,但是作为问题的主体,根源应该从青年教师自我入手,去寻求应对和解决“青焦”的办法。
  结合本校实际和笔者经历,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轨迹可概括为度过三个时期(就职准备期、入职求存期和在职胜任期)、闯过四个难关(职业认同关、教学能力关、科学研究关和提升发展关)。一个教师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会在其顺利通过三期四关的考验后基本显现出来。
  1.就职准备期
  工作2年以内,职业认同意识逐渐建立,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处于萌芽状态,对于自我发展目标和计划尚不明确。
  (1)经历岗前培训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全面规范的岗前培训对于就职准备期的青年教师意义深远。比如,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培训使其懂得教学效果如何达成,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让他们明白教师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是一个“良心活”。只有对该职业具有极高的职业认同感、心灵归属感和怀揣美好愿景的人,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从而一生敬畏讲台。正是岗前培训让笔者顺利度过了“职业认同关”,立志坚定,使得笔者后来即使面对重重压力也总是感觉脚站得稳稳当当,底气十足。
  (2)通过教学实习锻炼,经历授课指导和竞赛,听课、交流收益多。笔者所经历的教学实习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体验3门不同课程5个不同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使笔者亲身体验何为奉献;就职第2年参加学校的课堂教学竞赛,在证明自己的同时,还通过跨学科听课交流的方式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通过“自我奉献-教学有法-教学相长-充实提高”的教学实习,有效而良性地提升了笔者的教学能力,获益匪浅。
  (3)经历继续研究训练,为科学研究关的突破打基础。目前,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学任务繁重可能导致其无力继续之前的研究。但是千万不要就此放弃之前的研究积淀,而应该咬紧牙关继续以前的研究方向,定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有着稳定的研究方向就意味着成功的开端,能让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立足高远,为将来寻求具有个人特色的科学研究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这里,笔者特别强调,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一种认识错位,觉得从事教学工作就是当个“教学匠”,和科研不沾边。其实正相反,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教学研究同样也是科研,大有深度可挖。青年教师同样可以将教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
  2.入职求存期
  工作2—3年,工作激情最高,能力提升最快,最需要关注、支持的时期,也是职业习惯养成和事业起步的阶段。
  (1)顺利通过教学能力关。当青年教师迈进入职求存期时,能否顺利通过教学能力关是最先的考验。在教学岗位上已度过了2~3年,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进步还是停滞不前,在这时会逐渐显现。如仅仅通过自我摸索、自我总结的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既耽误时间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此时,指导教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庆幸的是,本校一直以来都坚持采用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导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引导青年教师顺利过渡,笔者就从中获益匪浅。每当回想起准备教学竞赛时老教师自发组团来辅导时的场景,笔者都心中一暖,甚是感激。   (2)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为适应岗位需求,青年教师普遍在就职准备期会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在教学方面,较少关注科研,在入职求存期重提研究方向的审视较为迷茫。然而此时却又是青年教师科研干劲和精力最强的时候,如果能确定稳定且富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关注该研究领域国内外前沿动态,从而找准研究的切入点,通过长期积累,会大大增加在科研领域创出“自己那一片蓝天”的机会。
  (3)制订长远的自我提升和发展规划。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入职求存期中制订一个长远的自我提升和发展规划尤为关键,能使其在进行教育与科研事业“齐步走”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既避免其因“一蹴”而“不就”时产生畏难情绪,又可预防其因生活所迫沦为给横向科研项目打杂跑腿的“科研民工”。长远的自我发展规划就像一座灯塔,照耀在自己前进提升的道路上。有了这座灯塔,使得青年教师有愿景、有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同时也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为学校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在职胜任期
  工作3—8年,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期,自我成才的积淀阶段。
  (1)过教学能力关不仅仅是授课,更多的是总结和反思。笔者永远记得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时一位老前辈的赠言:“教学不仅仅是授课,更是一门科学。授课结束了并不是教学就结束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是当教师一辈子的事。”然而进入在职胜任期的青年教师往往因事缠身,普遍忽略总结与反思。借助总结和反思可以规范教学行为、使其更符合科学规律,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和教学效益最大化。作为青年教师,应勤于反思并善于总结自己在教学时的得失,才能不断学习、迅速成长,才能带来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学科竞赛的更好表现以及毕业设计改革的新思路。
  (2)过科学研究关要加入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学术组织)。青年教师要寻求教学或科研上的突破,“闭门造车”不可取,没有资金、设备的支持不行,没有与高水平的教师、学者同行的交流更是要不得。此时,青年教师应力争加入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学术组织),不仅可以“抱团取暖”,更重要的是获得惯性发展的平台优势。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这方面急青年教师之所急,帮助他们与校内、外的科研单位和合作组织“牵线搭桥”。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开阔眼界、广交朋友,在迈过科学研究关的同时,也得到身心的满足和事业的长足发展。
  (3)过提升发展关必须有勇气再进学堂当学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应是每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有勇气和信心教导学生做人做事。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有勇气再进学堂当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学位深造,可以申请去国内(外)做访问学者等。只要有勇有志继续学习,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比比皆是。
  三、体会与建议
  青年教师自我成长应该立足于自主发展,以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内涵。这个过程可能道路崎岖、充满波折,也可能因为面临“雨后春笋”般的压力而显得“乱花渐欲迷人眼”。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在此提出一些浅见。
  首先,青年教师要有“主人翁”意识,敢想敢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没有人天生就是一名好教师,要想当一名好教师,没有一个长期的积累阶段是不可能的。青年教师跳出“被发展”模式的关键就是主动去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酵”计划,并坚持付诸行动。
  其次,青年教师要结合自身条件、学识结构和所处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具有“个人特色”或“特长”的目标,并适时地审视、调整。专注于个人特色的塑造,坚持走个人能力提升的道路。
  在许多非教师行业的人看来,教师是一个舒适且稳定的工作。但是在青年教师心中,这份工作既不轻松也不舒适,心理上的落差需要适应,能力上的成长漫长而遥远。笔者想说,不论你是处于就职准备期、入职求存期还是在职胜任期,请保持对教师这份工作的初心与热爱,时刻关注核心竞争力的自我锻造,坚持并专注地走下去,终有一天,“青焦”的乌云散去,“青椒”会绽放为“青骄”。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高  摘要:如何在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继续保持和系统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管理体制、学位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制研究;高教性  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己经达到1327所,在校生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号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发端于短
期刊
摘要: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式开放在线教程(Collaborative Open Online Course,COOC)的概念,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教材建设的新型模式,改变传统教程的编写方式,成为推动MOOC发展的支撑技术之一。COOC具有建设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内容组织灵活的特点。COOC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在线教学模式从课堂讲授延伸到教程编写,进一步发挥MOOC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介绍了COOC平台
期刊
摘要: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先,教学在后,二者有特定的逻辑关系。从事研究时,研究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一次消化者”,进行教学时,教学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二次消化者”。第一次消化是“深入”,第二次消化是“浅出”。从深入到浅出,才是受学生欢迎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为融合研究者与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需要得到两方面的保障:学校管理层面要真正引领兼顾研究与教学的平衡与
期刊
摘要:新一代网络语料库分析系统CQPweb具有词频分析、搭配分析、分布分析、索引行以及主题词分析等多种分析功能。CQPweb于2014年首次引入国内,目前国内已建成三个CQPweb,更多语料库研究者期待着创建自己的CQPweb。鉴于此,本文以HZAUCQPweb为例,详细介绍了CQPweb的创建流程,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技术要求、CQPweb的体系结构、管理权限等。HZAU CQPweb建成后,被应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不少高校建立起来,对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南京大学实践,探讨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理念、工作内容,提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致力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主动服务学校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师教学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关键词: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教学科研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已经成为
期刊
摘要:慕课有MOOC、SPOC和泛指二者及其相关延伸模式等三种含义。从录像教学、实体课堂、在线测验、在线考试和实体考试五个方面进行考察,慕课至少包括公共MOOC、校内SPOC、公共SPOC、校内MOOC和兴趣MOOC等五种典型教学形式。四川大学“侵权责任法”课程通过“多平台多模式”平行运行模式分流学生,以SPOC翻转课堂为核心,提供五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对比美国和英国主流法学院的教学方式,慕课可能更
期刊
摘要:在简要分析我国建国以来中国现当代文文学史的编写历史及得失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存在综合类、师范类与行业类大学的实际,提出了各种层次大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建设上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行业性大学更应该从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的出发,建设切合专业适用的、与整体培养目标吻合的教材,并提出了基本的编写与建设的原则。  关键词:行业性;高校;教材;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在新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相关知识的训练要靠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来保证。财政学类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对于以应用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学校而言,如何适应各自大学的层次定位,如何将课程内容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对财政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相结合,提升学生对财税知识的应
期刊
一、一次成功的群众性学术研究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教强国”研究课题(以下简称“建设高教强国”)是我国高教研究界最大的一项群众性学术研究项目,参与的专家学者很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很大,是一项社会影响甚大、成果和意义都很大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这是在我国高教研究的历史中值得回味,值得好好总结的一件大事情。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也是群众性的事业,更是一项复杂的事业,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人参加。
期刊
摘要: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是落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建立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推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围绕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实验与实践教学、科研创新训练三条主线推动课程建设,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品教材、精细化管理等是课程教学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主线;保障  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