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在学生终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美术素养;兴趣;美感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能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反应;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使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中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输送专职美术人才,而是通过有关的美术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概括讲,就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又是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呢?
一、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更新美术教育观念
所谓素质教育即是指提高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劳动技术水平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从立意上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当前某些停止在为应付“统考”“中考”“高考”“考核”层面为目的旧模式基础上的教育。因此,中学应在教学中加强美术课。以举办美术展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素养,热爱美术的思想意识,以学生的作品为主,使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可适当加入教师的作品,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美术作品,使其从中获得收益,以此启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在具体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感
创造必须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到美术课教学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展开联想,产生激情。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中发现每幅美术作品内容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产生绘画的欲望,同作品中的情景产生共鸣。这样再让学生动笔去画,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就会在画中流露出来。如在教学《美丽的家乡》一课时,重点介绍到家乡的花卉,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记住花的名称、颜色、特征,然后在课堂中,通过看花的投影片、录像,使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说出观察花后的感受如何。有的同学说:“感到了花鲜艳夺目,美丽可爱。”有的同学说:“感到了花特别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我都不想离开花了。”还有的同学说:“感到花多而鲜艳,把周围的环境也装扮的非常美丽。”我又问:“你们看到这些花时心情怎么样?”有的同学说:“心情特别舒畅,白花纯净,红花鲜艳,美丽耀眼,真是看不够。”有的同学说:“我的心情特别愉快,看到那么多美丽的鲜花生机勃勃地开放,我真想把它们摘回家去。”我说:“那可不行,花开在大自然中是为了美化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摘回家去,就欣赏不到它的美丽了。如果我们把它画下来,贴到墙上,不是既锻炼了我们的绘画技能,又保护了大自然吗?”于是同学们跃跃欲试,产生了强烈的绘画激情,主动训练基本技巧。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恰到好处的引导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美术教师更应该抓住每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激情的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展开联想,产生激情。
三、注意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学生用一种模式,要给学生留有自我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展示多彩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创造。如在讲解手工课,设计贺年卡课时,可把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进行,先同学生一道欣赏各种购买和自制的贺年卡,同时讲解各种贺年卡的制作材料、造型、图案、色彩、象征的意义等内容,并给学生讲清楚贺年卡的发展历史,送贺卡的意义等内容,使学生从制作贺卡中感悟到亲情、友情的珍贵。重点介绍贺卡的制作方法,并在黑板上绘图说明,启发学生在制作贺卡时,应在贺卡的外形、图案及色彩设置上具有特色,鼓励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亲朋好友。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在制作贺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学生也各显其能,在各种样品的启发下,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出了形态各异、寓意深刻、美仑美奂的各种各样的贺卡。他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在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声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感到美得享受。
实践证明,只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丰富起来了,创制力也就能得到明显地提高,它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也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四、重视学习美术理论知识
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艺术教育的特点是既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而技法课则要学生多次的进行反复训练,经过多次的探索与尝试,许多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时,总是以绘画水平的高低为主要依据,这就形成了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思想,在中学美术教学中长期泛滥,这与当前实际要求是相违背的,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美术教育、美术技能、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创新精神等全面综合能力的美术人才,而不是因为画画而画画的画匠。同时美术理论还可以帮助中学生广泛运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之中,使中学生的人格逐步健全,知识面更为广阔,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中学美术教师还应加强美术知识、艺术概论、美术史等美术鉴赏方法的教育,使中学生达到一定的美术理论,懂得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础理论,使其对美术的知识由感性到理性,这将对提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乐于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才会学习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才会更好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术学习只有在充满兴致的状态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美术综合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美术素养;兴趣;美感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能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反应;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使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中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培养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单纯输送专职美术人才,而是通过有关的美术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概括讲,就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又是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呢?
一、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更新美术教育观念
所谓素质教育即是指提高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劳动技术水平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从立意上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当前某些停止在为应付“统考”“中考”“高考”“考核”层面为目的旧模式基础上的教育。因此,中学应在教学中加强美术课。以举办美术展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素养,热爱美术的思想意识,以学生的作品为主,使学生从中获取成就感,可适当加入教师的作品,以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美术展览,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美术作品,使其从中获得收益,以此启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在具体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感
创造必须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到美术课教学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美感,让学生展开联想,产生激情。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中发现每幅美术作品内容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产生绘画的欲望,同作品中的情景产生共鸣。这样再让学生动笔去画,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就会在画中流露出来。如在教学《美丽的家乡》一课时,重点介绍到家乡的花卉,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记住花的名称、颜色、特征,然后在课堂中,通过看花的投影片、录像,使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说出观察花后的感受如何。有的同学说:“感到了花鲜艳夺目,美丽可爱。”有的同学说:“感到了花特别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我都不想离开花了。”还有的同学说:“感到花多而鲜艳,把周围的环境也装扮的非常美丽。”我又问:“你们看到这些花时心情怎么样?”有的同学说:“心情特别舒畅,白花纯净,红花鲜艳,美丽耀眼,真是看不够。”有的同学说:“我的心情特别愉快,看到那么多美丽的鲜花生机勃勃地开放,我真想把它们摘回家去。”我说:“那可不行,花开在大自然中是为了美化环境,陶冶我们的情操,摘回家去,就欣赏不到它的美丽了。如果我们把它画下来,贴到墙上,不是既锻炼了我们的绘画技能,又保护了大自然吗?”于是同学们跃跃欲试,产生了强烈的绘画激情,主动训练基本技巧。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恰到好处的引导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效果,美术教师更应该抓住每一个能使学生产生激情的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展开联想,产生激情。
三、注意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学生用一种模式,要给学生留有自我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展示多彩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创造。如在讲解手工课,设计贺年卡课时,可把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进行,先同学生一道欣赏各种购买和自制的贺年卡,同时讲解各种贺年卡的制作材料、造型、图案、色彩、象征的意义等内容,并给学生讲清楚贺年卡的发展历史,送贺卡的意义等内容,使学生从制作贺卡中感悟到亲情、友情的珍贵。重点介绍贺卡的制作方法,并在黑板上绘图说明,启发学生在制作贺卡时,应在贺卡的外形、图案及色彩设置上具有特色,鼓励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亲朋好友。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在制作贺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学生也各显其能,在各种样品的启发下,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出了形态各异、寓意深刻、美仑美奂的各种各样的贺卡。他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在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声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感到美得享受。
实践证明,只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丰富起来了,创制力也就能得到明显地提高,它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也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四、重视学习美术理论知识
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艺术教育的特点是既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而技法课则要学生多次的进行反复训练,经过多次的探索与尝试,许多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时,总是以绘画水平的高低为主要依据,这就形成了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思想,在中学美术教学中长期泛滥,这与当前实际要求是相违背的,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美术教育、美术技能、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创新精神等全面综合能力的美术人才,而不是因为画画而画画的画匠。同时美术理论还可以帮助中学生广泛运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之中,使中学生的人格逐步健全,知识面更为广阔,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中学美术教师还应加强美术知识、艺术概论、美术史等美术鉴赏方法的教育,使中学生达到一定的美术理论,懂得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础理论,使其对美术的知识由感性到理性,这将对提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乐于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才会学习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才会更好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术学习只有在充满兴致的状态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美术综合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