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出兵中东,协助美军打击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日渐坐大的“伊斯兰国”(IS)武装力量。这次澳大利亚出兵的主力是其空中力量,10月8日夜间,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首度空袭了IS在伊拉克境内的设施。一时间,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这支整体规模并不是很大的空军再度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
到目前为止,此次与600名澳大利亚国防军军人(其中400名空军人员和200名包括特种兵在内的地面部队人员)一道进驻中东地区的,有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6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1架E-7A空中预警机和1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澳大利亚政府称,前往中东参战的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数量很快将增加到8架。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中作战飞机空中燃料补给的重要性已毋庸多言。如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这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部署在阿联酋著名国际化大都市迪拜城南的阿勒明哈德空军基地。根据新闻资料显示,2014年10月5日夜间,澳大利亚的F/A-18 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伊拉克某地上空已经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执行此次空中加油任务的就是KC-30A。预计在今后的联合行动中,这架KC-30A还将会为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的多国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KC-30A机队在澳大利亚成军不久,却好事多磨,在研发与交付过程中经历了颇多坎坷。此番远征IS,其表现颇值得关注。与此同时,这个“空中油霸”一直尚未完成的ARBS系统升级也再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千呼万唤始出来
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是空客在其民用客机A330基础上研发的军用型A330MRTT的澳洲版。现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拥有5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均隶属于驻防澳大利亚安伯利空军基地的第33中队。不过其中一架一直被留在西班牙马德里郊外赫塔费的工厂里,以协助厂方完成空中加油伸缩套管系统(ARBS)的调试工作。
空中加油伸缩套管系统(ARBX)一向是空客系列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的一个主要卖点。然而时至今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KC-30A尚未具备使用ARBS的能力。预计在经过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国防装备局(DMO),以及生产商空客防务航宇公司(原空客军事公司)一系列的调试、验证之后,该系统至少要到2015年才有可能在KC-30A上正式投入使用。
要知道首架KC-30A在安伯利空军基地交付时还是2011年6月,那么也就是说,即便ARBS真的能在2015年如期投入使用,这中间也已经隔了4年时间。好在这4年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对ARBS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澳大利亚引进的F-35A“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在该项目无数次延期之后,最早也要到2018年才能开始交付。至于澳大利亚现役的F/A-18A/B“大黄蜂”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机队,KC-30A用翼下的加油吊舱就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其实早在2010年3月,安装了伸缩套管系统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一架KC-30A(机号A39-001),就通过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7个月之后,又拿到了西班牙航宇技术研究院(INTA)的证书。然而,由于技术档案存在问题,澳大利亚国防装备局(DMO)拒绝接收这架飞机。到2010年10月,该项目(即“天空5402”计划)甚至被正式归入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项目的关注列表里,凸显出澳大利亚官方对该项目的强烈不满和忧虑情绪。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1月19日,这架编号为A39-001的KC-30A在大西洋上空试飞时发生事故。当时,该机正在进行一项厂方的飞行测试,使用ARBS为一架葡萄牙空军的F-16战斗机实施空中加油。有消息说,ARBS的探管在接近F-16战斗机的受油装置时突然断裂,导致伸缩套管突然飞起击中KC-30A底部,随后套管坠入大洋深处。所幸,受损的KC-30A和F-16都安全返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这次事故也令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对ARBS的操纵系统愈发不满。
此事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同意接收KC-30A,但先暂时使用探管锥套式的空中加油方式,用两个Mk.905E加油吊舱来执行空中加油任务。与此同时,ARBS的调整、改进项目开始实施。这项名为“套管升级2”的改进计划包括:系统操作手使用的3D显示屏上显示操作包线时实施动态覆盖;新的操纵杆函数;旨在提高收杆速度(紧急情况下)的伸杆/收杆改进等。2013年年中,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第3架KC-30A(机号A39-003)也曾一度飞回空客在西班牙赫塔费的工厂,协助A39-001进行改进的研发和试飞工作,年底返回了澳大利亚。
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今,“套管升级2”的改进项目已经作为标准,应用于沙特皇家空军和阿联酋空军装备了ARBS的空客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上。沙特皇家空军曾使用该系统协助6架F-15战斗机完成了从沙特首都利雅得到西班牙莫龙空军基地,随后又飞越大西洋去美国参加“红旗军演”的长途飞行。不过,澳大利亚军方认为,KC-30A的ARBS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便能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一类的大飞机实施空中加油。
目前,厂方空客防务航宇公司正在A39-001上测试“套管升级3”的改进计划。这一阶段的改进重点是通过优化,提升在为宽体受油机进行空中加油时ARBS的响应速度。2014年3月,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第2架KC-30A(机号A39-002)飞抵西班牙赫塔费,协助研发测试。
空客方面业已完成了“套管升级3”最初的飞行测试,在完成中期的认证测试之后,将集中进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飞行认证测试。完成所有的飞行认证测试,大约需要进行75次飞行,每次飞行时间约4小时,由此产生的费用将由空客与澳大利亚共同承担。
协助进行飞行测试的主要是葡萄牙空军的F-16战斗机,而西班牙空军的F/A-18C/D“大黄蜂”战斗机有时也会参与其中。尽管F/A-18C/D“大黄蜂”战斗机上并没有安装适用于ARBS的受油装置,但可用来测试不同类别飞机接近伸缩套管时的性能参数。
预计在2014年底能完成全部的认证工作,KC-30A(机号A39-001)在西班牙很可能一直要待到2015年年初。按照现在的时间表,这架完成升级改造的KC-30A将在2015年2月或3月间重新回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服役,有望在2015年第2季度开始着手ARBS的加油训练。KC-30A机队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则至少要到2015年年中。
由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业已订购了72架F-35A“闪电”Ⅱ作为下一代主力战斗机,交付的首架F-35A将于2018年从美国飞抵澳大利亚本土。因此,据估计KC-30A与F-35A的空中加油测试将在2015年年底或者2016年初开始进行。
此番远征IS,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KC-30A无疑还是在使用探管锥套式的空中加油方式。ARBS系统升级后的实战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何时KC-30A这个“空中油霸”的ARBS才能真正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编辑:王昕
到目前为止,此次与600名澳大利亚国防军军人(其中400名空军人员和200名包括特种兵在内的地面部队人员)一道进驻中东地区的,有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6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1架E-7A空中预警机和1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澳大利亚政府称,前往中东参战的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数量很快将增加到8架。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中作战飞机空中燃料补给的重要性已毋庸多言。如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这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部署在阿联酋著名国际化大都市迪拜城南的阿勒明哈德空军基地。根据新闻资料显示,2014年10月5日夜间,澳大利亚的F/A-18 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伊拉克某地上空已经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执行此次空中加油任务的就是KC-30A。预计在今后的联合行动中,这架KC-30A还将会为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的多国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
KC-30A机队在澳大利亚成军不久,却好事多磨,在研发与交付过程中经历了颇多坎坷。此番远征IS,其表现颇值得关注。与此同时,这个“空中油霸”一直尚未完成的ARBS系统升级也再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千呼万唤始出来
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是空客在其民用客机A330基础上研发的军用型A330MRTT的澳洲版。现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拥有5架KC-30A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均隶属于驻防澳大利亚安伯利空军基地的第33中队。不过其中一架一直被留在西班牙马德里郊外赫塔费的工厂里,以协助厂方完成空中加油伸缩套管系统(ARBS)的调试工作。
空中加油伸缩套管系统(ARBX)一向是空客系列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的一个主要卖点。然而时至今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KC-30A尚未具备使用ARBS的能力。预计在经过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国防装备局(DMO),以及生产商空客防务航宇公司(原空客军事公司)一系列的调试、验证之后,该系统至少要到2015年才有可能在KC-30A上正式投入使用。
要知道首架KC-30A在安伯利空军基地交付时还是2011年6月,那么也就是说,即便ARBS真的能在2015年如期投入使用,这中间也已经隔了4年时间。好在这4年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对ARBS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澳大利亚引进的F-35A“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在该项目无数次延期之后,最早也要到2018年才能开始交付。至于澳大利亚现役的F/A-18A/B“大黄蜂”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机队,KC-30A用翼下的加油吊舱就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其实早在2010年3月,安装了伸缩套管系统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一架KC-30A(机号A39-001),就通过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7个月之后,又拿到了西班牙航宇技术研究院(INTA)的证书。然而,由于技术档案存在问题,澳大利亚国防装备局(DMO)拒绝接收这架飞机。到2010年10月,该项目(即“天空5402”计划)甚至被正式归入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项目的关注列表里,凸显出澳大利亚官方对该项目的强烈不满和忧虑情绪。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1月19日,这架编号为A39-001的KC-30A在大西洋上空试飞时发生事故。当时,该机正在进行一项厂方的飞行测试,使用ARBS为一架葡萄牙空军的F-16战斗机实施空中加油。有消息说,ARBS的探管在接近F-16战斗机的受油装置时突然断裂,导致伸缩套管突然飞起击中KC-30A底部,随后套管坠入大洋深处。所幸,受损的KC-30A和F-16都安全返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这次事故也令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对ARBS的操纵系统愈发不满。
此事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同意接收KC-30A,但先暂时使用探管锥套式的空中加油方式,用两个Mk.905E加油吊舱来执行空中加油任务。与此同时,ARBS的调整、改进项目开始实施。这项名为“套管升级2”的改进计划包括:系统操作手使用的3D显示屏上显示操作包线时实施动态覆盖;新的操纵杆函数;旨在提高收杆速度(紧急情况下)的伸杆/收杆改进等。2013年年中,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第3架KC-30A(机号A39-003)也曾一度飞回空客在西班牙赫塔费的工厂,协助A39-001进行改进的研发和试飞工作,年底返回了澳大利亚。
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今,“套管升级2”的改进项目已经作为标准,应用于沙特皇家空军和阿联酋空军装备了ARBS的空客多用途空中加油/运输机(MRTT)上。沙特皇家空军曾使用该系统协助6架F-15战斗机完成了从沙特首都利雅得到西班牙莫龙空军基地,随后又飞越大西洋去美国参加“红旗军演”的长途飞行。不过,澳大利亚军方认为,KC-30A的ARBS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便能为运输机、空中加油机一类的大飞机实施空中加油。
目前,厂方空客防务航宇公司正在A39-001上测试“套管升级3”的改进计划。这一阶段的改进重点是通过优化,提升在为宽体受油机进行空中加油时ARBS的响应速度。2014年3月,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第2架KC-30A(机号A39-002)飞抵西班牙赫塔费,协助研发测试。
空客方面业已完成了“套管升级3”最初的飞行测试,在完成中期的认证测试之后,将集中进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飞行认证测试。完成所有的飞行认证测试,大约需要进行75次飞行,每次飞行时间约4小时,由此产生的费用将由空客与澳大利亚共同承担。
协助进行飞行测试的主要是葡萄牙空军的F-16战斗机,而西班牙空军的F/A-18C/D“大黄蜂”战斗机有时也会参与其中。尽管F/A-18C/D“大黄蜂”战斗机上并没有安装适用于ARBS的受油装置,但可用来测试不同类别飞机接近伸缩套管时的性能参数。
预计在2014年底能完成全部的认证工作,KC-30A(机号A39-001)在西班牙很可能一直要待到2015年年初。按照现在的时间表,这架完成升级改造的KC-30A将在2015年2月或3月间重新回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服役,有望在2015年第2季度开始着手ARBS的加油训练。KC-30A机队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则至少要到2015年年中。
由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业已订购了72架F-35A“闪电”Ⅱ作为下一代主力战斗机,交付的首架F-35A将于2018年从美国飞抵澳大利亚本土。因此,据估计KC-30A与F-35A的空中加油测试将在2015年年底或者2016年初开始进行。
此番远征IS,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KC-30A无疑还是在使用探管锥套式的空中加油方式。ARBS系统升级后的实战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何时KC-30A这个“空中油霸”的ARBS才能真正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编辑: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