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法宝,因为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注重起始教育,抓好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七年级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上课定能专心听课,思维敏捷,定能千方百计地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更高的艺术性,在课堂上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师在平时应多找学生谈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比如与学生一起打打球、一起跑步等,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要耐心,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只要发现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肯定,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利用智力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习课上,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趣题: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渡河,一只小船只能容纳两人,由他们自己划行. 随从密约,在河的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 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手中. 商人怎样才能安全渡河?(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保全性命啊!)通过数学趣题的探讨,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再如:一百个和尚一百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问: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其解法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
4. 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这样,既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示范不到位而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如学习“位似图形”这一知识,上课时老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易掌握,若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的位似变换,变动为静,这样学生看得清晰,便于模仿画位似图形,从而掌握了它们的特征、性质. 很显然,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动手操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镶嵌问题”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正多边形地板砖铺地面,平时看到用的地板砖都有什么形状?各组同学各执己见,回答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的都有,唯独没有回答五边形的. 接着又问学生:地板砖为什么不制成正五边形的呢?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 当时在课堂上笔者没有直接分析为什么,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大胆发表见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此时再适时地给他们以点拨,问题便迎刃而解,进而引导探究怎样的多边形能铺满地面,原因是什么. 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增强了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6. 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 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时,才会对它真正地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激励措施,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使整个课堂兴趣盎然、生机勃勃,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 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 注重起始教育,抓好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七年级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上课定能专心听课,思维敏捷,定能千方百计地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更高的艺术性,在课堂上能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师在平时应多找学生谈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比如与学生一起打打球、一起跑步等,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要耐心,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只要发现他们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肯定,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利用智力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习课上,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趣题: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渡河,一只小船只能容纳两人,由他们自己划行. 随从密约,在河的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 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手中. 商人怎样才能安全渡河?(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保全性命啊!)通过数学趣题的探讨,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再如:一百个和尚一百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问: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其解法多种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
4. 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这样,既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解决由于不易观察或示范不到位而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如学习“位似图形”这一知识,上课时老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不易掌握,若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的位似变换,变动为静,这样学生看得清晰,便于模仿画位似图形,从而掌握了它们的特征、性质. 很显然,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动手操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镶嵌问题”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正多边形地板砖铺地面,平时看到用的地板砖都有什么形状?各组同学各执己见,回答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的都有,唯独没有回答五边形的. 接着又问学生:地板砖为什么不制成正五边形的呢?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 当时在课堂上笔者没有直接分析为什么,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大胆发表见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此时再适时地给他们以点拨,问题便迎刃而解,进而引导探究怎样的多边形能铺满地面,原因是什么. 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增强了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6. 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 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时,才会对它真正地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激励措施,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使整个课堂兴趣盎然、生机勃勃,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