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谣言到抢盐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言心理学,奥尔波特著,刘水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著,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几则谣言。
  最初有人假借BBC之名,发布日本核泄漏可能到达中国的消息,消息中还详细介绍了提前防范核辐射的具体办法。随后,有人找出切尔诺贝利事件后,预防和治疗大规模核辐射对人体造成损伤的方法,其中提到了碘。再之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抢盐事件”。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抢盐风暴”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超市里的盐被抢没了,各种含盐的调味品也被抢购一空,随之而来的是盐业股大涨,投机商大举囤盐……还好整个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由于政府紧急辟谣,食盐及时补货上架,人们在经历了抢盐的“热闹场面”后,开始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整个事件的荒唐,而伴随着盐业股的跌停,投机商美梦的破碎,社会又恢复了正常秩序,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吃不了的盐而已。
  有人总结,人们抢盐大抵出于两种考虑:首先是民间盛传含碘食物可以防辐射,于是人们想到了多吃盐的办法;其次是人们担心海水受到污染,以后买不到无污染的食盐,所以纷纷抢购囤积。
  可是,事后再看这两种考虑,都有逻辑上站不住脚的地方:如果含碘食物可以防辐射,吃碘片岂不是比食盐更直接有效?如果担心海水污染,那抢购尚未被污染的海鱼、海藻等只能生长在海中的食物岂不是更有必要?毕竟盐还可以从咸水湖中提取,实在没必要操之过急。总之,事后再看这件事,即便一些当时参与抢盐的人也会感觉到有些荒谬可笑,可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有趣的是,最热火朝天的并不是抢盐的“盛况”,而是事后整个社会关于这个突发事件持久不息的讨论。街头巷尾、办公场所、新闻媒体、网上论坛、QQ群……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听到、看到人们在为这个事件“唇枪舌剑”、“慷慨激昂”地讨论、辩论。抢盐事件本身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但整个事件对中国人的内心冲击却绝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击碎了人们对“群体理性”的幻想,激起了人们对生存现状的反思。
  事实上,由谣言引起集体恐慌,进而爆发群体事件,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国度,不是第一次,也恐怕不会是最后一次。近几年,类似“瓮安事件”这类由谣言诱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的后果更加恶劣严重,也曾一时激起广泛讨论。但是,抢盐事件与这类事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自始至终都缺乏逻辑,最开始的造谣者也并非冲着经济利益而去,但却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引起了恐慌,并且引发了集体抢盐的“社会运动”,这让人们不禁要问,“人们的理性哪儿去了?为什么如此逻辑上站不住脚的谣言,却有如此多的人相信?”
  没错,诱发这场全民大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不合理”与“相信”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词语竟然在这次抢盐事件中“共存”了。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已经出现在慕容雪村于2010年年末出版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之中。这本书讲了一个关于传销的故事。作者详细讲述了他伪装成“卧底”潜入传销组织内部所见到的一幕幕不合理与不可思议。这个组织并不销售任何商品,组织的领导者向他的“教徒们”宣传着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承诺只要他们肯努力,照着组织的规则去做,最终就会得到一种叫“成功”的东西。或许是成功的诱惑太过强烈,人们进入组织之后,就会慢慢放弃思考,即便他们进入组织之后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忍饥挨饿,无所事事以及拉亲人朋友入伙。但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相信,未来会无限美好,自己不仅不是在拉亲人陷入迷途,反而是在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者以旁观者的心态潜入传销组织之后,发现整个传销组织所宣扬的发财理念毫无逻辑可言,有些甚至违背常识。比如“中国GDP正在下降,所以国家悄悄建设了这个组织”,再比如“组织不需要销售产品,只要足够人数就能赚到钱”,而最可悲的恐怕是即便最后警察端掉了这个传销据点,深陷其中的人们仍旧没有从一日暴富的黄粱美梦中醒来,还是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组织的其他据点,继续他们的“事业”。
  在与这些参与传销的普通人共同生活了一段之后,慕容雪村发现,他们不过是一群单纯善良的人,从未想过自己被骗了,更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也是在欺骗别人,他们可怜到“被别人骗了还在帮别人数钱”的地步。和作者接触最多的一个女孩儿叫小琳,在作者眼中“她本来是个单纯善良的好姑娘,妈妈很早过世,父亲再娶,和继母相处得不太好。她们家开了个经营烟酒糖茶的小店,她从六岁开始就帮着料理一切,很坚强,从不在别人面前流泪。”她告诉作者“她只想多赚点钱,给妹妹交学费,给弟弟买新衣服,让父亲不至于那么累。”小琳只有二十岁,其实还只是个孩子,她的形象和我们刻板印象中传销分子狡猾奸诈的形象大相径庭。而事实上,在这本书中,还详细描写了很多参与传销的善良的人,他们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全部积蓄,卖房子卖田,不顾脸面向周围一切认识的人借钱,带着至亲投身到传销“事业”中。或许若不是他们的单纯和善良,也不会成就这样庞大的一个个传销集团,也不会成就集团中极少数操纵者的利益。
  但是,善良的人心、单纯的目的,同样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悲惨的结局。这是因为人们一旦深陷到“群体”之中,就会主动放弃独立思考的权利,直接用群体的行为代替自己的想法,这使得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可能变得合理。就像这次的抢盐事件,即便一个人从没有听说或思考过“盐”和“核辐射”之间的关系,但是当他看到商场调味品柜台前排起的长队,人们疯狂的抢购景象时,再理智的人恐怕也会“心虚”,也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加入抢购大潮中,这就是群体行为所带来的盲从。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从这些年由谣言而引发的群体事件看,网络、手机这些新媒体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像涉及民族问题的“七五事件”就是由网络煽动而起。但这次抢盐事件却有所不同,网络上还未见波澜,超市里的盐已经被抢购一空。这让发生于2011年的这次谣言事件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人们依赖口口相传就能把一个谣言引向一场全国运动,这实在是令人始料未及。如果仔细分析,口口相传其实是一种效率低下的传播方式,所以谣言传播的对象只能集中在了亲人、朋友这些亲密关系群体上,而传播的目的往往是出于关心。尽管传播的内容并不合逻辑,但是因为谣言内容涉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传播者自然会在听到这些消息的那一刻就将它们“自动加工”成了一种必须要和亲人分享的信息。
  这类主要向有亲密关系的人传播的信息一般都与安全、健康以及私人利益有关。笔者曾经在汶川地震后的一个月内,分析了网络中流传的几十条谣言,结果发现很多传播者在叙述时,都无形中在传达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是由谣言所传播的内容决定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最早使用实验方法对谣言传播进行 研究的学者,他发现了一条谣言公式:
  “谣言传播的强度=事件的重要性×信息的模糊性”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谣言所述的事件对人们越重要,谣言所述的信息越模糊,谣言被传播的强度就会越大。而当这二者中有一个为“零”时,谣言也就不会被传播。这个公式直到今天仍很具启发性,只不过,在我们的这次现实经历中,我们需要对“信息的模糊性”这个变量重新思考。当一则谣言中所叙述的内容确实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的时候,理性的做法是去寻找各种途径证实这个事件的真实性,澄清谣言中的模糊信息,因为只要否定了谣言的真实性,谣言所叙述的内容也就对我们没有意义了。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选择了“放弃思考”、“放弃澄清”,不论谣言内容多么离奇、多么不合逻辑,也宁愿相信谣言是真的,任由谣言摆布。
  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信”字。当一些评论者煞有介事地批评人们的盲从行为时,盲从背后的“不信”就变得发人深省。是什么让老百姓放弃相信权威的话、专家的话,放弃自己寻找答案的权利?结合这些年出现的“三聚氰胺”、“苏丹红”、“张悟本”等事件,我们也不该全部怪罪老百姓所谓的“无知”。“相信”需要一定的土壤,需要一些正面的经验支持。相应的,负面经验也会为“不信”埋下伏笔。假使一个人不再相信媒体、相信专家以及相信科学精神,那么最让他觉得值得信的应该是亲人和朋友,至少他们的动机是单纯的。在《中国,少了一味药》中,有各式各样妻子拉丈夫,儿女拉父母进入传销组织的真人真事,在旁观者眼里,包括作者慕容雪村眼里,这些行为都是“骗”,骗的背后是邪恶。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行为都是“信”,没有信就没有骗,有了信才有了被骗的可能。传销与传言,虽然形式后果不尽相同,但却都是向最亲近的人传递自己相信的消息,都怀有真诚的意愿,也同样都放弃了思考的权利。
  在书的最后,作者为中国开出的一剂药方是“常识”。结合这次抢盐事件,不如再上升一个高度,将常识理解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也是一个“信”字,只不过信的对象是理性、逻辑以及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信念。只有当这种信念扎根于人们心中时,那些毫无逻辑、站不住脚的谬论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人们向最亲的人传达关心和期盼时,才会多一份理智,少一份盲从。
  
  (责任编辑 王倩)
其他文献
此书的精彩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战略战术方面极具天赋和极其糟糕的“混合体”——希特勒这个“波士米亚下士”是如何与一群优秀的职业军人在吵吵嚷嚷中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全过程。    关于利德尔·哈特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国内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大都已耳熟能详,他的机械化战争思想、间接战略、八项作战原则和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为代表的一系列著述已被世界公认为军事学领域的经典。  《山那边》是利德尔·哈特有关第二次
期刊
哈贝马斯试图通过追溯以往的理想时代,激活当代的公共领域,并通过对话语的规范和交往条件的限制实现政治领域的交往理性从而应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便为当今日渐干涸的民主精神找到活水之源。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成名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历史效果迄今仍在延续之中。当今知识界关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公共知识分子”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陆影响很大的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论,缺少从中国启蒙内在不足,审视此启蒙所以在中国现代史遭际我们所看到的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分析视角。而缺少从启蒙内部去看此启蒙现代史遭际的分析视角,我们会过快把现代中国启蒙遭际救亡压倒、吸收、转化这一历史大问题过分归为外缘影响的结果。    一    如果我们把1915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旋改名《新青年》)的出版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
期刊
莫利斯声称他不得不充当查尔斯·达尔文的后卫。他说了一堆自己所认为的常识,却挑战了人类千百年来生活于其中的文明语境和优越感觉。当人因其能思考而高于其他物种并为此激动不已在几十个世纪里连篇累牍地歌颂自己的大脑、自己思考的优越性时,莫利斯却用非常清醒的思考把人拉到了与其他动物同等的地位,这无疑令人癫狂。    裸猿三部曲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67年,莫利斯出版
期刊
梅光迪文存,梅铁山、梅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    历史的发展有着偶然和必然的双重因素,同时也显示着特定历史时期伟大人物与时代、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所谓个人的命运也与之紧密相关。  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与伟大人物有关,时代的精彩也由于伟大人物层出迭现。因此,我服膺威廉·詹姆斯在《伟大人物、伟大思想与环境》一文中所说的:  为了使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需
期刊
以群众政治动员为内核的“延安道路”模式,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为根本前提,以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的一致为限制标准。    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或许我们该淡化革命时期的浪漫与激情,拂去历史的尘埃,去憧憬现代性的美好未来。但是,昨天、今天与明天,本就是一线牵的关系。托克维尔
期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确立的自由,不仅不是精神自由,而且,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自由,而是“自主活动”。□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主活动已经被明晰地表述为理想目标与现实运动的统一,而且着重点被置于“现实的运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自由个性”的实现,是马克思所希冀的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是马克思的自由观,也是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这一理想社会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的确立
期刊
中国在梁庄,梁鸿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988年,河南一位叫周同宾的作家,为了深入农村、接近农民,开始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采访。他吃苦受累,耗力劳神,历经六载,写成《皇天后土——99个农民采访记》(1996年初版时改为《99个农民说人生》)。一时洛阳纸贵,“媒体一宣传,颇热了一阵子”(周同宾语),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987-1988年间,哈佛人类学学者阎云翔,正在不断修改
期刊
《中国在梁庄》(以下简称《梁庄》)在2010年《人民文学》首设的“非虚构类文学”专栏发表后,即被《新华文摘》、《文学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同年底出版发行的单行本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中国2010年度好书奖等。《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日报》、《南方文坛》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采访,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在一本畅销书背后,作者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有着怎样的学理反思?又怎样面对学界的质疑
期刊
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在现代性进程的最近一百年间,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几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