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日,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全面启动。根据新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如何做好前后制度的衔接与优化是当前中小学会计工作中的重点。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优化
一、新会计制度的变化
(一)新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改变
相较于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显然扩大,其范围覆盖了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各类在国家自助下办学的幼儿园,所以,在新会计制度的范围覆盖下的学校,都应该深入把握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及时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优化。
(二)新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主体
新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主体,将基建账、食堂账全部纳入学校总账当中,但对各类基建项目、食堂账本仍保留独立核算的权利。
(三)主要会计科目发生变化
新会计制度下,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均发生变化,资产类科目中新增科目为“在建工程”,其中包括基建项目;新增“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如实反映资产处置实际情况。而负债类科目,对“应付及暂存款”这一项目进行分解,分解为“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相关科目,还有一系列变化,这里不进行赘述。通过这些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帮助学校重立债务结构,并进行真实反映。
(四)净资产科目发生改变
取消“投资资金”“固定资金”等科目,明确中小学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区分开来,各自设有会计核算,提高中小学的资金使用率。
(五)收入、支出科目变化
收入科目中增加“公共财政预算拨款”“经营收入”等科目,使会计核算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从支出科目上,调整“销售税金”“拨出专款”等项目成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归拢了支出的项目,使其能够更加明显的反映学校财政的支出情况,对中小学校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二、中小学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制度已然实行,但在中小学的实际应用中,新旧制度的衔接仍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会计核算适应新会计制度,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质量。
(一)对新会计制度的不适应
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内对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很多的变化,这也就导致,中小学会计核算在进行新旧制度的衔接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这就使得原先部分学校需要重新接受并使用新会计制度,由于新会计制度的工作内容广、难点较多,需要这些学校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实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费用较高,对学校来说又是一笔较大的支出。甚至部分学校难以承受这笔支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一再延后,这也就导致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迟迟没有着落。而本身通过中小学财务人员自行提升专业技能,这对于一些会计制度来说,其本身的专业技能不够,不能及时上手新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导致新会计制度不能及时落实。
(二)食堂核算缺乏一定的规范
近年來,食品安全频发,现在社会也将目光逐渐移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上。在中小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显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但纵观我国中小学管理现状,大多数中小学的食堂核算缺乏一定的规范标准,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新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的食堂核算应当建立具体的账本,对食堂工作有真实的反应,但在大多数中小学校,显然都没有成立单独的账本,无法真实反映食堂的工作。
(三)资产核算不规范
新会计制度下,明确了资产核算的具体科目,并对其中的具体情况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中小学校,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杂,且数量庞大,难以设置统一的折旧年限规定,所以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仍然没有具体规定。且中小学的固定资产与其他的单位不同,中小学的固定资产中大部分为学校建筑,而当前房价飞涨,房屋的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相差过大,存在虚假信息的嫌疑。另外,学校在学期之初要收取学费,但在会计制度中,会计制度坚持的是收付实现制度,这也就导致部分未收取的学费无法归类于总账中,总账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使得学校的收入无法准确计算。
三、优化中小学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新会计制度的重视,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培训
新会计制度所含的范围内容较深,难点较多,单靠中小学的财务人员自行理解,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中小学校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会计核算人员加深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明确新会计制度的改变,从而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新旧制度的衔接。学校在开展培训时,一定要针对新会计制度开展专题培训,将新会计制度作为一个专题,全面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对于新会计制度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要详细讲解,通过对比新旧制度的不同与差异,更加深入的把握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部分中小学没有实际能力开展培训,可以通过地区划分,相关学校举办合作,定期、定时组织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共同举办培训活动,引导会计核算人员,对平常核算工作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
(二)完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食堂会计核算所出现的问题,要完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对于中小学校来说,食堂安全关系着学生的安全,所以应重点对其进行管理。在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过程中,食堂核算要建立单独的账单,并归类在总账当中,切实通过单独的账单来突出反映食堂的真实情况。另外,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物品采购程序,确保采购食材卫生安全。在采购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物品,均需要发票或者证明,并实行多人签字政策,确定物品的具体花销,这些都必须在食堂的单独账单上有所体现,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对食堂会计核算进行完善,严格规定食堂会计核算标准,以此来提高食堂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严格规范资产核算
相比其他单位,中小学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大部分比重,且固定资产多为房产建筑等,在核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首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明确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各项标准,尤其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要根据分类分别确定标准。而对于学校新添置的其他固定资产,要及时登记在册,确保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相符。针对其中最关键的折旧问题,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固定资产的具体性质和使用情况,再确定折旧方法。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为资产核算提供有效的数据,从而加快落实新会计制度的进展,推动基层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怡鑫.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与优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52-53.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优化
一、新会计制度的变化
(一)新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改变
相较于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显然扩大,其范围覆盖了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各类在国家自助下办学的幼儿园,所以,在新会计制度的范围覆盖下的学校,都应该深入把握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及时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优化。
(二)新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主体
新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主体,将基建账、食堂账全部纳入学校总账当中,但对各类基建项目、食堂账本仍保留独立核算的权利。
(三)主要会计科目发生变化
新会计制度下,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均发生变化,资产类科目中新增科目为“在建工程”,其中包括基建项目;新增“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如实反映资产处置实际情况。而负债类科目,对“应付及暂存款”这一项目进行分解,分解为“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相关科目,还有一系列变化,这里不进行赘述。通过这些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帮助学校重立债务结构,并进行真实反映。
(四)净资产科目发生改变
取消“投资资金”“固定资金”等科目,明确中小学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区分开来,各自设有会计核算,提高中小学的资金使用率。
(五)收入、支出科目变化
收入科目中增加“公共财政预算拨款”“经营收入”等科目,使会计核算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从支出科目上,调整“销售税金”“拨出专款”等项目成为“事业支出”“其他支出”,归拢了支出的项目,使其能够更加明显的反映学校财政的支出情况,对中小学校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二、中小学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制度已然实行,但在中小学的实际应用中,新旧制度的衔接仍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会计核算适应新会计制度,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质量。
(一)对新会计制度的不适应
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内对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很多的变化,这也就导致,中小学会计核算在进行新旧制度的衔接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这就使得原先部分学校需要重新接受并使用新会计制度,由于新会计制度的工作内容广、难点较多,需要这些学校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实行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费用较高,对学校来说又是一笔较大的支出。甚至部分学校难以承受这笔支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一再延后,这也就导致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迟迟没有着落。而本身通过中小学财务人员自行提升专业技能,这对于一些会计制度来说,其本身的专业技能不够,不能及时上手新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导致新会计制度不能及时落实。
(二)食堂核算缺乏一定的规范
近年來,食品安全频发,现在社会也将目光逐渐移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上。在中小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显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但纵观我国中小学管理现状,大多数中小学的食堂核算缺乏一定的规范标准,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新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的食堂核算应当建立具体的账本,对食堂工作有真实的反应,但在大多数中小学校,显然都没有成立单独的账本,无法真实反映食堂的工作。
(三)资产核算不规范
新会计制度下,明确了资产核算的具体科目,并对其中的具体情况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中小学校,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杂,且数量庞大,难以设置统一的折旧年限规定,所以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仍然没有具体规定。且中小学的固定资产与其他的单位不同,中小学的固定资产中大部分为学校建筑,而当前房价飞涨,房屋的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相差过大,存在虚假信息的嫌疑。另外,学校在学期之初要收取学费,但在会计制度中,会计制度坚持的是收付实现制度,这也就导致部分未收取的学费无法归类于总账中,总账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使得学校的收入无法准确计算。
三、优化中小学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对新会计制度的重视,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培训
新会计制度所含的范围内容较深,难点较多,单靠中小学的财务人员自行理解,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中小学校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引导会计核算人员加深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明确新会计制度的改变,从而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新旧制度的衔接。学校在开展培训时,一定要针对新会计制度开展专题培训,将新会计制度作为一个专题,全面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对于新会计制度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要详细讲解,通过对比新旧制度的不同与差异,更加深入的把握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部分中小学没有实际能力开展培训,可以通过地区划分,相关学校举办合作,定期、定时组织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共同举办培训活动,引导会计核算人员,对平常核算工作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
(二)完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食堂会计核算所出现的问题,要完善食堂会计核算制度,对于中小学校来说,食堂安全关系着学生的安全,所以应重点对其进行管理。在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过程中,食堂核算要建立单独的账单,并归类在总账当中,切实通过单独的账单来突出反映食堂的真实情况。另外,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规范物品采购程序,确保采购食材卫生安全。在采购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物品,均需要发票或者证明,并实行多人签字政策,确定物品的具体花销,这些都必须在食堂的单独账单上有所体现,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对食堂会计核算进行完善,严格规定食堂会计核算标准,以此来提高食堂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严格规范资产核算
相比其他单位,中小学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大部分比重,且固定资产多为房产建筑等,在核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首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明确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各项标准,尤其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要根据分类分别确定标准。而对于学校新添置的其他固定资产,要及时登记在册,确保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相符。针对其中最关键的折旧问题,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固定资产的具体性质和使用情况,再确定折旧方法。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为资产核算提供有效的数据,从而加快落实新会计制度的进展,推动基层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怡鑫.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衔接与优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