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吞咽训练组(n=35)、综合治疗组(n=35)。综合治疗组方法包括(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 综合康复疗法 急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81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37%~78%,吞咽障碍常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严重者只能长期鼻饲。近年来,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问题。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2011年收治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0例,均符合全国第6届脑血管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吞咽训练组(A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8~69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10例。综合治疗组(B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72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13例。两组神智均清楚,无严重痴呆、精神障碍和失语,排除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为1级或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完成吞咽动作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按照脑血管病诊疗规范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常规吞咽训练:根据吞咽功能评价结果,选择对应的康复训练法。包括:①头颈部控制训练:在训练时,依次做头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左右侧头。动作轻柔均匀,在每个动作末期稍微施加压力以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耐受为度。在训练前和进食前放松颈部,可以防止误咽。②呼吸训练:如果胸廓过度紧张或者呼吸肌肌力低下,导致咳嗽力量减弱,则无法安全咳出误咽物,进行呼吸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吞咽时的呼吸控制能力,方法有缩口呼吸、吹蜡烛、吸气提肩呼气沉肩、在呼气末推压腹部等。③吞咽相关器官运动功能训练:包括口唇锁闭、舌部运动、下颌开合等的训练。④寒冷刺激:制作冰筷子,顺序摩擦吞咽相关器官,如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壁等,应大范围长时间的接触刺激部位,刺激结束后让患者做空吞咽[2]。⑤摄食训练:对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在3级以上的患者可进行摄食训练,选择不易引起误咽的体位,躯干上抬30°,头颈前屈,偏瘫侧以枕垫起,颈部前屈与躯干成一定的角度,避免颈后伸,给予色香味及温度适宜,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的食物。常规吞咽训练每次30分钟,2次/日,每周6次。综合治疗组(B组)在常规训练组(A组)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VitalStim电刺激仪,输出脉冲频率30~80Hz,输出强度0~26mA,共4个治疗电极,电流强度和电极贴放的部位根据患者的感觉吞咽障碍进行调节,每次1小时,1次/日,每周6次。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日本学者洼田氏的床边经典评估方法进行评定,在帮助者、食物的种类以及进食方法和时间3个评定条件下,观察患者有无不能吞咽、吞咽困难和误吸等情况。①显效: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1~2级,营养状态好,无并发症;②有效:症状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提高1级,营养状态好;③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饮水试验无变化,或>3级。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综合治疗组(B组)效果更显著(P<0.01)。见表1。
   急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吞咽功能障碍轻者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发音,严重者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是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近年来,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使约80%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但如不能及时治疗,丧失了最佳的功能恢复时间,患者因不能进食而长期鼻饲,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高。
   脑卒中的吞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自主咳嗽减弱或消失,可能与患者对呼吸肌和喉部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不协调声门关闭与呼吸肌运动有关。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即对患者的口、面部、舌、喉等肌群的训练,有效的提高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可反射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枝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早期训练防止吞咽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还可通过冰刺激来提高相应区域的敏感性,强化吞咽反射,进而改善吞咽过程中的神经肌肉活动。综合治疗中加用VitalStim电刺激仪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提高电刺激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来激活肌肉的活动。
   本研究通过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和综合治疗的比较发现,联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更显著(P<0.01)。因此,对脑卒中的吞咽障碍患者及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薇薇,王新德.全国第6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46-347.
  2 李胜利,陈卓铭.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8.
  3 辛克北.卒中相关性肺炎1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48-50.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55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TIA患者在第
期刊
关键词 婴幼儿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53   结核性脑膜炎属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最严重的肺外结核,是结核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与成人皆可患病,但以儿童较多,据有关报道小儿结核病病死率仍达4/10万,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占75%[1],一旦延误诊治,预后极差。近年来收治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11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63   肾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尤以术后2~4个月多见,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最终致受者死亡。肺部感染病原学上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和原虫感染均可发生,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多是经验性的。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者23例,先将护理体会总结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机关干部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机关中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随机选取参加健康体检机关中30岁以上干部1453名,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等10个因素与高血压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血糖以及睡眠状况密切
期刊
关键词 产科护士 压力 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64   产科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都相对特殊,护士的每项工作均维系者两条生命的安危,护士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和社会的稳定。故产科护士在工作中的精神常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往往会使人产生疲溃感,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甚至会使护士患上心身耗竭综合征(
期刊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患病率 综合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74   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高脂血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我国地域广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患病率也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地区性高脂血症患病率调查,并根据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焦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全市共确认HIV抗体阳性691人,报告死亡241例。发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壮年为主。结论:焦作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已到发病死亡高峰期,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对社区内的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收集数据1611个,对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TC均值4.74±0.86mmol/L,女5.10±0.88mmol/L,男TG均值1.58±1.16mmol/L,女1.64±1.11mmol/L。在男性中40~49岁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最高3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城中社区的儿童睡眠状况。方法:抽取城中社区两所幼儿园780名2~5岁儿童,由专人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睡眠时间分别为幼儿组11.82小时,学龄前组10.18小时。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21%,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多汗、入睡困难等。结论:城中社区儿童睡眠时间普遍较少,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应给予重视。  关键词儿童 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  doi:10.3969/j.i
期刊
基金项目 广州市萝岗区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9Q-P082)  摘要目的:探讨一系列合理、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达到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将不同社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通过自制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现场观察,调查不同社区医务人员不同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探讨成立以社区医生为组长的感染管理小组参与培训监督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在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