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时代话题。校园文化和青年文化、市民文化等一样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无疑它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校园文化的内涵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硬件,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等,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二是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集体舆论、情感、习惯等因素,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规范文化,也称制度文化,主要是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校园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同时具有教育、激励、引导、辐射、规制等多种功能,对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同于其他文化,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校园文化会受到诸多社会文化的制约,同时又以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共同享用,从而具有先导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广泛参与性。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形成全方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创新教育环境,抵御不良文化的冲击,而且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当前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改革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中存在着多元价值,同时多元、多变、多彩的社会文化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但现在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欣赏中国古典诗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一味地突显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
  (2)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性倾向突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艰苦、扎实的工作。但从当前情况看,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功利、实用倾向明显,出现了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动机的偏差,参与行动过分讲求利益目标。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收获到看得见、用得上的成果,以利于毕业后派上用场。不少教师为了金钱与地位,可以放弃自己本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3)校园文化建设松散化情况严重。很多高校未能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到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统筹规划。缺乏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提 炼,对教育发展理念凝练和升华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部门开展的活动比较零散,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交流,文化活动品位偏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活动效果不理想,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这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4)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被引入当今社会。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意识也渗透到校园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使部分意志薄弱、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 。
  (5)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络的深刻影响重视不够。网络世界无所不包,给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带来了严峻考验。随着信息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和应用面的扩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害信息,尤其是这些信息及其传播方式呈现出很强的不可控性。对于长期接触网络,好奇心重,追求个性、崇尚独立与自由的现代大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袭、感染,使其道德责任削弱、自由意识泛滥、法制观念淡薄,这也必将使网络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3 对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高校能否培养一批理想远大、 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在中国经久不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当前大学校园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凸显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这一阐述既明确了新时期加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也为高等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作为先进文化重要源头的高校校园文化显然也会受到巨大影响。高校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激励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在师 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保证高校健康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保证和价值追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仅具有陶冶人、鼓励人的功能,还能起到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潜在的教育功效提示人们,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全国上下都在扎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高校也不例外。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校园精神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灵魂,共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就抓住了根本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办学理念、和谐的体制机制、和谐的育人环境,有利于高校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师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高校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高校围绕大局,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促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精神支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更好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丰,仇永民.校园文化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4): 99~102.
  [2] 杨国祥.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定位[J].中国冶金教育,2006(5): 23~24
  [3] 董福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J].鞍山社会科学,2007(2):29.
  [4]儋世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植和谐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关联[J].南昌大学学报,2005(6): 5~7.
  [5] 张民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3):24.
  [6] 张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 (4):30.
  [7] 张昌尔.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J].政工研究动态,2007(3):1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出发,通过岗位能力分析,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能力构成模型。并从课程设置着手,按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深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外包业在迅速兴起,未来5年,我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你局《关于送审行业标准强制性条文及申请备案的函》((2005)广函计字224号)收悉。经研究,批准《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第1.0.3、1.0.5、2.0.2、2
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我们在书报杂志上经常会看到比特和波特的单位。比特(英文bit译音)是信息单位。每秒所传送的比特数即为信息速率,称比特率,单位为b/s、kb/s、Mb/s。 Wi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当前本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校内指导+校外实训”的专业教学改革模式,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力争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人才的广泛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人才
摘要“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所获得的语文素质和品格修养及其动态的发展状态。语文素养是以过程与方法为经纬、以语文知识为外壳、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精神品质为动力的综合素养。坚实的语文素养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语文素养 知识 能力 习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笔者参加了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许多同仁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应该具
摘要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照传统考试形式和评价手段,不但不能全面、综合考查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而且还弱化了专业技能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有些学生笔试考试能拿高分,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差。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已经不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必须推进考试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积极功能。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考试改革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建立职业化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包括:构建职业化的高职英语课程目标;选择专业化的高职英语教材;建立职业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块;形成多元化的高职英语评估体系。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教学 职业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各高职学校对该方面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工程造价专业高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索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指导原则;同时根据工程造价实际工作岗位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探索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执行思路和校外实验实训基地拓展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 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类专业在各组织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管理专业的建设模式,应该从管理和技术的关系、管理业务培养目标的界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出发,强调立足高职院校的特色强势专业、与社会高度融合、结合学生终身教育,充分体现高职管理专业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教育 管理类专业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宅急送实践基地为例,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阐述了在新建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