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元素化合物复习时效性的新探索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中考察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等的重要载体。基于本校学生情况、模块复习的特点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特点,设计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选择基于物质转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和原理为工具,解决关于Fe(OH)2制备的实际问题,尝试将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方法的复习设计成基于核心物质转化的问题解决过程,并在总结中复习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了实现高三化学复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元素化合物;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6-0000-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6.000
  一、问题的提出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约占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60%[1]。在高三复习中,很多学生将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列为最难把握的一部分,原因如下:1、从知识类别上来说,该部分内容属于事实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本身具有庞杂、琐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2、从课程安排上来说,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新教材中主要在高一必修模块系统地呈现,距高三系统复习的间隔时间较长。而且在当时学习时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很多知识都是短时的记忆[2]。3、从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化学命题来看,在高考题目中,元素化合物往往作为考察其他各部分知识的载体出现,对学生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出现能记住知识,却缺乏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北京四中的高三化学复习历来采用一轮复习的模式,即每一个知识模块中先梳理基础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然后在精选精讲的习题解答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最后用模拟题和高考题检测复习效果,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再提升。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好,在单一知识模块的复习中,并不完全回避还没有复习过的知识内容。在下一模块知识的复习中,注重与之前复习的知识模块的联系。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方式对本校学生的复习效果较好,同时也存在着些许的问题:比如在同一模块的复习中,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比较扎实了,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比较完善了,但是在习题中解答时,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提取有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又比如前面模块复习中已经复习过的内容,在后面的模块知识复习完后就遗忘的差不多了,不能有意识地应用已经复习巩固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新的复习模块中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时效性?怎样在模块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怎样让学生在较主动地探究中完善认识、收获方法、增加对化学学科和思维方法的认识?这些问题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并尝试解决的。在新一学年的高三化学复习中,本校按照“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复习。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模块的复习时,笔者选择“铁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为样本,注重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工具辅助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复习建构和应用,尝试应用基于物质转化的元素化合物复习模式来提高复习课的时效性。
  二、教学过程
  1. 整体设计思路
  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为目标任务,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为工具,以“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复习构建和建立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新模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提高元素化合物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模块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设计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铁——百炼才能成钢》。课堂上,教师采纳“基于转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1],引导学生以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方式,在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础实验的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取出铁及其化合物的核心知识并从“物质分类和价态变化”两个认识维度复习建构知识体系。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相关方法进行元素化合物复习,形成问题解答策略;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对已复习内容的有效应用就是最好的跟进落实,引发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动机情感,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2. 核心环节的实施过程
  核心环节的设计流程(见图1):
  核心环节的实施过程(见表1):
  三、 教学反思
  1. 通过优选教学模式实现高三化学复习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三复习阶段是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教师和学生比以往学段更期待低消耗、高质量和全维度的高效课堂。教师既希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容量和学科能力培养等方面收益最大;又能让学生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收获颇丰[3]。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优化来实现高效课堂。就高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来说,可以有两种复习模式供选择:1、基于核心物质的元素化合物复习,2、基于转化的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通过前者的复习方式,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一般是线性的,较难认识到相关物质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转化关系,在形成有关物质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而后者的复习方式使学生在完成转化任务(转化过程的设计也是基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种视角)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其认识过程是有序的,认识思路是有逻辑的,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这种教学策略也兼顾了核心物质性质的落实,基本路径是从转化到性质[1]。在传统的复习中,本节复习课一般设计为基于核心物质的复习方式,即从物质分类和化合价两个维度,先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核心物质的性质进行梳理,构建物质转化图;然后带领学生通过完成设计的转化任务或者是习题任务来检验核心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做题讲题再总结的方式完成复习任务。从效率上来说,因课时内知识复习方式较为单调和重复,即使知识容量可能不算小,但是过于思维容量却不够大;从效益上来说,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习惯养成、思维能力与品质等重视和训练程度都不够。   2.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实现高三化学复习高效课堂的思考
  在高三的一节元素化合物复习中要达成什么目标?应该让学生“学会”解决与该元素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这里的学会,不仅是听“懂”知识,“会”简单应用,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能用“对”,也就是既要掌握“知识”,又要熟悉“方法”,更要培养出相应信息解读、判断等一系列高考要求的能力[4]。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不仅仅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涉及化学复习中各模块的知识。而在高三上学期的模块复习中,学生反馈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复习后一模块时,前一模块复习过的知识又大量遗忘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模块复习的顺序设计和不同的模块复习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后一模块的复习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前面模块复习的知识和方法,或许有意识地应用就是最好的跟进落实的方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提炼分析问题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并将其在板书和PPT素材中将方法和工具外显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在本阶段地复习中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体会高考考察的能力要求,学会用已经复习收获的工具和方法来进行新的模块复习。
  3. 通过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高三化学复习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三复习的第一阶段是耗时最长的阶段。传统的“炒冷饭”式的知识梳理方式往往缺乏真实生动的“情境”,导致在课堂上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学生越来越缺少了学习热情,只能靠机械地重复“刷题”来维持对知识和方法的熟练程度,最终为了高考而枯燥备考[5]。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任务设计上给了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就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问题,高三的学生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广度;就氢氧化亚铁防氧化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精致设计方案的足够的思考深度),在解答问题的形式上给了学生较多的自由度(可以独立思考、同桌或前后桌小组讨论),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给了学生较多的展示机会,在问题解决的结果上给学生呈现了多种成果(总结的解题方法、解答的高考习题和形成的“铁及其化合物”的二维知识图)。学生在课后反馈中写道:(1)我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后面复习,前面忘”。基本概念的还有一些知识应用得不熟练,又开始了琐碎的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通过这节课老师的启发,我认识到了一个新的跟进落实前面已复习内容的方法,就是做元素化合物的习题时,要主动用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知识来分析。分析做过的习题时,也要主动从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多个角度来思考。(2)刚开始上课时,我以为老师这节课要讲解一道探究题,结果讲习题时发现老师在教我们跟进落实刚刚复习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为就是上一节复习课,最后才发现用的素材主要就是跟铁有关系的,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转化关系。太有意思了,印象深刻啊!希望所有的元素都能这样复习!(3)这节课的制备任务并不陌生,但是没想到这个任务具有这么多功能,落实了旧知识的同时复习了新知识,还收获了复习方法和认识角度,很有趣!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三复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言霞,王磊,支瑶.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12,32(9):106-112
  [2] 曹丽敏. 例谈高三元素化合物复习各阶段的困惑及对策[J]. 化学教与学,2011(3):60-62
  [3] 王鉴,王明娣.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3):112-118
  [4] 北京教育考试院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3
  [5] 保志明. 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48-50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传统高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重构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选择走向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该课选择“从沙子到用户”的第一步“制取粗硅”,设计“创设情境,建构认知角度”“自主设计,实现理想转化”“原理探析,认识工业实际”“讨论不足,了解创新改进”四个环节,探索高三复习课上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以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  关键词:真实情境;项目式学习;高
摘要:新课程倡导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促进素养发展的教学。在进行“氢键与物质的性质”的教学实践中,选取最熟悉的水为素材,将概念知识、实验探究、模型应用等通过“4MAT”问题驱动融合成以“冰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项目:4MAT;问题驱动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4-002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摘要:核心概念是化学的灵魂,是支撑化学知识的骨架。文章以“电解池”教学为例,对思维过程建立模型,使繁复的思维形态或方法外显并简约化,再运用这些思维模型以达到深度学习化学概念知识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建模;核心概念;教学设计;深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度学习是实现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元素周期律”一节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深度学习;元素周期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1-0061-04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目前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大多都已给出较详尽的实验步骤,教师在课堂上能快速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自主完成。但仍有小部分实验受实验条件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无法实现课堂上的演示及学生探究活动。文章以课本探究活动“探究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例,提供了几种改进课本该实验的方法,以实现该实验在课堂演示及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催化剂;实验改进;高效;节约  文章编号:100
摘要:文章依据2017年版化学课程标准并结合相关的案例,提出了对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关系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结构化;主题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9-00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作为国家标准,对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性质、学科核心素养和
摘要:以“治理大气污染”一课为例,呈现培养学生决策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决策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决策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与实施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7-004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1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决策能力已成
“Did you brush your teeth?” How many times each week do you hear that question? Do you take good care of your teeth? It’s important to make sure you take good care of your teeth. They make eating and
摘要: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验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化学实验在高考中一贯享有比较突出的地位。江苏高考化学实验立足于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文章从实验命题规律、有效复习策略这两个方面认真解读近三年江苏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考查。  关键词:命题规律;有效复习;实验基础;探究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83-03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文章联系二氧化硫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而引出课题,设计情景化问题,将二氧化硫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平衡、计算、实验等知识进行“一体化”整合,多角度复习整理,多维度的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二氧化硫;一体化;联系;实践;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复习课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在重视学生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