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如何提升视觉美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视觉美学的观点方法,对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做出较为详尽的阐释,语文教学中视觉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美、造型的美和色彩的美三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设计提升美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结晶,艺术具有美感,艺术的教学设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建构,努力把教学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境界。教学设计的视觉美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美、造型的美和色彩的美,只有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才具视觉美感。
  一、多媒体课件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直接感知开始的,美感的知觉与表象等都是在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因而,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首先是课件呈现形式。课件的视觉美,就是要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
  追求优美的视觉效果,多媒体使课堂丰富精彩起来。优秀的课件首先要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在课件制作时,教师要注意图片色彩的配置、图文的和谐、用笔的精细,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例如本人制作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进行背景介绍和主题分析时,画面上设计了游走的字幕:“令人发指的罪行”、“骇人听闻的摧残”、“珍惜和平与幸福”,这三组文字从不同的方向出现,并伴随着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等一幅幅揭露法西斯凶狠残暴的画面,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纳粹德国——希特勒种族灭绝的罪恶行径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造型美
  视觉美的特性在于具体、形象,这是视觉美的直观性的显现,这也是教师追求“造型美”(视觉形式美)的依据。马克思说:“人从本质意义上说,是追求美的。”“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造型美是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之一。文学作品的造型美主要体现为整齐美、参差美、立体美。
  1、整齐美。黑格尔说:“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得更明确一点,是同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即以“整齐一律”的美感来表现人物、事件、情感和意境。“整齐一律”给人单纯一律、整齐划一的美感。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从排列上到句数上都整齐划一,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排列、句式,把诗歌要表现的内容和意蕴放在可以目睹的形式中。
  2、参差美。艾青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是在参差里取得和谐,是在运动里取得平衡,是在复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参差美是较为丰富的一种形式,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感。
  3、立体美。在人们的视觉反应中,“那些具有立体感的平面设计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向着较简单的式样运动的趋势。”这是因为处在文学作品中的各形象序列都有着各自倾向性的张力,就有了立体性和景深感,当形象系列在画面发生相对位移时(或由远到近,由小变大),它就能引起读者的“视觉反应”,扩大对形象画面的关照的视觉感。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选取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画出了父亲浮雕似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运用戏剧艺术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着意刻画人物的动作、情态,把文学语言的抽象叙述转化为物的形象显现,使整个画面对形象构筑能传达出较多的视觉信息。此时,一位不怕困难、不辞辛劳、拼命为儿子服务的父亲的形象,如同浮雕矗立在我们眼前,获得了立体的视觉美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巨大的感人力量。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文学作品的造型美在于将形象的形态、美的特征转化为“视觉信息”,营造视觉氛围,引导学生在赏析中产生联想,获得美的享受。
  三、色彩美
  马克思指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运用色彩表现事物,可以使形象更具体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能最宽泛地诱人联想,引起读者的心理效应,从色彩上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扩大对形象画面关照的视觉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时,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语言与我们审美心理相契合,便会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那么,怎样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呢?
  其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摹出生活的原色。文学作品对大自然的描摹,既可以凭借感官,对花开花谢、云起云飞、日出日落等生活原色作忠诚的记录,又可以从绘画的色彩美受到启示,在谴词造句中把握光与影、明与暗的影调变幻。
  其二,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展现了诗情画意。作家、诗人出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以文作画,运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描写大千世界绚丽多彩的景物,构成不同的色调,赋予色彩以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喜或忧的情感和特定的象征。
  其三,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折射。
  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作者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设计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盛日秋果。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故都之秋图,这是“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受其感染,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画面之中,传达了故都之秋的特有的情调和深厚的韵味。作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参考资料
  [1] 《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著],何思敬[译].
  [2] 《美学》.商务印书馆.黑格尔.
  [3] 《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雷书娟.
  [4] 《艺术与视知觉》 (美)阿恩海姆[著],(中)滕守尧,朱疆源[译].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最具艺术性和人文性,也最情感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学性、艺术性及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情感,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并运用文章内在的激情,有目的地去激发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的共鸣,撩拨学生“入情”、“悟道”,从而发现并体验美好的情感,具体操作时要做到:  一、挖掘“情感”  首先,教师备课时要善于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因为
【摘 要】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辨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小学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目前中国正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随着人们交往活动的 日益频繁,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开始了多渠道。“信息高速公路”将取代缓慢的信函、公文的传递方式。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语交际的人在信息社会里如何能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课堂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演讲的开场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帮助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抓住学生的
【摘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运行方向产生导向功能。道德观念是引导社会运行的价值观念,道德活动是道德对社会运行发生影响功能的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道德;社会运行;导向功能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世纪,对于思想道德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道德观念的更新、道德活动的合理化可以对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运行起到越来越大的导向功能。  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
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而且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不够的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更是应该重视的。本文主要通过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从而找到有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全面科学的掌握口语交际技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落实口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高效的新型英语课堂,对于一名英语教师来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构建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快课堂教学节奏,优化课堂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英语课堂,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确保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能自如、合理的运用
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名师于漪也认为: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的确,语文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是人。因此,从“语文”的角度看,就要以“文”为本;从“教学”的角度看,就要以“人”(
【摘要】庭院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优美的庭院绿化设计,可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场地。庭院绿化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除了美化的功能外,还给人们观赏、休闲、运动等提供方便,使居住的庭院画中有画、景中有景、咫尺千里、余味无穷。  【关键词】绿化作用;基本形式;设计原则    一个好的庭院绿化,应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形成和谐的自然景观,使庭院有一份独特的风格。  庭院绿化的作用  1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科的教学工作已经近2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思想品德科经历了多次的教材更新和版本更换,特别是考试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闭卷到开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科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好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翻书抄一下就能得高分,结果每次考试不是书上找不到,就是提笔不会答。这就影响了很多学生的升学成绩,其实学生在书中找不到答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弄明白开卷考试“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