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视觉美学的观点方法,对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做出较为详尽的阐释,语文教学中视觉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美、造型的美和色彩的美三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设计提升美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结晶,艺术具有美感,艺术的教学设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建构,努力把教学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境界。教学设计的视觉美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美、造型的美和色彩的美,只有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才具视觉美感。
一、多媒体课件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直接感知开始的,美感的知觉与表象等都是在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因而,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首先是课件呈现形式。课件的视觉美,就是要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
追求优美的视觉效果,多媒体使课堂丰富精彩起来。优秀的课件首先要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在课件制作时,教师要注意图片色彩的配置、图文的和谐、用笔的精细,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例如本人制作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进行背景介绍和主题分析时,画面上设计了游走的字幕:“令人发指的罪行”、“骇人听闻的摧残”、“珍惜和平与幸福”,这三组文字从不同的方向出现,并伴随着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等一幅幅揭露法西斯凶狠残暴的画面,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纳粹德国——希特勒种族灭绝的罪恶行径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造型美
视觉美的特性在于具体、形象,这是视觉美的直观性的显现,这也是教师追求“造型美”(视觉形式美)的依据。马克思说:“人从本质意义上说,是追求美的。”“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造型美是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之一。文学作品的造型美主要体现为整齐美、参差美、立体美。
1、整齐美。黑格尔说:“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得更明确一点,是同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即以“整齐一律”的美感来表现人物、事件、情感和意境。“整齐一律”给人单纯一律、整齐划一的美感。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从排列上到句数上都整齐划一,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排列、句式,把诗歌要表现的内容和意蕴放在可以目睹的形式中。
2、参差美。艾青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是在参差里取得和谐,是在运动里取得平衡,是在复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参差美是较为丰富的一种形式,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感。
3、立体美。在人们的视觉反应中,“那些具有立体感的平面设计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向着较简单的式样运动的趋势。”这是因为处在文学作品中的各形象序列都有着各自倾向性的张力,就有了立体性和景深感,当形象系列在画面发生相对位移时(或由远到近,由小变大),它就能引起读者的“视觉反应”,扩大对形象画面的关照的视觉感。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选取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画出了父亲浮雕似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运用戏剧艺术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着意刻画人物的动作、情态,把文学语言的抽象叙述转化为物的形象显现,使整个画面对形象构筑能传达出较多的视觉信息。此时,一位不怕困难、不辞辛劳、拼命为儿子服务的父亲的形象,如同浮雕矗立在我们眼前,获得了立体的视觉美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巨大的感人力量。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文学作品的造型美在于将形象的形态、美的特征转化为“视觉信息”,营造视觉氛围,引导学生在赏析中产生联想,获得美的享受。
三、色彩美
马克思指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运用色彩表现事物,可以使形象更具体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能最宽泛地诱人联想,引起读者的心理效应,从色彩上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扩大对形象画面关照的视觉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时,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语言与我们审美心理相契合,便会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那么,怎样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呢?
其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摹出生活的原色。文学作品对大自然的描摹,既可以凭借感官,对花开花谢、云起云飞、日出日落等生活原色作忠诚的记录,又可以从绘画的色彩美受到启示,在谴词造句中把握光与影、明与暗的影调变幻。
其二,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展现了诗情画意。作家、诗人出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以文作画,运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描写大千世界绚丽多彩的景物,构成不同的色调,赋予色彩以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喜或忧的情感和特定的象征。
其三,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折射。
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作者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设计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盛日秋果。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故都之秋图,这是“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受其感染,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画面之中,传达了故都之秋的特有的情调和深厚的韵味。作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参考资料
[1] 《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著],何思敬[译].
[2] 《美学》.商务印书馆.黑格尔.
[3] 《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雷书娟.
[4] 《艺术与视知觉》 (美)阿恩海姆[著],(中)滕守尧,朱疆源[译].
【关键词】教学设计提升美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结晶,艺术具有美感,艺术的教学设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建构,努力把教学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境界。教学设计的视觉美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美、造型的美和色彩的美,只有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才具视觉美感。
一、多媒体课件美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直接感知开始的,美感的知觉与表象等都是在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因而,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首先是课件呈现形式。课件的视觉美,就是要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
追求优美的视觉效果,多媒体使课堂丰富精彩起来。优秀的课件首先要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在课件制作时,教师要注意图片色彩的配置、图文的和谐、用笔的精细,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例如本人制作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进行背景介绍和主题分析时,画面上设计了游走的字幕:“令人发指的罪行”、“骇人听闻的摧残”、“珍惜和平与幸福”,这三组文字从不同的方向出现,并伴随着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等一幅幅揭露法西斯凶狠残暴的画面,用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纳粹德国——希特勒种族灭绝的罪恶行径刻画得淋漓尽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造型美
视觉美的特性在于具体、形象,这是视觉美的直观性的显现,这也是教师追求“造型美”(视觉形式美)的依据。马克思说:“人从本质意义上说,是追求美的。”“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造型美是教学设计中视觉美学的形式之一。文学作品的造型美主要体现为整齐美、参差美、立体美。
1、整齐美。黑格尔说:“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得更明确一点,是同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作用的统一。”即以“整齐一律”的美感来表现人物、事件、情感和意境。“整齐一律”给人单纯一律、整齐划一的美感。
徐志摩《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从排列上到句数上都整齐划一,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排列、句式,把诗歌要表现的内容和意蕴放在可以目睹的形式中。
2、参差美。艾青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是在参差里取得和谐,是在运动里取得平衡,是在复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参差美是较为丰富的一种形式,给人以视觉上的空间感。
3、立体美。在人们的视觉反应中,“那些具有立体感的平面设计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向着较简单的式样运动的趋势。”这是因为处在文学作品中的各形象序列都有着各自倾向性的张力,就有了立体性和景深感,当形象系列在画面发生相对位移时(或由远到近,由小变大),它就能引起读者的“视觉反应”,扩大对形象画面的关照的视觉感。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选取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画出了父亲浮雕似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运用戏剧艺术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着意刻画人物的动作、情态,把文学语言的抽象叙述转化为物的形象显现,使整个画面对形象构筑能传达出较多的视觉信息。此时,一位不怕困难、不辞辛劳、拼命为儿子服务的父亲的形象,如同浮雕矗立在我们眼前,获得了立体的视觉美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巨大的感人力量。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文学作品的造型美在于将形象的形态、美的特征转化为“视觉信息”,营造视觉氛围,引导学生在赏析中产生联想,获得美的享受。
三、色彩美
马克思指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运用色彩表现事物,可以使形象更具体鲜明,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能最宽泛地诱人联想,引起读者的心理效应,从色彩上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扩大对形象画面关照的视觉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时,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语言与我们审美心理相契合,便会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那么,怎样审视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呢?
其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摹出生活的原色。文学作品对大自然的描摹,既可以凭借感官,对花开花谢、云起云飞、日出日落等生活原色作忠诚的记录,又可以从绘画的色彩美受到启示,在谴词造句中把握光与影、明与暗的影调变幻。
其二,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展现了诗情画意。作家、诗人出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以文作画,运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描写大千世界绚丽多彩的景物,构成不同的色调,赋予色彩以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喜或忧的情感和特定的象征。
其三,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渗透进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作家心灵世界的折射。
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作者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设计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盛日秋果。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故都之秋图,这是“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受其感染,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画面之中,传达了故都之秋的特有的情调和深厚的韵味。作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参考资料
[1] 《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著],何思敬[译].
[2] 《美学》.商务印书馆.黑格尔.
[3] 《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雷书娟.
[4] 《艺术与视知觉》 (美)阿恩海姆[著],(中)滕守尧,朱疆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