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背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小学数学生活化。现本文作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背景
传统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一成不变,主要为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讲解,然后通过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或者考试测评,让小学生完成对数学科目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当前,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改革标准里非常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下,改革教育方式,将小学数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际应用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然后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学生本身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抓住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对这些“数学问题”的探索,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四年级教学“正负数”时,可以先在課件上给学生们展示天气预报中正负数的使用,比如“北京-3~5℃,哈尔滨-15~-5℃”,让学生们读一下在天气预报中是怎么念的,学生们很积极“北京零下3到5摄氏度”“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5摄氏度”,然后以温度计为例让学生们试着读一读温度计上“0”以上的数字怎么读,“0”以下的数字该怎么读?接着教师就可以引申出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以我们常见的温度计为例“0为界线,在0上面的数字越来越大,叫‘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一个‘+’,‘+’号叫作正号,比如‘+5’读作正5,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体现,也不用读出来,直接读作5就可以;在0下面的数叫作‘负数’,它们都比0小,而且离0越远数越小,负数前面都有‘-’号,叫作负号,而且‘-’在使用中是必须加的,比如‘-8’读作负8”。在课后小结时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考一考学生“电梯里王叔叔要去四楼开会,张阿姨要去地下二层的车库取车,请问他们该怎么按电梯呢?”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回答出“按4”“按-2”,不仅答案准确,而且正负数的念法也很正确。这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用到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的思路一直在跟着老师走,老师讲解轻松,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课堂气氛也很愉悦。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意义
数学是我们小学教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用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正确思维模式的形成,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还能提高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变得更形象化、具体化,能够引导小学生转变传统的思考模式,从新的角度出发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
例如,我在教学“分米”的时候,开课时先不要直接进入正题进行知识宣教,而是先拿一个“1分米”长的尺子让大家估量一下“1分米”的大概长度,然后我问:“你们能找到身边跟这个长度差不多的物品吗?”经过思考,学生们不一会儿就纷纷举手“我橡皮的长度”“老师粉笔盒的高度”“老师黑板擦的长度”“还有我们家小水杯的高度”,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后再拿出“1米”长的尺子,让大家比一比“1分米”和“1米”的关系。通过“估算”和“测量”很多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把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们建立了对“1分米”的认识,在课后巩固练习中也设计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试题来让学生们去发现,比如“小狗高40(),餐桌高1(),粉笔长1()……”。将生活实际融入数学,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们留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做学习,引导学生们转变思考模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综上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教育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鼓励小学生运用生活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小学生。
参考文献
[1]陈蕾蕾.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意义【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8):48.
[2]李英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7,(17):12.
[3]洪丽琴.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52.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小学数学生活化。现本文作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背景
传统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一成不变,主要为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点的讲解,然后通过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或者考试测评,让小学生完成对数学科目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当前,我们国家的新课程改革标准里非常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下,改革教育方式,将小学数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际应用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然后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学生本身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抓住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对这些“数学问题”的探索,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四年级教学“正负数”时,可以先在課件上给学生们展示天气预报中正负数的使用,比如“北京-3~5℃,哈尔滨-15~-5℃”,让学生们读一下在天气预报中是怎么念的,学生们很积极“北京零下3到5摄氏度”“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5摄氏度”,然后以温度计为例让学生们试着读一读温度计上“0”以上的数字怎么读,“0”以下的数字该怎么读?接着教师就可以引申出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以我们常见的温度计为例“0为界线,在0上面的数字越来越大,叫‘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一个‘+’,‘+’号叫作正号,比如‘+5’读作正5,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体现,也不用读出来,直接读作5就可以;在0下面的数叫作‘负数’,它们都比0小,而且离0越远数越小,负数前面都有‘-’号,叫作负号,而且‘-’在使用中是必须加的,比如‘-8’读作负8”。在课后小结时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考一考学生“电梯里王叔叔要去四楼开会,张阿姨要去地下二层的车库取车,请问他们该怎么按电梯呢?”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回答出“按4”“按-2”,不仅答案准确,而且正负数的念法也很正确。这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用到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的思路一直在跟着老师走,老师讲解轻松,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课堂气氛也很愉悦。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意义
数学是我们小学教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引用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正确思维模式的形成,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还能提高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变得更形象化、具体化,能够引导小学生转变传统的思考模式,从新的角度出发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
例如,我在教学“分米”的时候,开课时先不要直接进入正题进行知识宣教,而是先拿一个“1分米”长的尺子让大家估量一下“1分米”的大概长度,然后我问:“你们能找到身边跟这个长度差不多的物品吗?”经过思考,学生们不一会儿就纷纷举手“我橡皮的长度”“老师粉笔盒的高度”“老师黑板擦的长度”“还有我们家小水杯的高度”,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后再拿出“1米”长的尺子,让大家比一比“1分米”和“1米”的关系。通过“估算”和“测量”很多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把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们建立了对“1分米”的认识,在课后巩固练习中也设计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试题来让学生们去发现,比如“小狗高40(),餐桌高1(),粉笔长1()……”。将生活实际融入数学,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们留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做学习,引导学生们转变思考模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综上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教育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鼓励小学生运用生活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小学生。
参考文献
[1]陈蕾蕾.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意义【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8):48.
[2]李英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7,(17):12.
[3]洪丽琴.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