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统奥秘 探索新型艺术形式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保护传统文化的国家,日本陶艺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制陶秘方。这种观念的形成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在日本文化中,陶艺是一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一个创意和做工均俱佳的陶罐价值连城。16世纪时,陶艺居于日本料理、插花、茶道文化的中心位置。在日本人眼中,陶艺是一门融历史、传统与艺术于一体的重要文化。日本的陶艺产业十分发达,陶艺家们仅凭自己的艺术创作便足以生存。
  制陶方法秘不外宣,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日本传统学徒制中,即便时至今日,日本陶艺界也依然奉行此道。这种保密原则同样存在于中世纪时期的西方行会。行业秘密必须严加保守。如果一位制陶艺人膝下有数子,他通常会选择其中的一个孩子子承父业。相反,如果选择多个孩子继承家业则会加剧竞争,使受培训者得不到绝对专一的扶植。尽管最终的经济收入可以弥补求学期间所经历的苦难,但是学徒过程着实令人望而生畏。学徒制共分为7年,第1年打杂,第2年揉泥。知识的积累更多地来自于仔细的观察和模仿前辈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而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由师傅讲授知识或者亲手示范。只有个别意志力极强的艺术家能够坚持到出徒,能深入了解到陶艺秘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但是,如今却有2位陶艺大师却将自己高超的柴窑烧成技艺毫无保留地公开与世,与世界各地的陶艺爱好者们分享。
  2011年9月23日,受上海乐天陶社邀请,日本柴窑建造者、陶艺家日下部正和美国陶艺家马克·兰森特先生来上海举办了他们的陶艺作品展。其中很多作品被收入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柴窑烧成揭秘》一书中。中国的陶艺爱好者们有幸可以详细地研究和学习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
  柴窑烧成的作品,无论是翠绿莹润的伊贺烧花插,色调温暖斑斓的信乐烧储物罐还是红紫相问的备前烧陶盘,无一不散发着诱人的美丽。柴窑烧成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的形成绝非偶然。从事柴窑烧成的陶艺家追求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柴窑烧成作品的釉面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了的陶瓷釉面效果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更讲究变化和偶发,而非均匀和对称。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普通爱好者,都无一不被它的美丽所折服——这种美是瞬间发现的惊喜,就像你突然瞥见飞翔中的鸟儿的美丽羽毛和河边卵石的丰富色调。
  柴窑烧成作品中蕴含的美是举世公认的。若你的生活中有一件柴窑烧成的作品为伴,你会发现你正慢慢的被其独特的美感所教化;当你沉醉其中时你会发现似乎连时间都已定格。美变得不再抽象和遥远,美就在你的身边。
  (本篇文字摘录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日本柴窑烧成揭秘》一书)
其他文献
今年五一节前夕,上海工艺美术杂志“走进福建”栏目走访了福建华昌珠宝有限公司,在福建莆田作者被华昌蓬勃向上的气氛所感动。华昌珠宝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批发、零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珠宝首饰集团化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有九家分公司,六家工厂,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第二批“中华老字号”;201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被认定为福建省级企业技
期刊
寿山石是我国的“四大国石”之一,近年来更被誉为“国石”之首。寿山石的美在于温润的质地、瑰丽的色彩和变幻的斑纹。从宋代起用于明器,到明代文人用来镌刻印章;从杨玉璇的圆雕、周尚均的博古到林清卿的薄意;寿山石雕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文化。而伴随五千年茶文化而诞生的茶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茶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艺术的体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涉足石雕,对于寿山石
期刊
纸艺在中国还属于探索中的事物,对各种纸质的性能、进入设计后引起的形态、功能、语言特点乃至手段变化等都是探索的重要内容,探索而实现各种可能性是过程中的灵魂,虽然最终的作品可能呈现了精彩,而作为探索者感受到真正精彩的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事物在我们的思维中常会形成各种既定的联系,这种既定的联系能发展成为宝贵的经验,但是这样的经验一旦在思维中固化后人的作为就可能是沿着熟练和精到的轨迹发展。作为事物发展
期刊
“起初 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创世记1:27-28  开首语出自《圣经》的创世记,讲明了神创造世间万物,并与拥有自己形象的被造物人类之间的关系。神是创造的那一位,而人类却是被创造出来接受上帝祝福,得以治理万物有灵
期刊
何澄(1880—1946),原名何厚倜,字亚农,先号“两渡村人”,后号“灌木楼主人”,“真山”,“真山老人”,为清代科举世族灵石两渡何氏第15代世孙,是近代第一个自费留学日本的山西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成功后隐身而退,从事实业救国。后投身教育事业,其任校董的苏州振华女校培养出费孝通、杨绛等一批杰出人才,所育八子女全部为科学界精英。同时,何澄还是民国时期享誉华夏的大鉴藏家。  何澄的鉴藏
期刊
地方高校如何开发应用地方特色工艺融入美术实践教学?丽水学院艺术学院以中国书画艺术与青瓷技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是为青瓷艺术和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创意、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的应用型教学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获得书画技能的应用展现,而且对传统工艺美术龙泉青瓷的手工技艺、认知审美等取得很大体验,促进了学生艺术思维创新的启迪与拓展及全面综合修养的提高。  中华民族工艺美术,通过几千年脉络不断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它
期刊
大铜章中的“特色章”,是指它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亮点,表现在创意新颖、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奇异、制作难度高深等方面。  目前世界各国所铸造的钱币家族中的各种大铜章,真是美不胜收,独领风骚。其总量估计有近万种。我国自79年生产以来,也超过了千种。国内外的这些珍品佳作中,早期多数以传统的圆形或低平的浮雕为主,模式较单纯。近几年来,随着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特色大铜章”,成为了一个新的专题系列。  在
期刊
玻璃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在欧洲迅速传播的“玻璃工作室运动”,浪漫的玻璃语言使艺术家享受到更多的自由。与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欧美现代玻璃艺术相比,中国玻璃艺术虽然还远未形成规模,但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庄小蔚、王敏和萧泰这三位杰出的上海玻璃艺术家为打造优秀的中国玻璃艺术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对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期让我们走进他们创造的光芒四
期刊
引言  对于用玻璃等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或喜爱者来说,对这些材料的感受不应只限于视觉上的赏析。这些材料不仅包涵着他们的物理属性,也隐含历史文化属性,更折射着人类发展的进程。这些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离开它们,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仅就艺术创作领域而言,不但缺少了一些艺术创作门类,连艺术和美学的世界也会迥然大异。我们的世界不会出现摄影、电影和电视,我们对于空间、透视、时间的观念也会
期刊
康宁玻璃馆是一个提供真正独特玻璃体验的博物馆,康宁玻璃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它从艺术、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工艺、设计等多方面展现玻璃,康宁的宗旨是:体验、探索、剑造。  康宁玻璃博物馆是一个世界闻名的集玻璃历史发展研究、各类玻璃制品展示、玻璃工艺技术演示和各式玻璃和水晶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博物馆。博物馆位于美国东北部纽约州希芒河北侧的康宁城,距纽约约四小时车程。  1868年之前,康宁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