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街头美食 这些说法是真是假?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说法1:烤羊肉串毒过苏丹红
  “烤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中含有苯并(a)芘,其对身体的伤害要远大于放入苏丹红的番茄酱。”
  问题:烤羊肉串真的比添加苏丹红的食品危害更大吗?
  专家分析:食物中的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食品成分在高温加工时发生的热解或热聚反应。烧烤时,肉类很容易在烤炉上形成苯并(a)芘;烧烤过程中刷在肉和菜上的烹调油,受热也容易生成苯并(a)芘;如果油滴在烤炉中燃烧起来,会使烧烤食物中苯并(a)芘含量增加数十倍。苯并(а)芘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实验表明,用每千克含20微克苯并(α)芘的饲料喂养大白鼠14个月,结果大部分发生胃癌。烧烤食品的苯并(α)芘含量一般在0.5~20微克/千克。烤羊肉串除了产生苯并(a)芘,还会产生杂环胺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等强致癌物。
  研究人员发现,苏丹红(I-IV)对人体有一定致癌性。动物实验显示,老鼠每天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的剂量持续服用苏丹红I号2年,较易产生肿瘤。如按相同比例推算,出现肿瘤迹象的老鼠摄入的量,相当于一个50千克重的人每天摄取苏丹红I号1500毫克,持续2年。我国曾在食品中检出的苏丹红I号残留量为每千克0.1~10毫克,如果吃少量这样的食品,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每天吃,连续吃几年,风险仍然是很低的。
  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烤羊肉串的健康危害比含有少量苏丹红食品的危害更大。
  
  流行说法2:珍珠奶茶曾被叫停
  “珍珠奶茶颜色鲜艳,口味众多:原味、巧克力、葡萄、荔枝、草莓、咖啡、薰衣草、杏仁、木瓜、柠檬、香芋、酸梅、水蜜桃、哈密瓜、凤梨、红豆沙、绿豆沙、香蕉、芒果、香草、玫瑰……多得让人害怕!这些有着美丽食物名字的奶茶实际上是添加剂制成的。由于珍珠奶茶中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食品卫生部门曾叫停珍珠奶茶的生产与销售。”
  问题:各种口味的珍珠奶茶是否真是各种添加剂制成的?为什么曾被叫停?
  专家分析:常见的珍珠奶茶是由珍珠丸、果粉、奶精、茶叶等制成。珍珠丸是一种叫“罗勒”的植物(又名兰香)的成熟果实做成的,浸泡于开水中会迅速吸水膨胀,进入人体后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奶精的主要成分为氢化油、糊精、香精。
  珍珠奶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生产经营者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如:有的添加了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超出了允许使用的范围(即不准在奶茶中添加)、有的添加剂超过了允许剂量,还有的添加剂本身质量不符合标准。如果珍珠奶茶里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或非食用物质,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理应被主管部门禁止生产销售。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加工、保存等过程中为了特殊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各种物质的通称,只要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均是安全的。但为了达到口味多变、价格低廉的目的,不法生产者唯利是图,通过大量使用奶精、甜味剂、色素、香精等调制“珍珠奶茶”,使用的品种和使用量远远超过国家的规定。因此,曾被叫停的并非珍珠奶茶,而是添加对人体产生危害物质的伪劣“珍珠奶茶”。
  
  流行说法3:冰糖葫芦比山楂片天然、安全
  “山楂片、果丹皮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而冰糖葫芦就天然、安全多了。”
  问题:山楂片、果丹皮中为什么要加色素?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存在“上色”情况吗?冰糖葫芦的“外衣”——焦糖色对人体有害吗?
  专家分析:一般天然色素的“牢度”较差,遇热或紫外线照射易褪色,如:新鲜的山楂遇热容易褪色,加工成山楂片也会没有颜色。为了提高山楂片、果丹皮中的色感,在加工山楂片、果丹皮时需要加入色素。
  冰糖葫芦因为山楂新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选用无虫害、经过清洗消毒的山楂,并配以安全的糖衣制作成的冰糖葫芦是可口、健康的天然食品。合格的焦糖色是以大米、蔗糖等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经过理化反应长时间生成的混合物。虽然焦糖色一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质量很稳定的食品添加剂产品之一,只要按照规定使用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有研究表明,工业化生产焦糖色时,如果工艺不合理,有可能产生极少量的毒性物质。
  因此,是否冰糖葫芦比山楂片、果丹皮更天然、更安全呢,不能一概而论。合格的山楂片,其中加入的色素符合国家规定,对人体没有危害;而粗制滥造的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焦糖色,则会对人体有害。
  
  流行说法4:有些臭豆腐是用大便水泡出来的
  “孩子们,别再吃路边的臭豆腐了!有些路边摊的臭豆腐,其臭味是用大便作为基本原料制作出来的。”
  问题:“用大便做臭豆腐”,存在这种可能吗?
  专家分析:传统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质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期发酵、腌制、后期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臭豆腐的“臭味”是经过发酵而产生的,是蛋白质分解产物,一般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也就是常说的营养价值更高)。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通过添加化学物质而使一般豆制品“染臭”,可能会污染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用大便“染臭”制作臭豆腐“工艺”暗地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有的话,只能说是个别黑心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流行说法5:凉皮、凉粉常被“增白美容”
  “许多商贩为了让凉皮、凉粉外表洁白美观,非法加入吊白块、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或为了让凉皮、凉粉吃起来更筋道而加入塑料粉。”
  问题:健康、安全的凉皮凉粉应该是什么样的?太白、太筋道能说明什么问题?
  专家分析:正常的粉皮、凉皮等淀粉类制品,色泽略微偏黄,接近淀粉原色,对颜色发乌、过白、过亮的应提高警惕。太白、太筋道的凉皮和凉粉,有可能添加了次硫酸氢钠甲醛(俗称吊白块)和硼砂,二者均有一定的致癌性。
其他文献
你问我答  服用珍珠粉要注意什么  贵刊2010年10月“我说验方”栏目介绍了美白祛斑的珍珠粉面膜,听说服用珍珠粉也有同样的美容效果,是这样吗?  南京市刘江丽  “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珍珠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李斌:   珍珠的养颜美容功效确实值得推崇,不过它属于凉性中药,内服的话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擅自服用不但起不到美容抗衰老的效果,反而可能给人体带来健康隐
在面神经瘤、听神经瘤,以及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面神经损伤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严重者会出现眼睛无法闭合、口角歪斜等严重面部畸形。近年来,我科采用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手术,以恢复瘫痪的面部肌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哪些患者适合手术?  首先,必须是颅内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检查,确定肿瘤已被清除或者稳定不发展,三叉神经核及三叉神经没有被累及。其次,肿瘤切除术后半年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按在中国上市顺序排列)。从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以来,核苷(酸)类药物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使用时间,我国的临床医生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2005年底,第一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正式颁布,2010年底,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在此基础上做了更新(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    新指南强调长期治疗和
近期,气温骤然下降,不少朋友,尤其是老年人又出现了秋冬季皮肤瘙痒。面对反复发生的皮肤瘙痒,有些老年人会去皮肤科接受正规治疗,而更多的老年人则是随意去药店购买止痒药自行处理,有时的确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大部分治疗效果适得其反。面对不断搔抓的“痛苦”和可能导致的新的皮肤问题,老年人应该如何挑拣止痒药呢?  用药前,寻找引起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是由于某些致痒介质如组胺等刺激局部神经,传导至大脑所致,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自己明明知道不对,但又不得不做”的情况?你觉得,这到底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胡思乱想”的高中生  前几个月,一名念高二的男生在妈妈的陪伴下来门诊就诊。男孩说,他上课时总是控制不住地要“胡思乱想”,根本无法正常学习。我问他,你上课都在想些什么?他说,他总觉得自己没有把老师讲的内容听清楚,总是不停地回想“刚才老师讲了什么,我听清楚了吗?”常常是,他还未“回想”完,
读者来信  我是一位准妈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到预产期了。曾经听说过保存脐带血的做法,据说有不少好处。上次去医院,医生说自体保存脐带血20年的总费用是2万多元。本来我是很坚定地要为宝宝保存脐带血的,就当是买一份健康保险。可是后来我在网上又看到了多种说法:有些人说,脐带血干细胞数量有限,无法用于16岁以上的人;有些人说,自体保存脐带血的意义不大,因为用上的机会太小了;有些人说,如果孩子很小就患病,
2011年3月16日起,我国多地发生抢购食盐事件。抢购者有的认为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影响到食盐。  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也先后出现两次大规模的食盐抢购风波,除了物资紧缺的谣言外,盐水有消毒杀菌功效、传说食盐含碘对“非典型肺炎”有预防作用也是重要原因。  相对于昔日的“补碘防非典”和今日的“补碘防辐射”,2009年我国出现的“碘盐风波”却是恰恰相反,很多人担心长
走上从医之路    大众医学:您是如何走上从医之路,成为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  赵玉沛:我1954年7月生于吉林长春。1970年,我初中毕业升入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学习基础医学技术,之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做了6年医学技术员。那时经常和手术器械打交道,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医学功底。1977年恢复高考,听说这个消息我非常激动。我数理化底子薄、基础较差。为了考上大学,高考前的3个月,我白天上班,晚上学
春天(阴历正月至三月)是气候承冬寒至极而渐趋回暖的日子,不论是初春春寒料峭,还是晚春乍暖还寒,机体消耗均较大,对营养需求较多,人们仍当注意进补调养。  中医认为,人的生气通天,春三月称为“发陈”,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季节,故要求人们“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继而由冬之“养藏”进入春之“养生”。除了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将头发披开,使形体舒缓),以使志生”等外,还应适时进补养生否则,
自古以来,人们崇尚“药疗不如食疗”。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对疫病的防治,并非孤立地依靠药物,更应注重于人的营养和饮食调理,以固根本。利用饮食防病治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食用菌菇类食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明,菌菇类食物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普通蔬菜,也避免了动物性食品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危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经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