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眼湾的农民作家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眼湾,是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它地处大山深处,全村只有10来户人家,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交通基本靠毛驴。就是这样一个闭塞的小村庄,在全民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也没有被落下。从这里,还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人大代表……每一次努力向前,支撑自己的不仅仅是梦想,还有整个时代的引领和召唤。”马慧娟在她的新书《走出黑眼湾》中这样写道。
  从农民到作家再到全国人大代表,80后的马慧娟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背后,是坚守多年的梦想,还有为之不懈的努力奋斗。
  从农民到作家,十年终圆文学梦
  辍学的那一年,马慧娟剛16岁。她在心中一遍遍问自己,“我的书和远方还会有吗?”回答她的只有群山的沉默。马慧娟说,在黑眼湾,书和远方是最没用的东西,有想这些的时间,不如去地里多干一把活,还能让自己吃饱肚子。
  得益于自治区实施的异地搬迁扶贫工程,2000年,马慧娟一家从黑眼湾搬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在罗山脚下、黄河岸边的一片荒滩上扎下根,种田、养牛、养羊、打工。“那时日子过得很苦,可让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心灵的孤独,周围没有能交流思想的人,你跟人家讲文学谈梦想,人家会把你当疯子。”马慧娟说。
  “那时候,在农村借本书比借钱都难”,10年间,马慧娟没读过一本书。“后来幸好有了网络和手机,让我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马慧娟说。从2010年开始,她以“溪风”为网名,将身边的人和事、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写成文字发表在QQ空间里,这让她收获了大批读者。从此,马慧娟白天忙农活、操持家务,晚上就趴在炕头边写作,从几十字的“说说”逐渐发展到几百、几千字的随笔、散文,每一个字都是她在手机上按出来的。这些年马慧娟一共用坏了13部手机,寿命最短的只用了几个月。
  2016年,马慧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溪风絮语》。随后她又陆续出版了散文集《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与人合著报告文学《盐池故事》,并在《黄河文学》《朔方》等刊物发表文章近40万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草根”作家。
  “我一直想出一本书,一本讲述农民生态搬迁故事的书。”在2020年4月举办的宁夏全民阅读活动上,《走出黑眼湾》新书揭幕,马慧娟终于圆了多年的心愿。作为移民搬迁的亲历者,她记录了黑眼湾10多户人家从故土难离到乔迁惊喜、再到脱贫致富的故事。“我不想世人一提到西海固就只想到贫穷和苦难,在国家和自治区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西海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慧娟说。
  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
  泥土书香履职忙
  2018年,马慧娟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临去北京参加两会前,母亲一番话让她泪流满面:“女子,没想到你一个在驴背上长大的姑娘,现在居然要坐飞机去北京了。”3年来,马慧娟一直为乡村文化建设忙碌着,她走村入户,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把他们的呼声带上全国两会。2018年,马慧娟提出“为传统技艺和民间艺人建档立卡”的建议;2019年,她就“互联网时代的文盲”现象提出“二次扫盲”,用互联网实现乡村振兴梦的建议。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马慧娟的建议依然根植泥土、饱含关切,重点聚焦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经过前期深入细致的调研,马慧娟发现每个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建得很好,设施齐全,就是缺少专门的文化协管员。“目前村上这块工作大多由村会计或妇联主席兼任,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文化服务工作中来。另外,一些文化协管员的文化才能不足,也制约了文化服务中心作用的发挥。”“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马慧娟说。因此她建议,适当提高村级文化协管员待遇,保证专人专款,同时招聘有学识、有才艺、有干劲的“三支一扶”人员、返乡大学生等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担任文化协管员,完善制度保障,留住基层文化人才。
  全国两会结束回到家中,马慧娟一边忙农活,一边将全国两会精神传达给乡亲们,田间地头成了她的宣讲台。对于大家伙儿最关心的脱贫问题,马慧娟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马慧娟鼓舞大家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执政理念,咱们只要跟着党走就对了。”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马慧娟与农民群众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这让她的履职很接地气。2018年,一名农村读者给她留言,很喜欢读书却没有地方借书。于是她就依托村里的农家书屋创办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募集各类图书近万册,号召村里的妇女有空都来读书,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她还在读书社里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教大家识字,为乡亲们“扫盲”。如今,读书社也是她宣讲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平台。
  “以前我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连厕所外面的‘男’和‘女’两个字都分不清。”玉池村村民苏发说,现在她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村民杨芙蓉有一手编织帽子的好手艺却不知如何打开销路,来读书社学会写字后,她兴奋地说,“等识字多了就去网上卖帽子”。村民们读书识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马慧娟的信心更足了,她建议在红寺堡区每个村子都成立读书社,并在读书社里引进技能培训,让更多村民受惠。
  马慧娟这位普通农家妇女,不甘命运的安排,即使生活再苦再累也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奋斗中绽放芳华,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马慧娟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与全国观众分享了她这些年用手机写作、创办读书社、为乡村文化建设奔走发声的故事。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后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为梦想而奋发前行。
  责任编辑:闫院平
其他文献
银西高铁百姓圆夢等
期刊
6月1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至10日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会上,自治区领导咸辉、崔波、姜志刚、张超超
期刊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夏日炎炎,塞上江南天高云淡,草木葱茏。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9月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生产的葡萄酒在第27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斩获48枚奖牌,位居中国奖牌榜第一名。中粮集团、格力集团、蓝思科技、正大国际等知名企业就葡萄酒事宜纷纷来宁考察、洽谈对接、投资合作。9月中旬,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中歐正式签订了地理标志协定,其中就有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紧接着,10月下旬,第九届宁夏贺兰山
期刊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上,宁夏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站长赵庆丰委员神情专注,认真听取每一位委员的发言,红色笔记本上一页一页记录着发言重点,这些都是她的宝贵收获。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  作为林草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赵庆丰尤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连续几年,她一直在为宁夏林草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从“把国有林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到“进一步加大国有林场管护站点用房建设力度”“对国有林场事业
期刊
编纂民法典是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的愿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经过5年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期刊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民族团结社区创建工作情况。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吳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同社区志愿者代表亲切交谈。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
期刊
近年来,贺兰县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抓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注重把思路活、干劲足、熟悉现代农业与乡村治理的优秀干部调整到领导岗位上,乡镇班子成员本科以上学历达95%,35岁以下人数比例达32%。近两年提拔重用21名乡镇干部,让年轻
期刊
千呼万唤中,银西高铁呼啸而来。  2020年12月26日上午9时,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宣布银西高铁正式发车。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首发的复兴号D4385次动车组列车驶出银川站一路飞驰,从塞上江南奔向三秦大地,宁夏终于融入全国高铁网。银川至西安的客运列车运行时间由过去的14个小时左右缩短至3个小时左右。  从2010年签署《加快宁夏铁路建设发展会议纪要》,到2020年底银西高铁建成通车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原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担当、“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遵循科学指南,精准谋划攻坚。坚持把精准方略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精心制定脱贫摘帽方案和24个专项方案,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建立“普惠+特惠”政策体系,形成“55104”攻坚计划。组建20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