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退休职工的不断增加,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所以,搭建“文化养老”平台,实现“文化养老”目标,给老年人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这是老龄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离退休 养老 精神文化 需求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弘扬中华文化,将传统的“物质养老”理念,转化为高雅高品位的“文化养老”理念,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笔者就此联系实际进行了些分析。
一、充分认清推进“文化养老”的目的与意义
衣食足而文化兴,今天的老年人不仅在于满足吃饱穿暖,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养老”,已成为广大老年人自身的迫切需要,更对涉老部门服务管理思路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文化养老”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文化养老”的标志是社会文明与进步,彰显的是老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和对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呼唤。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物质性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对文化养老的需求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取悦自我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创造价值的需求。老年人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对其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取悦自我的需求决定于自我意愿,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社会交往的需求则需要群体的参与以及场所设施的提供,而创造价值的需求的老年人不仅自身要具有相当的思想境界、文化技能、实践能力,而且也要求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提供必要的平台,以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第二,“文化养老”是各级涉老部门的神圣职责。老年人都是各行业的创业者、奠基人,为各行业的发展、改革和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各行业的有功之臣。为老年人“文化养老”的组织、实施创造条件,在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前提下,逐步改善“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环境,最终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对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强化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发掘老年人的文化潜能和规范老年人的社会行为等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文化养老”,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需要。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管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开展“文化养老”,发挥老年人才的优势和作用,焕发老年人才的活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再作奉献。
第四,“文化养老”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要求。“文化养老”涵盖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基本内容,为改善和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了基本途径。由此可见,“文化养老”不仅是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树立起发展“文化养老”的新理念,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多方面着手规划,以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基点,将快乐服务项目传递给老年人,才能实现从“物质养老”向“文化养老”的转变,才能让“文化养老”健康有序发展。只有涉老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开拓实现途径,改进服务方式,才能保证老年人能够“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才能让广大老年人树立新型的老年价值观,让“文化养老”进一步推进老年人“物质养老”的落实,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让老人真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确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二、认真分析“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发现,目前,子女尽孝仍局限于“温饱”二字,对老人的精神世界关注很少。文化元素的缺失,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无法与时代节奏合拍,“文化养老”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多样化,服务管理方面没有政策可依,如何管理,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
二是老年活动场所拥挤紧缺。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日益增加和活动需求的多样化,原有的老年活动场所突显不足。活动场地少、现有的活动设施陈旧,已跟不上老年人文体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在活动设施和活动器材的维修和投入上力度不够,影响到一些老年人参加活动的热情。目前,很多老年人只能聚集在房前楼后、马路边上打牌、下棋、聊天。真正让每一位老年人“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尚有很大距离。
三是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相对紧张,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相对薄弱;就近学习、活动形式单一,不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
四是老年人居住分散,在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村一级保健站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服务和贴身健康服务一般难以顾及。
五是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退休党支部集中学习为主,每月固定日期集中进行一至二次的学习,学习手段传统,学习资料单薄,成效不大。
六是老年教育主要依靠老年大学难以覆盖全社会老年人,供需矛盾突出,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
七是社会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需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的特点搭建老年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三、积极探索“文化养老”的方法与途径
“文化养老”,就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为主题,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为主线,以搭建老年人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和发挥作用等活动平台为载体,以交流思想、教育培训、文体活动为手段,使老人们确立积极养老新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心态开朗平衡,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精神世界充实,不断自我超越,实现弘扬个性、享受快乐、愉悦精神的目的。因此,发展文化养老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文化养老必须强化活动、学习阵地基础建设,让老年人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老年活动中心(站、室)、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开展活动的阵地,是推动文化养老发展的平台,要让老年人真正“走出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就必须为老年人改善和提供学习、活动的条件,这是“文化养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要整合社会力量多元化投入,突破行业、部门界限,积极引导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兴建适合老年人的文体场所和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在农村和社区建成健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社区)书屋等。 老年人的居住地是“文化养老”的场所,因此,要把文化养老与 “社区养老”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社区资源,使“文化养老”不断向社区延伸,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学习培训等资源有效整合、利用,逐步构建并完善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服务,形成良好的“文化养老”运行机制,满足老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多样化需求,条件比较好的社区可以按照类别建立更多的活动室,如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老年健身室,电脑网络室等。条件不具备的社区,可以由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争取社会的支持,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操场、教室、大小会议室向社会开放,利用双休日和夜晚让老年人开展活动,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教学活动,也提高了现有场地的利用率,进而增加了社会效益。农村和企业、事业单位都要积极主动地为本村、本单位的老年人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巩固和完善文体活动设施。
同时,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的原则,实行公办、民办、集体办,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努力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文化事业。
二要搭建“文化养老”文体活动平台。要把“文化养老”与开展文体活动相结合。把文体活动植根于养老的每一个细节,经常组织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努力为老年人搭建“唱出和谐、跳出健康、活出精彩”的平台。可以通过成立夕阳红艺术团、书画诗词小组;建立报刊阅览室、聊天室;举办理论学习、专题知识、心理咨询、养生保健、法律与形势等讲座;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形势通报会;组织各种纪念、庆祝以及主题活动;举办书画及摄影成果展,开展体育比赛活动、趣味运动会;评选健康长寿老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老年人政治修养和道德水平,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充满活力与时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老年大学的学习、培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丰富晚年生活。让“文化养老”真正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品质、高境界的养老方式。
三要搭建“文化养老”公益活动的平台。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公益活动是文化养老的重要方面,也是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平台。各级组织和涉老部门都要为老年人搭建参加公益活动的平台。引导老年人着眼“文化养老”项目,以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把积累的经验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把贡献余热与愉悦身心有机结合起来,塑造新时期老年人的自我形象。从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老专家、管理和技术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适当地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他们搭建参加党风巡视、传授管理经验、从事技术指导、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公益活动的平台,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服务群众,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同时,也要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把文化养老与服务社会、服务老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老年人开创老有所为的新天地。
四要搭建“文化养老”的学习教育平台。注重老年学习教育是文化养老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老年人精神养老的重要场所,让老年大学成为构建“文化养老”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都应建立老年教育场所,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更多的老年人就近接受教育创造有利条件。老年党支部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活动,发挥在“文化养老”中的带头作用,增强在“文化养老”方面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组织教育广大老同志在退休后依然保持鲜明的党性,进一步增强社会奉献意识,带头参与并亲身实践“文化养老”活动。
参考文献:
[1]黄佳豪.文化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2):114 -115.
[2]互联网.文化养老[OL].豆丁网.
【关键词】离退休 养老 精神文化 需求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弘扬中华文化,将传统的“物质养老”理念,转化为高雅高品位的“文化养老”理念,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笔者就此联系实际进行了些分析。
一、充分认清推进“文化养老”的目的与意义
衣食足而文化兴,今天的老年人不仅在于满足吃饱穿暖,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养老”,已成为广大老年人自身的迫切需要,更对涉老部门服务管理思路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文化养老”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文化养老”的标志是社会文明与进步,彰显的是老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和对老年人美好生活的呼唤。调查发现,老年人在物质性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对文化养老的需求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取悦自我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创造价值的需求。老年人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对其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取悦自我的需求决定于自我意愿,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社会交往的需求则需要群体的参与以及场所设施的提供,而创造价值的需求的老年人不仅自身要具有相当的思想境界、文化技能、实践能力,而且也要求社会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提供必要的平台,以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第二,“文化养老”是各级涉老部门的神圣职责。老年人都是各行业的创业者、奠基人,为各行业的发展、改革和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各行业的有功之臣。为老年人“文化养老”的组织、实施创造条件,在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前提下,逐步改善“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环境,最终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对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强化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发掘老年人的文化潜能和规范老年人的社会行为等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文化养老”,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需要。广大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管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开展“文化养老”,发挥老年人才的优势和作用,焕发老年人才的活力,充分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再作奉献。
第四,“文化养老”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本质要求。“文化养老”涵盖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基本内容,为改善和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了基本途径。由此可见,“文化养老”不仅是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树立起发展“文化养老”的新理念,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多方面着手规划,以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基点,将快乐服务项目传递给老年人,才能实现从“物质养老”向“文化养老”的转变,才能让“文化养老”健康有序发展。只有涉老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开拓实现途径,改进服务方式,才能保证老年人能够“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才能让广大老年人树立新型的老年价值观,让“文化养老”进一步推进老年人“物质养老”的落实,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让老人真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确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二、认真分析“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发现,目前,子女尽孝仍局限于“温饱”二字,对老人的精神世界关注很少。文化元素的缺失,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无法与时代节奏合拍,“文化养老”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多样化,服务管理方面没有政策可依,如何管理,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
二是老年活动场所拥挤紧缺。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日益增加和活动需求的多样化,原有的老年活动场所突显不足。活动场地少、现有的活动设施陈旧,已跟不上老年人文体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在活动设施和活动器材的维修和投入上力度不够,影响到一些老年人参加活动的热情。目前,很多老年人只能聚集在房前楼后、马路边上打牌、下棋、聊天。真正让每一位老年人“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尚有很大距离。
三是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相对紧张,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相对薄弱;就近学习、活动形式单一,不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
四是老年人居住分散,在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村一级保健站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服务和贴身健康服务一般难以顾及。
五是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退休党支部集中学习为主,每月固定日期集中进行一至二次的学习,学习手段传统,学习资料单薄,成效不大。
六是老年教育主要依靠老年大学难以覆盖全社会老年人,供需矛盾突出,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
七是社会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需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的特点搭建老年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三、积极探索“文化养老”的方法与途径
“文化养老”,就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为主题,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为主线,以搭建老年人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和发挥作用等活动平台为载体,以交流思想、教育培训、文体活动为手段,使老人们确立积极养老新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心态开朗平衡,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精神世界充实,不断自我超越,实现弘扬个性、享受快乐、愉悦精神的目的。因此,发展文化养老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文化养老必须强化活动、学习阵地基础建设,让老年人学有阵地、玩有项目、乐有舞台。老年活动中心(站、室)、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开展活动的阵地,是推动文化养老发展的平台,要让老年人真正“走出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就必须为老年人改善和提供学习、活动的条件,这是“文化养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要整合社会力量多元化投入,突破行业、部门界限,积极引导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兴建适合老年人的文体场所和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在农村和社区建成健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社区)书屋等。 老年人的居住地是“文化养老”的场所,因此,要把文化养老与 “社区养老”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社区资源,使“文化养老”不断向社区延伸,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学习培训等资源有效整合、利用,逐步构建并完善社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服务,形成良好的“文化养老”运行机制,满足老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多样化需求,条件比较好的社区可以按照类别建立更多的活动室,如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老年健身室,电脑网络室等。条件不具备的社区,可以由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争取社会的支持,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操场、教室、大小会议室向社会开放,利用双休日和夜晚让老年人开展活动,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教学活动,也提高了现有场地的利用率,进而增加了社会效益。农村和企业、事业单位都要积极主动地为本村、本单位的老年人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巩固和完善文体活动设施。
同时,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的原则,实行公办、民办、集体办,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努力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文化事业。
二要搭建“文化养老”文体活动平台。要把“文化养老”与开展文体活动相结合。把文体活动植根于养老的每一个细节,经常组织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努力为老年人搭建“唱出和谐、跳出健康、活出精彩”的平台。可以通过成立夕阳红艺术团、书画诗词小组;建立报刊阅览室、聊天室;举办理论学习、专题知识、心理咨询、养生保健、法律与形势等讲座;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形势通报会;组织各种纪念、庆祝以及主题活动;举办书画及摄影成果展,开展体育比赛活动、趣味运动会;评选健康长寿老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强老年人政治修养和道德水平,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充满活力与时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老年大学的学习、培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丰富晚年生活。让“文化养老”真正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品质、高境界的养老方式。
三要搭建“文化养老”公益活动的平台。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公益活动是文化养老的重要方面,也是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平台。各级组织和涉老部门都要为老年人搭建参加公益活动的平台。引导老年人着眼“文化养老”项目,以量力而行的科学态度,把积累的经验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把贡献余热与愉悦身心有机结合起来,塑造新时期老年人的自我形象。从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老专家、管理和技术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适当地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他们搭建参加党风巡视、传授管理经验、从事技术指导、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公益活动的平台,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服务群众,实现自我追求,享受快乐生活。同时,也要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把文化养老与服务社会、服务老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老年人开创老有所为的新天地。
四要搭建“文化养老”的学习教育平台。注重老年学习教育是文化养老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老年人精神养老的重要场所,让老年大学成为构建“文化养老”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都应建立老年教育场所,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更多的老年人就近接受教育创造有利条件。老年党支部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活动,发挥在“文化养老”中的带头作用,增强在“文化养老”方面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组织教育广大老同志在退休后依然保持鲜明的党性,进一步增强社会奉献意识,带头参与并亲身实践“文化养老”活动。
参考文献:
[1]黄佳豪.文化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2):114 -115.
[2]互联网.文化养老[OL].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