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职业自豪感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环境监测是一历史悠久、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又十分复杂、涉及的学科众多、十分辛苦而又枯燥、但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目前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有一些偏差,本文站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从探索实行生态环境监测职业资质、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职业属性、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文化三个方面增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职业自豪感。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文明;职业自豪感
  1、生态环境监测的历史及内涵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史悠久,卫生防疫站从1953年就开展了劳动环境监测工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和行业就开始对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质进行分析,例:水利、地质部门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水化学的常规项目测定,卫生部门对大气、饮用水和作业现场进行调查和测定。1972年6 月以后慢慢形成了以环境保护部门为主的环境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在生态环境部门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还设立了诸如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站、湖南南岳生态环境监测站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站,从业人数占生态环境系统一半左右;加上其它部门的监测工作从业人员,体制内的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数不少。近几年,体制外的第三方监测公司发展很快,从业人员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的环保事业是从1972年才起步的,當时北京成立了官厅水库管理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从时间上看环境监测机构的历史比环保管理机构早了二十年。
  传统的环境监测多使用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进行监测,强调“局部解剖”,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物质或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及泥石流频发、物种减少、酸沉降等,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探索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环境问题[1],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存在的问题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对生态环境监测(有学者则将其简称为生态监测)的定义,目前不很一致,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2],生态监测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3],生态环境监测着眼于“整体综合”,使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是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区域生态系统或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监测[4]。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监测是一历史悠久、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学科众多、十分辛苦而又枯燥、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它是一项科学性很强、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工作。
  2、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人类从产生开始,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在后期,因有多余的捕获物留下,慢慢有了种、养的最原始状态,产生了农业文明,隨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中人类的欲望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环境问题),从而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较快地、较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特性的变化,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5],它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站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很重要,生态环境监测这一职业亦很高、大、尚。
  3、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认识的偏差
  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发现,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3.1 社会上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认识的偏差
  社会上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认识的偏差有以的表现,一种是长期存在的一种偏见,认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不重要,只是采采样,再写几个数据,长期以来,有些领导把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作为自己的工具,为 了需要,想怎么出数据就怎么出数据,这种现象在“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以前尤为突出;另一种偏见二是将科学性的技术工作当作公务员工作,给监测站(或监测中心)打上了太多的行政印记,以致于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去争行政职别,争“官”当,有些人当监测站(或监测中心)当作跳板,想方设法创造更多的政治资本,偏离了一技术单位的正确轨道,从而在工作中出现了谁不坚持国家标准,不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作风和工作原则,不按相关技术标准去从事繁琐的采样、分析、研究,谁“官”大就听谁的,监测数据、监测报告造假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以后尤为突出;三是近几年的改革,体制外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壮大得很快,在许多领域弥补了体制内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的不足,但由于监管措施跟不上,有些体制外生态环境监测偏离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科学本性,向“唯利”性上走得较远。从而出现了钱出得多数据就有利,乱象频出。
  3.2 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自己认识上的偏差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自己认识上有以下偏差,一是没有悟透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认为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出几个数据,没有去真正研究每一个监测方案的内涵、没有认识遵循每一采样步骤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没有遵循科学分析所需要的科学思想、没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更没有发挥主观能性去研究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缺乏职业规划 ,没有将生态环境监测作为一值得追求的事业。有些人只是把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仅作为一谋生的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有些人连那一天钟都不撞,日常工作中挑肥拣瘦,从来没有进行职业规划 ,只要进入了这个事业编,他们想方设法往别的部门挤(例:行政部门、执法部门等),以致于基层有许多的监测站有单位、有编制、有在编的人员、有牌子,但没有人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些在编的人员都在别的部门,所有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都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三是将科学性的技术工作当作公务员工作,给监测站(或监测中心)打上了太多的行政印记,以致于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去争行政职务,争“官”当,有些人当监测站(或监测中心)当作跳板,想方设法创造更多的政治资本,偏离了一技术单位的正确轨道,从而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坚持国家标准,不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原则,不按相关技术标准去从事繁琐的采样、分析、研究,谁“官”大就听谁的,监测数据、监测报告造假时有发生。   4、如何增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职业自豪感
  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历史、内涵、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可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十分重要,对于这么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增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职业自豪感已迫在眉睫。
  4.1探索实行生态环境监测职业资质
  在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以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例:可参照职业医师、律师、建筑工程师、职业环评师的做法探索实行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师职业资质,或者整合生态环境领域的所有专业技术职称,统一实施“生态环保工程师”,改现在的“评”职称为“考”职业资质,从制度上保证生态环境监测的职业高度。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管理“生态环保工程师”,改变目前既管人又管事(事多而杂)为只“人”,牵住“牛鼻子”。
  4.2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监测的职业属性
  我们不能把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孤立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環境保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其础和数据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历史、内涵、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可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科学技术 工作,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化学、物理、生物等十分全面的知识,而且要有吃苦、耐劳、不怕流汗(甚至流血)的科学献身精神。在具体的工作中,更要坚持生态文明观所强调的普遍联系的哲贯彻学思想、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科学动态分析监测数据。这个职业有难度、有高度,更有前途。
  4.3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行业文化
  在生态环境监测全系统开展学环境监测历史、意义及技术的热潮,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站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认真研究行业的文化精髓,既要切实理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从业人员的自豪感,更要确保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正确轨道上进行,防止“官”本位、官僚作风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当代生态学博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周华荣,马小明.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刍议【J】.干旱环境监测.2000,14(2):88-91.
  [3]梅菲. 生态文明下的农村环境执法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8,08:52-55.
  [4]郭楚,梁育民. 打造惠州绿色发展新增长极【J】,环境经济,2019,03-04:85-89.
  [5]马琪,任洁琼,王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99.
  作者简介
  蒋雅[1994-,女,学士,环境保护专业助理工程师。
  蒋宏国[1967-,男,博士,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73个椎体)多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获取手术椎节的正侧位及斜位X线影像,通过影像导航模拟手术椎体的正侧位及椎弓根轴位虚拟影像,引导经皮椎弓根穿刺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均为单侧穿刺,通过影像导航引导椎弓根穿刺均获成功.术中进行导航虚拟影像与实际穿刺针影像进行匹配,两者影像基本吻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污水管道中的油脂块之类的垃圾数量也日渐增长,更多成分更复杂的沉积物堆积在管道中不仅影响了管道耐久,而且由于沉积物堵塞污水管道也带来了城市内涝等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为此,我们设想了关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污水管道智能监控系统,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对城市污水管道实行监测,合理地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分配,高效地维护管理污水管道,并将有研究决策价值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7(MMP-2、MMP-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 mRNA和MMP-7 mRNA及其蛋白,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MMP-2 mRNA、MMP-7 mRNA的转录水平和MMP-2、MMP-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
目的 通过观察使用和未使用贝那普利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足细胞脱落情况,探讨贝那普利对此类患者足细胞脱落的影响,以寻求DN足细胞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4年至2006年我院DN患者30例分为使用贝那普利组和未使用贝那普利组各15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人尿足细胞检测的健康对照组,选取8例微小病变(MCD)患者作为MCD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使用贝那普利和未使用贝那普利以及健康对照
摘要: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的今天,我国园林施工也开始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为此本文就低碳技术用于园林施工的探索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低碳技术;园林施工;节能  前言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民众与政府都开始逐步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这就使得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市政工程
目的 观察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并发症差异.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阑尾炎患儿179例,行LA82例,OA97例,观察比较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A组术后无戳孔感染、腹腔残余感染及黏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OA组术后5例合并伤口感染,8例并发腹腔残余感染及黏连性肠梗阻,L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A组[13.4%(13/97),X
目的 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的应用范围及近、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自1999年至2007年31例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分为儿童组(≤16岁,21例)和成人组(10例),全部病例中单心室15例,完全性心内膜膜垫缺损并右心室双出口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右心室双出口3例,三尖瓣闭锁3例,右心室双出口并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住并法洛四联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作为一个城市象征自然与闲适的标志,其外观设计和日常护理影响着整个城市的风貌。园林的存在使象征现代文明的城市有了自然的原始气息,因此,园林设计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成为整个园林养护的重点。本文将基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的重要性,就目前园林施工与养护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技术。  关键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病变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至2009年我院共收治12例主动脉病变合并心内畸形患者,其中3例主动脉弓离断应用端端吻合重建主动脉,4例主动脉缩窄患者应用狭窄段切除和扩大吻合法,5例应用补片加宽法.结果 无手术死亡,10例术后上下肢动脉压差消失,无假性动脉瘤或主动脉再狭窄.结论 一期矫治主动脉病变合并心内畸形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