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趣” 重“法” 重“境” 重“感” 重“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以其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精湛的语言流芳百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展好古诗文诵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诵读古诗文,重“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诵读好古诗文,就必须利用好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一是借助多媒体资源。任何新事物的接触,都会让学生有一个新鲜感,尤其是现在的多媒体,学生最容易接受。因此,在古诗文诵读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是通过反复诵读训练。中国历代大学问家﹑大教育家都认为读悟相通。“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因此,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诵读,进入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对古诗文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是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每天和学生一起参加“晨读”“午省”“晚诵”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喜欢诵读古诗文。
  二、诵读古诗文,重“法”
  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一是追求熟读成诵。指导学生多读,可以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以是低唱慢吟地诵读。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二是坚持联系扩充。将所诵读的某一首古诗文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文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版块。如诵读贺知章的《咏柳》时,可以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杨万里的《新柳》等。
  三是实现想象入境。引导学生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民艰辛劳作的情形。通过再现的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
  三、诵读古诗文,重“境”
  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古诗文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古诗文的感悟能力和记诵能力。
  一是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利用校园各类板报或橱窗开辟“古诗词诵读天地”专栏,精选优秀的诗词作品介绍给学生,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情。在不经意间对古诗文的印象更加深刻,受到熏陶。
  二是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学校在广播站播音时,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定期请老师讲解古诗文诵读的语调、节奏要领。
  三是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利用各类课外活动的时间,由语文教师组织古诗文擂台赛。如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古诗文诵读竞赛、从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赛、诗句接龙等。
  四、诵读古诗文,重“感”
  通过古诗文诵读感受自然美。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之美。通过诵读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又可以唤起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达到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的目的。
  通過古诗文诵读体会形象美。每一首诗都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意境,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再现画面,感受形象之美。如学生在吟诵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挥笔画下心中的满园春色,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此时学生情感与诗句融为一体,真可谓诗在画中游,情在画中流。
  通过古诗文诵读品味语言美。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语言都十分精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五、诵读古诗文,重“育”
  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元素。例如在“惜时”方面就有许多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同样关于道德行为教育、诚信教育、勤奋立志教育、尽孝教育……诗篇也很多,只要精心选择,就能实现很好的德育教育。
  总之,古诗文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文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好古诗文诵读活动,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享受古诗文的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淮安市上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5例RA患者和63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血抗CCP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学科,该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透过所学的科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达到科学教学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详细探讨了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以期为研究教育游戏、小学科学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游戏内容  小学科学中的很多内容
锁骨外侧端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0%,依据Neer分型,Ⅰ型为稳定性,近折端与喙锁韧带的连结未受损,骨折无移位,Ⅱ型为不稳定性,此型骨折的近折端与喙锁韧带的连结遭到破坏,骨折明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较小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成小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常规剂量组(N组),每组30例。于L3-4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新旧体制的转轨,市场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面临严峻的挑战,营销
探究是科学家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科学结论而展开的一系列发现、证明、检测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人们最早提出要以探究法来组织教学活动便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科学与探究本就是不可分割的。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与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常规的科学教学却错误地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化的科学知识,无法让小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影响了科学素养的有效落实。为了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
1994年2月~1998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70例,均经胃镜或X线钦餐造影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即治疗组和法莫